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1

企业安全文化 系统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 系统建设. 王 卓 博客: http://www.esafety.com.cn/blog/u/9490/index.html. 参加培训须知. 请勿在教室内吸烟 上课时间请勿: -- 接、打电话 -- 交谈其他事宜 -- 随意进出教室 上课时间欢迎: -- 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 -- 随时指出授课内容的不当之处. 谢谢合作. 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建设. EESCS 的核心理论、原理、系统构成.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目录. 安全文化学基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础. 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建设方法. 3.

Download Presentation

企业安全文化 系统建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建设 王 卓 博客: http://www.esafety.com.cn/blog/u/9490/index.html

  2. 参加培训须知 • 请勿在教室内吸烟 • 上课时间请勿: --接、打电话 --交谈其他事宜 --随意进出教室 • 上课时间欢迎: --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 --随时指出授课内容的不当之处 谢谢合作

  3. 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建设 EESCS的核心理论、原理、系统构成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目录 安全文化学基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础 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建设方法 3

  4. EESCS的核心理论、原理、系统构成

  5. EESCS的核心理论、原理、构成 1、 EESCS是什么? ESCSE是英文EstablishinganEnterpriseSafetyCultureSystem的缩写,中文全称是“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建设”。ESCSE是一套以人和人的可靠度为对象,切实可行的组织安全态度、安全行为和个人安全态度与安全行为的管理模式。 ESCSE的贡献在于有效地将安全文化理论落实到企业操作层面。ESCSE综合了管理学、组织行为科学、传播学和安全工程学等学科的重要原理,运用理念引领、行为再造、管理修正、环境再造,视觉识别(SVI)、系统评估等方法帮助企业建立起健康务实的安全文化体系。全面提升企业与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有效地遏止各类人因事故的发生。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趋近零事故的目标。

  6. 8大影响因素 1个概念 EESCS的 核心理论 2个部分 12条准则 4个阶段 3类对象 EESCS的核心理论、原理、构成

  7. 安全文化是指“安全第一”的价值观,体现为一个组织和每个成员安全文化是指“安全第一”的价值观,体现为一个组织和每个成员 的共有理念、共有态度和共有行为特征。 安全文化建设就是提高这一价值观在组织与个人理念、态度与行为 特征中的共有度和体现度。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安全文化”都不存在有无之分,只有程度的 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可以评估出来的。 EESCS的核心理论、原理、构成  “1个概念”:安全文化是什么?

  8. “安全文化”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是组织(企业)的安全素质,一个是个“安全文化”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是组织(企业)的安全素质,一个是个 人的安全素质,两个部分之间存在着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关 系。 组织的安全素质是指,作为组织行为建立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政策、管理 活动、风气、氛围、物态环境等所传达表现出的安全理念、安全态度和行为 特征。 个人的安全素质是指,作为决策者、管理者或者一般员工的每个组织成员 个人所具有的安全理念、安全态度和行为特征。 EESCS的核心理论、原理、构成  “2个部分”:组织和个人 8

  9. EESCS的核心理论、原理、构成 “3类对象” •  无论是从组织安全素质角度,还是从个人安全素质角度,ESCSE面对的真实对象就是3种人。即决策层或决策者、管理层或管理者、员工层或员工 分为三类对象的目的,第一是明确ESCSE的导入,是要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式。第二是明确,ESCSE的导入是针对每个人的,无论是企业最高领导,还是最普通的员工,所有人都必须参与,一个都不能少。第三,也是要强调作为决策者的高层领导必须参与,否则ESCSE不可能成功。

  10. EESCS的核心理论、原理、构成 “4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无序阶段-自由自发式 观念层面:宿命论、事故无能为力,听天由命;单纯追求生产效益,认为安全是无益的成本; 方法层面:对事故的发生顺其自然,无力控制;只有事后处理,无事前预防;对事故规律无知,安全管理无目标、无方向;安全管理是传统的就事论事,管理无序;以罚代管,对员工无安全培训;无主动的安全投入;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规章不健全。

  11. “4个阶段” EESCS的核心理论、原理、构成 第二阶段:被动依赖阶段-应付被迫式 观念层面:经验论;局部安全;安全责任意识,事故损失意识;无内在安全动力; 方法层面:安全管理建立在监管和外部的压力上;管理制度形式化,安全措施虚化、表面化;管理者的安全承诺是被迫的;制订的安全目标和HSE政策执行力有限;制定规则和程序落实不力;重惩罚、轻激励;仅仅注意设备安全性能,缺乏管理文化。

