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安妮日记(节选)

安妮日记(节选). [德]安妮 · 弗兰克. 《 安妮日记 》1952 年第一次在英国出版时叫做 《 一个年轻女孩的日记 》 ,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它被翻译成 67 种语言,全世界的销量超过 3000 万本。

afric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安妮日记(节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安妮日记(节选) [德]安妮·弗兰克

  2. 《安妮日记》1952年第一次在英国出版时叫做《一个年轻女孩的日记》,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它被翻译成67种语言,全世界的销量超过3000万本。 《安妮日记》1952年第一次在英国出版时叫做《一个年轻女孩的日记》,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它被翻译成67种语言,全世界的销量超过3000万本。 安妮作为纳粹占领下的阿姆斯特丹的一名犹太女孩,这本书使她成为大屠杀中最著名的受害者。这本日记本是安妮13岁时的生日礼物,几个星期后纳粹就占领了阿姆斯特丹,她和家人不得不躲起来,但因遭告密而被纳粹找到。荷兰一名记者写了关于《安妮日记》的报道,唤醒了出版商的兴趣。1947年出版了1500本荷兰版的《安妮日记》,并在1959年被拍成了电影。

  3. 补充资料: 安妮·弗兰克是一位犹太少女,原居德国,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同年7月6日,由于迫害犹太人的风声紧急,她的一家和朋友共8名犹太人藏到了她父亲公司的密室,从此开始了历时25个月的暗无天日的生活。安妮虽然躲在密室里,但她的日记中所记载的大都是外面发生的事情。她描述了藏匿中的日常生活又充满了恐怖,犹太人如何被德国纳粹残酷迫害和屠杀。她多次描写阿姆斯特丹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不断谴责种族歧视。《安妮日记》中的小安妮作为一个成长期的少女,面对战争和种族迫害、自我成长、寻求自由等心路历程,平凡而真实,伴随着主人公的心境起伏,足以引起人们心中的震撼和共鸣,因此能够深深打动和吸引世界上众多的读者。

  4. 安妮创造了一个名叫吉蒂的虚拟的朋友。每天,安妮给吉蒂写信,叙述自己的心情和周围发生的事情。幻想着有一天日记能够公开发表。藏匿25个月之后,安妮一家被人出卖,他们被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安妮最后因伤寒而病死在集中营。8个藏匿着的犹太人中只有安妮的父亲奥特幸免于难。战争结束后的1947年,日记在荷兰编辑成书出版,这就是后人熟知的《安妮日记》。迄今为止,《安妮日记》被翻译成65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了3000多万册。时至今日,安妮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标签”,她象征着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受害者,甚至已经成为宗教迫害和暴政统治下受害者的象征。汉斯说:“人们聊起那段历史,就会谈到大屠杀,就会谈到安妮。”二战前,大约有8万犹太人居住在阿姆斯特丹,几乎没有人能够逃脱被屠杀的命运。安妮博物馆已经成为阿姆斯特丹历史最真实的见证。

  5. 希特勒对犹太人进行灭绝性的种族仇杀,杀害600多万犹太人。 他自私又狂暴、狠毒又残忍,是一个有严重病态心理的政治狂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

  6. 奧斯威辛犹太人集中营 犹太人残骸 集中营中骨瘦如柴的犹太人 集中营中焚化犹太人的炉子

  7. 一、整体感知 1、概括每一则日记的主要内容 2、提出了什么问题 3、请朗读你最感动的一则日记 4、圈划批注最牵动你心灵的语句,并让我们分享你的感受

  8. 圈划批注最牵动你心灵的语句,并让我们分享你的感受圈划批注最牵动你心灵的语句,并让我们分享你的感受

  9. 二、问题探讨 寻找对话对象,战胜心灵上的独孤。 1、在特殊的环境里,与常人不同,安妮把日记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她曾这样说:“没有日记,也就无我。”并且,在日记中虚拟了一个“吉蒂”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她为什么这样做?

  10. 问题探讨 2、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

  11.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12. 问题探讨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的对和平的向往。 3、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这样想?她的日记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13. 问题探讨 4、在第8则日记中,安妮这样写道:“战争不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罪过一样大”安妮的这句话是否正确?

  14. 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安妮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深刻的。

  15. 补充资料: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1933年,德国150万纳粹党人中,工人和农民党员共5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有组织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很多是来自德国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商人。 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16. 补充资料: 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德国人:一个双重历史的国家》中谈及二战时说:“但是所有这些陈述,都没有涉及德国人民应当负什么罪责。”“但是在国内深入一步追究这场世界大战的罪责,就会直接指向德国人民。德国人民多年来以默许的态度对待这场罪恶,现在要想说成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或无辜者,这是徒劳的。”

  17. 补充资料: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

  18. 问题探讨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5、在所选的最后一则日记中,安妮写道:“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对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19. 反映犹太人生活 Life is Beautiful 美丽人生 反法西斯战争影片 辛德勒名单

  20. 作业: • 读了安妮的日记,你一定会有很多感触,请给前文安妮的照片配一篇200字左右的解说词。 • 你可以像安妮一样,给你的日记起个名字并向它倾吐你的心声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