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鲁迅自传

有一个人被公认为是我国近现代最深刻、最复杂、最矛盾、最具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最杰出的文坛巨匠,同学们肯定知道他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看来,同学们也一样喜爱鲁迅,崇拜鲁迅!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大家想更好地了解他吗?那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拜读 《 鲁迅自传 》 这篇文章,去追寻鲁迅先生闪光的人生足迹。. 鲁迅自传.

ak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鲁迅自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有一个人被公认为是我国近现代最深刻、最复杂、最矛盾、最具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最杰出的文坛巨匠,同学们肯定知道他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看来,同学们也一样喜爱鲁迅,崇拜鲁迅!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大家想更好地了解他吗?那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拜读《鲁迅自传》这篇文章,去追寻鲁迅先生闪光的人生足迹。有一个人被公认为是我国近现代最深刻、最复杂、最矛盾、最具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最杰出的文坛巨匠,同学们肯定知道他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看来,同学们也一样喜爱鲁迅,崇拜鲁迅!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大家想更好地了解他吗?那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拜读《鲁迅自传》这篇文章,去追寻鲁迅先生闪光的人生足迹。

  2. 鲁迅自传

  3. 传记是写人物生平经历的文体,也简称“传”。传记文要求写真人真事。从创作方法来说,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类属文学范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这就是传记文学。从篇幅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篇幅短小,扼要地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从立传人物来看,又分为自传和他传。他传是记叙别人的思想、经历、言行的传记,一般是对在某个方面有突出成就并有较大影响的人写传;自传是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书或文章,自传的篇幅可长可短。请同学们把本文按各种分法一一归类。传记是写人物生平经历的文体,也简称“传”。传记文要求写真人真事。从创作方法来说,它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类属文学范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这就是传记文学。从篇幅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篇幅短小,扼要地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从立传人物来看,又分为自传和他传。他传是记叙别人的思想、经历、言行的传记,一般是对在某个方面有突出成就并有较大影响的人写传;自传是叙述自己生平经历的书或文章,自传的篇幅可长可短。请同学们把本文按各种分法一一归类。

  4. 《鲁迅自传》便是写自己的小传,即属于自传、小传和历史性传记。《鲁迅自传》便是写自己的小传,即属于自传、小传和历史性传记。

  5. 一、自传是自述生平、贡献的文章。要求: 1、要写出人物的诞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等。 2、要完全真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至重要细节   都要求是真实和准确的; 3、把自己成长的经历,系统而又有重点地介绍出来。 二、这种传记,大致几种类型: 1、直叙生平事迹,一般不加修饰; 2、以文学的手法,有重点地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性格特点。

  6.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 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7. 三味书屋 百草园 寿镜吾

  8. 1933年初夏 摄于上海内山完造寓所前 与内山完造合影

  9. 浙江绍兴府城里一家姓周的家 鲁迅幼时经常出入的当铺 鲁父周伯宜,鲁母鲁瑞 鲁迅经常去这样的药店给其父买药

  10. 江南陆师学堂 附属矿路学堂 江南水师学堂

  11.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1903年摄于日本东京 1904年摄于日本东京 东京弘文学院毕业照

  12. 从日本回国后, 1909年摄于杭州 1912年辛亥革命后摄

  13. 1927年摄于广州 1926年厦门大学教职员合影

  14. 1927年摄于上海 与许广平、周建人等合影 1930年摄于上海 海婴生一百日合影

  15. 1930年摄于上海 上海鲁迅公园鲁迅墓

  16.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 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 重建的鲁迅墓题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 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17. 鲁迅名言: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4、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5、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6、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7、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8、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18. 自学检查: (1)读准不同颜色字的音: 乞 食( ) 筹办( ) 段祺瑞 ( ) 呐喊( ) 厦 门 (xià ) 浙江 ( ) 亲戚 (qī) qǐ chóu qínà zhè

  19. (2)词语积累 • 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 生计:维持生活的办法;生活。 • 乞食:要饭. • 筹办:筹划办理。 • 幕友:明清地方官署中无官职的助理人员,分管刑名、钱谷、文案等事务,由长官私人聘请。俗称师爷。 • 光复:恢复。多指收复敌人侵占的领土。 •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学籍: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呐喊:大声喊叫助威。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0. 这篇自传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作者近50年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成果,表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爱国思想。全文共4个自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这篇自传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作者近50年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成果,表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爱国思想。全文共4个自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 课文内容

  21. 第一段:家庭情况第二段:求学经历 第三段:工作简历 第四段:写作成果 课文结构

  22. 第一段:家庭情况。 1、1881年出生; 2、地点:浙江省绍兴府城; 3、父姓周,读书人; 母姓鲁,乡下人,能看书; 4、幼时不愁生计; 5、 13岁时遭变故,寄居在亲戚家 6、父亲重病三年而死.

