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70 Views
陕西省林业厅. 建设绿色陕西 应对气候变化. 彭 鸿. 1. 2. 3. 陕西省林业厅. 内 容 提 要.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西林业. 气候变化下陕西林业大有可为.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一、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西林业.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西林业. ---- 固碳储碳 ---- 经济性、耐久。 ---- 多种功能(生态、社会、经济) 工业减排 100 美元 / 吨 核能、风能、生物质燃料 70—100 造林 5—10 美元. (一) 森林面积大幅增加.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西林业.
E N D
陕西省林业厅 建设绿色陕西 应对气候变化 彭 鸿
1 2 3 陕西省林业厅 内 容 提 要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西林业 气候变化下陕西林业大有可为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一、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西林业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西林业 ---- 固碳储碳 ---- 经济性、耐久。 ---- 多种功能(生态、社会、经济) 工业减排100美元/吨 核能、风能、生物质燃料 70—100 造林5—10美元
(一)森林面积大幅增加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西林业 • 十年来全省累计造林836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803.75万亩)。全省林地面积已达1.84亿亩,森林面积1.15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30.9%提高到37.3%. • 林木总蓄积达3.6亿立方米。近几年全省活立木蓄积量平均每年增1200万立方米。 • 固碳11.5亿吨(150.5吨/公顷),放氧10.2亿吨。每年活立木 固碳约2000万吨,放氧1900万吨。
(二)水土流失明显减少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西林业 退耕还林工程投入达175亿元,完成退耕还林3449.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8万平方公里. 黄土高原区年均输入黄河泥沙量由原来的8.3亿吨减少到4.0亿吨。 沙区造林保存1869万亩,固定流沙700万亩。小气候条件得以改善。
(三)天然林得到休养生息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西林业 1998年我省启动实施天保工程至今,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坚决停止了对资源消耗大的商品性木炭生产、运输和销售,取缔了以本省木材为原料的经营加工企业1000多家,有效地控制了森林资源消耗,森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 全省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50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年均森林生长总量的3.8倍。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西林业 天保工程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太白山天保工程区美景如画
(四)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西林业 全省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2个,面积达1450.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由2000年的1.25%提高到4.7%。其中建立湿地类型的保护区10个,总面积达17.8万公顷。
以朱鹮、大熊猫、羚牛、褐马鸡等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朱鹮从1981年最初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1000多只、濒危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西林业 科研监测 秦岭大熊猫人工繁育取得成功、种群数量达到273只,成为全国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 野外救护
(五)森林灾害大幅度减少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西林业 多年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火灾受害率仅为0.013‰左右,远低于0.2‰的国家控制指标。 森林病虫害防治成效明显,成灾率控制在5.38‰,低于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
(六)林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陕西林业 2007年以来,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功。 2009年开始全面推开,已承包到户6690万亩。今年主体改革任务36个县基本完成。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二、气候变化下陕西林业大有可为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下陕西林业大有可为
(一)森林覆盖率还不高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下陕西林业大有可为 • 合计326.27万公顷(4894.05万亩): • 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225.82万公顷(3387.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8.40%, • 未成林造林地加上100.45万公顷(1506.75万亩)的,占土地总面积26.58%。
(二)森林质量不高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下陕西林业大有可为 1)全省天然林中约80%为次生林,蓄积59.7立方米/公顷,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0%,世界平均水平的56%。生长量2.6立方米/公顷。 2)按面积计算,有健康森林占45.58%,而亚健康和不健康的森林要占54.42%。 3)森林的稳定性和涵养能力还很弱。
(三)湿地总量偏小、沙漠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遏止。(三)湿地总量偏小、沙漠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遏止。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下陕西林业大有可为 --耕地占据江河与湖泊湿地。“围湖造田” --水库退化、干枯频发,尤其是生物物种得以存在和大量繁衍生长的水生条件稀缺。 --全省重要湿地只有55处,已建湿地类型的保护区只有10个。
(四)林区群众收入较低 陕西省林业厅 气候变化下陕西林业大有可为 - -林业投入不足; - -山区群众收入偏低; - -林区基础设施薄弱。
三、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一)切实抓好“一管三防”工作,确保现有森林资源安全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森林火灾、病虫害和非法征占用林地等都会释放一定的二氧化碳。特别是森林火灾,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损失,还是森林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
1、继续实施天保工程,使天然林得到进一步休养生息。1、继续实施天保工程,使天然林得到进一步休养生息。 2、认真执行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苗木采挖管理。 3、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4、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5、严密防范和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二)积极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的固碳总量(二)积极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的固碳总量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2020年新增 造林面积 4000万公顷、新增森林蓄积 13亿立方米,人均约0.5亩和1立方米。
