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8

Growth, Povert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第四講:經濟成長、貧困問題、與所得分配 p56 3/27

Growth, Povert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第四講:經濟成長、貧困問題、與所得分配 p56 3/27. Based mainly on TODARO Chapter 5/Perkins et al. Chapter 4 This presentation is for class use only, please do not distribute outside of the class. 緒論 Introducti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Growth, Povert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第四講:經濟成長、貧困問題、與所得分配 p56 3/27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Growth, Povert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第四講:經濟成長、貧困問題、與所得分配 p56 3/27 Based mainly on TODARO Chapter 5/Perkins et al. Chapter 4 This presentation is for class use only, please do not distribute outside of the class

  2. 緒論Introduction • 本講討論貧困問題與經濟增長和所得分配的關係, 重點放在最近幾年(特別是1997年金融危機之後)對這議題的研究與經驗. • 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問題: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研究方向的改變, 所得分配基本概念, 貧困問題與估計, 所得水平,增長及貧窮的程度,經濟增長隨同分配平均之戰略, 貿易、增長與貧窮, 國際組織之減貧戰略與政策之檢討.

  3. 1994年9月埃及開羅人口與發展國際會議中的行動計畫提到:雖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努力,窮國與富國以及國家之內貧富差距仍然日益加大。廣泛的貧窮仍然是發展努力的主要挑戰。1994年9月埃及開羅人口與發展國際會議中的行動計畫提到:雖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努力,窮國與富國以及國家之內貧富差距仍然日益加大。廣泛的貧窮仍然是發展努力的主要挑戰。 • 1995年3月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社會發展世界高峰會,超過134領袖參加。 • 2000年世紀宣言(Millennium Declaration)也強調減少貧窮及所得不均的目標。 • 減少貧窮及日益擴大的所得分配不均已經成為普世發展的目標。

  4. 幾個問題: • 發展中國家相對不均與貧困程度; • 窮人的經濟特徵; • 經濟成長的決定因素及受益者; • 在低收入國家,經濟成長和更公平的所得分配的目標是否能共存; • 窮人是否能夠從經濟成長中受益,是否取決於成長型態的經驗。如何協助窮人從經濟成長中受益? • 減少絕對貧窮規模和程度的政策。

  5. 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研究方向的改變 • 對發展的看法演變 • 發展中國家關心之議題 • 經濟成長的爭議

  6. 對發展的看法演變 • 1950至70年代中期,發展經濟學注重用經濟計劃方式掌控整個國家之經濟體系,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但成效不大,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 • 1980及90年代市場主義盛行。市場機制對某些領域具有成效,因此許多國家倚賴市場及民營化。但也發現市場與民營化不能解決所有經濟問題,尤其是減少貧困。許多政府對市場失敗(market failure)要進行干預,使經濟運作能有效進行,例如環境保護。

  7.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發展經濟沒有一體適用的萬靈丹。對每個國家需對症下藥,例如市場機制對增長與發展成效不彰的或是政府本身就是發展的障礙,可用不同的政策來改善。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發展經濟沒有一體適用的萬靈丹。對每個國家需對症下藥,例如市場機制對增長與發展成效不彰的或是政府本身就是發展的障礙,可用不同的政策來改善。

  8. 發展中國家關心之議題: (Perkins, Ch. 4) • 當國家的GNP增加,個人的經濟福利是否增加,何時能像先進國家一般成為大量消費。 • 1950-65: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增長的果實會流向貧窮者,稱為「下降效果」(trickle-down effect),忽略所得分配問題。 • 1960年代末期:下降效果並未出現,開始積極重視更公平的所得分配。 • 1970和80年代:拉美及非洲因外債引起的宏觀失調,無暇顧及 貧困問題。 • 最近貧困問題又浮上檯面, 但所得分配問題則仍擱置。過去半世紀經驗,增長為減少貧困的必要條件。

