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81 Views
《 物质的量 》 会考复习. 一 、概念( n 、 N A 、 M 、 V m 、 c )的定义 n--- 物质的量,单位 mol N A — 阿伏加德罗常数:即 0.012kg 12 C 中所含原子数。 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M---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叫摩尔质量。单位为 g/mol V— 气体体积单位 L Vm---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 L/mol C--- 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 mol/L 公式: C=n/v n 溶质的物质的量( mol )
E N D
一、概念( n、NA、M、Vm、c)的定义 n---物质的量,单位 mol NA—阿伏加德罗常数:即0.012kg12C中所含原子数。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M---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叫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 V—气体体积单位L Vm---气体摩尔体积单位L/mol C---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mol/L 公式:C=n/v n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v 溶液的体积(L) “物质的量”是专用名词,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四个字不可缺一。 NA与6.02*1023mol-的关系 ? 摩尔质量与式量的关系? Vm与22.4L/mol的关系?
练习一:判断正误,分析原因 1、0.5mol氧的质量是8 。 2、2mol O3的摩尔质量与96g O2的摩尔质量之比为3/2。 3、水的摩尔质量等于NA个水分子质量之和。 4、摩尔质量等于原子量、分子量式量; 5、等体积的CH4和CO所含分子数目相同。 ( × ) (√) ( × ) ( × ) ( × ) 6、6.02×1023mol-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 × )
二、概念计算的基本公式 物质所含 微粒数目 物质的 质量(g) ×NAmol-1 ÷M(g/mol) ÷NAmol-1 ×M ÷22.4L/mol ÷V(L) 标准状况下 气体体积(L) 物质的量浓度 (mol/L) ×V(L) ×22.4L/mol ( ) ( ) 物质的 量(mol) ( ) ( )
常用计算公式和比例式 (1)公式: n=N/NA n=m/M n=V/Vm CB=nB/Vaq (2)物质的量之比=微粒个数比=相同状况下气体 的体积比=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3)相对密度= 密度之比=相同状况下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4)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总质量/总物质的量 即:M=m总/n总 (5)C=1000ρω/MB (6) 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
经典会考题突破(一)——溶液配制及计算 摇匀 定容 称量或量取 溶解 转移 洗涤 计算 配制 1、所需主要仪器: 2、主要实验步骤: 托盘天平(或滴定管)、药匙、烧杯、玻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例1、下列关于0.1mol/L硝酸钾溶液配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0.01molKNO3溶于100mL水配制而成 B、0.05molKNO3溶于水配制成500mL水溶液 C、0.2mol/LKNO3100mL稀释成200mL D、0.1molKNO3溶于1L水配制而成 A、D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天平 5.3g 配制 500ml 、0.1 mol/L的CuSO4溶液:需胆矾晶体:g;用称取,并倒入里,用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中,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2-3次,把每次的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中,然后慢慢地加入蒸馏水到液面在刻度线下,改用滴加蒸馏水到刻度,使溶液的最低点正好与刻度线;把瓶塞盖好,用顶住瓶塞,另一只手,将瓶底倒转、摇匀。从配好的溶液中取出10mL,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烧杯 容量瓶 玻璃棒 胶头滴管 1-2cm处 凹液面 相切 右手食指 托住瓶底 0.1mol/L
例2、 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编号) ⑴ 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⑵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⑶ 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2~3 cm 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⑷ 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2~3 cm 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 ⑸ 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3、溶液配制误差分析 • 例3.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情况对实验结果产生偏低影响的是: •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水 • 溶解后所用烧杯用蒸馏水洗涤 • C. 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 D.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4、浓度计算 例4、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与 氯化铝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150mL1mol/L氯化钠溶液 A. B. 75mL2mol/L氯化铵溶液 75mL1mol/L氯化铁溶液 C. D.75mL3mol/L的氯化钾溶液 同类比较: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B、3:4:3 C、3:2:1 D、1:2:3 2、bL硫酸铝溶液中含有ag Al3+,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引伸1:分别为1000mL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溶液,各取100mL向其中加入1mol/L硝酸银使氯离子完全沉淀,耗去的硝酸银溶液体积相同则三种含氯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引伸1:分别为1000mL的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溶液,各取100mL向其中加入1mol/L硝酸银使氯离子完全沉淀,耗去的硝酸银溶液体积相同则三种含氯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引伸2:有硫酸钾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SO42-物质的量浓度为0.7mol/L,则此溶液中的K+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类比: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多少?
粒子数 粒子数 固体 液体 气体 粒子间距 粒子大小 经典会考题突破(二)——气体体积 1、决定体积的因素 2、标准状况下(273K、101kPa),气体摩尔体积Vm为22.4L/mol
典型例题分析 例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所含的分子数必定为NA 在常温常压下11.2升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常温常压下,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常温常压下,1摩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16g中约含有 6.02×1O23个氧原子
经典会考题突破(二)——摩尔体积 3.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①在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V与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 ②在同温同压同体积时其m与式量M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③在同温同体积时其压强P与物质的量n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V1:V2=n1:n2 m1:m2=M1:M2 P1:P2=n1:n2
例7、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2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例7、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2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A、有1个氧原子 B、有2个氧原子 C、有1个A原子 D、有2个氧原子 例8、: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物质的量 B、质子总数 C、分子总数 D、质量 AC
链接高考 1.(2007年高考海南化学卷,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 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2.(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