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64 Views
学校教科室主任的时代使命 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喻 立 森. 一、发人深思的宁波“教科室主任现象” 《 教育科研“内涵发展”的取径 》 文章发表在: 《 宁波教育科研 》2006 年第 5 期。 《 教育研究 》2006 年第 11 期。 《 教育信息报 》2007 年 3 月 17 日第 3 版摘引,并开辟专栏,专门讨论“宁波的教科室主任现象”问题。. 1. 何谓宁波的“教科室主任现象” ? ★ 教师专业成长快 ★名师评选成果优 ★校级领导提拔多.
E N D
一、发人深思的宁波“教科室主任现象”《教育科研“内涵发展”的取径》文章发表在:《宁波教育科研》2006年第5期。《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教育信息报》2007年3月17日第3版摘引,并开辟专栏,专门讨论“宁波的教科室主任现象”问题。一、发人深思的宁波“教科室主任现象”《教育科研“内涵发展”的取径》文章发表在:《宁波教育科研》2006年第5期。《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教育信息报》2007年3月17日第3版摘引,并开辟专栏,专门讨论“宁波的教科室主任现象”问题。
1.何谓宁波的“教科室主任现象”? ★教师专业成长快★名师评选成果优★校级领导提拔多
2. “教科室主任现象”的成因是什么? ★教科室主任的根本职责是负责全校的教育科研 ★要带领别人做教育科研,自己必须先学会教育科研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3.“教科室主任现象”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教育科研是引导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形成个人风格的智慧源泉 ★教育科研是激励教师不断走向成功的精神动力
徐特立说: “你们如果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创造,就是专家了。”
二、学校教科室主任的角色转换 新的时代向学校教科室主任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他们不再只是“搞搞培训”的组织者、“报报课题”的联络员或者“写写文章”的笔杆子,而应成为学校领导的核心智囊、校本科研的领军人物和某个领域的知名专家。
1.学校领导的核心智囊 ★为校长办学思想的提升提供咨询服务 ★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智力支撑
2.校本科研的领军人物 ★能够引领不同学科教师的教育科研 ★能够引领不同部门教师的教育科研 ★能够引领不同层级教师的教育科研
3.某个领域的知名专家 ★引领他人与砥砺自我相结合 ★学识广博与术有专工皆兼备 ★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能双赢
三、学校教科室主任的成长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 “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育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叶澜说: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朱永新的“教师成功保险公司”的投保条件: “每日三省,写千字短篇,一天中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来本公司。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名师)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
1.学习培训,不断增强理论功底★培训:掌握科研的方法门径★读书:迈向成功的智慧阶梯★访学:见识大师的治学风范1.学习培训,不断增强理论功底★培训:掌握科研的方法门径★读书:迈向成功的智慧阶梯★访学:见识大师的治学风范
2.躬身实践,切实提高科研能力★选题: 把好质量源头★设计: 理清研究思路★实施: 多路探寻突破
《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16日第3版文章: 《校本教研不是速成的“快餐”》,标题如下:休让“叙事”成“虚事” 勿让“案例”成“按例” 别让“笔记”成“比记” 莫让“反思”成“返思”
3. 总结提炼,潜心推出精品成果★结论: 发现了一些什么认识?★结果: 做出了一些什么成品?★成效: 取得了一些什么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