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69 Views
龙头企业与农户养猪利益联结机制的探讨. 段诚中 研究员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2004 年四川畜牧业. 出栏肉猪 8060 万头 猪肉产量 597 万吨 出口猪肉 15 万吨. 全国首位. 2004 年四川畜牧业. 畜牧业产值达 932 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 47.5% 畜牧业产值已超过种植业, 跃居农业首位 养猪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适度规模养猪发展迅速. 2005 年热点.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作用, 促进养猪产业化发展 全省较大畜牧龙头企业 220 多个 (国家级 11 个,省级 46 个,市级 8 个)
E N D
龙头企业与农户养猪利益联结机制的探讨 段诚中 研究员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2004年四川畜牧业 出栏肉猪8060万头 猪肉产量597万吨 出口猪肉15万吨 全国首位
2004年四川畜牧业 畜牧业产值达932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47.5% 畜牧业产值已超过种植业, 跃居农业首位 养猪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适度规模养猪发展迅速
2005年热点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作用, 促进养猪产业化发展 全省较大畜牧龙头企业220多个 (国家级11个,省级46个,市级8个) “公司+农户” 联结300多万养猪户 (猪场)进入市场 四川覆盖面最大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一、广义“公司+农户”概念下的各种模式 公司对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程度不同 公司对农户的带动力存在差异 有必要对联结机制进行研究
1、“公司+农户”定单式合同联结模式 内容 • 肉类屠宰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 • 企业提出品种组合、饲养方面要求 • 收购价给予优惠、有的设定“保护价” • 农民的肥育猪交公司
优点 体现企业与农户的意向 简单易行,突显买卖关系
问 题 • 合同对双方约束力不强 • 产品的安全、质量是关键, 企业服务力度有限 • 经济纠纷屡见不鲜 (1)市场价高于合同价,农民向市 场出售 (2)市场跌市,企业压价或拒收
2、“公司+基地+农户”联结模式 内容 • 四川高金、四海、兰雁、铁骑力士等公司为 例,自建有良种猪繁育基地(1000-3000头) • 公司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紧密合作 • 给农户提供良种、培训、生产技术服务 • 公司回收全部产品,优质优价
优点 • 农户(猪场)成为企业间接车间, 能确保猪肉的优质、安全 • 农户有较高和较稳定的养猪收益 • 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增强
问题 • 企业面对千家万户农民,管理难 • 农民不能分享企业加工、贮运、销售等环节后续利益
3、“公司+协会+农户”联结模式 内容 • 四川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300多个; 养猪主产区大多建有“养猪协会” • 公司与协会签订合同,协会联结农户(会员) • 协会对农户提供信息、技术、物资、融资、产品销售等方面服务
优点 • 公司面对协会,效率高、简捷 • 协会直接与公司协商,保护农户权益易落实 • 办得好的协会可获企业返利(井研县从加工、贮运、销售环节返利7万元 ) • 协会成为企业和农户密切联结的桥梁与纽带
问题 • 农户与企业利益联结主要是货源关系 • 农户在企业中没有股份 • 与企业分红、返利难落实
4、“公司+支部+协会+农户” 的联结模式 • 新意:基层党支部介入联结模式 • 构思:更好贯彻方针政策 • 问题:与协会“民办、民管、民受益”方针不一致 • 讨论:不宜大范围推广
5、“公司+专合组织+农户+保障体系” 联结模式 内容(以乐山市为列) • 企业和财政为农户贷款贴息融资(贴息130多万元,贷款2000多万元) • 企业为农户担保贷款(1000多万元) • 企业为农户赊销猪苗、饲料等生产物资(2000多万元) • 开展了生猪养殖保险试点(风险金300多万元)
优点 • 进一步密切企业与农户的联结 • 为解决养猪产业化中农民贷款 难的问题探路
问题 • 多数企业自身实力有限,大面 积实施困难 • 企业付出的资金回收有难度
6、“公司+园区+农户”联结模式 内容(以铁骑力士集团 为列) • 企业在园区出资修建标准猪舍 及设施(出租) • 企业有偿提供良种、饲料、兽药 • 企业提供全套技术服务,监控无公害、 绿色安全猪肉生产、全封闭管理 • 产品全部交售企业
优点 • 农户获利有保障(一户农民一幢猪舍,养30头母猪及所产仔猪全部育肥,可获利5~6万元) • 能保证产品的安全与质量 • 农户与企业利益联系密切 • 农民实质转变为具承包性质的产业工人
问题 • 园区受区域限制,大面积推广难 • 企业有经济实力才能垫底运转 • 当地解决了资金(连保贷款)
二、“企业+市场+农户”联结模式 背景 • 四川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大、专业性强 • 全国性批发市场3个、区域性5个、地区性18个(不含县市定点市场) • 市场与全国各地生产、加工信息通畅 • 市场与畜牧站、协会、营销专业户联手经营 • 四川每年省际间销售仔猪、肉猪达2000多万头,市场营销功不可没
内容 • 企业(买方)通过市场达成交易 • 市场通知农户供猪,实行产品、包装、运输一条龙服务 • 市场技术服务延伸到农户(良种、饲料、防疫)
优点 • 市场经济特点突出,营销效率高 • 对发展规模养猪、实现产业化带动力强 • 市场导向,推广良种良法易见成效
问题 • 农户处于被动地位,不能有效保护自身合法利益 • 区域性强,综合发展受限。如,仔猪市场周边区域饲养母猪户(场)受益;肉猪市场周边饲养肉猪户(场)受益
三、共同问题 1、利益联结机制的紧密程度与发展养猪产业化的需求不适应 • 企业更多考虑:建立简单的收购关系,保障货源供应;农民养猪利益放在从属的地位 • 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不足,产品科技含量及市场竞争力不强,带动农户能力有限
2、实施利益联结机制的融资渠道不畅,政策法规不完善2、实施利益联结机制的融资渠道不畅,政策法规不完善 • 农业是弱势产业,市场风险大,急需政府及部门支持 • 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养猪户(场)贷款难;畜牧业产业化资金少 • 国家尚未出台支持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法规
四、建议 1、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企业做大做强 • 政策支持 • 整合资本及市场资源 • 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名、特、优)、扩大市场占有率 • 企业加强对农户指导、服务,发挥辐射带作用 支持企业
2、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 在信贷、税费等方面给予倾斜 • 制定相关法规
3、促进由松散型利益联结向紧密型 联结转变 • 包括生产、加工、销售 • 农户以土地、产品资源入股企业,建立具产权联结关系的新型产业化组织 • 企业与农户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四、结束语 龙头企业与农户养猪利益联结紧密程度,是推进养猪产业化的关键因素,我们坚信,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化,前景是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