  9. 經濟成長的爭議 • 1970年代全世界富國和窮國都開始從「社會的主要經濟目標是竭力追求成長」這種觀念上覺醒過來。 • 發達國家開始重視生活品質 • 發展中國家主要關心成長和所得分配的問題 • 有人提出廢除將GNP當作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 • 快樂指數調查 • 國民幸福毛額(Gross Natioanl Happiness-不丹國王提出)

  10. 快樂指數 • 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調查全世界一百七十八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問他們是否快樂,2006/12月底公布排名。 • 人民最快樂的五個國家,依序是歐洲的丹麥、瑞士、奧地利、冰島與加勒比海的巴哈馬。 • 美國23,德國35,英國41,法國62,台灣68, 中國82 ,日本90,俄羅斯167, 最後一名非洲的蒲隆地(Burundi) 178 。

  11. 每人GNP與國民快樂指數 (何金巡)

  12. *實證研究(以下Perkins, Ch. 4) • 經濟成長的果實 : • 經濟成長對改善窮人的生活水準只是一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 過去經濟成長在增加國家和統治者的權勢和榮耀 • 資源大都投資在更高的成長上,遲延消費的時間 • 富人享受大部分成長的果實

  13. 發達國家由於實質工資上升及政府改革所得分配大為改善成為大量消費的國家發達國家由於實質工資上升及政府改革所得分配大為改善成為大量消費的國家 • 發展中國家關心的是,當國家的GNP增加,個人的經濟福利是否增加,何時能像先進國家一般成為大量消費

  14. Poor health….

  15. The Growth Controversy: Five Critical Questions • What is the extent of relative inequality, and how is this related to the extent of poverty? 分配不均與貧窮 • Who are the poor?誰是窮人 • Who benefits from economic growth?受益者 • Does rapid growth necessarily cause greater income inequality?成長與不均 • What policies can reduce poverty?扶貧政策

  16. 基本概念:規模性和功能性的所得分配 Some Basic Concepts • 所得分配兩種估計方法Income distribution • 功能性,或分配因素比例Functional or distributive factor share distribution of income:國民所得如何分配在各生產要素(土地、勞力、和資本)上,可用來估計不同要素對國民所得的生產性貢獻規模性, • 個人所得分配The size or person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只看所有人所得總數,而不看所得來源

  17. 功能性所得分配 • 指國民所得中每一種生產要素分配情況,例如勞動收入、資本收入、土地收入等,通常以總工資,總利息和利潤、總租金收入來表示。 • 全球所得分配不均有日益嚴重之趨勢。全球之所得集中在最富有的1/5人口手中,有如香檳酒杯。(見圖1)

  18. 1989年世界GDP的分佈,最富有的20%人口擁有82.7%總所得;第二個20%之所得佔只佔11.7%,以下20%人口佔2.3%,次窮20%佔1.9%,最窮之20%只有1.4%。過去20年,全球所得分配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共8種)來計算,其中7種表明不均的程度有不同幅度的上升。第8種用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將各國的人口和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各別加權,結果顯示,全球所得分配沒有重大變化;理由在於該係數對分配分佈中的中所得國家群的變化給與較大的權數(例如中國),使落在兩端所得國家群的變化權數下降,影響最後係數值。

  19. 所得分配不均惡化原因。窮國與富國人口增長之差異,非石油初級商品價格下降,及外債陷阱,及技術革新(強化高附加值活動在高成本的西方國家大量增加的趨勢)。所得分配不均惡化原因。窮國與富國人口增長之差異,非石油初級商品價格下降,及外債陷阱,及技術革新(強化高附加值活動在高成本的西方國家大量增加的趨勢)。 • 所得分配惡化使世界有動亂之傾向,移民到富裕地區成爲窮國人民之生路,還有少數人走向恐怖主義路綫。

