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習慣七: 不斷更新 —— 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 組員 : 魏志恩 . 蕭螢 . 黃慧娟 . 黃若盈 . 蘇郁庭 . 高天愛 . 張洛瑄 . 洪晨瑀

習慣七: 不斷更新 —— 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 組員 : 魏志恩 . 蕭螢 . 黃慧娟 . 黃若盈 . 蘇郁庭 . 高天愛 . 張洛瑄 . 洪晨瑀. 習慣七: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談的是,如何在四個生活面向 ( 生理、社會、情感、心智及心靈 ) 中,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他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對個人及組織而言,不斷地更新及不斷地改善,使之不致呈現老化及疲態,並邁向新的成長路徑。. 第四至第六種習慣,能夠重建以往惡化、甚至斷絕了的人際關係。原本不錯的交情則更為穩固。   第七種習慣可加強前面的六個習慣, 時時為你充電,一步步地達到真正的獨立與成功 。

alb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習慣七: 不斷更新 —— 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 組員 : 魏志恩 . 蕭螢 . 黃慧娟 . 黃若盈 . 蘇郁庭 . 高天愛 . 張洛瑄 . 洪晨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習慣七: 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 組員:魏志恩.蕭螢.黃慧娟.黃若盈. 蘇郁庭.高天愛.張洛瑄.洪晨瑀

  2. 習慣七: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談的是,如何在四個生活面向(生理、社會、情感、心智及心靈)中,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他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對個人及組織而言,不斷地更新及不斷地改善,使之不致呈現老化及疲態,並邁向新的成長路徑。

  3. 第四至第六種習慣,能夠重建以往惡化、甚至斷絕了的人際關係。原本不錯的交情則更為穩固。   第七種習慣可加強前面的六個習慣,時時為你充電,一步步地達到真正的獨立與成功。   柯維認為七種習慣之間,都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愈是積極主動(習慣一),就越能掌握人生的方向(習慣二),有效管理人生(習慣三)。能夠不斷砥礪自己的人(習慣七),方懂得如何瞭解別人(習慣五),尋求圓滿的解決之道(習慣四、六)。同理,一個人愈獨立(習慣一、二、三),就愈善於與人相處(習慣四、 五、六)。不斷地磨煉自己,則可以提升前六種習慣的境界。

  4. 好習慣一﹕主動積極;做自主的人。學會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不論是時間的分配,事情的成敗,自己的快樂和不快樂都是自己負責。好習慣一﹕主動積極;做自主的人。學會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不論是時間的分配,事情的成敗,自己的快樂和不快樂都是自己負責。 好習慣二:以終為始;預先擬定計劃。做事情要有遠見,行動前先擬定規劃,不莽撞行事。 好習慣三:要事第一;先用功,後玩樂。有時候要選擇先做該做的事或先做想做的事時,理智往往會被打敗,但成功往往就是那個知道要先做該做的事情的人。 好習慣四:雙贏思考;大家都受益。雙贏思考是在為自己想的時候也為別人想想,這是培養孩子體貼別人的心理習慣。 好習慣五:知彼解己;說話之前先傾聽。每個人心裡的深層需求就是希望被了解,傾聽不是靠耳朵還要加上眼睛和心,當你急著表達時,心思往往放在你想表達的話上,而少放了心思在聽別人真正想表達的事情。 好習慣六:統合綜效;團體力量大。只靠一個人,能做的事情有限,團結合作才能發揮1+1大於2的功效。了解自己和別人擅長的特點並加以統合運作才是好的合作模式。 好習慣七:不斷更新:身心平衡,感覺最棒。當人感到疲累時往往就是身心失衡狀態,這時調整一下腳步,做些讓自己放鬆的事,下一步才能走的更好、走的更快。

  5. 第一個習慣 主動積極我是負責任的人嗎?我主動自發嗎?我不將自己的錯誤歸咎於他人? 第二個習慣 以終為始我做事前會先計畫嗎?我做有意義、能夠帶來改變的事情嗎?將來能夠成為一位好公民嗎? 第三個習慣 要事第一,我會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嗎?我會設定優先順序、訂定時間表,同時堅守計畫。我是個有紀律、有組織的人? 第四個習慣 雙贏思維我有勇氣爭取自己所愛的事物,但我也會顧慮別人的需要,我會在兩者間求取最好的平衡嗎? 第五個習慣 知彼解己我願意聆聽別人的意見和感受嗎?我願意從別人的眼光看事情嗎?我仔細聆聽別人說話、不隨意打斷嗎? 第六個習慣 統合綜效我尊重別人的長處,並努力向他們學習嗎?我善於與人相處,即使對方與我極為不同嗎?我會尋求別人的意見嗎? 第七個習慣 不斷更新我藉著正確的飲食、運動以及睡眠來照顧自己的身體嗎?我花時間與家人、朋友相處嗎?

