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47 Views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 类型和体裁.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类型. 现实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 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 再现性和逼真性. 司汤达. 现实型文学. 一 再现性 再现 (representation), 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 二 逼真性 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 《 红楼梦 》 电视剧照. 《 安娜 · 卡列尼娜 》 电影剧照. 现实型文学.
E N D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 类型和体裁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类型 • 现实型文学 • 理想型文学 • 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 • 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 • 再现性和逼真性 司汤达
现实型文学 一 再现性 再现(representation),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 二 逼真性 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 《红楼梦》电视剧照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剧照
现实型文学 “现实性的诗歌”的“显著特点,在于对现实的忠实,它不再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像凸面玻璃一样,在一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来,从这些现象里面汲取那构成丰满的、生气勃勃的、统一图画时所必需的种种东西”。 ——别林斯基
现实型文学 “艺术家不应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生活里露面一样。”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理想型文学 • 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 • 表现性和虚幻性
理想型文学 一、表现性 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以形象呈现出来。 “把本人对自己创造的人物的意见隐藏起来,因而让读者对人物应有的意见陷入迷离恍惚,等于甘愿不要人了解。” ——乔治·桑指责福楼拜 《巴黎声母院》电影剧照
理想型文学 《白蛇传》 二、虚幻性 • 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 英雄形象 • 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奇 《西游记》
秋浦歌(十五) 李 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象征型文学 • 以暗示的方式寄寓 审美意蕴 • 暗示性和朦胧性
象征型文学 “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地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自身。” “象征意味着既是它所说的,同时也是超过它所说的。” ——劳·坡林
象征型文学 “作为象征的形象而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由艺术创造出来的作品,一方面见出它自己的特性,另一方面显出个别事物的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不只是展示这些个别事物本身。因此,……象征形象仿佛是一种课题,要求我们去探索它背后的内在意义。” ——黑格尔
一、暗示性 暗示(suggestion),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 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 象征型文学 等待戈多
象征型文学 二、朦胧性 • 朦胧(ambiguity),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 主观变形的寓意性形象 《等待戈多》
野草· 题辞 鲁迅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 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 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 •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
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 文学类型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文学类型浑然混合在一起,没有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 • 一部作品往往兼具几种类型特征 • 没有一种类型形成主要的文学潮流 庄周梦蝶
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分别成为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浪漫主义文学 雪莱 拜伦
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1799—1850) 19世纪法国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一生中共创作了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 现实主义文学
自然是座庙宇,那里活的柱子有时说出了模模糊糊的话音自然是座庙宇,那里活的柱子有时说出了模模糊糊的话音 从那里过,穿越象征的森林,森林用熟识的目光将他注视。如同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回合在一个混沌深邃的统一体中广大浩漫好像黑夜连着光明 ——芳香、颜色和声音在相 互应和。 有的芳香新鲜若儿童的肌肤,柔和如双簧管,青翠如绿草场,——别的则朽腐、浓郁,涵盖了万物,像无极无限的东西四散飞扬,如同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那样歌唱精神与感觉的激昂。 (梁宗岱译) 象征主义文学 波德莱尔 应 和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 • 现实型文学的深化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相统一的两结合型文学 •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现实型文学的深化 高尔斯华绥 托马斯· 曼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剧照 奥斯特洛夫斯基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毛泽东:《沁园春·雪》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卡夫卡
贝克特:《等待戈多》 爱:美丽的地方。(他转身走到台前方,停住脚步,脸朝观众)妙极了的景色。(他转向弗拉季米尔)咱们走吧。 弗:咱们不能。 爱:咱们在等待戈多。 爱:啊!(略停)你肯定是这儿吗? 弗:什么? 爱:我们等的地方。 弗:他说在树旁边。(他们望着树)你还看见别的树吗? 爱:这是什么树? 弗:我不知道。一棵柳树。 《等待戈多》剧照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 • 诗 • 小说 • 剧本 • 散文与报告文学
诗的凝练性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诗的凝练性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诗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跳跃性特征:超越了时间的樊篱、空间的鸿沟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 诗 诗是最强调韵律性的。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地变化:停顿 、节奏、音调、押韵
诗 断 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小 说 • 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 • 长篇、中篇与短篇小说 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 •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小说 沈从文《边城》 人物刻画情节叙述环境描写 沈从文 黄永玉绘《边城》插图
剧 本 • 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 悲剧、喜剧与正剧 独幕剧与多幕剧 • 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剧本 老舍《茶馆》 2002年人艺剧照 1957年人艺剧照
散 文 • 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与诗歌、小说、剧本等 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 散文、杂文、游记等 • 题材广泛多样 结构自由灵活 抒写真实感受
报告文学 • 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 及时性 纪实性 文学性
基本理论拓展 雨果:抒情短歌,史诗,戏剧 叶维廉:抒情诗的声音,叙述的声音,戏剧独白
应用能力训练与思考题 1.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 2.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3.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4.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5.从诗歌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6.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7.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