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21 Views
1 、如何做到忠实履行义务? 2 、分别列举“法律鼓励做的”、“法律要求做的”、“法律禁止做的”有关行为 3 、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何意义? 4 、我们只有做到什么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自主导读:. 如何做到忠实履行义务?. ( 1 )法律鼓励做的,我们要 积极 去做; ( 2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 必须 去做; ( 3 )法律禁止做的,我们 坚决不做. ( 1 )为灾区爱心捐助是属于履行义务还是在行使权利?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定义务? ( 2 )这是法律鼓励做的,还是法律要求做的,或是法律禁止做的?.
E N D
1、如何做到忠实履行义务? 2、分别列举“法律鼓励做的”、“法律要求做的”、“法律禁止做的”有关行为 3、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何意义? 4、我们只有做到什么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自主导读:
如何做到忠实履行义务? (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要积极去做; (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1)为灾区爱心捐助是属于履行义务还是在行使权利?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定义务?(1)为灾区爱心捐助是属于履行义务还是在行使权利?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定义务? (2)这是法律鼓励做的,还是法律要求做的,或是法律禁止做的?
一、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3)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4)请你列举一些我国法律鼓励和提倡公民实施的行为。 (5)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何意义? 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列举我国法律要求我们做的行为: 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遵守宪法和法律 保守国家机密 维护国家统一 遵守交通法规 孝敬父母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
教材第19页“地理环保小组同学的行为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法律要求我们做的,应该像地理环保小组的同学那样按法律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 对自己和国家有什么益处? 对自己:有助于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对国家:有利于避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和改善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利国利民。
三 、法律禁止做的 我们坚决不做 列举法律禁止做的行为: 宪法条文: 第4条 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第9条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第37条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38条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39条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49条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民法条文: 第75条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第99条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禁止吸毒、贩毒 禁止酒后驾车 禁止虐待老人 禁止偷税漏税
教材第21页“贾某、姜某的案例” 他们为什么会触犯法律?我们从中受到什么警示? 他们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所以会触犯法律。 警示:⑴实施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必然会对他人、社会、国家造成危害;⑵凡是法律禁止做的行为,我们要坚决不做;⑶实施法律禁止做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即触犯法律,对所造成的后果,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就是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将下列事件按照要求进行分类 A.抢劫 B.遵守交通规则 C.交缴税款 D.接受义务教育 E.推广普通话 F.乱砍乱伐 G.监视他人的行动 H.植树造林 I.拾金不昧 J.保护野生生物 K.窃取商业秘密 哪一些属于我们不能做的? (A F G K) (法律禁止的) 哪一些属于我们必须做的? (B C D J) (法律要求的) 哪一些属于我们应该做的? (E H I) (法律鼓励的)
总之,我们只有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深道德的合格公民。总之,我们只有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深道德的合格公民。 正确行使权利 忠实履行义务
宪法: “ 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献血法: 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 国家提倡“五爱”公德;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实施见义勇为;推广普通话;扶贫帮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热心公益事业,奉献社会;勤俭持家;捐资助学、发展教育事业等。
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她的辛勤操劳下,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李灵上台领奖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李灵 李灵为自己的学生骑车收书
夸夸我们自己 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在做
人人都奉献一片爱心, 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