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慢病防控 与国际保健新观念

王陇德. 慢病防控 与国际保健新观念. 健康的期望寿命. 生命的长度. 生命的质量. 主要内容. 全球慢病防控的严峻形势及国际社会的反应 当前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国际社会的保健共识 保健的主要原则、方式及注意事项. 承认非传染性疾病给全球带来的负担和威胁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有损世界各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并威胁到国际商定发展目标的实现 深为关切地注意到,根据世卫组织 2008 年的资料,全球 5700 万例死亡中估计有 3600 万例系非传染性疾病致死,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包括约 900 万未满 60 岁死亡者

agg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慢病防控 与国际保健新观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王陇德 慢病防控 与国际保健新观念

  2. 健康的期望寿命 生命的长度 生命的质量

  3. 主要内容 • 全球慢病防控的严峻形势及国际社会的反应 • 当前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 国际社会的保健共识 • 保健的主要原则、方式及注意事项

  4. 承认非传染性疾病给全球带来的负担和威胁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有损世界各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并威胁到国际商定发展目标的实现承认非传染性疾病给全球带来的负担和威胁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有损世界各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并威胁到国际商定发展目标的实现 深为关切地注意到,根据世卫组织2008年的资料,全球5700万例死亡中估计有3600万例系非传染性疾病致死,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包括约900万未满60岁死亡者 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案例中,有近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一、全球慢病防控的严峻形势及国际社会的反应 --66届联合国大会《关于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问题高级别会议的政治宣言》

  5. 《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性病流行》--2011年7月26日世界银行报告《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性病流行》--2011年7月26日世界银行报告 • 未来20年里,40岁以上人群中,慢病患者(心脑血管病、慢阻肺、糖尿病以及肺癌)人数将增长2-3倍 • 慢性病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未来10年 • 一半慢性病负担发生在65岁以下人群 • 中风对个体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危害最大

  6. 静静到来的脑卒中,突然剥夺了无数人的美好人生!静静到来的脑卒中,突然剥夺了无数人的美好人生!

  7.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2011年8月12日在中国心脏大会上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2011年8月12日在中国心脏大会上发布 • 目前我国约有2.3亿人患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病 • 死于心血管病者每年近300万人 • 1980年至2008年间,中国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人次数年平均增加8.28% • 1980年以冠心病为诊断出院的患者为15.03万,2008年则为240.93万 • 1980年以脑卒中为诊断出院的患者仅1万,2008年则为200.44万

  8.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可预防: 90%的2型糖尿病 80%的冠心病 55%的高血压 1/3的肿瘤

  9. 卫生部《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 (2009年12月18日) • 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 • 与我国当前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有关的健康素养 • 科学的健康观 29.97% • 安全与急救素养 18.70% • 传染病预防素养 15.86% • 基本医疗素养 9.43% • 慢性病预防素养 4.66% 来源:http://www.gov.cn/xwfb/2009-12/18/content_1490659.htm(卫生部举行《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发布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年.

  10. 全球阻击慢性病 • 2011年9月19-20日,纽约联合国总部,第6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了有193个会员国参加的首届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问题高级别会议,会议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了一份注重行动的重要的政治宣言,提出了慢病防控的有效对策和途径

  11. 陈竺部长指出:“我们抓脑卒中的筛查和防控,就等于牵住了我国慢病防控的牛鼻子。或者说,在慢病防控当中,我们占领了一个重要的制高点,抓住了慢病防控的龙头。”陈竺部长指出:“我们抓脑卒中的筛查和防控,就等于牵住了我国慢病防控的牛鼻子。或者说,在慢病防控当中,我们占领了一个重要的制高点,抓住了慢病防控的龙头。”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启动

  12. 卒中风险评估卡 每一个风险因素为1分, ≥ 3分即是高危

  13. 二、当前我国慢性病患病率 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一)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增加造就了慢病上升的基础 (二)具有危险因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的人群大量增加

