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79 Views
第十六章.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裁判. 第一节 民事判决. 一、民事判决的概念和特点 民事判决,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民事案件的审理,根据查明和认定的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权威性判定。 特点: 1 、民事判决由审判组织依法制作,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表现形式。 2 、民事判决是用以确定案件的实体问题的法定形式。 3 、民事判决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和当事人进行诉讼的结果。 4 、民事判决具有权威性。. 二、民事判决的种类. 1 、根据其所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民事判决可以分为诉讼案件的判决和非诉讼案件的判决。
E N D
第十六章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裁判
第一节 民事判决 一、民事判决的概念和特点 • 民事判决,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民事案件的审理,根据查明和认定的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权威性判定。 • 特点: 1、民事判决由审判组织依法制作,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表现形式。 2、民事判决是用以确定案件的实体问题的法定形式。 3、民事判决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和当事人进行诉讼的结果。 4、民事判决具有权威性。
二、民事判决的种类 1、根据其所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民事判决可以分为诉讼案件的判决和非诉讼案件的判决。 2、根据其所解决争议的方式不同,民事判决可以分为给付判决、确认判决和变更判决。 3、根据其所依据的审级和审判程序不同,民事判决可以分为一审判决、二审判决和再审判决。 4、根据其是否生效,民事判决可以分为生效判决和未生效判决。
5、根据其是终结案件的全部还是一部,民事判决可以分为全部判决和部分判决。5、根据其是终结案件的全部还是一部,民事判决可以分为全部判决和部分判决。 6、根据双方当事人是否都出庭,民事判决可以分为对席判决和缺席判决。 7、根据其作出的先后时间,民事判决可以分为原判决和补充判决。
三、民事判决的内容和形式 (一)首部 1、标题和案号 2、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基本情况 3、案由 (二)正文 1、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和权利请求 2、判决理由 3、判决主文 (三)尾部
四、民事判决的效力 (一)民事判决生效的时间 (二)生效民事判决产生的法律后果 1、拘束力 2、既判力 3、执行力
第二节 民事裁定 一、民事裁定的概念 • 民事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对所发生的程序上应当解决的事项作出的权威性判定。 • 判决与裁定的区别: • 1、判决和裁定的作用不同; • 2、判决和裁定的适用阶段不同; • 3、判决和裁定的表现形式不同; • 4、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期间不同。 二、民事裁定的形式和内容 • 裁定既可以以书面形式作出,也可以以口头形式作出。 • 民事裁定书也由首部、正文、尾部组成。
三、民事裁定的适用范围 (一)不予受理 (二)管辖权异议 (三)驳回起诉 (四)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六)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七)补正判决书的笔误 (八)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九)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者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十)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四、民事裁定的效力 • 裁定生效后也在法律上产生拘束力,约束法院和当事人;有的裁定如先予执行等还具有执行力。 • 裁定的效力表现在: • 第一,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必须依裁定办事,不得再对同一事项提出相同要求。 • 第二,人民法院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改变生效裁定的内容。 • 第三,有些裁定对社会有关部门和人员也具有拘束力。
第三节 民事决定 一、民事决定的概念 民事决定,指人民法院对民事诉讼中的特殊事项依法作出的权威性判定。 二、民事决定的适用范围 (一)决定回避 (二)决定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 (三)决定诉讼费用的减、免、缓 (四)决定顺延期限 (五)决定再审 (六)决定暂缓执行 (七)其他需要人民法院作出决定的事项 三、民事决定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