  12. “4个阶段” EESCS的核心理论、原理、构成 第三阶段:独立主动阶段-自律表现式 认识论层面:系统论;人机环境系统认识;综合对策意识;安全综合效益意识;生命第一原则; 方法论层面: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素质得到提高;强调个人知识和管理者安全承诺;企业组织自身安全需要得到强化;自我管理、科学管理得到实现;注重自身的安全表现;安全投入加大,注重安全技术措施; 缺陷:缺乏安全文化特色;超前管理能力有限;本质安全程度低;安全业绩有待改善;仅仅行业先进水平;

  13. “4个阶段” EESCS的核心理论、原理、构成 第四阶段:安全文化阶段-能动互助式 观念层面:本质论;超前预防型;安全超前意识;预警预防意识;安全文化意识; 方法层面:超前预防和本质安全增强;安全管理体系和综合对策实现;员工安全素质全面提高;激励机制、自律机制良化和增强;说到、做到并经得起检验的HSE承诺;企业安全文化特色建立;注重安全商誉和企业形象;建立共同安全目标——“0目标”。

  14. EESCS的核心理论、原理、构成 “8大影响因素”

  15. “12条准则” EESCS的核心理论、原理、构成

  16. EESCS的系统基本构成: EESCS的核心理论、原理、构成

  17. 工艺和设备的固有安全 安全技术和装备 安全制度和管理 正确认识论形成的驱动力; 价值观和科学观的引领力; 强意识和正态度的执行力; 道德行为规范的亲和力; 支撑力 事故特殊性和复杂性; 经营者的趋利主义; 员工惰性和习惯等; 引力和推动力 下滑力 EESCS的核心理论、原理、构成 球体斜坡力学原理

  18.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19.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为了深入认识安全文化的内涵,首先需要了解安全的意义,特别是安全与人的关系。由于人们的思维、认知、价值观、政治倾向、经济地位及所处环境存在差异,对安全的认识和理解必将有所不同,各自形成的安全观的内涵也有极大的差异。 一、从事故致因理论认识安全文化 二、从安全系统理论认识安全文化 三、对安全的理解 四、对安全文化不断发展的理解

  20.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一、从事故致因理论认识安全文化 1 事故构成要素-四M要素 人-人的不安全行为 机-机的不安全状态 环-环境不良 管-管理欠缺

  21.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一、从事故致因理论认识安全文化 3.事故模型 • 人-物轨迹交叉模型

  22.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一、从事故致因理论认识安全文化 • 人的安全素质:知识、技能、意识、态度、观念、情感等; • 人的安全能力:生理、心理;知识、技能、 意识等;

  23.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一、从事故致因理论认识安全文化人的本质安全理论 • 人的安全特征:气质、性格、兴趣、性别、学历等; • 人的安全能力培养:宣传、教育、培训、训导、演习、实践、管理等。

  24.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二、从安全系统理论认识安全文化 1 安全系统构成要素 人;物(机、境);能量(工艺);信息。

  25.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三、对安全的理解 • 汉语中安全的解释及其意义的延伸 • 对狭义安全的理解 • 对广义安全的理解 • 对安全相对性的理解 • 对本质安全化的理解

  26.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1.汉语中安全的解释及其意义的延伸 • 安全是人们最常用的词语之一,然而在专业工具书中至今未见到较详尽的解释;在工具书中,也只能查到用相近词或相关词做的简单解释。 • “安”字有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太平、安全、安适、安逸、安稳、安康、安乐、安详、安心、稳定、习惯、妥善、徐缓等含义,可谓无危为安。 • “全”字有完满、完整、完好、完备、整个、保全或指没有伤害、无残缺、无损坏、无损失等,可谓无损则全。

  27.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总之,安全是指人的身体不受伤害、心里有保障感、太平、圆满等的事物存在与变化状态。根据对安全一词各种互相联系的含义的分析,可以认为其本质性的内涵界限是:安全与否是从人的身心需要的角度或着眼点提出来的,是针对与人的身心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事或者物讲的。 • “安全”二字,通常是指事物对人不产生危害、不导致危险、不产生损失、不发生事故、运行正常、进展顺利等安顺祥和、国泰民安之意。

