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舞動奇蹟-體操舞蹈 後勁國中 21119 康庭怡
運動舞蹈 • 運動舞蹈(Dance Sport)向來被台灣民眾稱為國標舞,它共有十種舞科,分為標準舞(Standar)、拉丁舞(Latin)。標準舞內容有華爾滋 (Waltz) 探戈(Tango)維也納華爾滋(Viennese Waltz)、狐步(Slow Foxtrot)、快步(Quickstep)。這些舞科在歐洲稱為宴會舞,因為這些都是十九世紀時在宮廷所流行的舞步。拉丁舞為森巴(Samba)、恰恰(Cha Cha)、倫巴(Ramba)、鬥牛舞(Paso Doble)、捷舞(Jive) 這五種舞都是屬於輕快、活潑、熱力四射的舞步,最能引起現場觀眾的共鳴。
特技體操 • 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特技體操與彈翻體操今天登場,美國的艾倫(Kristin Allen)與羅德里奎茲(Michael Rodrigues)以28.806分拿下混合雙人特技體操金牌。 • 特技體操今天登場的是混合雙人特技體操與女子雙人特技體操,兩項都必須先經過動力性與平衡兩種資格賽。 • 在混合雙人動力性與平衡兩項資格賽中,比利時的范葛德(Julie Van Gelder)與范德哥特(Menno Vanderghote)都高居第一,但是到了決賽,艾倫與羅德里奎茲使出渾身解數,在困難度拿下10.006分,藝術成績9.350分,完成度9.450分,都優於范葛德與范德哥特,以28.806分摘金,范葛德與范德哥特則以28.653分屈居銀牌。
特技體操 • 而在女子雙人特技體操方面,比利時的狄佛絲(Tascana De Vos)與佛羅倫絲(Henrist Florence)在決賽也演出逆轉秀,以28.612分擊敗亞塞拜然與英國組合,為比利時拿下本屆世運第一金。 • 在彈翻體操方面,今天進行的是男子雙人彈翻床項目,日本組合伊藤正樹(Masaki Ito)與長崎峻侑(NAGASAKI Shunsuke)漸入佳境,第一次資格賽兩人僅以39.200排名第五,但是第二次資格賽就以50.500躍居第一。 • 進入最後決賽,伊藤正樹與長崎峻侑向更高難度挑戰,難度分數拿下15.4分,完成度拿下16.700分,再加上兩人默契十足,同步性拿下最高的19.000分,最後以51.100分力退法國與德國對手,摘下金牌,法國的馬提尼(Sebastien Martiny)與潘恩斯(Gregoire Pennes)則以50.000分居次。
標準舞 • 標準舞在19世紀的歐洲即已蔚為風潮,1920年代演變為交際舞的標準型式。評分重點為舞者的韻律感和對節拍的掌握,以及在舞池中的行進和肢體語言表現。另外,舞伴間的默契和服裝造型的藝術分數也是重要關鍵。 • 服裝方面,通常標準舞男生會穿燕尾服,女生則著晚禮服。 • 世運決賽:中華隊選手趙群倫和高嘉璘則在初賽第一回合中僅與哈薩克選手並列第21,無緣晉級。義大利搭檔伯思科和琵頓在慢狐步、華爾滋及探戈等舞步表現精湛,舞出金牌。
運動舞蹈的起源 • 運動舞蹈員發於19世紀的英國,當時的舞部僅止於標準舞,19世紀末期 由於拉丁舞也相當流行,英國皇家舞蹈協會便把拉丁舞蹈的五種舞科一同納入,並公布十種舞科標準舞步,運動舞蹈正式成形。1990年代,世界舞蹈總會(IDSF)為進軍國際奧會,他們將國際舞統稱運動舞蹈(Dance Sport)。運動舞蹈於2001年正式成為世界運動會競賽項目,每年世界舞蹈總會(IDSF)都會舉辦世界拉丁舞錦標賽、世界標準舞錦標賽 、世界十項舞蹈錦標賽等重要國際賽事,實力版圖方面,歐洲國家如英國、俄羅斯、立陶宛、捷克、匈牙利等仍是水準最好的國度。
台灣舞蹈的發展 • 台灣運動舞蹈的發展歷史不算長,民國60、70年代由於民風保守所致,國標舞形象停留在社交舞層次,給予人們不良印象。隨著中華民國運動舞蹈協會成立後,現任理事長劉渼麗與夫婿葉榮裕將運動舞蹈推向健康、活力的正派形象並與國際社會接軌舉辦多項國際賽事。近五年來,運動舞蹈已經成為熱門運動,包括政要、明星、竹科新貴、大專院校學生等等,都積極投入學習,形成一股風潮。2009年高雄世運會中,運動舞蹈預計將進行標準舞、拉丁舞、搖滾舞三種賽事,其中搖滾舞是第一次舉辦,有許多拋舞伴的難度動作。
讀後心得 • 看完了這麼多關於運動體操的資料,知道了台灣其實是一個多方面都很強的國家。在世運里我們奪了那麼多面金牌、又把世運辦得淋漓盡致,讓多國選手都盡興。也讓台灣向國際化邁進了一大步! • 謝謝大家
網路、照片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1.http://2008sport.sanhsin.edu.tw/homepage/photos/movies.htm 2. yam天空新聞 3.奇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