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688 Views
最成功的失敗者 - 戈巴契夫. 1991 年,戈巴契夫被“趕”下了台。在此后的 20 年裡,這位蘇俄的“末代”領導人,體會著本國的冷遇和西方的熱捧。他屢次政壇東山再起不得,卻成功地經營自我,成為一名游走于政治之外的明星。. 1985 年, 54 歲的戈巴契夫當選為蘇共總書記。這位蘇聯歷史上最年輕的國家領導人一上台便倡導民主化、公開性和新思惟,並在接下來的數年中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 1988 年,戈巴契夫宣佈減少對東歐國家內政的干涉,這個政策導致了 1989 年“東歐劇變”的發生。圖為 1986 年 2 月 25 日,戈巴契夫在蘇共 27 大開幕式上。.
E N D
1991年,戈巴契夫被“趕”下了台。在此后的20年裡,這位蘇俄的“末代”領導人,體會著本國的冷遇和西方的熱捧。他屢次政壇東山再起不得,卻成功地經營自我,成為一名游走于政治之外的明星。1991年,戈巴契夫被“趕”下了台。在此后的20年裡,這位蘇俄的“末代”領導人,體會著本國的冷遇和西方的熱捧。他屢次政壇東山再起不得,卻成功地經營自我,成為一名游走于政治之外的明星。
1985年,54歲的戈巴契夫當選為蘇共總書記。這位蘇聯歷史上最年輕的國家領導人一上台便倡導民主化、公開性和新思惟,並在接下來的數年中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1988年,戈巴契夫宣佈減少對東歐國家內政的干涉,這個政策導致了1989年“東歐劇變”的發生。圖為1986年2月25日,戈巴契夫在蘇共27大開幕式上。1985年,54歲的戈巴契夫當選為蘇共總書記。這位蘇聯歷史上最年輕的國家領導人一上台便倡導民主化、公開性和新思惟,並在接下來的數年中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1988年,戈巴契夫宣佈減少對東歐國家內政的干涉,這個政策導致了1989年“東歐劇變”的發生。圖為1986年2月25日,戈巴契夫在蘇共27大開幕式上。
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局勢日漸緊張,並公然違反中央的命令。1991年8月19日,強硬派害怕改革會使蘇聯分裂,便將戈巴契夫軟禁使其遠離權力中心。儘管3天后便被釋放,但戈巴契夫面對的是情勢的劇變。8月23日,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迫使戈巴契夫宣讀政令,將所有在俄羅斯境內的蘇聯資產移交俄管理。戈巴契夫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議會禁止了蘇共在俄的所有活動。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局勢日漸緊張,並公然違反中央的命令。1991年8月19日,強硬派害怕改革會使蘇聯分裂,便將戈巴契夫軟禁使其遠離權力中心。儘管3天后便被釋放,但戈巴契夫面對的是情勢的劇變。8月23日,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迫使戈巴契夫宣讀政令,將所有在俄羅斯境內的蘇聯資產移交俄管理。戈巴契夫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議會禁止了蘇共在俄的所有活動。