  14. 肥胖是慢性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 肥胖者冠心病发病率高2-5倍 高血压发病率高2-6倍 糖尿病发病率大约高4倍 • 2010年我国成人超重率已达32.1%,肥胖率为9.9%(2002年分别为22.8%和7.1%) 来源: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 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国家体育总局 等.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297454/2052709.html

  15. (三)造成高血脂和肥胖等因素的原因 主要矛盾 摄入与消耗不平衡

  16. 膳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能科学合理地把握摄入食物的结构和数量

  17. 体能消耗过少,包括体育锻炼过少和日常活动(如步行、上楼梯、做家务等)的减少是主要慢病发生的首要因素体能消耗过少,包括体育锻炼过少和日常活动(如步行、上楼梯、做家务等)的减少是主要慢病发生的首要因素

  18. WHO研究表明: • 每年全球有200多万人因为缺乏体力活动而死亡 • 每个国家有65-85%的成年人由于没有足够的体力活动而健康受损

  19. 三、国际社会的保健共识 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20. 四、保健的主要原则、方式及注意事项 (一)锻炼三要素 频度:每周至少三次 时间:平均每天半小时以上 强度:心率最好达到 170-本人年龄

  21. 心率对比测算 心率 每小时 锻炼一小时 每日 心搏次数 心脏多跳动次数 心搏次数 60次/分 3600 4200 90600 80次/分 4800 115200 后者比前者每日心搏次数多24600次,占后者全日心搏次数的20%

  22. Hambrecht*的冠心病人运动对比研究 一年后斑块减小 斑块加重者占 或消退者占 干预组28% 10% (每周运动消耗1876±163千卡) 对照组6% 45% (每周运动消耗1187±97千卡) * 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心脏病研究所 两组综合分析:病变加重者每周运动消耗1022±142千卡 病变无变化者每周运动消耗1533±122千卡 病变减轻者每周运动消耗2204±237千卡 来源:R Hambrecht, J Niebauer, C Marburger, et al. Various intensities of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effects on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nd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J Am Coll Cardiol, 1993, 22: 468-477.

  23. (二)把握消耗量与摄入量的平衡 正常成人基本持平 基础代谢消耗 (60-70%) 人体活动消耗 (20-30%) 食物特殊动力消耗 (10%) 超重者 28 > BMI > 24 负100-500千卡 BMI > 28 负300-600千卡 注:BMI=体重(Kg) / 身高(m)2

  24. 40岁以上中年人把握膳食结构与数量的“十个网球”原则40岁以上中年人把握膳食结构与数量的“十个网球”原则 不超过 一个网球大小的肉类 相当于 两个网球大小的主食 要保证 三个网球大小的水果 不少于 四个网球大小的蔬菜 每天

  25. (三)锻炼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 1、耐力型(消耗性) 快走、慢跑、中速游泳、舞蹈、太极拳 “模拟”跳绳 2、力量型 器械、哑铃、拉力器、俯卧撑、仰卧起坐

  26. Associations of SMI and MMI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骨骼肌指数每增加10%,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11%,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降低12%。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September 2011, 96(9):2898–2903

  27. To promote and maintain health and physical independence, older adults will benefit from performing activities that maintain or increase muscular strength and endurance for a minimum of two days each week. It is recommended that 8–10 exercises be performed on two or more nonconsecutive days per week using the major muscle groups. • 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也应该至少进行2天8-10种的力量锻炼

  28. (四)最佳锻炼时间 下午4~5时左右 其次为晚间(饭后2~3小时) 早晨可做较轻量锻炼,如广播体操、 太极拳、剑、散步等

  29. 美国弗明汉前瞻研究(1950-1990) 凌晨和上午是脑卒中高发时间段 脑卒中人数 日时间分组 来源:Kelly-Hayes M, Wolf PA, Kase CS, et al. Temporal patterns of stroke onset: the Framingham Study. Stroke. 1995; 26: 1343 1347

  30. (五)养成习惯很重要 • 坚持三周就能初步形成习惯 • 坚持三个月就能形成稳定的习惯 • 坚持半年就能形成牢固的习惯

  31. 预防慢性疾病 保证身体健康 调整生活方式 除此别无它法

  32. 祝您健康幸福

  33.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