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358 Views
实验 2 I/O 接口实验. 1 实验目的 2 实验设备 3 实验内容 4 实验原理 5 实验操作步骤. 1 实验目的. 熟悉 ARM 芯片 I/O 口编程配置方法。 通过实验掌握 ARM 芯片的 I/O 口控制 LED 显示的方法。. 2 实验设备. 硬件: Embest S3CEV40 实验平台, Embest ARM 标准 / 增强型仿真器套件, PC 机。 软件: Embest IDE 2003 集成开发环境, Windows 98/2000/NT/XP 。. 3 实验内容.
E N D
实验2 I/O接口实验 • 1实验目的 • 2实验设备 • 3实验内容 • 4实验原理 • 5实验操作步骤
1实验目的 • 熟悉ARM芯片I/O口编程配置方法。 • 通过实验掌握ARM芯片的I/O口控制LED显示的方法。
2实验设备 • 硬件:Embest S3CEV40实验平台,Embest ARM标准/增强型仿真器套件,PC机。 • 软件:Embest IDE 2003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
3实验内容 • ARM芯片的I/O口通常都是和其它引脚复用的,要熟悉ARM芯片I/O口的编程配置方法,熟悉S3C44B0X芯片的I/O口配置寄存器,编程实现实验板上的发光二极管LED1和LED2轮流点亮和熄灭。
4实验原理 • S3C44B0X芯片上共有71个多功能的输入输出管脚,它们分为7组I/O端口。 • 两个9位的输入/输出端口(端口E和F) • 两个8位的输入/输出端口(端口D和G) • 一个16位的输入/输出端口(端口C) • 一个10位的输出端口(端口A) • 一个11位的输出端口(端口B) 每组端口都可以通过软件配置寄存器来满足不同系统和设计的需要。在运行主程序之前,必须先对每一个用到的管脚的功能进行设置,如果某些管脚的复用功能没有使用,可以先将该管脚设置为I/O口。
实验原理 • S3C44B0X芯片和端口相关的寄存器有: • 端口控制寄存器(PCONA-G) • 端口数据寄存器(PDATA-G) • 端口上拉寄存器(PUPC-G) • 外部中断控制寄存器(EXTINT)
实验原理 • 电路原理: 发光二极管LED1和LED2与44B0连接
5实验操作步骤 • 准备实验环境。使用Embest仿真器连接目标板,使用Embest S3CEV40实验板附带的串口线连接实验板上的UART0和PC机的串口。 • 在PC机上运行windows自带的超级终端串口通信程序(波特率115200、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无硬件流控制);或者使用其它串口通信程序。 • 使用EmbestIDE通过Embest仿真器连接实验板,打开实验例程目录下LED_test子目录下的LED_Test.ews例程,编译链接通过后连接目标板,下载并运行它。
Embest 44B0X Evaluation Board(S3CEV40) LED Test Example 实验操作步骤 • 观察超级终端输出如下内容: • 实验系统LED1—LED4进行以下循环: • 1 on->2 on->3 on ->4 on ->all on+beep on ->all off+beep off->all on+beep on • 理解和掌握实验后,完成实验练习题。
完成实验题目 • 题目1:配置实验系统使LED1—LED4进行以下循环:1 on->2 on->3 on ->4 on ->all on+beep on ->all off+beep off->all on+beep on • 题目2:实验系统LED1—LED4进行二进制编码循环:0->1->2 ->…… ->E->F ->all on+beep on ->all off+beep off->all on+beep on • 备注:蜂鸣器连接PE3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