700 likes | 800 Views
国际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改革战略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上海世博会德国国家馆的“动力之源”能量球. 改革开放初期的优势. 勤劳致富的精神唤起 人人可以致富 实业家精神的复活 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调动资源的潜力大 很多地方靠发掘自然资源走上了致富之路 “春运”,千百万外来务工者大迁移. 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 资源红利 杰文斯( W Jevons )警告煤炭资源将要枯竭的时候,人类很幸运地在 1859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油井打出了第一桶石油,但石油枯竭了,怎么办?(资源是自然的禀赋)。
E N D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改革战略的意义体现在哪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改革战略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改革开放初期的优势 • 勤劳致富的精神唤起 • 人人可以致富 • 实业家精神的复活 • 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调动资源的潜力大 • 很多地方靠发掘自然资源走上了致富之路 • “春运”,千百万外来务工者大迁移
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 资源红利杰文斯(W Jevons)警告煤炭资源将要枯竭的时候,人类很幸运地在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油井打出了第一桶石油,但石油枯竭了,怎么办?(资源是自然的禀赋)。 建国后打出第一口油井的玉门,随着资源的枯竭,2010年后人口由十余万降到不足3万。 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牺牲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了。
人口红利国家统计局《2012年统计公报》: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数为9372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9.2%,人数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这是首次下降。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已在2012年出现,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人口红利国家统计局《2012年统计公报》: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数为9372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9.2%,人数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这是首次下降。意味着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已在2012年出现,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 http://finance.takungpao.com/special/renkouhongli/
动力之源在哪里? • 我们需要的是动力之源,是改革开放三十五年以后的又一次推动力。 • 我们需要的是改革红利、创新红利。
从发明(invention)到创新(innovation) 乔布斯 数十年来,我们一直期待着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到来,但过去那种发明和发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中央提出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让发明付诸实现;创新能激活新的资源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习近平同志2013年7月17日在中科院考察时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有44处提到“创新”。 9
创新是推动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动力之源。创新是自下而上的过程(bottom-up process),集体的现象(collective phenomenon) ---- 马特·里德利 现代世界的历史是一个思想碰撞、混合、配对和变异的历史,在过去的两百年里经济发展之所以会加速,是由于这些思想的交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活跃。 创新不是现在就有的,他甚至认为,从石器时代的贝壳到蒸汽机再到个人电脑,创新在大多数场合都是自下而上的过程。
卡森:DDT喷撒后会长期滞留在环境中,不断在环境中循环,进入食物链,会在动物体内富集,导致生殖功能紊乱,最终濒临灭绝。卡森:DDT喷撒后会长期滞留在环境中,不断在环境中循环,进入食物链,会在动物体内富集,导致生殖功能紊乱,最终濒临灭绝。 创新靠什么?仅仅靠科技够不够? 我们曾经对科技达到顶礼膜拜的地步,认为科技能解决一切问题,后来发现,这是不完整的,很多问题本身是科技带来的。
21世纪议程 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会议提出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气候等问题; 2002年南非约翰内斯堡会议提出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如减贫; 2012年“里约+20”报告《我们希望的未来》提出需要一种更为全面和综合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ST&I)科技创新与文化(STI & Culture) 今年7月1日经社理事会举办的高级别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开场讲话中强调:国际社会已在实现发展领域“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新之一”——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进展,科技创新和文化应当成为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元素。
国际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 全球创新指数前十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竞争力指数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金砖五国2008-2013年排名 17
全球知识经济指数 Knowledge Economy Index金砖五国排名 18
为什么新兴经济体在创新方面会出现退步或徘徊的状况?为什么新兴经济体在创新方面会出现退步或徘徊的状况? 2013年7月2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举办的高级别会议,探讨了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公平创新的问题。 全球专利数量在这一时期减少,但高收入国家拥有专利仍然是中等收入国家的20倍。而现有的专利法律已经很难通过保护创新者使发展中国家进行创新。