  23. 第二段:求学经历 1、18岁考入水师学堂; 2、半年后改进矿路学堂; 3、毕业后派往日本留学; 4、在仙台专门医科学校学习两年 5、因感学医无用,便弃医从文。

  24. 第三段:工作简历。 1、1909 浙江师范学堂教员; 2、1910 绍兴中学教务长; 3、1911 师范学校校长; 4、1912 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 5、1920 北京大学等校讲师; 6、1926 厦门大学教授; 7、1927 中山大学教授。 8、1927年4月辞职,一直住在上海。 频繁的工作变动,表明作者怎样的心情?

  25. 第四段:写作成果。(1930年以前) 1、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2、一本论文:《坟》 3、一本回忆记:《朝花夕拾》 4、一本散文诗:《野草》 5、四本短评:《热风》、《华盖集》等 6、若干翻译作品 7、一本《中国小说史略》 8、一本《唐宋传奇集》

  26. 思考:鲁迅的求学道路上有好几次重大转折, 请概括出来,并分析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一)从考入南京水师学 堂到“改进矿路学堂” →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走学医救国的道路 (二)到东京留学决意学医 →走文学救国的道路 (三)弃医从文 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为什么? 因为鲁迅最终实现了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 不愧为民族英雄!

  27. 纵观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他所学专业几经变化,然而他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之心始终不渝,从未动摇过。他总是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纵观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他所学专业几经变化,然而他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之心始终不渝,从未动摇过。他总是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8. 1.鲁迅的家世是怎样的? ――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虽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周家是—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29. 2.出生于这样的家庭,鲁迅的童年过得怎样?请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鲁迅作品:《故乡》、《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中透露的消息描述一下。――一个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百般照顾自己的家人,有好玩的朋友,有迷人的乐园,有博学的老师指点,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鲁迅的童年应该说是很幸福的。2.出生于这样的家庭,鲁迅的童年过得怎样?请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鲁迅作品:《故乡》、《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中透露的消息描述一下。――一个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百般照顾自己的家人,有好玩的朋友,有迷人的乐园,有博学的老师指点,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鲁迅的童年应该说是很幸福的。

  30. 3.鲁迅家遭遇了怎样的一场变故?家庭景况沦落到怎样的境地? ――鲁迅的祖父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下狱。狱中的打点需要钱,父亲一病三年也需要钱,家道急剧衰落,以至于学费都无法筹措。且家庭败落后,亲戚族人也都一个个换了嘴脸。这种急剧的变化,使鲁迅深刻地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人生的阴暗面。从而形成了鲁迅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31. 4.鲁迅为什么考入水师学堂后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呢? ――俗话说:“便宜无好货”,鲁迅因为没钱求学,无奈选择了为当时所不取的水师学堂,虽然不要学费,但教员水平极差,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直到鲁迅离开20年后,江南水师学堂还有教员公然在课堂上断言:“地球有两个,一个自动,一个被动,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

  32. 5.如果说出国前鲁迅多次的人生选择多是被迫的、无奈的,那么留学日本后,鲁迅也经历了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

  33. ――鲁迅选择学医,是确知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助力,想通过学医,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状况,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但后来认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想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以求富国强民,改变落后面貌。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果出国前的鲁迅更多的是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奔波的话,出国后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则成长为一位拥有救国救民理想、积极探索救国道路的志土。――鲁迅选择学医,是确知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助力,想通过学医,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状况,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但后来认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想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以求富国强民,改变落后面貌。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果出国前的鲁迅更多的是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奔波的话,出国后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则成长为一位拥有救国救民理想、积极探索救国道路的志土。

  34. 6.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对鲁迅回国后,从这个学校辗转到另一个学校的理解。――鲁迅就像一头困兽,为生活,更为救国救民的理想在黑暗的旧中国左冲右突。6.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对鲁迅回国后,从这个学校辗转到另一个学校的理解。――鲁迅就像一头困兽,为生活,更为救国救民的理想在黑暗的旧中国左冲右突。

  35. 7.文章最后一段交待的是鲁迅著作方面的情况,根据其中的名篇,对鲁迅在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作用稍作讲解。 (1)要求:记住本段介绍的文集名。 (2)思考: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本段写的是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7.文章最后一段交待的是鲁迅著作方面的情况,根据其中的名篇,对鲁迅在思想启蒙运动中的作用稍作讲解。 (1)要求:记住本段介绍的文集名。 (2)思考: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本段写的是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36. ――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显然,删去这段,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      (参考:①《狂人日记》批判旧中国“吃人的历史”;②《阿Q正传》批判国民的劣根性;③《记念刘和珍君》抨击军阀反动统治。)――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显然,删去这段,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      (参考:①《狂人日记》批判旧中国“吃人的历史”;②《阿Q正传》批判国民的劣根性;③《记念刘和珍君》抨击军阀反动统治。)

  37. 1、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了解了鲁迅从出生到作传前的主要经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些经历能表明作者是怎样的人。1、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了解了鲁迅从出生到作传前的主要经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些经历能表明作者是怎样的人。