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發表電視講話正式宣佈辭職。“我將要終止我擔任蘇聯總統這一職位所履行的一切行為”。說完,他把講稿猛地一扔。 伴隨著“扔稿子”這一動作,蘇聯的69年歷史宣告終結。戈巴契夫的政治命運也有了巨大的轉折。
葉利欽許諾給戈巴契夫每月4000盧布的退休金和高級姬兒轎車等,並要求戈巴契夫在1月8日之前騰出辦公室、住宅和別墅。然而在交房期限到來前的某一天,戈巴契夫別墅裡的物品被人強行搬走,一家被迫搬到了一個由警衛人員居住的80平米小房間。在之后數年中,由於盧布貶值,戈巴契夫的退休金曾只相當于1.5美元。圖為戈巴契夫一家于1976年至1991年的住所。葉利欽許諾給戈巴契夫每月4000盧布的退休金和高級姬兒轎車等,並要求戈巴契夫在1月8日之前騰出辦公室、住宅和別墅。然而在交房期限到來前的某一天,戈巴契夫別墅裡的物品被人強行搬走,一家被迫搬到了一個由警衛人員居住的80平米小房間。在之后數年中,由於盧布貶值,戈巴契夫的退休金曾只相當于1.5美元。圖為戈巴契夫一家于1976年至1991年的住所。
蘇聯解體后,多數俄羅斯人的生活水準有了不同程度的倒退,刑事犯罪也大量增加。但日子最不好過的還是戈巴契夫。很多人都躲著他,他去聖彼得堡,當時的市長就找藉口出差;他回家鄉,鄰居們也都避門不見。圖為1991年,莫斯科舉行的“反戈”遊行。蘇聯解體后,多數俄羅斯人的生活水準有了不同程度的倒退,刑事犯罪也大量增加。但日子最不好過的還是戈巴契夫。很多人都躲著他,他去聖彼得堡,當時的市長就找藉口出差;他回家鄉,鄰居們也都避門不見。圖為1991年,莫斯科舉行的“反戈”遊行。
被“打入冷宮”后,戈巴契夫與妻子萊莎一起度過了生活中大部分時光,他每天都要與妻子一起走二十多公里的山路。在一次媒體採訪中,戈巴契夫說︰“我最愛的是萊莎,第二才是政治。”圖為戈巴契夫與妻子萊莎 。
1999年,妻子萊莎因白血病去世,戈巴契夫一直無法從巨大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每當談及妻子都悲哀不已。自此,唯一的女兒伊芳麗娜成了他的生活支柱。伊芳麗娜不僅要關心父親的飲食起居,還負責起了“戈巴契夫基金會”的管理工作。圖為1999年9月22日,戈巴契夫在妻子的葬禮上掩面哭泣。圖右為女兒伊芳麗娜。1999年,妻子萊莎因白血病去世,戈巴契夫一直無法從巨大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每當談及妻子都悲哀不已。自此,唯一的女兒伊芳麗娜成了他的生活支柱。伊芳麗娜不僅要關心父親的飲食起居,還負責起了“戈巴契夫基金會”的管理工作。圖為1999年9月22日,戈巴契夫在妻子的葬禮上掩面哭泣。圖右為女兒伊芳麗娜。
戈巴契夫的心從未離開。他一直密切關注著國內的政治走向,也試圖東山再起進而影響政局。他在政治立場上以民主社會主義者自居,也曾聯同葉利欽一起批評普京對車臣的武力政策和態度偏離了民主。圖為1999年2月3日,戈巴契夫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發作秀講。戈巴契夫的心從未離開。他一直密切關注著國內的政治走向,也試圖東山再起進而影響政局。他在政治立場上以民主社會主義者自居,也曾聯同葉利欽一起批評普京對車臣的武力政策和態度偏離了民主。圖為1999年2月3日,戈巴契夫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發作秀講。
1996年,俄羅斯進行總統選舉,戈巴契夫決定再次返回政治舞台,結果他得到的選票不到1%。在接受《明鏡》記者採訪時,戈巴契夫質疑這個數據︰“最重要是看誰點票” 。圖為1996年,戈巴契夫演講時遭雞蛋襲擊后,保鏢為他清理污漬。