  28.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2.对狭义安全的理解 人的生存和发展与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紧密相关,又与安全生产活动及其保障条件紧密相连。人们往往把安全说成是生产中的安全,即指在劳动保护国策的范围之内,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换言之,是指劳动者在上班或生产期间或在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内的安全,即在国家法律法规所限定的劳动安全与卫生的条件和环境中从事生产、工作或其他活动。当代东西方国家通用的“职业安全卫生”这一术语,即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OSH)。

  29.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在我国,常把劳动保护或安全生产混合使用,可以这样认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在劳动生产中基本上可以相互通用,但实际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不管如何表述,实际上就是厂矿企业所关心的安全生产,也是法律法规一直在规范的安全生产。它仅仅指在生产过程中,在从事职业活动中要保障劳动者(职工)不伤、不病、不影响身体健康、不出意外人身事故,这是工业社会中最普遍的安全标准,也是当代各国的一种工业文明标志,行业或企业安全状况可比性的最基本、最低的要求。这就是狭义的安全概念,在我国,也是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公众当前最为关心、能够承受的安全与健康标准。

  30.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3.对广义安全的理解 随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安全科学技术的创立并对其研究领域的扩展,安全内容已涉及到生产、生活、生存、科学实践以及人可能活动的一切领域和场所中的所有安全问题,即广义的安全。这是因为,在人或人群的各种活动领域或场所中,发生事故或产生危害的潜在危险以及外部有害因素总是客观存在的,即事故发生的普遍性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有人及危害人身心的外部因素同时存在的地方,就始终存在着安全问题。当今所说的安全,不论其内涵还是其外延,都早已超越了劳动安全的范围,有了新内容和含义,它突破了传统的安全生产观念,把安全所关注的范围扩展到人类活动的全部领域,形成了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大安全观。

  31.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广义安全内涵 • 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安全(含健康)而言,不仅仅是人的躯体不伤、不病、不死,而且还要保障人的心理的安全与健康; • 安全涉及的范围超出了生产、劳动的时空领域,拓展到人能进行活动的一切领域; • 人们随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程度不同,对安全需求的水平和质量就具有不同时代感全新的内容和标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也在广义安全的内涵之中

  32.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国际上公认的科学概念,“健康是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的一种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 首先,安全是指在外界不利因素作用下,使人的躯体及其生理功能免受损伤、毒害或威胁以及使人的心理不感到惊恐、危险或害怕,并能使人健康、舒适和高效率地进行生产、生活,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而不仅仅是使人处于一种不死、不伤或不病的存在状态。 • 其次,安全是指使人的身心处于健康、舒适和高效率活动状态的客观保障条件,即物质的、精神的或者与物质相联系的客观保障因素。

  33.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简而言之,广义的安全是站在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高度,以人类身心需要为着眼点,从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使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生存活动的一切领域,免受任何危险和伤害,并使人身心获得安全健康、舒适高效、快乐长寿的一种状态。

  34.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4.对安全相对性的理解 理想的安全或绝对安全是一种纯粹完美,永远对人的身心无损无害,绝对保障人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的一种境界。事故和灾害为零只是安全的理想值。实际上,要实现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人们总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客观条件下,不断地提出公众或社会需要的安全目标即相对安全的标准,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修订或废除一批过去的安全标准,原因如下: • 人类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由于人们的安全意识、文化素质及生产能力逐渐提高,对安全或事故的运动本质认识不断深化,需要对事物的特性和属性进行新的评价,以便更有效地保护自己。

  35.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 各类事物和周围环境在不断地变化。各种物质受到新的内外因素的作用,产生了新的危害物质,改变了事物的某些特性和活动规律,也改变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而又对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产生新的影响。 • 安全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更加先进、精确的测试手段、科学的洞察力和判断能力,更深刻地了解世界万物的变化和运动规律,也使人学会利用安全科技成果,更科学、更可靠地保护自己。