  6. 這七個習慣代表了不同的原則,還包含了不同的思維方式。當我們更深入的思考習慣一、二和三所代表的「許諾並信守承諾」,就能夠理解每一個習慣的思維模式。習慣一「主動積極」表現的是一種自主自決的思維模式,而不是讓遺傳、心理及環境這些外在因素做決定;它所傳達的訊息是「我能夠而且願意自己做出承諾」。習慣二「以終為始」的思維模式是:所有事情都要經歷精神和物質雙重的創造過程,它的重點是承諾的內容,「我能夠同時兼顧承諾,以及透過承諾所達到的目標。」這是聚焦的能力。習慣三「要事第一」是關於優先順序、行動和執行的思維模式,「我有能力也有責任兌現承諾。」習慣四、五和六分別是「雙贏思維」、「知彼解己」和「統合綜效」,這是與他人互動時所擁有的「富足心態」的思維方式,充分的尊重和相互理解及尊重差異。這同樣也是互補團隊的核心內容。習慣七「不斷更新」是朝著全人目標不斷努力的思維方式,包括接受教育、學習和再教育、再學習,讓人在每一方面都不斷提升。以身作則的工具:有系統的個人計畫以身作則在領導職責中是首要任務,所以,你首先要做的是找到生活的中心:對你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最有價值的?你對將來有什麼願景?你想在家庭中做一個怎樣的父親、母親以及兒子、女兒?你打算如何服務社會及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你打算怎樣保持或改進目前的健康狀況?你了解自己的成長和發展嗎?你真正的專長是什麼?你的才華表現在哪一方面?你真正的興趣是什麼?你所在的組織和市場中,最大的需要是什麼?你的良知告訴你應該在哪些事情上採取主動?你在工作中想要做什麼改變?你有什麼樣的權力這麼做?這七個習慣代表了不同的原則,還包含了不同的思維方式。當我們更深入的思考習慣一、二和三所代表的「許諾並信守承諾」,就能夠理解每一個習慣的思維模式。習慣一「主動積極」表現的是一種自主自決的思維模式,而不是讓遺傳、心理及環境這些外在因素做決定;它所傳達的訊息是「我能夠而且願意自己做出承諾」。習慣二「以終為始」的思維模式是:所有事情都要經歷精神和物質雙重的創造過程,它的重點是承諾的內容,「我能夠同時兼顧承諾,以及透過承諾所達到的目標。」這是聚焦的能力。習慣三「要事第一」是關於優先順序、行動和執行的思維模式,「我有能力也有責任兌現承諾。」習慣四、五和六分別是「雙贏思維」、「知彼解己」和「統合綜效」,這是與他人互動時所擁有的「富足心態」的思維方式,充分的尊重和相互理解及尊重差異。這同樣也是互補團隊的核心內容。習慣七「不斷更新」是朝著全人目標不斷努力的思維方式,包括接受教育、學習和再教育、再學習,讓人在每一方面都不斷提升。以身作則的工具:有系統的個人計畫以身作則在領導職責中是首要任務,所以,你首先要做的是找到生活的中心:對你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最有價值的?你對將來有什麼願景?你想在家庭中做一個怎樣的父親、母親以及兒子、女兒?你打算如何服務社會及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你打算怎樣保持或改進目前的健康狀況?你了解自己的成長和發展嗎?你真正的專長是什麼?你的才華表現在哪一方面?你真正的興趣是什麼?你所在的組織和市場中,最大的需要是什麼?你的良知告訴你應該在哪些事情上採取主動?你在工作中想要做什麼改變?你有什麼樣的權力這麼做?

  7. 有系統的個人計畫,是完成這項任務的有力幫助。你可以這樣訓練自己:把你想得到的所有重要事項記錄下來,按照重要性排序,作成個人計畫。然後根據這個有系統的規畫,平衡組織和紀律的要求及自發行為的要求。換言之,這樣你就可以掌握重點並且實際執行。有系統的個人計畫,是完成這項任務的有力幫助。你可以這樣訓練自己:把你想得到的所有重要事項記錄下來,按照重要性排序,作成個人計畫。然後根據這個有系統的規畫,平衡組織和紀律的要求及自發行為的要求。換言之,這樣你就可以掌握重點並且實際執行。 • 把想法寫下來很重要,因為它能夠把意識和潛意識中的思緒明白表達出來,而且它涉及神經系統的運動,會使原有的想法在大腦中形成更深刻的印象。如果你想檢驗這個說法的真偽,可以在前一天上床睡覺前,寫出第二天起床後最想做的事情,然後在腦子裡想另一件第二天早晨想做的事情。多數情況下,隔天一睜開眼睛,你首先想到的,是寫下來的那件事情。建立並且維持個人計畫有很多種方法。最重要的是,你選定的方法能夠讓你集中時間和精力,先做那些在優先順序中居於前位的事情。有些方法對某些人來說很有效,但是另外一些人會認為很乏味。有效的計畫和組織工具應該符合下面三個標準:與你的生活方式一致;機動靈活但使用起來十分方便;應該是為你量身訂做,符合個人需要的。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評估全力投入的事情和最關注的事情是否一致,那就是使用生產力金字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