  38. 关 键 语 句 性格和思想倾向 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 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 幼年具有不甘屈辱、刚强、 自尊的性格 不走老路,冲破世俗,追求新 生活,开拓进取的积极的人生 态度 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 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 所走的两条路 ……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 因为我确知到了新的医学对于日 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个人志愿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 需要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 ……将被斩……先提倡新闻艺 关心民族未来而弃医从文,不“坐而论 道” 一旦有新发现,则立即付之实施, 绍兴光复后,我做师范学校校 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 育部长招我去做文员…… 侧面反映鲁迅对革命的积极态度 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 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坚定站在反帝爱国的人民一边。 对反动政府的揭露击中要害

  39. 我们从作者不愿做幕友或商人的故事中,认识了胸怀大志、卓然不群的少年鲁迅,他怀揣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理想,毅然决然地跨出封建宗法社会的门槛,离开家乡,到南京求学;他弃医从文的经历,又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青年鲁迅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这两件事真令人感动。事实上,鲁迅一生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数不胜数,就本文而言,其中记录的每段经历都很不寻常。如文中写到的多次“走出”,便是他上求下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写照;又如,“段棋瑞政府”“要捕拿我”,也表明了他与反动派誓不两立的坚定立场和革命精神。不过这些内容都写得很简约,同学们一时还看不出究竟,有待今后不断丰富阅历,逐渐了解。我们从作者不愿做幕友或商人的故事中,认识了胸怀大志、卓然不群的少年鲁迅,他怀揣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理想,毅然决然地跨出封建宗法社会的门槛,离开家乡,到南京求学;他弃医从文的经历,又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青年鲁迅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这两件事真令人感动。事实上,鲁迅一生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数不胜数,就本文而言,其中记录的每段经历都很不寻常。如文中写到的多次“走出”,便是他上求下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写照;又如,“段棋瑞政府”“要捕拿我”,也表明了他与反动派誓不两立的坚定立场和革命精神。不过这些内容都写得很简约,同学们一时还看不出究竟,有待今后不断丰富阅历,逐渐了解。

  40. 语言特点

  41. (1)高度的概括性。 鲁迅先生的大半生是复杂坎坷的,但这篇文章仅用千字就高度概括浓缩了他近50年的经历。特别是第三自然段,写1909年至1930年间20余年的工作经历,涉及时间长,地点变换多,工作职务变动大,其中变动原因的交代,这样复杂的内容却用极洗练、概括的文字记述下来,交代非常清楚。

  42. (2)详略得当。 文章篇幅虽不长,但却有详有略,错落有致。如第一段由于父母对他的影响有大有小,在记叙时也有详有略。第二段略写水师学堂,把弃医从文一段写得比较具体,因为弃医从文是鲁迅先生一生极为重要的转折点。

  43. (3)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沉 如第一段中写在亲戚家的遭遇:“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这里鲁迅先生已过早的体会到了人情冷暖。“我于是决心回家”,“决心”二字包含了无限辛酸和幼年鲁迅强烈的自尊;又如文中写到:“到1926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被政府通缉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但鲁迅先生却以轻描淡写的语气表达出 来,充分体现了先生蔑视反动政府的 大 无畏的革命精神。

  44. 有人曾见过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运合写的一幅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有人曾见过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运合写的一幅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    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    文坛从此感彷徨。

  45.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杀lù( ) 筹办()学jí( ) 衰落( ) 2、解释下列不同颜色词在句中的含义。 a、 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 b、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 c、  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 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d、  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空子弟所走的两条路。 e、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 F、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戮 chóu 籍 shuāi 生活 确实 所涉及的或所具有的不只一个方面 选择 离开家乡来到 思想内容不受政客的欢迎。

  46.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1)传记是记载人物兴趣爱好的实用文体,传记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述生平,叫“自传”;一是由别人撰写的,叫“传”。 ( ) (2)传记的内容要真实准确,不能虚构。 ( ) (3)鲁迅开始创作小说是1918年,登载在《新青年》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阿Q正传》,第一次使用笔名鲁迅。 ( ) ╳ √ ╳

  47. 3、读课文三四两段,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2、“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以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想一想加点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3、“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这本是一件大事,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表达? 答: 4、请分别说说文中两个“不好”的不同含义。 答:第一个: 第二个: 5、文中提到的一本散文集是《》 工作和著作情况。 表明作者回国后由于政局混乱和社会黑暗,几乎到了难以谋生的地步。从加点字可以看出作者的失望、伤感、愤慨交集的情绪。 轻描淡写的语气表现出作者对敌人的藐视。 是反动政府对鲁迅斗争精神的指责、污蔑; 是鲁迅对自己作品的严格要求。 朝花夕拾

  48. 4、感悟与写作 请以《╳ ╳ 小传》为题,写一篇自传。要求语言概括简洁,叙事详略得当。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