  36. 公共安全和社会文明逐渐形成氛围。安全的伦理道德及人的安全价值观,追求更高标准的安全健康环境,已成为公众的自觉需求。形成一种安全文化氛围和与社会文明发展相应的安全道德规范,必然需要有更高的公共安全标准。公共安全和社会文明逐渐形成氛围。安全的伦理道德及人的安全价值观,追求更高标准的安全健康环境,已成为公众的自觉需求。形成一种安全文化氛围和与社会文明发展相应的安全道德规范,必然需要有更高的公共安全标准。 • 国家经济不断好转。国家有能力、有条件把保护大众的安全和健康的义务变成符合国情的可行的政府行为,支持颁发新的标准和法规,保护人民的安全和健康,维护社会空前稳定和持续发展。

  37.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追求安全健康、快乐长寿的标志提高了,能够承受的安全和卫生标准也随着提高。 • 学习国外的安全卫生立法经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学习先进管理方法,结合国情不断地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和制定新的安全管理目标。有计划地制定和推行安全卫生法规和标准,使安全工作法制化,使保护公众安全与健康成为社会公德,必须强制执行,利用法律手段,保证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实施。

  38.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为了达到理想的安全,必须不断地对涉及安全的各类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弄清楚各因素的相互影响或作用产生的耦合效应。对安全的认识和追求,离不开社会、时代、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每个时代都有与其时空、社会背景相对应的安全标准,这就是安全的相对性。

  39.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5.对本质安全化的理解 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装置(物)都存在着某些危险性或某些潜在的危险物因素,人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总是有限的。所以,多数人认为或能接受的危险性,就成了当代社会(公众)允许的(可接受的)安全水平。是安全还是危险,是由当代的科技进步、经济基础、人们的安全心理素质和公众承受的事故和危害的水平来判断和决定的。

  40.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理想的、绝对的安全是难以达到的,其主要原因是: • 人类对自然物和人造物的本质和活动规律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总是有限的; • 对万物危害的机理或系统风险的控制也是在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之中; • 人类自身对外界危害的抵御能力有限; • 调节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系统控制的协调能力也是有限的,这就必然会引发事故和灾害的降临,造成人和物的伤害与损失。

  41.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相对安全的目标值,在一定条件下是可望实现的。人们常把理想的绝对的安全作为不断追求的奋斗目标,这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它表明人类安全的实现,具有阶段性、持久性、科学性和激励性。实际上,对物而言,局部的本质安全化有可能实现,但万物或系统全面地达到本质安全化是不可能的,只存在离理想安全越来越近的可能,通过不断地努力,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本质安全化。这必须靠人们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用不同方法去创造。尽可能地去实现理想安全,发挥和充分利用人体潜能,即对危害的承受或忍耐能力,但又不超过对人身心安全与健康的有害阈值,最大限度实现人的安全,这就是人不能达到本质安全化的奥秘。

  42.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四、对安全文化不断发展的理解 安全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主流文化,是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的综合反映,是保护自身发展的人类文化的基础和动力。 • 从历史的角度看安全文化的发展 • 从系统的角度看安全文化建设 • 人文思想的安全认识论与方法论

  43.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一)、从历史角度揭示安全哲学 1、技术发展带来安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进步

  44.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一)、从历史角度揭示安全哲学 2、安全理论发展带来管理方法论的变革 • 事故理论→事后管理模式 • 危险理论→缺陷管理模型 • 风险理论→风险管理模式

  45.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风险管理模式-管理对象:风险-特点:超前预防型管理,预警机制,定量分级,全面、系统、科学性较强;-缺点:管理标准高,实施难度大; 安 全 目 标 风 险 分 析 预 防 方 案 实 时 控 制 适 时 检 查 动 态 预 警 效 果 评 价

  46.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二).从系统的角度看安全文化建设 保障安全要通过有效的事故预防来实现。在事故预防过程中,涉及两个系统对象。 • 事故系统,其要素是人、机、环、管。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最直接的因素;机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不好的环境影响人的行为,对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管理不善也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 安全系统,其要素是人、物、能量、信息。人是指人的安全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物是指设备与环境的安全可靠性(设计安全性、制造安全性、使用安全性);能量是指生产过程能量的安全作用(能量的有效控制);信息是指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这是安全的基本保障。

  47.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认识事故系统要素,对指导我们保障人类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意义,这种认识带有事后的色彩,是被动的、滞后的,而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因此,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原理更具有理性的意义,更符合科学性原则。

  48. 理解安全与安全文化 (三)、人文思想的安全认识论与方法论 孔子思想: 学习方法论: 沉思--最高明的学习方法 模仿--最容易的学习方法 经历--最痛苦的学习方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