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从药学视角诠释静脉给药

从药学视角诠释静脉给药. 李国锋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第一节 静脉给药概述 第二节 静脉给药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第三节 静脉给药后药物的体内动力学 第四节 静脉给药中药物配伍分类问题. 第一节 静脉给药概述. 静脉给药概论. 药物的给药途径 口服:片剂、胶囊剂,颗粒剂 皮肤:乳膏、凝胶、洗液 五官:滴鼻剂,眼药水,口腔膜剂 血管: 静脉给药 和动脉给药 - 注射剂 其它:皮下给药,肌肉给药 - 注射剂 药物给药途径选择的原则 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作用特点和病情的需要 例如:胰岛素 - 口服无效

adr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从药学视角诠释静脉给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从药学视角诠释静脉给药 李国锋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2. 第一节 静脉给药概述 • 第二节 静脉给药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 第三节 静脉给药后药物的体内动力学 • 第四节 静脉给药中药物配伍分类问题

  3. 第一节 静脉给药概述

  4. 静脉给药概论 药物的给药途径 口服:片剂、胶囊剂,颗粒剂 皮肤:乳膏、凝胶、洗液 五官:滴鼻剂,眼药水,口腔膜剂 血管:静脉给药和动脉给药-注射剂 其它:皮下给药,肌肉给药-注射剂 药物给药途径选择的原则 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作用特点和病情的需要 例如:胰岛素-口服无效 MgSO4-给药途径不同,发挥疗效不同

  5. 静脉给药概论 静脉给药的现状 静脉给药是我国临床医疗服务的重要医疗手段之一,是目前国内临床最广泛的给药途径,据调查,我国有80%以上的住院病人接受输液治疗。

  6. 静脉给药概论 静脉给药治疗的目的 补充水,电解质及调节酸碱平衡 补充机体所需的能量及营养物质 救治休克,维持有效血液循环 抗感染、化疗

  7. 静脉给药概述 • 静脉给药的优点 • 不能经口服的病人 • 起效快,静脉给药可经血液循环迅速到达全身,在抢救病人时,争取宝贵时间。 • 通过控制给药速度,使血药浓度保持相对平稳 • 按需给予,及时起效,如病人自控镇痛泵。

  8. 静脉给药概述 • 静脉给药的缺点 • 静脉治疗可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创伤及并发症 • 由于是侵入性操作,还能增加病人感染的机会 • 静脉给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人的行动 • 相对费用较高 • 静脉给药引起的Side-effects(详见第二节)

  9. 第二节 静脉给药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10. 静脉给药常见不良反应 1、热原反应:多由内毒素所致,此反应在临床中最为常见。 2、静脉炎:药物的性质,PH以及渗透压等。 3、死亡:药物过敏和超剂量

  11. 药物引起静脉炎的因素 1. PH值 2. 渗透压 3. 刺激性 4. 药物的沉淀

  12. 一、药物溶液PH值对静脉内膜的影响

  13. 血液pH值为7.35-7.45 • pH<7.0为酸性,<4.1为强酸性; • pH>9.0为强碱性 一般来说,超过正常范围(7.35-7.45)的药物经静脉给药后均会损伤静脉内膜,程度上不同: • pH < 4.1 • 在无充分血流下,可以见到明显静脉内膜组织改变 • pH 4.0-8.0 • 一般内膜刺激小 • pH > 8.0 • 内膜粗糙,血栓形成

  14. 一组实验室细胞培养的数据 • PH 2-3或PH 11时,细胞很快就死亡 • PH 4时,细胞存活仅10分钟

  15. 动物实验 外周输液6小时,不同PH的输液产生不同的结果: • PH 4.5 时100%发生静脉炎 • PH 5.9 时50%出现轻到中度静脉炎 • PH 6.3 时20%出现轻度静脉炎 From Marc Sranz, Pharm D , INS ,2008