全球创新指数 2013 2013年报告是以两个次级指数的平均值计算。创新投入次级指数衡量的是国家经济要素,这些要素体现出创新活动,要素共分为五大类:(1)机构,(2)人力资本与研究,(3)基础设施,(4)市场成熟度,和(5)企业成熟度。创新产出次级指数体现的是创新成果的实际证据,分为两大类:(6)知识与技术产出和(7)创意产出。
全球创新指数 2013 《全球创新指数2013:创新的地方动力学》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3:The Local Dynamics of Innovation 为什么强调本地创新呢?最近几年一些创新发展较快的区域引起人们重视,人们会思考为什么一些产业会向某些地区集中?它们之间产生了什么样的联系和网络?这些区域和产业知识溢出效应如何? 人们发现这些地区或产业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它激励高技术和基于知识的技术或创意产业;构建卓越的研究体系;吸引全球企业以及促进新企业衍生(spinoffs)。
全球创新指数 2013 Richard Florida说:“大型科学中心不仅需要优秀的大学与实验室,而且需要适应知识界精华的广阔天地和对多元性的开放环境,以吸引世界级的人才。世界领先科技城市在未来的数十年里未必会发生变化……而主要科学中心的出现已经表明它自身正成为创新和经济发展之源。” 2013年报告提出,成功的创新会带来良性循环:一旦达到了某个关键临界点,投资吸引投资,人才吸引人才,创新就衍生出更多创新。
全球创新指数 2013 • 这些区域性产业之所以发展如此之快,与集聚智慧和调动民间活力有关。
《新工业革命》彼得 马什著 随着新工业革命的到来,大规模生产正让位于定制生产、本土主义以及微型跨国公司。 苹果iPad是从niche(利基,小类产品)走向 mass(大众化)的案例。 24
三次工业革命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划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械化,人类进入了机器工业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生产流水线的发明,人类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的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基于网络的生产模式,数字化生产改变了商品生产的模式。 可见社会的进步是不断地通过分工的细分化向前发展的,到了数字化时代,这种分工不再是传统的线性结构,而是虚拟化、智能化了,也就是说在范式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下而上的范式替代了自上而下的范式,这一改变为我们寻找新的动力和新的资源提供了思路。
从推送到牵引(from push to pull) 《牵引力》(The Power of Pull,约翰·哈戈等) 如何将激情变为成功,因为所有成功故事背后都隐藏着一种叫做“牵引力”的动力,它是能将人和资源按照需要吸引出来应对机遇和挑战的能力。 公司需要重新聚焦技术创新,通过提供各种工具,吸引社群为提高运作效率而做出贡献。我们正在从自上而下为主体的网络走向一个全民参与的互联空间,牵引力理论对这一时代的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思路和实践空间。
90年代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即电视,电视台播放什么我们观看什么。90年代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即电视,电视台播放什么我们观看什么。 今天我们有了多重传播的选择。牵引力理论告诉我们要利用社会资源,发挥群体活力,尤其是后者,因为牵引的主体是人。
继续教育 在教室里培训(push) 非正式的培训(pull)帮助员工利用移动终端、按需视频或其他just-in-time方式。 2011年25%的美国Skillsoft公司购买了非正式培训的工具或服务,而且2010年至2011年大公司花费在非正式培训上的经费已经翻了一番。
利用社会网络建立个人网络 做小生意 学习小组 社区花园 这是一个新的机会,抓住这一机会我们可以处于互联平台的中心位置,否则的话,我们只有等着被边缘化了。
全国科技创新软实力指数排序前五位(2004-2010)全国科技创新软实力指数排序前五位(2004-2010)
比较 纵向比较:逐步提升但落后于硬实力增速(值得关注的是,2004 年后软实力的增速开始低于硬实力) 横向比较: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优势已不明显(与广东差距拉大,与江苏、浙江差距缩小)。 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环境和文化是创新的软实力,是决定创新实力的基础——上海科技创新软实力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科技发展研究》第14期,2012年5月31日
在创新环境方面 企业格局制约小企业发展 2010 年,上海的工业总产值为30114.41 亿元,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值占73.5%、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39.5%、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贡献43.4%和17.8%,而民营及私营企业仅占16.9%。 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环境和文化是创新的软实力,是决定创新实力的基础——上海科技创新软实力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科技发展研究》第14期,2012年5月31日
在创新环境方面 • 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低。在深圳,许多研究院所采用“民办官助”、“国有新制”、“企业内设”的创新运作模式,实现从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快速转换,形成了一套既遵循创新规律又符合市场环境的“深圳模式”。 • 风险投资机制尚待健全。据《2010年中国风险投资年鉴》显示,2009年上海新募集的资金额度全国最高,但在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数量、资金额度、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本额等方面均少于北京。 • 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环境和文化是创新的软实力,是决定创新实力的基础——上海科技创新软实力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科技发展研究》第14期,2012年5月31日
在创新文化方面 不惧风险的精神相对缺乏。 “拿来主义”盛行,创业精神缺乏。 此外,包容、宽容的城市文化有待弘扬。 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环境和文化是创新的软实力,是决定创新实力的基础——上海科技创新软实力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科技发展研究》第14期,2012年5月31日
上海科技创新三大不足 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程度偏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年上海科技合作综合指数为44.58%,排全国第8,而2010年为55.58%,全国第3;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意愿较弱,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倒挂,2011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平均投入额每个仅为82万元,全国排名22,而平均每个企业引进金额每项为36万元,为全国第一; 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存在薄弱环节,政策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 张仁开,刘效红. 在稳中求进中蓄积 上海科技发展后劲 ——2012年上海科技创新述评与2013年展望. 科学发展,2013(3):27-36
