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 likes | 956 Views
导 游 基 础. 如何学好 《 导游基础 》. 一、紧紧围绕“三大环节”进行学习。 紧抓“课堂教学环节、能力训练环节、专业实践环节”,即认真听课,认真做好能力训练项目作业,有意识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导游讲解训练的实践中去。 二、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 充分利用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 2. 利用互联网,观看介绍各类旅游资源的视频和图片,以获得感性认识 。 3. 平时注重 课外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4. 将教材与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教材相结合进行使用 。. 《 导游基础 》 课程项目主要内容. 课 程 项 目.
E N D
如何学好《导游基础》 一、紧紧围绕“三大环节”进行学习。 紧抓“课堂教学环节、能力训练环节、专业实践环节”,即认真听课,认真做好能力训练项目作业,有意识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导游讲解训练的实践中去。 二、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充分利用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 2.利用互联网,观看介绍各类旅游资源的视频和图片,以获得感性认识。 3.平时注重课外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4.将教材与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教材相结合进行使用。
《导游基础》课程项目主要内容 课 程 项 目 项目五 中国古建筑文化导游 项目六 中国古典园 林欣赏 项目一 “中国历史文化” 旅游资源搜集 项目七 “中国美食”信息资源搜集 项目二 中国民族民俗 风貌展览 项目八 构筑“中国风物特产精品屋” 项目三 宗教旅游文化导游词设计 项目九 旅游文学 赏析 项目四 中国旅游资源调查
项目一 “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搜集
教学目标 • 能够搜集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并编写专辑。 • 具备把学到的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知识运用在导游讲解中的能力。 • 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掌握中国主要朝代及其主要大事 • 掌握古代皇权政治、科举制度等知识要点。 • 熟悉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科技发展的概况以及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文化小常识。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一 中国历史梳理 思考: 你能说出中国的历史朝代及其建立者的名字吗?
中国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课堂讨论 请说出材料反映的是哪几个文化名城? 明孝陵
宋都御街 清明上河园
兵马俑 龙门山色 大雁塔
雷峰夕照 颐和园
殷墟遗址 殷墟博物苑
中国七大古都: 南京、开封、洛阳、西安、北京、杭州、安阳 从七大古都可以梳理出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脉络 课外自主学习: • “中国历史基础知识”内容(课程教材) • “浙江历史概述”内容(浙江省导游证考试教材)
自主学习作业 历史发展脉络梳理 • 用表格方式归纳中国原始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代表性文化遗址。 • 用表格方式梳理中国各个朝代的情况,包括年代、开国君主,以及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事件。 • 用表格方式梳理浙江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情况以及主要事件。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小常识 • 姓氏称谓 • 教育制度 • 四时二十四节气 • 天干地支与纪年法 • 阴阳五行八卦
课堂讨论 • 请你说出屈原、岳飞、诸葛亮的名和字 • 屈原:名平,字原;岳飞:名飞,字鹏举; • 诸葛亮:名亮,字孔明 • 请说出陆游、李白、苏轼的号 • 陆游:号放翁;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 进一步思考: • 你知道姓氏的起源吗? • 名、字、号是怎样一回事?
(一)姓氏 先秦前 • 姓是氏族的称号。起源于母系氏族,起作用是“别婚姻”。 • 氏是姓的分支。起源于父系氏族,起作用是“明贵贱”。 • 贵族有姓,平民无姓。 战国后 • 姓和氏混为一谈 • 汉以后全都称姓,且人人都有姓,并延续至今。
(二)名、字、号 • 名:供长辈呼唤。“名以正体” • 字:成人后取的别名,与名相表里,又叫“表字”。“字以表德”,或以明志向趣,或以表行第。 • 号:名和字以外的别名,一般为尊称、美称。呼号比呼字更显尊重和客气。
讨论:以下各个朝代的国号名称是怎样定的? 历 史 朝 代 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三)国号名称的来由 • 根据部族名定:商、周、 秦 • 根据发迹地定:汉(西汉)、宋 • 根据封号定:晋、隋、唐、魏 • 根据发迹地特产定:辽(契丹语“镔铁”) • 根据谶语定:齐(“金刀利刃齐刈之”) • 根据吉祥之意定:元 (“大哉乾元”) • 以建立者的姓氏定:陈 • 以社会上流行口号定:明(“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 按同音通假定:清(“后金”) • 根据政权所在地定:如蜀、吴
思考: • “爱新觉罗弘历”是谁? • 其死后,被尊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有谁能解释这是为什么?
