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39 Views
“ 十二五”中的公共图书馆事业 北京大学 李国新 2010 年 11 月 29 日 深圳. 一、“十一五”的成就与问题. 主要指标比较: 2005 与 2009. “ 十一五”的亮点.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政策框架形成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丰硕 公共图书馆法制建设取得突破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服务 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走在了前列. 看现象:发展不平衡. 看现象:发展不平衡. 看现象:由“人吃书”、“书吃人”到“人吃楼”. 看数据:公共图书馆设置与分布.
E N D
“十二五”中的公共图书馆事业 北京大学 李国新 2010年11月29日 深圳
“十一五”的亮点 •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政策框架形成 •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丰硕 • 公共图书馆法制建设取得突破 •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服务 • 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走在了前列
看现象:由“人吃书”、“书吃人”到“人吃楼”看现象:由“人吃书”、“书吃人”到“人吃楼”
看数据:公共图书馆设置与分布 截至2009年底,全国至少有12个地(市)级政府、368个县(市)级政府尚未在本行政区域内设置同级公共图书馆
看数据:经费增幅与比重 公共图书馆经费增长幅度低于同期国家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公共图书馆经费总额在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下滑
简单的结论 • 设施网络不健全,图书馆覆盖率低 • 事业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距和城乡差别 • 基本保障不到位,资源和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 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服务效益不理想 • 人才匮乏与结构不合理并存
“十二五”的发展目标 • 初步形成区域性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 公共图书馆专业化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益明显提高 • 在经济发达地区,建成一批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公共图书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办馆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基本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 发展的质量和速度超越“十一五”时期的水平,保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领先地位 保障基本、构建体系 提升效益、培训队伍
全面实施“免费开放” • 以全面实施“免费开放”为突破口,确保经费总量满足提供完善的基本服务对资源、人员、运行保障的需求,经费结构科学合理 • 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计划 • 文化部“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含义与举措 • 免费开放设施场地 • 免费提供基本服务项目(文献资源检索、阅览、外借;上网与数字资源的检索、浏览;参考咨询服务;阅读推广活动;面向基层的延伸服务或流动服务;公益性讲座和展览 ) • 免费提供配套管理服务(办证、验证及存包等 ) • 取消上述环节的收费项目 • 限期收回出租设施 • 降低非基本服务收费
“免费开放”的经费保障政策 • 需要财政补足的经费 • 原有收费项目取消而减少的收入 • 运转、管理与服务增量所需经费 • 完善基本服务项目所需经费 • 各级政府的职责与任务 • 免费开放所需经费原则上由地方政府承担 • 中央财政予以适当奖励和补贴 (测算“十二五”期间143.8亿)
构建组织体系与设施体系 • 图书馆是一个组织体系而不只是一座建筑。总分馆制是形成组织体系的实现方式之一。 • 总分馆制的最大障碍是体制障碍(探索:禅城“责任主体上移”、嘉兴“多级投入,集中管理”、苏州“政府购买服务”) • 服务体系建设的难点在体系末端(文化部“全国村级文化建设座谈会”、《关于加强村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组织体系以设施体系为基础 • 服务网点的星罗棋布、合理布局,是形成服务体系的先决条件 • 地级图书馆建设 • 县级图书馆修缮 •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 • 流动图书馆建设计划
资源建设与服务能力提升 • “人手一书”计划 • 全国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悦读宝贝”计划 • 提升服务能力(有效注册读者达到总人口的5%;人均外借0.3册/年;人均到馆1次/年;人均参考咨询0.1次以上/年;远程访问年增10%;馆藏文献利用率75%以上,公众满意度80%以上)
队伍建设 • 中宣部、中组部、中编办、发改委、财政部、人保部《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 文化部《关于开展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的意见》 • 基层文化队伍培训项目(图书馆员知识更新工程):用5年时间,对现有24.27万县乡专职文化队伍和366.85万左右的业余文化队伍进行系统培训
培训实施方式 • 分类分级实施 • 建立健全覆盖全国的培训网络 • 建立网络远程培训服务平台 • 编辑出版系列教材 • 培养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 • 示范区:探索如何形成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示范项目: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某一方面、某一构成要素进行探索 • 为构建基本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或体系的构成要素、组成方面)提供实践示范和制度建设经验
实施方式 • 规划先行 • 整体推进 • 与制度设计研究相结合 • 制定标准,创建达标 • 地级市政府或省直辖县政府申报,专家委员会评审,文化部、财政部批准 • 命名、授牌、经费补助和奖励
《公共图书馆法》 • 由“图书馆法” →“公共图书馆法” →“国家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法” →“公共图书馆法” • 支撑研究→讨论稿→征求意见稿→文化部审查稿 • 基本思路:条文原则化,确立基本制度,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具体问题通过实施细则或行政主管部门的规章、政策解决
立法支撑研究专题-1 • 国内外立法资料收集与分析 • 立法背景与必要性、可行性研究 • 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与功能研究 • 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与体系建设研究 • 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研究 • 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研究
立法支撑研究专题-2 • 公共图书馆人、财、物保障及呈缴本制度研究 • 著作权保护法在公共图书馆的适用研究 • 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法律保障研究 • 读者权益与图书馆服务研究 • 公共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数字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研究
法律草案框架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公共图书馆的设立与职能 • 第三章 国家图书馆的设立与职能 • 第四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 第五章 图书馆服务 • 第六章 工作人员 • 第七章 法律责任 • 第八章 附则
谢谢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大学信息管理系 100871 电子邮件:ligx@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