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k likes | 1.37k Views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 浙江省人民医院 丁丽萍. 总论部分. ICD-10 全称的理解 国际疾病分类 ↓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家族.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专科适用本 肿瘤学 牙科和口腔学 皮肤病学 精神病学 神经病学 产科和妇科学 风湿病学和矫形外科学 儿科学,等 全科医学. 初级卫生保健的 信息支持 非医务人员报告 其他社区卫生信息方案. ICD 的 3 位数核心分类 诊断 症状 实验室异常所见 损伤和中毒 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E N D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浙江省人民医院 丁丽萍
总论部分 • ICD-10全称的理解 • 国际疾病分类 • ↓ •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家族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 专科适用本 • 肿瘤学 • 牙科和口腔学 • 皮肤病学 • 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产科和妇科学 • 风湿病学和矫形外科学 • 儿科学,等 • 全科医学 • 初级卫生保健的信息支持 • 非医务人员报告 • 其他社区卫生信息方案 • ICD的3位数核心分类 • 诊断 • 症状 • 实验室异常所见 • 损伤和中毒 • 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 影响健康状态的因素 • 其他与健康有关的分类 • 损伤、障碍和残疾 • 操作 • 来访(申诉)理由 国际疾病命名法(IND) ICD的4位数分类 短类目表
疾病分类与疾病诊断 • 两者的定义及关系: • 疾病命名:理想的疾病名称应该既能反映疾病的本质或外在表现,又是唯一性的,基本构成:部位+临床表现 • 疾病分类是根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则把疾病分门别类(用编码的方式) • 两者的关系:疾病名称是疾病分类的基础,没有名称就无法分类,疾病名称的列表本来就是一份最详细分类表,反而言之,将疾病方类表最详细地展开,使每一个编码都对应一个特定的疾病名称,这时的疾病分类表就是一个疾病命名表了,但是疾病分类不是疾病命名,医师书写诊断时可以参考ICD-10中的疾病诊断,但不能要求完全按照ICD-10书写诊断,因为ICD-10不是标准的疾病命名。
扩展码 • 扩展码=一病一码,不是亚目、细目,不是国际疾病规定的,扩展码是为了临床医疗、科研、教育需要,为了资料检索的需要。 •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要求:当一个三位数类目没有被细分时,建议用字母“x”填在第四位数上以编码达到一个标准长度,以便数据处理。G20 x02帕金森氏病
特殊章节 • 产生的原因: • 国际疾病分类的初衷:流行病学的统计 • 1、流行性疾病 • 2、全身性或一般性疾病 • 3、按部位排列的局部疾病 • 4、发育性疾病 • 5、损伤
特殊组合章 • 除按解剖系统的分类外,其余都是特殊组合章 • 1、强烈优先章:15、16章 • 2、一般优先章:1、2、5、17、19章 • 3、最后分类章:18、21章 • 4、附加编码章:20章 • (肿瘤的形态学)
残余类目 • 残余类目:剩余类目 是含有亚标题“其他”和“未特指”字样的亚目,是分类那些不能归类到该类目其他特指的亚目疾病,大多数是分类在.8和.9 ,但也是少数分类在.1
双重分类系统 • 星剑号分类系统:双重分类 指星号和剑号编码,剑号表示病因,星号表示疾病的临床表现。 • 星号编码是选择性使用的附加编码,建立星号编码的理由是剑号编码不能满足“特定专科有关的统计表”制定要求, • 在我国双重分类系统是强制性使用,既不能单独使用剑号编码,有剑号编码一定要附上星号编码
假定分类 定义:当医师没有指出疾病的特性或分类性质时,疾病被按照最常规的发病情况进行分类,由于我国在ICD方面的作用比较少,影响小,故疾病假定分类主要是根据“西方国家的疾病发生情况,医师的诊断书写情况设定的”,所以在假定分类中有一些是符合我国的临床实际情况,有些则不符合,甚至完全与我国的实际应用相反
假定分类 • 产生的原因: • 1、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对患者进一步检查,从而得不到明确的诊断 • 2、虽然临床情况明确,但习惯上省略或主观上忽略了对疾病特性的描述
