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61 Views
第三节 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 学习目标:. 1. 掌握果蝇的杂交实验; 2. 掌握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制作者:刘丽芳 南海市九江中学. 引言.
E N D
第三节 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 学习目标: 1.掌握果蝇的杂交实验; 2.掌握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制作者:刘丽芳 南海市九江中学
引言 在1906年,科学家贝特生等在研究香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时,发现同一亲本的两种性状,在杂交后代中,比较多地连在一起出现,并不按照孟德尔自由组合规律的比例发生分离,这使他们感到非常困惑,甚至对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产生怀疑。美国的遗传学家摩尔根和他的同事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进行了大量的遗传学研究,终于解开了人们心中的疑团,这不仅证实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正确性,并且丰富发展了关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的遗传理论,提出了遗传的第三个规律----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
基因的连锁和互换现象 雄果蝇的连锁遗传 P 灰身长翅 × 黑身残翅 (BBVV) (bbvv) × F1测交 雄 雌 灰身长翅 黑身残翅 (BbVv) (bbvv) 测交后代 灰身长翅 黑身残翅 (BbVv) 50% (bbvv)50%
基因的连锁和互换现象 雌果蝇的连锁和互换遗传 P 灰身长翅 × 黑身残翅 (BBVV) (bbvv) 雌 × F1测交 雄 灰身长翅 黑身残翅 (BbVv) (bbvv) 测交后代 灰身长翅 黑身残翅 灰身残翅 黑身长翅 (BbVv) 42% (bbvv)42% (Bbvv) 8% (bbVv) 8%
基因连锁和互换的原因 • 灰身长翅果蝇的灰身基因和长翅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以 表示。 • 黑身残翅果蝇的黑身基因和残翅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以 表示。 B V b v • 经过杂交,F1是灰身长翅,其基因型是BbVv( )。 B V b v • 这样的雄果蝇,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B和V、b和v)不分离,而是连在一起随着生殖细胞传递下去。 动画
B V B V × b v b v P 灰身长翅 黑身残翅 b v 配子 B V B V b v × b v b v F1测交 雄 雌 灰身长翅 黑身残翅 配子 B V b v b v 测交后代 b v b v B V b v 灰身长翅50% 黑身残翅50%
基因的连锁规律: 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遗传时位于同一个染色体上的不同(非等位)基因常常连在一起不相分离,进入同一配子中。
想一想 基因的连锁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相互矛盾吗?
具有连锁关系的两个基因,其连锁关系是可以改变的。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换,就会使位于交换区段的等位基因发生互换,这种因连锁基因互换而产生的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新类型的原因之一。具有连锁关系的两个基因,其连锁关系是可以改变的。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换,就会使位于交换区段的等位基因发生互换,这种因连锁基因互换而产生的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新类型的原因之一。
F1雌果蝇的位于同一个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大都是连锁遗传的,因此生成的 两种配子特别多,但也有小部分因为交叉互换而产生两种新的基因组合 B V 和b v B v和b V bv bv bv Bv bV B V × 雄 F1测交 雌 灰身长翅 黑身残翅 bv bv Bv bV B V bv bv Bv bv bV bv bv B V 灰身残翅8% 黑身长翅8% 黑身残翅42% 灰身长翅42%
基因连锁和互换规律的实质 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形成配子时,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互换,因而产生基因的重组。
基因连锁和互换规律在实践上的应用 如果不利的性状和有利的性状连锁在一起,那就要采取措施,打破基因连锁,进行基因互换,让人们所要求的基因连锁在一起,培育出优良品种来。
三个规律的区别 一对相对性状 两对相对性状 两对相对性状 B b V v Y y D d R r 4种:BV:bv:Bv:bV=多:多:少:少 2种: D:d=1:1 4种:YR:yr:Yr:yR=1:1:1:1 2种: BV:bv=1:1 双显:双隐:显隐:隐显=1:1:1:1 双显:双隐=1:1 双显:双隐:显隐:隐显=多:多:少:少 显:隐=1:1
三个规律的联系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和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 是建立在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基础上的,生物形成配子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都要彼此分离。在分离之前,可能发生部分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基础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又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形成各种组合的配子。可见三大规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相互联系、同时进行、同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