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398 Views
全球化视野中的远程教育. 顾 明 远 2004.11. 一、经济全球化给教育带来的影响. ( 1 )经济全球化使得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冷战变成了商战。为了嬴得市场,就需要产品创新。 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产品创新、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都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开拓创新精神和高品质、能力强的人才。. ( 2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的国际化。 教育的国际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国际组织对教育的关注,影响到各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都关注教育,并经常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 人员交流,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问题。
E N D
全球化视野中的远程教育 顾 明 远 2004.11.
一、经济全球化给教育带来的影响 • (1)经济全球化使得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冷战变成了商战。为了嬴得市场,就需要产品创新。 • 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产品创新、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都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开拓创新精神和高品质、能力强的人才。
(2)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的国际化。 • 教育的国际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国际组织对教育的关注,影响到各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都关注教育,并经常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人员交流,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问题。 • 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理解,培养具有跨文化人才的重要途径。 • 人员交流包括到外国留学、人员互访、国际会议。 • 人才交流也造成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教育思想、教育经验的迅速交流。现在由于交通的便利、信息的快速、人员交往的频繁,任何一国的教育改革都会立即传播全世界。各国教育虽然各有不同,但因为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所以各国都会借鉴别国的经验。教育早已是一种国际现象。★教育思想、教育经验的迅速交流。现在由于交通的便利、信息的快速、人员交往的频繁,任何一国的教育改革都会立即传播全世界。各国教育虽然各有不同,但因为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所以各国都会借鉴别国的经验。教育早已是一种国际现象。
★合作办学和学历的互相承认。越来越多的学校,特别高等学校到别国办学。在中国,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截止2003年底已有800多个。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合作办学和学历的互相承认。越来越多的学校,特别高等学校到别国办学。在中国,中外合作办学的机构和项目截止2003年底已有800多个。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3)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本身就是在信息化时代出现的。反过来,全球化又进一步促进了信息化。(3)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本身就是在信息化时代出现的。反过来,全球化又进一步促进了信息化。 • 远程教育就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突出的体现。
(4)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冲突和融合。(4)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 ★对发展中国家来讲,西方文化的渗透,国际强势语言与民族语言的矛盾阻碍着平等的国际交流。 • ★要处理好积极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精华与保持和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关系。
二、信息化与远程教育 • (1)远程教育的概念和形式 • 远程教育又称远距离教育。是指凭借教育媒体,师生不面对面接触所进行的教育。 • 有两种形式: • ★一种是利用各种传媒,如有线或无线广播、电视和卫星电视等传送教育信息。 • ★另一种是利用储存信息的媒体组织教学,如印刷教材、录音录像教科、计算计教材等。
(2)远程教育的发展的几个阶段和形式 • 最初是函授教育。通过邮函递送教育信息。学生自学教材,有的通过广播,有的在当地组织面授,帮助学生学习书画教材。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电视教学。运用电视转播传送教育信息。教师可以利用电视录像向学生授课。有了卫星以后,又可以用卫星传递教师讲课的节目。其最大的局限是只有学生看得见老师,老师看不见学生,无法交流。
网络化的远程教育。利用互联网传递教育信息。有以下几个特点:网络化的远程教育。利用互联网传递教育信息。有以下几个特点: • ★具有交互性,师生可以在网上互相交谈、答题、答疑; • ★具有个别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课程、教师、教材、进度,师生可以个别交谈、答疑;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有互联网的接点,或有无线上网的条件,就可以打开计算机在网上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有互联网的接点,或有无线上网的条件,就可以打开计算机在网上进行学习。 • ★它的局限性是,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世界,如果利用网络开展远程教育,特别是远程学历教育,必须要有严密的组织。
结 论 • 天网、地网、人网的结合是远程教育的最好形式。
三、网络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 ★虚拟性。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网上可以建立虚拟学校、虚拟图书馆、虚拟商店、虚拟银行等。这种虚拟并非空无所有,而是真实存在并能够运作的。
★开放性。网络文化创造了一个无比广阔、史无前例的开放时空。它的运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会因种族、经济实力、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而有任何特权,或受到任何歧视。在网上,人们可以自由发表自已的观点,不会受到限制。★开放性。网络文化创造了一个无比广阔、史无前例的开放时空。它的运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会因种族、经济实力、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而有任何特权,或受到任何歧视。在网上,人们可以自由发表自已的观点,不会受到限制。
★交互性。网络最本质的特征是交流和传播。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在信息交流中能够实时交互。★交互性。网络最本质的特征是交流和传播。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在信息交流中能够实时交互。 • ★个性性。网络文化为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个人可以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的内容、进程,选择交流的伙伴侣。
(二)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教育的直接影响: • ★引起了人类思维方式的一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互联网则是通过全球计算机的互联,将古今中外人类的智慧汇聚在覆盖全球的复杂的网络系统中,不仅延伸了个体的大脑和扩大了思维活动,而且创造了一个集人类知识和知慧的大脑。
★促进了教育观念、内容、方法、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教育观念、内容、方法、结构的变化。 • (1)互联网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环境、丰富多彩的学习平台。 • (2)学生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地位。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策略。(3)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地位。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策略。 • (4)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 (5)拓宽了教育领域,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
(三)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模式的改变: • (1)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信息技术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教材的过程融为一体。 • (2)改变了某些教学原则。 • (3)改变了教学内容和教材形式。出现了音像教材、电子教材。
(4)改变了评价方式。典型的表现是,由经典的参照标准测量向以知识、能力为基础的项目反应技术方向发展,绩效技术将成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4)改变了评价方式。典型的表现是,由经典的参照标准测量向以知识、能力为基础的项目反应技术方向发展,绩效技术将成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 (5)改变了师生关系。
(四)网络的负面影响 • 信息技术带来的互联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有正面影响,而且有负面影响,运用不当会对正当的教育产生极大的冲击。网络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严重挑战。
(1)网上一些色情、暴力的渲染,腐朽生活方式的泛滥等都对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欢、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1)网上一些色情、暴力的渲染,腐朽生活方式的泛滥等都对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欢、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 • (2)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使学生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误入歧途。
(3)长期人机对话会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期在虚拟世界中生活,会影响到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了解和适应,不利于他们的社会化发展。(3)长期人机对话会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期在虚拟世界中生活,会影响到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了解和适应,不利于他们的社会化发展。 • (4)在学习中长期使用计算机会降低学生的文字能力和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