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認識口腔癌

認識口腔癌. 香山衛生所 江國彬醫師. 什麼是口腔癌 ?. 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的一些惡性腫瘤的總稱,但大部份皆屬鱗狀細胞癌,可出現在口腔任何部位,包括唇、舌、口底、齒齦、齶部、上顎竇、頰粘膜及顎骨。. 口腔癌發生率 1979-2002. 口腔癌死亡率 1971-2004. Per 100,000. 男性. 男性. 女性. 女性. Year. 男性前五名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 (unit: per 10 5 men). 歷年男性口腔癌死亡率排名. 口腔癌之好發位置. 為什麼會得口腔癌 ?.

Download Presentation

認識口腔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認識口腔癌 香山衛生所 江國彬醫師

  2. 什麼是口腔癌? 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的一些惡性腫瘤的總稱,但大部份皆屬鱗狀細胞癌,可出現在口腔任何部位,包括唇、舌、口底、齒齦、齶部、上顎竇、頰粘膜及顎骨。

  3. 口腔癌發生率1979-2002 口腔癌死亡率1971-2004 Per 100,000 男性 男性 女性 女性 Year

  4. 男性前五名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 (unit: per 105 men)

  5. 歷年男性口腔癌死亡率排名

  6. 口腔癌之好發位置

  7. 為什麼會得口腔癌 ? 慢性刺激是口腔癌發生的主要成因,其中以嚼食檳榔為最主要,其它像吸菸、喝酒、 過度陽光照射(唇癌)、不良口腔衛生、尖銳的蛀牙、殘根及製作不當或破損的補綴物(如假牙、套子等)都是口腔癌發生的可能原因。

  8. 不良嗜好導致口腔癌之危險率

  9. 口腔癌患者之口腔習慣

  10. 附件五 各國檳榔子產量(單位:百萬噸) (From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 IARC, 2004)

  11. 台灣成人嚼食檳榔情形 Source: 1、Lee-Lan Yen,1996,   Study on Taiwanese Adolescents and Adults’ Knowledge and Behavior of Betel Nut Chewing. 2、Lee-Lan Yen,1999 ; Study of The Behavior of Chewing Betel Quid Among Taiwanese Adults. 3、KAP Study on Health Promotion , Bureau of Health Promotion, 2002 4、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Survey, Bureau of Health Promotion, 2005

  12. 檳榔與口腔癌的關係 •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已認定檳榔加菸草會直接導致口腔癌,在台灣嚼食檳榔的族群中有88.5%的人同時有吸菸的習慣。 • 另外,美國人的口腔癌中頰黏膜癌約佔3.5-5.0%,而國人則高達50%以上,其差異如此顯著,嚼食檳榔是主要因素。

  13. 什麼是癌前病變 ? 所謂癌前病變本身並非口腔癌,但 長期置之不理或刺激源一直存在時 ,以後有極高之可能性發展成口腔 癌。

  14. 癌前病變有那些 ? • 口腔癌的癌前病變包括: • 口腔各處黏膜之白斑症 • 紅斑症

  15. 癌前病變有那些 ? • 黏膜下纖維化

  16. 癌前病變有那些? • 疣狀增生

  17. 癌前病變有那些 ? • 慢性潰瘍

  18. 口腔癌之臨床症狀 一、口腔黏膜顏色發生變化 : 如變白、紅、褐或黑,且 無法抹去。

  19. 口腔癌之臨床症狀 二、潰瘍 : 超過二週以上 尚未癒合的口 腔膜潰瘍。

  20. 口腔癌之臨床症狀 三、腫塊 : 口內或頸部任何部位不明原因之腫塊 (觸摸時不一定 有疼痛感)。

  21. 口腔癌之臨床症狀 四、舌之運動與知覺 : 舌頭之活動性受到限制,導致咀嚼、 吞嚥或說話困難,或舌頭半側知覺之 喪失、麻木,皆應儘早查明原因。

  22. 口腔癌之臨床症狀 五、顎骨與牙齒 : 顎骨的局部性腫大, 導致臉部左右的不對 稱,有時合併有知覺 異常(如下唇麻木感 )或牙齒動搖等症狀 。

  23. 口腔癌之臨床症狀 六、口腔黏膜之知覺與開口度 有嚼檳榔習慣的人 感到口腔黏膜乾澀 、灼熱、或有刺激 感,以及開口受限 ,張嘴時口腔黏膜 拉緊。(可能是黏 膜下纖維化症)

  24. 口腔癌之臨床分期 • 第一期 • 第二期 • 第三期 • 第四期 早期 晚期

  25. 口腔癌分期 • (1)第一期:病灶小於2公分,無頸部淋巴節 • 及全身轉移。 • (2)第二期:病灶大於2公分小於4公分,無 • 頸部淋巴節或全身轉移。 • (3)第三期:病灶大於4公分或任何大小,且 • 有單側(同側)1個小於或等於3 • 公分頸部淋巴節轉移。 • (4)第四期:病灶侵犯鄰近組織或任何大小 • 之病灶有超過3公分之頸部淋巴 • 結轉移,或有多個淋巴結轉移 • 或有遠端轉移之病灶。

  26. 附件八 診斷期別 資料來源:台灣癌症登記工作小組 93年資料

  27. 口腔癌之治療方法 • 外科手術 • 放射線治療 • 化學藥物治療

  28. 不同期別之治療方式

  29. 早期患者 • 局部廣泛性切除 • 單一組織缺損 • 以補皮或局部皮瓣修補

  30. 補皮

  31. 晚期患者 • 廣泛性切除加頸部淋巴廓清術 • 多種組織缺損、包括臉皮、口內黏膜、肌肉及骨骼等

  32. 兩組人上下同時手術

  33. 下牙齦癌

  34. 下牙齦癌

  35. 下牙齦癌

  36. 下牙齦癌

  37. 口腔癌患者術後存活率

  38. 口腔癌五年存活率 口腔癌前期及第一、二期口腔癌都有很好的五年以上存活率,一般高於百分之六十以上。第三、四期口腔癌其五年存活率低於百分之五十及百分之三十以下。

  39. 口腔癌的預後 • 口腔癌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口腔癌的治癒率會提高不少,因此一般民眾必需認識口腔癌的癌前病變及早期症狀,好及早發現問題。

  40. 如何預防口腔癌 必須遠離各種危險因子如檳榔、菸 、酒、不良口腔衛生和不好的補綴 物(如假牙等),並定期做口腔檢查,才能免於口腔癌的威脅,永保健康。

  41. 口腔癌之自我檢查 口腔外臉部之觸診 前頸部區之觸診

  42. 口腔癌之自我檢查 側頸區 (胸鎖乳突肌)

  43. 口腔癌之自我檢查 口腔內頰黏膜 上唇黏膜

  44. 口腔癌之自我檢查 下唇黏膜 上顎、硬顎及軟顎

  45. 口腔癌之自我檢查 口咽部、含懸雍垂、檢查時須發「阿」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