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13 Views
高考化学试题命制的新视角 —— 以“图”为载体全面考查能力. 2008 化学科 ( 江苏卷 ) 考试说明 II 考试内容. 一、素养和能力要求 理解化学科学 形成信息素养 学会实验探究 解决化学问题. 形成信息素养. 1 、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模型、图形、图表等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运用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的能力。 2 、 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解决化学问题.
E N D
高考化学试题命制的新视角——以“图”为载体全面考查能力高考化学试题命制的新视角——以“图”为载体全面考查能力
2008化学科(江苏卷)考试说明II 考试内容 一、素养和能力要求 • 理解化学科学 • 形成信息素养 • 学会实验探究 • 解决化学问题
形成信息素养 • 1、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模型、图形、图表等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运用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的能力。 • 2、 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解决化学问题 • (1)能够将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分解,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 (2)能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成果,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① ② ③ ④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1、物质性质、制备实验 例 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2、基本实验操作 例、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食盐水 CO2 X NH3 循环 合成氨厂 沉淀池 煅烧炉 Na2CO3 循环I NH3 母液 (提取副产品) 3、以物质、操作、设备等名称作框构建流程式实验题 例、我国化学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 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 (2) 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 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 • (4) 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 • (6) 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a) 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 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 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1、物质反应的图象分析及计算 例、往含0.2mol NaOH和0.1 molC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为6.72L(标准状况下)时立即停止,则这-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数目和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象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V(气体) 标准状况 c(H+) 消耗铁(mol) n(Fe ) a b c d O 1、物质反应的图象分析及计算 例、铁在热的稀硝酸中反应,硝酸主要还原产物为N2O ,铁在冷的稀硝酸中反应,硝酸主要还原产物为NO ,当溶液更稀时,硝酸主要还原产物是NH4+。请分析铁与稀硝酸的反应情况(如下图)。假设任一气体产生的曲线段内只有一种还原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从O点到a点硝酸的主要还原产物(写化学式) (2)a点到b点硝酸的主要还原产物是产生该还原产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平b点到c的反应方程式: ( ) Fe +( ) HNO3 =( ) Fe (NO3)3 +( )__________ +( ) H2O (4)已知到达d点时,反应完全结束,此时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 ,在c、d两点消耗铁的物质的量之比n(Fe )c:n(Fe )d=.
2、数轴法表示化学问题 例、将某些化学知识用数轴表示,可以收到直观形象、简明易记的效果。用数轴表示的下列化学知识中不正确的是
化学平衡的图象分析 例、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例、Ⅰ短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电离能情况如图A所示。则M 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族。 II.图B是研究部分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的图像,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不同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折线a和折线b,你认为正确的是:,理由是:。
III.人类在使用金属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铜、铁、铝之后,第四种将被广泛应用的金属则被科学家预测为是钛(Ti)。钛被誉为“未来世纪的金属”。试回答下列问题:III.人类在使用金属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铜、铁、铝之后,第四种将被广泛应用的金属则被科学家预测为是钛(Ti)。钛被誉为“未来世纪的金属”。试回答下列问题: • (1)22Ti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排布式为。 • (2)在Ti的化合物中,可以呈现+2、+3、+4三种化合价,其中以+4价的Ti最为稳定。偏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偏钛酸钡晶体中晶胞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则它的化学式是。
五、通过图表、流程多元呈现知识,考查学生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五、通过图表、流程多元呈现知识,考查学生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例9、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Pb(OH)3-、 Pb(OH)42- ,各形态的深度分数α为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 [1表示Pb2+、2表示Pb(OH)+、3表示Pb(OH)2、4表示Pb(OH)3-、5表示 Pb(OH)42-] • ⑴ Pb(NO3)2溶液中,c(NO3-)/c(Pb2+)2(填“>”、“=”、“<”);往溶液中滴入氯化铵溶液后,c(NO3-)/c(Pb2+)增加,可能的原因是。 • ⑵ 往Pb(NO3)2溶液中滴入稀NaOH溶液,pH=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Na+除外)有,PH=9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⑶ 某课题组制备了一种新型脱铅剂,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痕量铅,实验结果如下表: • 离子Pb2+Ca2+Fe3+Mn2+Cl-处理前浓度/(mol.L-1)0.10029.80.1200.08751.9处理后浓度/(mol.L-1)0.00422.60.0400.05349.8上表中除Pb2+外,该脱铅剂对其它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的是 • ⑷ 如果该脱铅剂(用EH表示)脱铅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 • 2EH(s)+ Pb2+ E2Pb (s)+ H+ • 则脱铅的最合适pH范围为(填代号)。 • A、4—5 B、6—7 C、9—10 D、11—12
其他 • 基本实验操作有关的作图,如:画出易溶气体的吸收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气体干燥装置等。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