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55 Views
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深层次整合与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何克抗 Email: hekk@bnu.edu.cn http://www.etc.edu.cn / 学者专访/何克抗. 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深层次整合与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进程中的 “瓶颈”问题 二、敢问路在何方? 三、中国人的基础教育 “飞天梦”. 一、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进程中的 “瓶颈”问题. 1、 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1)硬件设施高速增长 校园网数量三年增加近十倍; 校园网带宽速率也有大幅提升。.
E N D
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深层次整合与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深层次整合与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何克抗 Email:hekk@bnu.edu.cn http://www.etc.edu.cn/学者专访/何克抗
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深层次整合与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深层次整合与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进程中的 “瓶颈”问题 二、敢问路在何方? 三、中国人的基础教育 “飞天梦”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一、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进程中的 “瓶颈”问题 1、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1)硬件设施高速增长 校园网数量三年增加近十倍; 校园网带宽速率也有大幅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一、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进程中的 “瓶颈”问题 1、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2)应用状况令人担忧 ① 80%以上只用于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没有其他的教育教学应用。 ② 在其余20%已开展必修课以外的应用中,有一部分用于教育行政管理(如校长办公系统,电子图书馆,财务报表,学生成绩统计……等);另有一部分用于辅助教学(CAI)。 ③ 真正能在各个学科教学中较普遍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真正围绕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这一目标来进行整合)的学校不到5%。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一、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进程中的 “瓶颈”问题 2、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校园网建设需要很大投入(少的几十万,中档的一百多万,高档的二三百万以上,有些学校投入更多)。“大投入应有大产出,高投资应有高效益”。 学校的产出是高素质人才,学校的效益应体现在各学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大幅提升。而目前的实际状况与上述目标有较大的距离: “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并未体现高效益”。信息技术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的建设没有能导致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不用说大幅度的提升)——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发展的“瓶颈”(关键所在)。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一、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进程中的 “瓶颈”问题 2、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当然,信息技术课作为必修课开设,无疑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但是“校校通”工程(尤其是校园网工程)的大量投资若仅仅体现在“信息技术课”这一门课的效益上,那就未免太不合算了(如果只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每所学校建一两个联网的计算机室就够了,不必花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资金去搞校园网)。 试想:哪一个投资者、哪一位纳税人愿意继续把大笔血汗钱投在没有多少效益、多少回报的项目中去呢?而教育信息化一旦没有继续投入,这个“化”也就到了尽头。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一、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进程中的 “瓶颈”问题 2、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所以,能否运用信息技术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来大幅度提升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实在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需在提升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方面狠下功夫。 这个问题——即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来大幅度提升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问题,不仅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 怎么办?解决问题的办法、出路在哪里?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二、敢问路在何方? 解决上述问题 (即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来大幅度提升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问题)的办法、出路在哪里? (1)向国外学习先进经验—— ①美国现任教育部长的看法; ②西方某些学者的意见; ③英国中小学校长访华团的观感; ④WebQuest的启示; ⑤Blending Learning的回归。 总之,西方的经验未必都是最先进的,路还要靠我们自己走(就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例,也充分说明了这点)。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二、敢问路在何方?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3年度(2000)的报告指出: “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合于全课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具有明确教育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 将数字化内容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即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 —这就是美国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最权威论述(涉及目标与本质:目标很清楚,本质未必很深刻)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二、敢问路在何方? 为了帮助学校更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年度(2000年)报告曾提出进行有效整合应注意的三个步骤(即如何进行有效整合的方法步骤): 步骤 1:确定教育目标,并将数字化内容与该目标联 系起来; 步骤 2:确定课程整合应当达到的、可以被测量与评 价的结果和标准; 步骤 3:依据步骤 2 所确定的标准进行测量与评价, 然后按评价结果对整合的方式做出相应的 调整,以便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2)从实践中自主创新——我们自己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理解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二、敢问路在何方?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定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建构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学习方式(例如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式学习)。 简而言之,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建构一种理想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二、敢问路在何方?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建构一种理想教学环境,以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这正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即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建构新型教学结构。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这种理解是科学的,至少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因为——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创建新型教学结构 • 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忽视“教学结构”改革 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不一定会觸动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等深层次问题;教学结构改革才能觸动这类问题。 “ 教学结构”是指 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 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创建新型教学结构 多年来统治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传统教学结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关系是: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机);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作为辅助教师教、即用于演示重点和难点的直观教具,传统CAI就是起这种作用;在这种结构下,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创建新型教学结构 • 忽视教学结构改革的严重后果 支持传统教学结构的 教育思想: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传承), 重教轻学 教学理论:传递接受(教育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刺激—反应 后果— 窒息创造性思维,抑制创新人才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实质来进行整合; 3.要注意运用“主导——主体相结合(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5.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 教学模式; 6.冲破传统教育理论的束缚,坚持教育创新,实现教育的跨跃式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二、敢问路在何方? 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要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具体如何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还得靠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到实践中去创新去探索。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目标(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达到) (1)语文:力图通过两年左右时间,使上完小学二年 级的儿童“能读会写”——掌握2500-3000 以上常用汉字(能手写2500,认读3000), 并能用电脑打出800-1000 字左右结构完整、 通顺流畅的文章; (2)英语:在小学阶段要掌握 3000左右英语单词,基本 解决听说读写问题; (3)信息技术:小学毕业要达到新课标初中毕业以上水平; (4)其他学科:要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达到 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从认 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 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等三个方面衡量)。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4)其他学科:要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达到 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大幅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各课程的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 其中认知目标涉及各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这类能力包括:阅读、计算、写作、看图、识图、实验以及上机操作等); 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创新思维能力(建立在创造性思维基础上的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各课程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跨越式发展 1 、地理课的案例(南北方人民的衣食住行) 2 、物理课的案例(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 3 、政治课的案例(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者合法权益:安全权、监督权、知情权、求偿权、 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人格尊重权、获得有关知识权。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和当事人协商,上告法院, 向有关行政法部门申诉。 朱迅与其父朱鼎文的故事; 朱迅----“我想听见”(手势语谱曲伴唱) 4 、语文课的案例(“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课文的主要内容(由于人们缺乏保护动物的意识, 大肆捕杀斑羚,把一群斑羚追逼到无法跳越的悬崖绝壁之前,使几十 只青老斑羚面临绝境,这时一只老斑羚出了一个主意……)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4 、语文课的案例(“斑羚飞渡”) 既很好地完成情感目标又很好地完成思维训练的认知目标 三方面的联想对比: (1)相反联想----为批判贪生怕死苟且偷生行为,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与动物在面临生死抉择时的表现作相反联想对比; (2)相关联想----为突现老斑羚挽救年青一代的重大历史使命感,将他们甘当踏板从而坠入万丈深渊与末级火箭在完成运送飞船任务的同时自身脱落消失于太空作相关联想对比; (3)相似联想----为歌颂老斑羚的自我牺牲精神,将青老斑羚接力跳越天堑而形成的桥梁与天边七色彩虹作相似联想对比。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三、中国人的基础教育 “飞天梦” 神州五号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其实中华民族有很多的飞天梦——不仅航天事业,还有其他各个行业,包括基础教育。 (七岁能读会写,小学毕业掌握第二语言,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的深层次整合,等等。中国人能做到的,外国人未必能做到)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end 何克抗 Email:hekk@bnu.edu.cn http://www.etc.edu.cn/学者专访/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