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隐私和隐私权

隐私和隐私权. 2056 年的外卖服务. (电话声)嘟嘟嘟嘟………… 男:喂…… 女:李先生,您好,pizza专门店热情为您服务。 男:你怎么知道我姓李? 女:根据您的来电,我们即可从电信局得知您的姓名及地址,请问您要点餐吗? 男:哦?那挺方便的,我要一个芝士海鲜pizza。 女:李先生,两个月前,您的体检结果显示您的胆固醇偏高,依照医嘱应该少吃海鲜,您还要换一款吗? 男:你又是怎么知道我的体检结果的? 女:根据您的来电,我们即可从各大医院得知您的就医记录。. 幽默一下. 男:那,那要一个杂菜 pizza 吧!

alau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隐私和隐私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隐私和隐私权

  2. 2056年的外卖服务 (电话声)嘟嘟嘟嘟………… 男:喂…… 女:李先生,您好,pizza专门店热情为您服务。 男:你怎么知道我姓李? 女:根据您的来电,我们即可从电信局得知您的姓名及地址,请问您要点餐吗? 男:哦?那挺方便的,我要一个芝士海鲜pizza。 女:李先生,两个月前,您的体检结果显示您的胆固醇偏高,依照医嘱应该少吃海鲜,您还要换一款吗? 男:你又是怎么知道我的体检结果的? 女:根据您的来电,我们即可从各大医院得知您的就医记录。 幽默一下

  3. 男:那,那要一个杂菜pizza吧! • 女:先生,根据您本年3月15日在星星餐馆用餐记录,您是不吃青瓜的,杂菜pizza中有青瓜,您要换一款吗? • 男: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脆你说了算了 • 女:好的,先生,根据您的饮食喜好和您最近的医疗记录,我们餐厅的田园pizza最适合您 • 男:随便吧,快点送来。 • 女:先生,请允许我提醒您,您的银行帐户中只有20元,信用卡欠帐5000元,已达信用额,不能使用,所以请您准备好现钞,货到付款。谢谢。 • 男:啊?你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4. 举例说明你的哪些方面属于隐私? 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 —— 私人信息 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 —— 个人私事 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 私人领域

  5. 隐私:指公民不愿为人所知或不愿公开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隐私:指公民不愿为人所知或不愿公开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 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 • 一为“隐”, 二为“私”。 •  “隐”即隐藏, 是当事人不愿公开,不愿让他人介入,或不宜公开,他人不宜介入的事情。 •  “私”即个人之事, 与“公”相对应, 是指纯粹个人的, 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事情。

  6. 辨一辨 1、甲深更半夜偷车被小李发现,小李马上报警 2、乙的父母离婚了,小李得知后广为流传 问:小李是否披露了甲、乙的隐私? 说说理由?

  7. 共同点: 甲和乙都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的事情。具有“隐”的特点。 不同点: 甲的行为已侵害社会秩序的行为,乙的纯属私事。 小结:任何人都不得滥用权利,如果他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

  8. 请判断下列哪些为隐私: —是 1、老师的收入 2、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钱 3、个人病情 4、著名影星刘晓庆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入状况,发现她有偷税漏税。 5、我往来的朋友 6、我双休日的安排 7、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 —否 —是 —否 —是 —是 —否

  9. 辨析:有人说“好事不瞒人,瞒人没好事”,“隐私就是丑事”,这样的说法正确吗? 观点错误; (1)隐私是指公民不愿为人所知或不愿公开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包括个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隐私是个人的一项权利,受法律保护。 (2)丑事是违反道德、违反法律的事情,不属于个人隐私,因为它损害了公共利益。 (3)我们要正确区分隐私和丑事,树立正确的隐私观念,维护隐私,不做丑事。

  10. 为什么要保护隐私? 隐私的重要性: 拥有隐私,人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是保证人格独立和尊重人的需要; 是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 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非法披露隐私的危害性:可能构成对个人经济或人身安全的侵犯

  11. 手机预装软件黑幕

  12. 手机预装软件黑幕 今年315晚会上,央视曝出了一些公司和经销商利用行货手机想删掉预装软件必须刷机的弊端,肆意将恶意软件植入用户手机中,自动连接网络,消耗流量,窥探用户个人隐私,甚至利用个人信息盗走客户银行账户里的钱等等,严重的危及到用户的个人隐私及手机安全。智能手机的隐私泄露和安全问题再一次引发广泛关注。

  13. 隐私权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14. 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意义 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15. 材料一第48页   一天深夜,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有人认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有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没有依据法定程序搜查。 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

  16. 私人生活安宁权 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合法搜查三个条件: ①拥有搜查权的机关必须是法定机关(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 ②搜查须依法定程序进行。 ③只有在执行拘留、逮捕任务时,遇到紧急情况,侦查人员可以不用搜查证进行搜查。

  17. 材料二第48页 • 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经本人同意便 被刊登在某晚报上。这位明星阅读报纸后,认为报社侵害了自己的隐私权。 • 该报刊登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侵犯何种权利?