创新的真正动力在哪里? • 上海孕育平台经济的环境比较弱,否则我们就不会留不住阿里巴巴。不能只有500强,只有跨国公司。 • 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最大公约数之一 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 欧盟最近一个报告指出:小企业和能够将思想转化成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创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四、国际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环境——从提供资源到营造环境 合作——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创新 竞争力——从量的发展到质的发展 人才——从学历社会到能力社会 本地动力——从国际模仿到本地创新 价值观——从末端到源头
1. 环境——从提供资源到营造环境 创新环境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影响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 我们过去习惯于条线管理,发指令、给资源,而没有致力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环境(innovative milieu)。 包括物质技术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在内的基础设施环境;包括制度、历史传统、社会氛围、经营文化在内的制度环境;包括人力资本、资金、技术在内的资源环境
这种创新环境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和富有弹性等特征。这种创新环境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和富有弹性等特征。 创新环境是各成员广泛参与的互动学习的平台。 管脚下还是管天下,要让本地区所有的企业有一个更开放、更平等、更有弹性的创新环境。 阿联酋综合电信首席执行官奥斯曼苏坦(Osman Sultan)说:“创造能够持续释放所有创新潜力的环境,可以展现出价值创造真实可见的潜力;它能通过合作奠定社会变革的基础,并衍生出能够集聚合力的框架。 1. 环境——从提供资源到营造环境
美国学者温博格David Weinberger在《新数字秩序的革命》一书里,用三种秩序表示知识分类的演进过程。 《新数字秩序的革命》 或译《一切都是零碎的》
第一秩序—实体的秩序,约定俗成的秩序。 第二秩序—理性、权威的秩序,预先设计好分类体系,然后将书分到相对固定的位置。 《新数字秩序的革命》知识分类的演进
第三秩序—无秩序(disorder)。互联网打破了线性的结构和传统的渠道,改变了人类生产和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没有一成不变的权威分类体系了,各种信息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重新组合。第三秩序—无秩序(disorder)。互联网打破了线性的结构和传统的渠道,改变了人类生产和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没有一成不变的权威分类体系了,各种信息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重新组合。 《新数字秩序的革命》知识分类的演进
混沌与秩序 我们过去一直认为世界是有秩序的、有规律的,所以习惯了格式化的思维,所以也根据这样的思维来管理信息,但现在网络允许我们用多维的、即时的方式来管理它们。温伯格有一句很精彩的话:“对于旧思维来说,这是混沌,但对于新思维来说,它是秩序。” 这些书给予我们丰富的想象力,激励我们理性地面对多元化的世界,发掘出超越我们所知的创意和创新精神,我这里引一段加布里克(Suzi Gablik)对《混沌》一书的评价:“混沌不是负面的力量,而是连接生活诸方面的永恒全面的创造性过程”。
作为管理者,我们特别要强调改变观念,我们不能用传统的观念,认为我的服务体现在提供资源上,而是要改变成我为你提供环境上。如何从提供资源到提供环境,是摆在政府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管理者,我们特别要强调改变观念,我们不能用传统的观念,认为我的服务体现在提供资源上,而是要改变成我为你提供环境上。如何从提供资源到提供环境,是摆在政府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合作——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创新 国外发达国家冠于科技部的一些政府部门纷纷改名,如日本2001年将科技部与教育部合并成为文部科学省,丹麦2007年将科技发展部更名为科学创新部,2011年又改名为科技创新与教育部,澳大利亚在2011年将将工业、科研、教育等部门合并成立创新、工业、科研与高教部等,将科技与创新、文化、教育及产业等融合。
协同创新 从“单兵作战”走向协同创新。教育部已有300余所高校按照 “2011计划”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协同创新,150所高校成立了协同创新中心。2/3以上的中科院研究所、60%的行业骨干研究院所以不同方式参与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当中。 协同创新的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
约翰森《梅迪奇效应》 协同创新的好处一方面是能形成合力解决跨领域、跨学科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是能形成新想法和新事物。 约翰森指出:当我们跨入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文化的交会点时,你可以将现有的各种概念联系在一起,组成大量新的想法。
建筑师皮尔斯(Mick Pearce)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的白蚁式建筑。白蚁如何解决通风问题?在津巴布韦有借助白蚁窝通风原理,建成不需空调设备却有空调功能的高楼建筑。 建筑学和生态学结合的典范
《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汉斯商学院的切斯布拉夫(Henry Chesbrough)认为,竞争优势往往来源于更有效利用他人的创新成果,强调了外部知识资源对于创新过程的重要性。 开放式创新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外部资源,更重要的是打通了企业内外交流的渠道,保障了信息流的畅通。 开放创新
信息开放与生产率的关系 美情报学家凯尼格通过对企业的长期调研发现,外界信息源和信息源的多样性是技术创新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生产率高的企业都有对专有信息保护比较宽松和对外界信息比较开放的特征。 知识管理专家戈尔哈也得出同样结论:6种有助于创新和提高生产率的典型环境中,4种属于信息环境:1.信息对个人的自由开放;2.信息在企业内外的自由流通;3.提倡资源共享吸引新的外部资源;4.鼓励人员流动和人际交往。这些研究表明,成功的企业更善于活用外部的技术和信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