  16. PH值 —例举部分药物PH值 血液PH 环吡嘧啶 环丙沙星 ^ 多巴胺 吗啡 强力霉素 顺铂 庆大霉素 大仑丁 5-Fu 钾盐 氨苄青霉素 万古霉素 溶 液 阿 霉 素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 生理pH 碱

  17. PH相关性静脉炎 • 原因:对血管内膜的刺激 加重的因素包括: • 血液稀释不充足 • 留置时间过长 • 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

  18. 预 防 • 充分的血液稀释 —首选 • 合理酸碱溶液稀释 •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 加大溶液稀释量 • 掌握静脉输液速度

  19. 二、 药物溶液渗透压对静脉血管的影响

  20. 小结:渗透压与静脉血管炎 • 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 高度危险 >600 mOsm/L 中度危险 400-600 mOsm/L 低度危险 <400 mOsm/L 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不同,出现不同的渗透压值

  21. 三、药物的刺激性与静脉血管炎

  22. 一些药物本身的PH值及渗透压均接近生理水平,仍然有极高的可能性造成静脉炎如某些化疗药物及中药(腐蚀性,刺激性,细胞毒性、微粒等)

  23. 药物中不溶性微粒 • 药物制备过程中产生 • 药物放置过程中产生 • 精密输液器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发生率

  24. 四、药物的沉淀

  25. 药物沉淀引起的静脉炎 • Contact between two or more incompatible drugs or fluids 两种或多种不相容药物/液体 • Alteration in drug pH 药物PH值变化 • Precipitating forms inside catheter lumen 管内沉淀形成 • Lipid sludge from fat emulsion 脂肪乳沉积

  26. 静脉给药引起的两起医疗纠纷 • 右旋糖酐:临产孕妇使用,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婴儿死亡,母亲右侧大腿坏死。用药前羊水检测>500mL,按照规定(药物说明书)羊水<400mL才可以使用。结果: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 氟达拉宾: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禁止使用,30-70 mL/min之间,剂量减半。患者,女,40KG, 71岁,按照常规化疗每天使用50mg,3天后白细胞计数为零。诱发严重感染,死亡。

  27. 第三节 静脉给药后药物的体内动力学

  28. 静脉给药方式

  29. 不同方式静脉给药的药——时曲线 A:静脉快注 B:稀释慢推 C:恒速滴注

  30. 第四节 静脉给药中药物配伍分类问题

  31. 配伍禁忌的分类 1、物理性配伍禁忌:在药物合用时,由于物理性质的变化,影响药物的配制、使用和疗效; 2、化学性配伍禁忌:药物合用时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沉淀、气体、变色,分解生成毒物或爆炸而影响药理作用; 3、药理性配伍禁忌:药物配伍应用后,由于药理作用方面相互干扰,使彼此作用减弱或消失,不能产生应有的疗效,或使毒性增强甚至发生意外

  32. 常见的药物配伍分类 • 物理配伍禁忌 氯化钠注射液+安定注射液 氯化钠注射液用量≥60ml 氯化钠注射液用量<60ml 可配伍 白色浑浊 安定与5%的GS或0.9%氯化钠或乳酸钠注射液配伍时会析出沉淀, 原因是安定在水中溶液度低。

  33. 常见的药物配伍分类 • 化学配伍禁忌 ATP注射液 PH=8≈11 维生素B6注射液 (酸性) + 酸碱沉淀

  34. 常见的药物配伍分类 • 化学配伍禁忌 庆大霉素 维生素K1 维生素C注射液 + + 不可配伍 维生素K1与维生素C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致维生素K1疗效降低,其次维生素K1中含有聚山梨酯-80,可使庆大霉素抗菌能力下降

  35. 常见的药物配伍分类 • 药理方面配伍禁忌 葡萄糖注射液(GS) 磷霉素注射液 + GS抑制磷霉素活性

  36. 祝:在座的各位 • 开心快乐每一天! • 做一个,美丽天使,智慧女人! Thank you!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