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79 Views
當學習共同體與性別平等教育 相遇. 團隊成員:宋佳徵主任、鄭瑩潔老師 陳慧芳老師、陳佳慧老師 黃詩雯老師. 本校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對象與內容. 課程設計之一. 活動 1 :認識自我,兼容並蓄 我和我的好朋友們. 活動照片. 上課規定說明. 討論一:男女不同. 行間巡視. 男生和女生有什麼不同? 學生的答案 ( 外 型 、 喜好 、 性格 、家庭分工、職業 內容 ). 活動照片. 故事開始. 討論發表. 角色扮演. 活動照片. 學生答案. 討論實況. 老師觀察.
E N D
當學習共同體與性別平等教育相遇 團隊成員:宋佳徵主任、鄭瑩潔老師 陳慧芳老師、陳佳慧老師 黃詩雯老師
活動1:認識自我,兼容並蓄我和我的好朋友們活動1:認識自我,兼容並蓄我和我的好朋友們
活動照片 上課規定說明 討論一:男女不同 行間巡視
男生和女生有什麼不同?學生的答案(外型、喜好、性格、家庭分工、職業內容)男生和女生有什麼不同?學生的答案(外型、喜好、性格、家庭分工、職業內容)
活動照片 故事開始 討論發表 角色扮演
活動照片 學生答案 討論實況 老師觀察
1.從故事中學到?2.是否願意和差異大的人做朋友?學生的答案1.從故事中學到?2.是否願意和差異大的人做朋友?學生的答案
活動照片 課程整理歸納 議課囉
活動2: 尊重異同,和諧共處-男孩女孩一樣好 學習目標: 遇到與自己性別、興趣不同的人,應該彼此尊重,男生與女生都可以當好朋友
活動流程 引起動機
活動照片 專心聽講: 老師講述「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ppt,學生皆很有興趣地聆聽 認真討論: 大部份孩子聚精會神地討論,也積極地將討論重點記錄下來
活動照片 小組報告(二) 小組報告(一) 男生女生輪流報告,表現出小紳士與小淑女的優雅風範
活動照片 【真心話老實說】:活動前,遊戲規則說明 我的答案是… 聽完老師出的題目,孩子們紛紛舉牌表示答案
我的觀察與省思 • 小組成員均樂於討論,但討論技巧或態度仍待訓練,應避免流於天馬行空的討論與爭吵對立。 • 學生聆聽的正確習慣尚須建立,應避免在同學報告時仍持續討論,或修改自己的答案。 • 老師適時從旁鼓勵,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動機及參與討論的熱情。
課程設計之二 配合六下綜合1-2讓青春飛揚 青春飛揚~共譜異性相處的諧奏曲 六節課,共240分鐘
活動二:「愛」在心裡口難開 學習目標:能用合宜方法向人表達欣賞之情及以受他人 欣賞時能適當回應。
學生的反應 一片沈默…… 礙於害羞因素等因素,學生對於在課堂上公開「討論情事」尚無法十分自然,剛開始班上一片沈默,無人感發言。 英雄出現…… 老師不停強調,「這是假設狀況」、「非指自己而是在幫大家想方法」、「想像這個心儀者是你喜歡的明星,你和他見面時會如何表現?」或「想想你看過的電視、電影劇情」時,學生終於有人肯發言表達自己的感覺和想法了,但,也僅止於少數英雄英雌。
小組討論時,終於有些人開口了…… 各組逐漸有人發言,只是有些組尚不熱絡,老師上前了解。 有些組別討論熱絡…… 比起在全班面前公開說,小組內發言的人更多了。
小組表演—寫卡片給對方 女主角觀察男主角很久了,趁著某次男主角打完球後,女主角向前去送上一張卡片表示心意,不過動作和言語卻極不自然,卡片的內容是這樣寫的:「○○○,我喜歡你,你喜歡我嗎?希望能以結婚為前提與你交往!」 -----重新思考較佳的寫卡片方式 小組表演--邀請對方一起讀書 男主角邀請女主角到家裡讀書,女主角在徵得男主角的同意後想帶其他同學和妹妹一同前往;不料當天其他人都有事,事情演變至此,女主角最後主動提出不如到圖書館去讀書。
教學省思 • 兩性良性互動、表達喜歡、面對被愛,以及如何拒絕對高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值得學習的課題。 • 小組學習,能增加互動,給害羞的孩子表達的機會,孩子彼此的火花比老師與孩子的互動還要多。 • 老師的適時介入,是必要的存在。
活動照片 播放「新聞剪輯」簡報 說明小組任務 ~改寫新聞結局
活動照片 小組討論實況~ 大家專注聆聽同學發言 小組討論實況~ 很有“架勢”的記錄員
活動照片 教師觀課~ 更能掌握學生學習 小組發表~ “演”出改寫結局
學生反映及教學省思 1.每個人都需學習拒絕與被拒絕的藝術:以往的性別平等教育多半著重生理差異的性教育,但真正要與異性和諧互動所需要的則是情感教育。 小組討論結果~關於拒絕的說法 • 雖然我對你沒感覺,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做好朋友! • 你其實不差,我也不討厭你,但我想我們還是做個朋友就好! • 你人很好,也長得很帥,我想這世界上有更適合你的人!
學生反映及教學省思 小組討論結果~關於被拒絕的調適 • 再去找另一個女孩 • 找朋友談天 • 去血拼 • 做自己喜歡的事 • 忘掉這個憂傷的記憶 • 冷靜不要做傻事 • 繼續做好朋友 • 去做心理諮詢……
學生反映及教學省思 2.因情變或分手引發的暴力事件主動者不一定是男性或女性: 「戀愛中的施暴者一定都是男性嗎?」 3.學習共同體的方式更能掌握學生學習: 「平常靜靜的同學也發言蠻多的!」 「每個人都有在參與!」 「同學之間互拋想法、互給回饋,最後呈現的是大家同意的答案。」 「雖然有同學會有搞笑的想法,不過會有其他同學協助拉回主題,所以最後寫出來的是比較正經的答案!」
學生反映及教學省思 4.根據問卷分析結果,全班26人,其中7位同學認為 有教師在教室內觀課對自己有影響,我們應如何 將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