  20. 規模性,或個人所得分配Inequality measures • 將全國個人所得照高低順序排列,並將人口分成不同群體或規模,通常以五分位數或十分位數(quintiles or deciles)排列,表示每一人口族得到多少國民所得 • Table 5.1為例,以五分位數為例,20人中最低收入20%人口所得占全部所得的5%,最低收入40%人口占總收入[稱為A]14%(5%+9%)而最高收入20%人口占總收入[稱為B]之51%。通常A/B的比例可作為所得分配不均的程度,上例為14/51=1:3.7,或0.28。

  21. 表1列出1998年中國和巴西的所得分配情形.,以五分位數為例,中國資料顯示最低收入20%人口所得占全部所得的5.9%,最低收入40%人口占總收入[稱為L]16.1%(5.9%+7.6%), 而最高收入20%人口占總收入[稱為H]之46.6%。通常L/H的比例可作為所得分配不均的程度,上例為16.1/46.6=1:2.89,或0.345, 即中國1998年之所得分配,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總所得是最低收入40%人口的總所得的2.89倍. 巴西同年的資料可知L=7.6, H=64.1, 富人與窮人的所得比例是1:8.43,所得分配不均的程度遠遠超過中國.

  22. Some Basic Concepts • Size distributions • Lorenz curves

  23. 勞倫斯曲線Lorenze curve(LC): • 所得資料可用不同方式排列,最通常的方式為勞倫斯曲線。(Fig. 5.1, 5.2) • 曲線離代表所得完全平均分配的45度線越遠表示所得分配越不平均。 • 45度線至曲線部分的區域A[見Fig. 5.6]表示不平均的程度。

  24. Some Basic Concepts • Size distributions • Lorenz curves • Dualistic development: some stylized typologies

  25. Gary S. Field著書中用LC說明三種Lewis模型所示的二元發展情形 • 傳統部門的強化成長型態(traditional-sector enrichment growth typology): • 所有成長的果實都平分給傳統部門的工人,現代部門幾乎沒有成長。毛澤東主政下的中國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 • 成長的結果所得較高,分配較平均,較少貧窮問題,LC向對角線靠近,如Fig. 5.3。

  26. 現代部門的強化成長型態(modern-sector enrichment growth typology): • 現代部門只有一部分人享受到經濟成長,傳統部門工人的數目與工資都固定不變。 • 與拉丁美洲和非洲之發展相合。 • 成長引發更高的所得,但所得分配較不平均,貧困問題沒有改變,LC離對角線越遠,如Fig. 5.4

  27. 現代部門的擴張成長型態(modern-sector enlargement growth typology): • 工農兩部門的工資固定不變,現代(工業)部門規模擴充。 • 與西方發達國家發展歷史大致符合,也與日本、南韓、與台灣的發展某些程度相合。 • 絕對所得增加,絕對貧窮減少,但LC會交叉,不能判斷相對的不均是否有改善或惡化; • 可能發展初期會惡化,過後會改善。

  28. Some Basic Concepts • Size distributions • Lorenz curves • Dualistic development: some stylized typologies • Gini coefficients

  29. 吉尼集中係數Gini concentration ratio(G)。可由勞倫斯曲線推算出來,是最廣泛使用估計所得不均的統計數。 • G=The ratio = 2*Area A(見Fig. 5.6)。 G 愈高表示分配愈不均。G=0,分配完全公平;G=1,完全不公。 • Table 5.1 和Fig. 5.1之G=0.61.

  30. High income inequality Note: inequality is probably greater in Africa because these Ginis are based on consumption and not income as in LAC

  31. Some Basic Concepts • Size distributions • Lorenz curves • Dualistic development: some stylized typologies • Gini coefficients • Functional distributions

  32. 功能性所得分配(Functional Distributions) • 指國民所得中每一種生產要素分配情況,例如勞動收入、資本收入、土地收入等,通常以總工資,總利息和利潤、總租金收入來表示。 • Fig. 5.7在資本固定下,勞動工資與就業的供需曲線來看利潤與工資收入的決定。

  33. Inequality and Absolute Poverty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 Inequality: variations among countries

  34. Equity and Development所得分配公平與經濟發展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6 World Bank 補充教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