假定分类 • 体现标志( NOS、NEC) • (专用术语,其意义等于疾病诊断没有更特异说明) • NOS:每个疾病由一个或数个表示分类轴心的医学术语构成 ,NOS表示分类的性质没有明确如 • J32 慢性鼻窦炎 • J32.0 慢性上颌窦炎 亚目是围绕部位的具体某个疾病可以用J32.0- • 上颌窦炎NOS J32.4,亚目表示,J32.8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鼻 • J32.1慢性额窦炎 窦炎症的编码,但又不是全鼻窦炎,上颌窦 • J32.2慢性筛窦炎 炎之所以NOS,是因为它的慢性情况没有明 • J32.3慢性蝶窦炎 确指出被假定分类到J32.0中。 • J32.4慢性全鼻窦炎 • J32.8其他慢性全鼻炎 • J32.9未特指慢性全鼻窦炎
假定分类 • NEC:不可归类在他处,主要在卷③中,卷①也有少量,分类性质不够详细 • J38声带和喉疾病NEC, • I31.2心包积血 NEC, • 如:病毒性脑膜炎A87.9,其实际意义就是,如果能确定病毒的具体类型,就应当编码到具体类型的脑膜炎,否则假定为未特指的,具体类型: • 肠病毒性脑膜炎 A87.0+ G02.0* • 腺病毒性脑膜炎 A87.1+ G02.0* • 嗜酸细胞性脑膜炎 A83.2 + G05.2 *
假定分类 • 圆括号:圆括号也是假定分类的标志,表示疾病被按照含有括号内容的诊断名称分类 • 如:鼻窦炎(副鼻窦)(慢性)(增生性)(非化脓性)(化脓性) J32.9 • CD-9 与ICD0-10的假定分类 • 疾病名称: ICD-9假定 ICD-10假定 • 硬红斑 O17.1 结核 L52非结核 • 巨结肠 751.3先天性 K59.3 后天性 • 艾滋病 279.1 免疫性 B24 传染病 • 操作后肺炎 997.3 损伤、中毒 J95.8 呼吸疾病
假定分类 • 我国临床医师的假定: • 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 B65.2(国外生活史) • 肺心病:I27.9 • 分娩伴有粘连 O73.0 • 慢迁肝: K73.0,(非病毒性) B18.9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 • “某些”的含义:并非所有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分类与本章,其中 • 1、病原体的携带者或可疑Z22.- • 2、非传染性的局部感染 • 3、并发于妊娠、分娩、产褥期O98(破伤风、HIV) • 4、围生期的传染和寄生虫P35-P39,但破伤风、先天梅毒、淋球菌感染和HIV除外 • 5、流感和呼吸道感染分类在J00-J22.
AO9的使用(第二版) • 其他传染性和未特指病因的胃肠炎和结肠炎 • 不包括: • 1、细菌性、原虫性、病毒性和其他特指病原体引起的(A00-A08) • 2、非感染性的腹泻(K52.9) • 3、新生儿腹泻(P78.3)
第一章的编码规则 • 除另有说明者外,没有指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是慢性者,将按活动性,通常也就是急性的进行分类。如:肺结核,就要按活动性肺结核编码。肠炎,就要按急性肠炎编码。
艾滋病 B20-B24 • 无症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Z21) • HIV病是免疫系统受损害,这一节的编码是为了分类HIV并发症。 • (1)B20-B24,一般不要将HIV所引起的并发症与HIV分别编码,如果医院为了科研的需要,可再编码一个作为附加编码。如:HIV伴卡波西肉瘤B21.0 C46.9(科研需要) • (2)当存在于可分类到B20-B22中某一个类目中两个或两个亚目以上的情况时,编码到该类目的.7中。 • 例如:HIV感染造成口腔念珠菌感染及HIV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编码:B20.7 • B22.7(并发有2个以上类目的情况时)
结核病 • 结核病A15-A19 • A15 呼吸道结核病,经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 • A16 呼吸道结核病,未经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
粟粒性结核 • 粟粒性结核的分类轴心:是急性和慢性(亚急) • 其索引如下: • 结核 • -粟粒性A19.9 • ―― 急性19.2 • ―――多个部位A19.1 • ―――特指单一的部位A19.0 • ―― 慢性A19.8 • ―― 特指的NEC A19.8
第二章:肿瘤(C00-D48) • C00-C97:恶性肿瘤 • D00-D09:原位肿瘤 • D10-D36:良性肿瘤 • D37-D48:动态未定或未知肿瘤
概述 • 肿瘤是一种人体细胞的病理性增生。 • 特点:1、类似原发组织的幼稚阶段 • 2、不完全或根本不具备正常的细胞功能 • 3、以浸润性方式生长 • 4、通过血液、淋巴、浆膜腔转移 • 良性肿瘤不具备3、4项且包膜完整
