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06 Views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 相关政策和问题.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含义 1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所称的岗位是什么 岗位 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岗位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相对而言都会有一定任职条件。事业单位则按照规定,将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对应到相应的岗位等级,以便规范管理、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 ( 从以前的待遇随人走,改为待遇随岗定 ). 2 、事业单位为什么要进行岗位设置.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含义.
E N D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含义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所称的岗位是什么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含义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所称的岗位是什么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岗位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相对而言都会有一定任职条件。事业单位则按照规定,将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对应到相应的岗位等级,以便规范管理、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从以前的待遇随人走,改为待遇随岗定)岗位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相对而言都会有一定任职条件。事业单位则按照规定,将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对应到相应的岗位等级,以便规范管理、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从以前的待遇随人走,改为待遇随岗定)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含义 •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是指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人员结构比例范围内,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而对工作岗位进行设置。
第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第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
第一次:提出了通用的岗位等级,为事业单位千差万别的岗位设计了通用的等级标准,为人才成长搭建了通道;第一次:阐明了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关系,为实现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创造了条件;第一次:明确了事业单位人员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为“岗变薪变”提供了政策依据。第一次:提出了通用的岗位等级,为事业单位千差万别的岗位设计了通用的等级标准,为人才成长搭建了通道;第一次:阐明了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关系,为实现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创造了条件;第一次:明确了事业单位人员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为“岗变薪变”提供了政策依据。
第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第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
第三,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第三,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1、按需设岗,精简高效。 2、合理设置,科学管理。 3、兼顾现状,注重发展。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 1、管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分为单位领导岗位、内设机构领导岗位和普通管理岗位。 • 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确定。
管理(校级领导、内设机构领导、非领导职务管理人员)管理(校级领导、内设机构领导、非领导职务管理人员) 工人 (技术工、普通工) 专业技术 (主系列——教师、辅系列) >70%
●事业单位是否设置思想政治工作(政工师)岗位?事业单位不设思想政治工作(政工师)专业岗位。●事业单位是否设置思想政治工作(政工师)岗位?事业单位不设思想政治工作(政工师)专业岗位。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规格级别设置,单位领导高配的又如何设置岗位?按照尊重历史、承认现状的原则,单位领导高配的不可以按高配的级别设置岗位,但需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确认,只能按照单位相应规格级别进行设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规格级别设置,单位领导高配的又如何设置岗位?按照尊重历史、承认现状的原则,单位领导高配的不可以按高配的级别设置岗位,但需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确认,只能按照单位相应规格级别进行设置。
2、专业技术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分为体现单位社会功能的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和不体现单位社会功能的专业技术辅系列岗位。2、专业技术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分为体现单位社会功能的专业技术主系列岗位和不体现单位社会功能的专业技术辅系列岗位。
●关于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掌握?可由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兼职完成管理工作的岗位,一般不再设置管理岗位,专门从事管理业务的工作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关于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掌握?可由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兼职完成管理工作的岗位,一般不再设置管理岗位,专门从事管理业务的工作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
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总量在机构编制部门确定的人员编制结构比例内,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需要和人员结构等因素综合确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70%。)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总量在机构编制部门确定的人员编制结构比例内,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需要和人员结构等因素综合确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70%。)
管理岗位职级与领导职数的设置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到十级职员岗位。管理岗位职级与领导职数的设置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到十级职员岗位。
●管理岗位的相关问题(一)具有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依据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进行设置,其他各等级管理岗位的数量依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我市的实施意见中,管理岗位涉及六个等级,即五至十级岗位,正处级到办事员。●管理岗位的相关问题(一)具有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依据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进行设置,其他各等级管理岗位的数量依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我市的实施意见中,管理岗位涉及六个等级,即五至十级岗位,正处级到办事员。
(二)加强对事业单位党群组织负责人的管理。事业单位党群组织负责人,按照各自章程或法律规定产生,专职人员可以在管理岗位总数内设置专设管理岗位。(工会主席、团委书记)不是专职人员,就不单独设置管理(职员)岗位,其人员在本单位在职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中按各自的章程或法律、法规规定产生和任用即可。(二)加强对事业单位党群组织负责人的管理。事业单位党群组织负责人,按照各自章程或法律规定产生,专职人员可以在管理岗位总数内设置专设管理岗位。(工会主席、团委书记)不是专职人员,就不单独设置管理(职员)岗位,其人员在本单位在职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中按各自的章程或法律、法规规定产生和任用即可。
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应在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内,由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和全省有关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的规定,根据岗位专业要求、责任轻重、工作量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应在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内,由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和全省有关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的规定,根据岗位专业要求、责任轻重、工作量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
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工勤技能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5%以内。工勤技能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5%以内。
●全省统一规定:在首次核准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时,可以把现有人员结构比例作为基本依据进行适度调控,并采取退二聘一的方法逐步达到国家和我省规定的控制比例。工勤技能人员中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应聘用到相应的岗位后才能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全省统一规定:在首次核准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时,可以把现有人员结构比例作为基本依据进行适度调控,并采取退二聘一的方法逐步达到国家和我省规定的控制比例。工勤技能人员中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应聘用到相应的岗位后才能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
工勤技能人员竞聘管理岗位或者专业技术岗位,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岗位或者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及竞聘岗位的任职条件。工勤技能人员竞聘管理岗位或者专业技术岗位,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岗位或者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及竞聘岗位的任职条件。
●“双肩挑”的问题,相关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全市双肩挑人员目前共有614人,占全市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1.17%。其中:1、处级41人,科级573人;2、高级336人,中级226人,初级52人。)●“双肩挑”的问题,相关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全市双肩挑人员目前共有614人,占全市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1.17%。其中:1、处级41人,科级573人;2、高级336人,中级226人,初级52人。)
定义: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为具有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在这些岗位任职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完成合同规定的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任务的,属于“双肩挑”人员。定义: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确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为具有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在这些岗位任职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完成合同规定的专业技术岗位职责任务的,属于“双肩挑”人员。
五、岗位设置程序 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