1、继续实施好退耕、三北、长防等林业重点工程,同时争取启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项目、亚行西北三省区生态建设项目以及国际碳汇项目,扩大造林面积,增加森林碳库容量。1、继续实施好退耕、三北、长防等林业重点工程,同时争取启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项目、亚行西北三省区生态建设项目以及国际碳汇项目,扩大造林面积,增加森林碳库容量。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三北防护林工程 延川县退耕还林现场
2、针对河流两岸、道路两旁、村镇周围缺林少绿的现状,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在人口密集区造林绿化,净化空气,固炭制氧,同时达到美化人居环境的目的。2、针对河流两岸、道路两旁、村镇周围缺林少绿的现状,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在人口密集区造林绿化,净化空气,固炭制氧,同时达到美化人居环境的目的。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1个20万千瓦机组的煤炭发电厂每年约排放87.78万吨二氧化碳,可被3.2万公顷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 1驾波音777飞机从北京到上海来回旅程约4小时,1天1个来回,1年约排放28032吨二氧化碳,可被1000公顷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 1辆奥迪A4汽车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0.2吨,可被0.7公顷人工林在1年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当量抵消。
(三)加大中幼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增强单位面积森林的固碳功能。(三)加大中幼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增强单位面积森林的固碳功能。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发达国家的林分每公顷蓄积量为210—300立方米 我国林分每公顷蓄积量为85立方米,仅为发达国家单位林分蓄积的1/3左右。 我省林分每公顷蓄积量不到60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四)优化产业结构,以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减轻森林压力。(四)优化产业结构,以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减轻森林压力。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1、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林农在保护森林资源中的重要作用。1、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林农在保护森林资源中的重要作用。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 全省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集体林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将94个县仍由集体经营管理的4420万亩林地划分到户,实行家庭承包; -- 对已经承包到户的6690万亩林地进一步规范承包合同,稳定和完善承包关系。预计明年我省集体林权主体改革任务就基本完成。
2、大力发展经济林,提高农民收入,改变林农过去“靠山吃山”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编制了《五大干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规划》,规划到2015年在9个重点区域、56个基地县新建经济林615万亩,改造低产林436万亩,五大干杂果经济林累计达到2050万亩,盛果期年总产值达到390亿元,果农年人均收入3500元。
(五)加快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扩大森林碳库容量(五)加快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扩大森林碳库容量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成熟林生长趋于平缓,如果合理采伐利用,加快更新造林,使更新跟上采伐,一方面,90%的林木仍以实物形态长期贮存碳;另一方面,采伐地更新造林,可为森林固碳提供新的空间。
(六)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促进节能减排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据专家估计,到本世纪中叶,生物质能源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据专家估计,到本世纪中叶,生物质能源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黄连木 重点发展油桐、元宝枫、黄连木、栎类等高产高含油率或高热值的木本生物质能源,增加矿物质能源环保、可再生型替代品的供给,继续减少环境污染。
(七)加大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水土整治力度,增强土壤的储碳功能(七)加大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水土整治力度,增强土壤的储碳功能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推行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治理模式,进一步减少土壤裸露,增强土壤储碳能力,拓展减排空间。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土壤储存了大量有机碳,水土流失会削弱土壤储碳功能。科学研究表明:将非森林土壤转化为森林土壤,土壤中有机碳可增加50%以上。 我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黄河下游淤积而造成“地上河”的粗泥沙几乎全部由陕西流入黄河的。
(八)提高森林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使用寿命,增强木质林产品贮碳功能 (八)提高森林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使用寿命,增强木质林产品贮碳功能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鼓励使用天然、绿色、无污染的林产品,并延长使用寿命,以降低能耗、增加减排,扩大木材和林产品的碳库容量。
(九)加大湿地保护区建设,推进湿地恢复 (九)加大湿地保护区建设,推进湿地恢复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做好我省湿地保护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争取更多湿地纳入国家计划,启动湿地保护二期工程,加强湿地恢复与管理,增加湿地的贮碳量。 做好我省湿地保护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争取更多湿地纳入国家计划,启动湿地保护二期工程,加强湿地恢复与管理,增加湿地的贮碳量。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目前,全省现有重要湿地55块,已建立湿地类型保护区10个,总面积17.8万公顷。 湿地是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是全球最大的碳库,碳总量约770亿吨,超过农业生态系统(150亿吨)、温带森林(159亿吨)和热带雨林(428亿吨)。因此,湿地具有强大的固炭能力,它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加大宣传、立法和生态补偿力度,倡导绿色生活。 (十)加大宣传、立法和生态补偿力度,倡导绿色生活。 陕西省林业厅 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应战气候变化 森林法 陕西省森林管理条例 陕西省义务植树条例 --- 林业碳汇工作法制化轨道 --- 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陕西省林业厅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