雖然是雷根在1987年呼籲“推到這座牆吧,戈巴契夫先生﹗”,但2005年的一個問卷調查顯示,大多數西德人都認為與雷根相比,戈巴契夫在歷史進程中起到了更積極的作用。圖為在柏林牆倒塌20週年的紀念活動上,戈巴契夫受到圍觀者的熱烈歡迎。雖然是雷根在1987年呼籲“推到這座牆吧,戈巴契夫先生﹗”,但2005年的一個問卷調查顯示,大多數西德人都認為與雷根相比,戈巴契夫在歷史進程中起到了更積極的作用。圖為在柏林牆倒塌20週年的紀念活動上,戈巴契夫受到圍觀者的熱烈歡迎。
作為一個曾經的國家元首和如今的政治觀察員,從蘇俄解體至今,戈巴契夫至少已出版了10本回憶錄形式的書籍。他的書以大膽新銳的觀點而著稱,有些內容直指當今俄羅斯政府的弊端和不足。因此,每本新書的面世,都會帶來不小的影響。其中最暢銷的是《真相與自白︰戈巴契夫回憶錄》,這本書讓他賺到了數百萬美元的版權費。戈巴契夫坦言,寫書是他現下最大的收入來源。作為一個曾經的國家元首和如今的政治觀察員,從蘇俄解體至今,戈巴契夫至少已出版了10本回憶錄形式的書籍。他的書以大膽新銳的觀點而著稱,有些內容直指當今俄羅斯政府的弊端和不足。因此,每本新書的面世,都會帶來不小的影響。其中最暢銷的是《真相與自白︰戈巴契夫回憶錄》,這本書讓他賺到了數百萬美元的版權費。戈巴契夫坦言,寫書是他現下最大的收入來源。
此外,到大學演講也是戈巴契夫最熱中的事。20年蘇俄解體的一幕幕,是他永恆的話題。剛退位的頭幾年,他的演講費可達到每場2萬至10萬美元。
1999年,“戈巴契夫基金”缺乏經費,戈巴契夫親自出馬,領著孫女為一家披薩店拍了一則商業電視廣告,用掙取的16萬美元廣告費填補了資金空擋。廣告中,戈巴契夫與10歲的孫女安娜絲塔希婭坐在莫斯科一家披薩店,對來自美國的快餐食品贊不絕口。該廣告沒有在俄羅斯播放,因為俄羅斯民眾對戈氏毀譽參半;而在西民眾心中,他是一顆耀眼的“政治明星”。圖為廣告視頻截圖。1999年,“戈巴契夫基金”缺乏經費,戈巴契夫親自出馬,領著孫女為一家披薩店拍了一則商業電視廣告,用掙取的16萬美元廣告費填補了資金空擋。廣告中,戈巴契夫與10歲的孫女安娜絲塔希婭坐在莫斯科一家披薩店,對來自美國的快餐食品贊不絕口。該廣告沒有在俄羅斯播放,因為俄羅斯民眾對戈氏毀譽參半;而在西民眾心中,他是一顆耀眼的“政治明星”。圖為廣告視頻截圖。
2007年,戈巴契夫為路易‧威登皮包拍攝了廣告。在廣告中,他坐在汽車的后排,車窗外是破敗的柏林牆。戈巴契夫起初並不情願接拍這個廣告,直到路易‧威登承諾為他的環境慈善組織“國際綠十字”捐款並在廣告中提到該組織。而廣告製作人稱柏林牆的創意是戈巴契夫自己的主意。這一創意猶如一則冷幽默,得到了預期的效果。對于一個前共產黨員來說,這是180度的轉變。2007年,戈巴契夫為路易‧威登皮包拍攝了廣告。在廣告中,他坐在汽車的后排,車窗外是破敗的柏林牆。戈巴契夫起初並不情願接拍這個廣告,直到路易‧威登承諾為他的環境慈善組織“國際綠十字”捐款並在廣告中提到該組織。而廣告製作人稱柏林牆的創意是戈巴契夫自己的主意。這一創意猶如一則冷幽默,得到了預期的效果。對于一個前共產黨員來說,這是180度的轉變。
戈巴契夫活躍于各國媒體。2010年,他參與了日本名牌電視節目《SMAP X SMAP》的錄製。在節目中,他品嘗了日本道統食物天婦羅,還與男子團契SMAP中的木村拓哉等人互動。該期節目一播出便打破了收視記錄,並成為一時的話題。
