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k likes | 1.53k Views
1 、通过 《 雪 》 了解鲁迅 《 野草 》 的主要特点 2 、通过 《 故乡的野菜 》 了解周作人与鲁迅散文的差异 3 、梁实秋 《 雅舍 》 体现的艺术主张和风格. 1 、现代散文个性解放色彩 2 、散文范围的扩大 3 、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 4 、语言的多样化. 1 、 现代散文个性解放色彩 自“五四”以来,现代的散文是因个性的解放而滋长了,正如胡适之先生在 1922 年 《 申报五十年纪念特刊 》 上“ 《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 中所说:. 2 、散文范围的扩大 3 、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 4 、语言的多样化.
E N D
1、通过《雪》了解鲁迅《野草》的主要特点 2、通过《故乡的野菜》了解周作人与鲁迅散文的差异 3、梁实秋《雅舍》体现的艺术主张和风格
1、现代散文个性解放色彩 2、散文范围的扩大 3、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 4、语言的多样化
1、现代散文个性解放色彩 自“五四”以来,现代的散文是因个性的解放而滋长了,正如胡适之先生在1922年《申报五十年纪念特刊》上“《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所说:
2、散文范围的扩大 3、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 4、语言的多样化
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五四”时期 三十年代散文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散文
有种种样式、流派,有中国名士风,外国绅士风,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劲健、绮丽、或洗练、或含蓄(朱自清)有种种样式、流派,有中国名士风,外国绅士风,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劲健、绮丽、或洗练、或含蓄(朱自清)
鲁迅杂感文创作成就最高: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散文诗《野草》、《朝花夕拾》
周作人《谈龙集》、《谈虎集》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冰心《寄小读者》 林语堂、郁达夫、徐志摩、郭沫若等人的作品
继承传统,在表现社会生活容量、文体演变等方面有新发展,成就最突出的是议论性散文。继承传统,在表现社会生活容量、文体演变等方面有新发展,成就最突出的是议论性散文。
鲁迅的杂文《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等鲁迅的杂文《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等 瞿秋白、徐懋庸的杂文,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游记散文郁达夫《屐痕处处》
朱自清《欧游杂记》、《伦敦杂记》 何其芳《画梦录》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李广田《画廊集》等, 传记散文游郭沫若、庐隐、沈从文等人的作品 小品文有林语堂、周作人等的作品。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人们迫切地关心战况,导致报告文学的兴盛。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人们迫切地关心战况,导致报告文学的兴盛。
丘东平《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这样的敌人》丘东平《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我认识这样的敌人》 曹白《这里,生命也在呼吸》 周立波《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战地日记》 丁玲《孩子们》 许迟《大场之夜》
华山、周而复、白朗等的作品。 小品文:茅盾《白杨礼赞》、《风景谈》 萧红《萧红散文》、沈从文《湘西》等。
其中的23篇散文诗不但是鲁迅最具灵感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独具一格的一种体裁。鲁迅自己称之为“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其中的23篇散文诗不但是鲁迅最具灵感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独具一格的一种体裁。鲁迅自己称之为“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
萌芽中的真正的诗:浸透着强烈的情感力度的形象,幽暗的闪光和奇异的线条时而流动时而停顿,正像熔化的金属尚未找到一个模子。萌芽中的真正的诗:浸透着强烈的情感力度的形象,幽暗的闪光和奇异的线条时而流动时而停顿,正像熔化的金属尚未找到一个模子。 ——夏济安
作品内容的对称和平衡: 鲁迅本人在集子完成以后的“题词”中,也将集子内容概括为以下一些成对的形象和观念:空虚和充实,沉默和开口,生长和腐朽,生和死,明和暗,过去和未来,希望和失望。这些都是置于互相作用、互相补充和对照的永恒的环链里:腐朽促进生长,但生长又造成腐朽;死肯定了生,但生也走向死;充实让位于空虚,但空虚也会变成充实。
2、特色 内心的剖析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形成充满诗意与哲理,幽远奇峻的抒情特色
“独语”是以艺术的精心创造为其存在前提的,它要求彻底摆脱传统的写实的摹写,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者的艺术想象力,借助于联想、象征、变形……,以及神话、传说、传统意想……,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于是,在《野草》里,鲁迅的笔下,涌出了梦的朦胧、沉重与奇诡,“鬼魂”的阴森与神秘;奇幻的场景,荒诞的情节;不可确定的模糊意念,难以理喻的反常感觉;瑰丽、冷艳的色彩,奇突的想象,浓郁的诗情……。
和《朝花夕拾》的平易、自然相反,《野草》充满了奇峻的变异,甚至语言也是日常生活用语的变异,集华丽与艰涩于一身;文体自身也发生了变异:《野草》明显地表现了散文的诗化、小说化(《颓败线的颤动》)、戏剧化(《过客》)的倾向。人们不难发现这位孤独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的变异与创造时的陶醉感:这多少缓解了他内心的孤寂吧。和《朝花夕拾》的平易、自然相反,《野草》充满了奇峻的变异,甚至语言也是日常生活用语的变异,集华丽与艰涩于一身;文体自身也发生了变异:《野草》明显地表现了散文的诗化、小说化(《颓败线的颤动》)、戏剧化(《过客》)的倾向。人们不难发现这位孤独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的变异与创造时的陶醉感:这多少缓解了他内心的孤寂吧。 然而鲁迅又一再申明,他并不希望青年读他的《野草》——《野草》只属于他自己。
(三)《雪》 《野草》中的很优秀的一篇 1925年初创作于北京
1、内容 描绘了南北方不同的雪景,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对冷酷现实的奋勇抗争的精神。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 江南的雪 “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雪,是雨的精灵” 北方的雪 “荷戟独彷徨”的孤独
当时鲁迅战斗在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在南方革命形势的推动下,北方反帝反封建的烈火愈烧愈旺。尽管这时作者亲身经历了五四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有时不免产生“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孤独之感,但他的主导精神是积极向上、奋勇前进的。当时鲁迅战斗在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在南方革命形势的推动下,北方反帝反封建的烈火愈烧愈旺。尽管这时作者亲身经历了五四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有时不免产生“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孤独之感,但他的主导精神是积极向上、奋勇前进的。
正因为〈雪〉不是一幅单纯的雪景画,而是以革命的思想感情作为灵魂,表现了作者崇高的精神世界,所以才有感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正因为〈雪〉不是一幅单纯的雪景画,而是以革命的思想感情作为灵魂,表现了作者崇高的精神世界,所以才有感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细腻深情 南方的雪 不同的描写对象之间具有相互映衬的效果 粗犷激烈 北方的雪 南方的雪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体现了作者对故乡和现实生活的两种不同的感情 对冷酷现实的抗争 北方的雪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磐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磐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 •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写江南的雪景,语言华美、文采风流; 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语言,朴素形象,生活气息浓; 写北方的雪景,热烈、瑰丽,抒发了作者面对冷酷现实的战斗豪情。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身黄的馨口的腊梅花;雪下还有冷绿的杂草。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身黄的馨口的腊梅花;雪下还有冷绿的杂草。 • 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1、将《雪》作为野草的一篇,领会野草的命意和风格。1、将《雪》作为野草的一篇,领会野草的命意和风格。 2、参照现代有关散文,如俞平伯的《陶然亭的雪》,《西湖的雪景》,王鲁彦的《雪》等,做比较分析,或写一篇以雪为题的散文。
1、《雪》对南北方雪不同特点的描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雪》对南北方雪不同特点的描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分析《雪》内部的对照和递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