  18. 明星的年收入涉及社会分配和纳税问题,这点不属于个人隐私,报社有权披露。明星的年收入涉及社会分配和纳税问题,这点不属于个人隐私,报社有权披露。 至于明星的婚恋情况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纯属个人隐私,报社未经本人同意就刊登其婚恋情况,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私人信息保密权

  19. 材料三 第49页 • 生活中会有这种现象:未经同意,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领导检查下属的信件。拆看信件者均认为自己有教育或者管理的权利。 • 上述行为是否合法?说说理由.

  20. 不合法。我国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因此老师拆看学生信件、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领导拆看下属的信件都是侵犯他人通信秘密的行为,是违法的行为

  21. 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未满10周岁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有关规定: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可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所以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未成年人的信件是合法的,老师不是学生的监护人,无论学生是否达到10周岁,拆看学生信件都是不合法的。

  22. 隐私权的内容: 1.私人生活安宁权:公民的住宅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隐 私 权 的 内 容 2.个人信息保密权: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3.私人通信秘密权: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 4、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公民有权自主决定利用自己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如将自己的特殊生活经历写成自传,公开自己的信件等

  23. 自主探究 • 开学至今,文华的妈妈都还没见文华把测验的成绩告诉过她。向文华了解学习情况时,文华也总是支支吾吾,从不正面回答。一天,文华的妈妈还是忍不住向班主任老师了解文华的学习成绩,才发现文华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晚上,妈妈就文华的学习问题跟文华谈时,文华生气地说:  “妈妈,你怎么可以向老师打探我的学习成绩,我的成绩是我的隐私,你这样做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文华的说法正确吗?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24. ①文华的说法是错误的。 ②作为父母负有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而教育的前提是父母要对子女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有所了解,父母作为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有了解子女在校表现的权利,而且文华的妈妈并未采取翻看文华日记、拆看文华的信件等违法的方式去了解文华的学习情况。因而,文华妈妈的做法是正确的,并没有侵犯文华的隐私权。 ③作为未成年子女,应该主动和父母沟通,主动向父母汇报个人的学校情况和行为表现。

  25. 想一想 当父母的关爱与自己的隐私权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 因为父母这样做的出发点是”爱”,是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应该体谅父母的苦心. 为此,我们应该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另外我们也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让父母担心的事情,少一些让父母疑心的举动.

  26. (2013内蒙古呼伦贝第5题)5、下列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有( ) • ①个别同学故意给别人起不雅的绰号 ②商场保安强行检查小张的背包 ③抢劫犯的照片被印在通缉令上 ④某医院未经患者同意将其真实姓名和病情发布在报纸上 •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27. (2013.江西省第3题)5、“姓名电话均可查,住址车牌都有假;个人信息随意卖,真实具体能批发;短信骚扰导常事,不胜其烦不堪老!”导致这些烦恼是因为公民的被侵犯了。( ) • A.肖像权 B.荣誉权 • C.名誉权 D.隐私权 D

  28. (2013.苏州第10题)10.据新华网报道,我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 个人信息保护指南》于2013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主要保护了公民的 • A.受教育权B.隐私权 • C.劳动权 D.平等权 B

  29. (2013.湖北省宜昌第12题)12.近年来,“X卧底”窃听软件、CIQ偷窥用户隐私、CSDD 等网站用户账户信息泄露等一系列的隐私泄露事件,频频发生,令人堪忧。上述行为 • A.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人们可以置之不理 • B.是一种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要依法整治 • C.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权,是严重违法行为 B

  30. 材料分析题 • 【2011山东济宁】2.题,鲁宁的一天:早晨,鲁宁让妈妈多给点儿零花钱,妈妈说不要乱花钱,鲁宁很不高兴,摔门而去……课间,鲁宁看见同桌的日记本,出于好奇,便偷看起来,这时,同桌一拳打了过来……放学后,鲁宁拿着新买的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书包要求商家退换,店主告诉他,售出商品,概不退换,鲁宁只好自认倒霉…… • 请你评析鲁宁这“倒霉”的一天。(6分) • 答案:2.(1)鲁宁摔门而去,他的做法让父母伤心,是一种不孝敬父母的行为。(1分)他应该多和父母交流沟通,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1分) • (2)鲁宁偷看同桌日记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1分)鲁宁同桌挥拳相向的行为也是违法的,侵犯了鲁宁的生命健康权。(1分) • (3)鲁宁自认倒霉的行为是错误的,作为消费者,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1分)店主拒绝退货的行为是违法的,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或依法求偿权)。(1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