戈巴契夫的收入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戈巴契夫基金會”中,基金會同時維持著他名下公益活動的運轉。多年的政治貢獻和社會貢獻使他頻頻獲獎。2010年,德國德累斯頓獎(左上)。2008年,美國自由獎章(中上)。2005年,為音樂劇《彼得和野狼》配音獲格萊美獎(右上)。2008年,馬丁‧布伯獎(左下)。2009年,勝利女神四馬戰車獎(中下)。2004年,千禧年公益獎(右下)。戈巴契夫的收入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戈巴契夫基金會”中,基金會同時維持著他名下公益活動的運轉。多年的政治貢獻和社會貢獻使他頻頻獲獎。2010年,德國德累斯頓獎(左上)。2008年,美國自由獎章(中上)。2005年,為音樂劇《彼得和野狼》配音獲格萊美獎(右上)。2008年,馬丁‧布伯獎(左下)。2009年,勝利女神四馬戰車獎(中下)。2004年,千禧年公益獎(右下)。
2011年3月30日,戈巴契夫以80歲生日為由,在倫敦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舉行了一場慈善音樂會,這也是他7場生日慶祝活動中的最後一場。 入場的票價從35英鎊的站票到10萬英鎊的包廂票價錢不等,音樂會以為防治癌症慈善組織籌集善款為名,籌款到約900萬美元。圖為慈善音樂會現場。
音樂會上,戈巴契夫一如既往得到了政界名流和明星的簇擁。主持人莎朗‧斯通問了他一個問題以示對他表示稱揚︰“如果俄羅斯未能走上自由民主之路,它將何去何從?”有德國記者對這個細節進行了描寫︰聚會的人臉上露出了尷尬的表情──因為俄羅斯實際上並沒有斬獲自由民主。圖為明星們與戈爾巴喬攀談。音樂會上,戈巴契夫一如既往得到了政界名流和明星的簇擁。主持人莎朗‧斯通問了他一個問題以示對他表示稱揚︰“如果俄羅斯未能走上自由民主之路,它將何去何從?”有德國記者對這個細節進行了描寫︰聚會的人臉上露出了尷尬的表情──因為俄羅斯實際上並沒有斬獲自由民主。圖為明星們與戈爾巴喬攀談。
大壽之際,戈巴契夫獲得克裡姆林宮頒發的俄羅斯最高榮譽聖安得烈勛章。圖為梅德韋傑夫會見戈巴契夫並授獎。不過戈巴契夫仍不改批評克裡姆林宮的作風。12月7日,戈巴契夫公開指責杜馬選舉存在舞弊行為,並呼籲重新舉行選舉,並稱︰“選舉結果沒有反映民眾的意愿”。大壽之際,戈巴契夫獲得克裡姆林宮頒發的俄羅斯最高榮譽聖安得烈勛章。圖為梅德韋傑夫會見戈巴契夫並授獎。不過戈巴契夫仍不改批評克裡姆林宮的作風。12月7日,戈巴契夫公開指責杜馬選舉存在舞弊行為,並呼籲重新舉行選舉,並稱︰“選舉結果沒有反映民眾的意愿”。
與戈巴契夫一貫的言論相呼應的是,他曾三次組建政黨,並競選總統。最近一次嘗試,是與俄羅斯億萬富翁亞歷山大‧列別捷夫聯合建立的俄羅斯獨立民主黨。戈巴契夫還與他共同擁有一家批評俄羅斯政治和社會事務而聞名的報紙──《新報》。圖為2008年6月6日,戈巴契夫和列別捷夫(后)在會見時任英國首相布朗之后,從唐寧街首相府走出。Peter Macdiarmid/Getty Images
20年間,戈巴契夫在政治之外找到了成功之路。但當記者問道:給您一張履歷表,在“頭班”一欄中,您現下的填法與蘇聯時期會有什麼不同時,他回答:蘇聯時期我會填“蘇聯總統”,現下我會填“蘇俄總統”。顯然,在失敗與成功之間,80歲的戈巴契夫仍在尋找著屬于自己的政治未來。20年間,戈巴契夫在政治之外找到了成功之路。但當記者問道:給您一張履歷表,在“頭班”一欄中,您現下的填法與蘇聯時期會有什麼不同時,他回答:蘇聯時期我會填“蘇聯總統”,現下我會填“蘇俄總統”。顯然,在失敗與成功之間,80歲的戈巴契夫仍在尋找著屬于自己的政治未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