肿瘤的命名 • 根据组织来源命名: • 1、良性:细胞或组织名+瘤 • 2、恶性:癌与肉瘤 • 癌:内外胚层(鳞状细胞癌、腺癌) • 肉瘤:间胚层(纤维、血管、淋巴、脂肪、软骨和骨、平滑肌、横纹肌、淋巴结等)(血管肉瘤、淋巴肉瘤、脂肪肉瘤等) • 3、特殊命名:瘤≠肿瘤(动脉瘤);瘤≠良性(淋巴瘤) • 没有瘤、癌、肉瘤字样=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肿瘤的命名 • 1、原位癌:局限于表浅部位、没有浸润基底膜、但有恶性变2、癌瘤:除外血液和淋巴以外的恶性肿瘤 • 3、类癌:又称类癌瘤 是一组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银细胞的新生物 ,能产生小分子多肽类或肽类激素通过靶细胞能分泌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血清素(5-羟色胺)引起血管运动障碍、胃肠症状、心脏和肺部病变 90%以上的类癌瘤发生于胃肠道,主要见于阑尾、末端回肠和直肠,少数发生于结肠、胃、十二指肠
肿瘤的命名 • 4、性质未特指:肿物未做病理检查,而临床诊断肿瘤 • 5、动态未定:病理学检查肿瘤处于良恶性之间 • M 8000/1 • 6、肿瘤功能活性:肿瘤具有影响内分泌功能(第四章) • 库兴综合征 E24.0、类癌综合症E34.0
肿瘤的编码方式 • 1、部位码、形态码(功能活性码) • 2、转移部位码 • 3、肿瘤至少2个编码 • 4、步骤:确定形态学主导词 • 在卷3的肿瘤表中查找部位码1364
肿瘤编码的查找 • 查找的四种特殊形式:形态码后直接给出部位码 • 1、无法区分部位的肿瘤-淋巴瘤 • 2、不区分部位的肿瘤-脂肪瘤、血管瘤 • 3、特殊组织或部位的肿瘤-肝细胞瘤 • 4、某些未指出部位的肿瘤-内胚窦瘤
血液性肿瘤的分类 • 独立的分类系统(C81-C96) • 不在肿瘤表中,而在每种血液肿瘤形态学后直接给出 • 如:非霍奇金淋巴瘤 • 淋巴瘤 • —非霍奇金(M9591/3)C85.9
编码的规则(1) • 1、原发与继发 • 2、肿瘤部位边缘界限的交搭跨越,亚目.8 • 3、异位组织的恶性肿瘤 • 4、C76-C80的类目:不明确、继发或未特指部位的恶性肿瘤 • 5、复发癌:按原发癌编码 • 6、复合癌:C97独立的多个部位的肿瘤 • 7、恶性变(癌变)良性肿瘤的变和非肿瘤的恶变 • 部位码一样,而形态码不同M8000/3.
编码的规则(2) • 井号(#)和菱形号(◇) • 在肿瘤表部位编码的索引中: • # 鳞状细胞癌或上皮细胞癌---皮肤的恶性肿瘤 • 乳头状瘤---皮肤的良性肿瘤 • ◇形态码在外M918-M934,转移性肿瘤 • 如:胫骨腺癌(M8140/3) C79.5
第三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D50-D89第三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D50-D89 • 1、分类于本章的疾病有一些是由于药物或外因所致,应以本章的编码为主 • 2、 如果分类于本章的疾病是由于其他章疾病所引起,通常要以其他章的疾病为主要编码
第四章: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E00-E90 • 1、糖尿病定义 • 2、临床表现 • 3、糖尿病的分类 • 4、分类轴心 、共用亚目
糖尿病 • 定义: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或/和作用缺陷(胰岛素抵抗),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代谢异常。典型表现“三多一少” •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 • 1、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 2、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等。
糖尿病的分型 二、糖尿病分类 临床分类 ICD-10中的分类 1型糖尿病 E10 胰岛素依赖型 2型糖尿病 E11 非胰岛素依赖型 其他特殊类型 E12 营养不良性 妊娠期糖尿病 O24.— E13 其他特指的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E14 未特指
糖尿病的分类轴心:E10-E14 • 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在ICD-10中则作为类目轴心。 • E10-E14有共用亚目,其亚目轴心都是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 类目E10—E14有共用亚目 ,表明该类目必须要选择某一个亚目编码才构成完整的编码。
糖尿病编码.7的使用 当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被记录为“主要情况”,而又没有一种并发症可以优先时,亚目.7作为“主要情况”的编码。对所列逐个并发症的编码可以增加为选择性附加编码。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肾病、多发神经病变和白内障 • E10.7 (主要编码) • E10.2+N08.3.* (附加编码) • E10.5+G63.2* (附加编码) • E10.3+H28.0* (附加编码)