(四)皇 帝 称 谓 及 名 号 1.称 谓 (1)帝王称谓 • “后”、“王”的称谓始于原始社会,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王”。 • “天子”一称始于西周。 •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始称“皇帝”。 • 此后,“皇帝”的称谓被我国封建社会历代君主所沿用,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有名称。
(2)皇族、皇戚称谓 •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 • 皇后:皇帝的正妻。 • 嫔妃:皇帝诸妻的通称。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为“太子”.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为“太子”. • 皇太孙:由皇帝册封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 • 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清代除皇帝之女外,其他皇族之女均称“格格”。 • 驸马:魏晋以后指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驸”。
2.名、号 (1)谥号、庙号 皇帝死后,一般有两个正式称号: 一是谥号, 一是庙号。
谥 号 皇帝死后,大臣们根据皇帝生前事迹拟定的一种称号。 • 美谥:如昭、文、武、庄、烈 • 恶谥:如厉、炀、幽 • 平谥:如怀、悼、哀
庙 号 帝王死后,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为某祖、某宗,就是庙号。如: 宋太祖(赵匡胤) 唐太宗(李世民)
讨论下列帝王的称号哪是谥号?哪是庙号? 周厉王 隋炀帝
讨论:下列帝王的称号哪是谥号?哪是庙号? 元太祖(成吉思汗) 唐太宗(李世民) 汉高祖(刘邦)
讨论下列帝王的称号哪是谥号?哪是庙号?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2)尊号(徽号) 帝、后在生前接受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 如:慈禧、圣母皇太后 (叶赫那拉氏) 则天大圣皇帝(则天顺圣皇后 )
(3)年 号 • 封建帝王即位,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是某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它起源于汉代。 • 汉武帝第一个年号是“建元”,为中国史上的第一个年号纪年(公元前140年)。 • 元年: 1.帝王即位的第一年。 2.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 新君继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
年号的拟定,均选吉利样瑞词语。 • 一般选用两个字。 如明世宗的年号:嘉靖 • 也有用四个字的: 如唐代武则天年号:天册万岁、万岁登封 • 个别也用六个字的: 西夏惠帝赵秉常年号:天赐礼盛国庆
乾 隆庙号.谥号和尊号: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讳弘历 ) 建武中元(汉光武帝)
(4)陵 号 帝王陵墓的名号,始于西汉。 如:汉茂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 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被誉为“天下名陵” 。 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位于陕西兴平县城东。
3. 避 讳 “避讳”就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长名字相同的字或音,用改字、空字、缺笔或改变读音的办法来回避。 起源于周朝,避讳有“国讳”,“家讳”和“圣人讳”三种,如: • 汉光武帝名刘秀,故将“秀才”称“茂才” • 苏轼祖父为苏序。苏轼为人作序时,改“序”为“叙” • 孔丘之“丘”,写成“邱”
课后思考 1.请找出刘秀、李世民、朱元璋三位皇帝的名、国 讳、年号、谥号、庙号、尊号和陵号。 2.编写一段关于自己姓氏介绍的导游词。 3.自主学习——中国历史梳理(具体要求前面已有)。
课 堂 讨 论 • 今年高考某某同学考了全省第一名,我们常常称之为“高考状元”。 “状元”,在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是怎样产生的?通常对第二名、第三名怎样称谓的?
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 ——江南贡院
二、中国古代的教育 1.官学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忠),父为子纲(孝),夫为妻纲(节);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2.中国古代的私学教育 产生于春秋,以孔子的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 孔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门生。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河南商丘应天书院(雎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