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第二节 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 教学目标: 认识和了解亲子关系的发展; 学会运用亲子关系类型分析不同幼儿的发展状况; 认识和了解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儿童依恋发展; 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 2. 3. 物体中心阶段. 简单相互 作用阶段. 互补的相互 作用阶段. 二、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2 岁前同伴交往的发展阶段. 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2. 3. 4. 1. 3 岁左右,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儿童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幼儿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节 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节 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 教学目标: 认识和了解亲子关系的发展; 学会运用亲子关系类型分析不同幼儿的发展状况; 认识和了解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儿童依恋发展; 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2. 1 2 3 物体中心阶段 简单相互 作用阶段 互补的相互 作用阶段 二、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 2岁前同伴交往的发展阶段

  3. 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2 3 4 1 3岁左右,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儿童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幼儿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 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与同性别的儿童交往

  4. 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1 同伴交往可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 同伴交往对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及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3 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4

  5. 交友关系中 的 问题儿童 被忽视型幼儿 体质弱、力气小、能力较差;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均较少,性格内向、慢性、好静、不太活泼、胆小、不爱说话、不爱交往,在交往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且不善交往;孤独感较重,对没有同伴与自己玩感到比较难过与不安。 被排斥型幼儿 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最为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会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确评价(估计过高),对没有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

  6. 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1.教会儿童合作,增强儿童的自信感; 2.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3.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4.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