糖尿病的其他分类 • 糖尿病:新生儿的(P70.2) • 妊娠合并糖尿病O24.与糖尿病患者妊娠 • 糖尿 :NOS (R81) • 碳水化合物代谢(E74.8) • 葡萄糖耐量降低(R73.0) • 手术后血内胰岛素不足( E89.1)
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99) • 精神和行为障碍在许多情况下不能通过实验室的理化检查手段来诊断。因此本章中的类目标题和亚目标题下通常都附有定义,定义主要提供医生下诊断时参考的。编码应在诊断的基础上加以指定,即使在医师的诊断与类目或亚目标题下的定义之间出现冲突,也要以诊断为主。类目标题和亚目标题下定义, 编码员编码时不要使用它们
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G00-G99) • 本章包括: • 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 • 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 • 周围神经包括: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 • G09: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后遗症 • 后遗症:疾病存在一年以上或更长时间仍存在的那些情况 • 本类目用于那些主要分类在G00-G08的后遗症,但是不包括G01 ﹡ 、G02 ﹡ 、G05﹡、G07﹡ • 如:结核性脑膜炎引起耳聋 H91.9 B90.0
G81-G83瘫痪综合征 • 可以为主要编码也可以附加编码 • 主要编码—住院目的为了治疗瘫痪 • 附加编码—住院目的为了治疗瘫痪病因 • 分类: 1、大脑性瘫痪(脑瘫)G80 • 2、偏瘫 G81 • 3、截瘫和四肢瘫 G82 • 4、瘫痪综合征 G83(双上肢瘫、下肢单瘫、上肢单瘫)
第七章 眼和附器疾病 • 规则: • 1、首次来医院就医的新近损伤,首先要编码损伤部位。 • 如:创伤性白内障H26.1 • 眼球穿通伤 S05.6 • 2、玻璃体脱出: H43.0 • 钝力作用使眼球壁破裂,玻璃体脱出完整,玻璃体可从角膜或巩膜裂口脱出眼球外 • 玻璃体脱离: H43.8 • 玻璃体脱离是指玻璃体临界面与其紧密接触的的组织之间出现空隙。多见于高度近视眼及老年患者,玻璃体各个部位的外界面均可发生脱离,以玻璃体后脱离、上脱离为常见,与视网膜脱离的关系亦比较密切。
第八章 耳和乳突疾病 • 慢性中耳炎: • 定义: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直接延续 。 • 分类:单纯型 、 胆脂瘤型 、 骨疡型(骨疽)
慢性中耳炎 (1)单纯型H66.3 主导词为“耳炎”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H66.3 • 特指鼓窦隐窝 H66.2 • 特指咽鼓管 H66.1 (2)胆脂瘤型 H71 主导词为“胆脂瘤” (3)骨疡型(骨疽) : H74.8 主导词为“骨疽” • 编码时一定要区分具体部位 • 听骨 ( H74.3) • 乳突 ( H70.1) • 笼统中耳( H74.8)
第九章 循环系统 • 本章 • 包括: • 心脏、血管(脑血管病)、淋巴管、淋巴结病、 • 不包括: • 除外TIA、创伤性脑出血、血管性痴呆
第九章 循环系统 • 编码规则 • 1、慢性风心病有风湿表现,以风湿热为主要编码 • 2、慢性心脏瓣膜病的假定分类: • 假定为非风湿性的病因编码假定为风湿性的病因编码: • 二尖瓣闭锁不全 I34.0 三尖瓣闭锁不全 I07.1 • 肺动脉瓣闭锁不全 I37.1 二尖瓣狭窄 I05.0 • 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I35.1 三尖瓣狭窄 I07.0 • 肺动脉瓣狭窄 I37.0 多瓣膜狭窄 I08.9 • 主动脉瓣狭窄 I35.0
第九章 循环系统 • 编码规则: • 3、心肌梗死: • 心肌梗死分为四大类: • 急性心肌梗死 • 随后性心肌梗死(复发) • 慢性心肌梗死 • 陈旧性心肌梗死
第九章 循环系统 • 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四周,28天为限 急性心肌梗死(AMI):I21.0 I21类目是双轴心: 主轴心:临床表现 (透壁性、非透壁性) 现在临床上称:Q波性或ST段抬高、非Q波或非ST段抬高 • 透壁性分类轴心:心肌解剖部位 • (I21.0 、 I21.1、I21.2、I21.3) • 急性心肌梗死一般临床上指的是透壁性(ST段抬高性) • 透壁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性) • 又称:穿透性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一种类型。 • 非透壁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