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52 Views
美麗的海底世界 -認識珊瑚. 姓名 : 林義發 班級 : 國樂在職三. 珊瑚的生長條件. 海水溫度:在 23-28℃ 之間。 光照強度:大於 1%~5% 表面光照度 ( 因此珊瑚通常生長於水深 20~30 公尺)。 底質:堅硬的底質。 水質:清潔的海水。 海流:珊瑚的生長需要強度適中的海流。. 海水溫度. 一般而言,造礁珊瑚生長在水溫 18 ~ 30 度間的海域,而以 23 ~ 28 度生長最佳。. 光照強度.
E N D
美麗的海底世界-認識珊瑚 姓名:林義發 班級:國樂在職三
珊瑚的生長條件 • 海水溫度:在23-28℃之間。 • 光照強度:大於1%~5%表面光照度( 因此珊瑚通常生長於水深20~30公尺)。 • 底質:堅硬的底質。 • 水質:清潔的海水。 • 海流:珊瑚的生長需要強度適中的海流。
海水溫度 • 一般而言,造礁珊瑚生長在水溫18~30度間的海域,而以23~28度生長最佳。
光照強度 • 造礁珊瑚的主要特徵是具有共生藻。也就說珊瑚和共生藻是一個共存共榮的系統,由於藻類行光合作需有充足的陽光,所以相對水深對珊瑚而言就有很大景影響,因為光在水中很容易消失,一般而言造珊瑚分布在水深三十公尺以內的海域。
底 質 • 大部份的造礁珊瑚只生長在具有堅硬底質的海域。珊瑚幼生的附著和生長都需要堅硬的底質。
水質 • 造礁珊瑚只生長在潔淨的熱帶海域,水中過多的沈積對珊瑚生長有害,輕則影響珊瑚的代謝,重則造成其自息死亡,珊瑚對沈積物適應的能力不同,也影響到它們在不同海域環境中的分布。
海 流 • 珊瑚的生長需要強度適中的海流。珊瑚食物的獲得和其代謝廢物的排除都需要仰賴水流的輸送。但太強的海流會對其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許多種類的珊瑚往往在不同海流強度的環境中,展現出不同的生長形態。
珊瑚是動物還是植物 • 珊瑚是一種動物,從生物學觀點來看,珊瑚是由許多珊瑚虫(水螅體)聚合生長的一種群體生物(但有少數珊瑚為單一水螅體)。在分類學上,珊瑚屬腔腸動物門。若依其骨骼特性分為石珊瑚及軟珊瑚類。
珊瑚的年齡 • 大部分動物的年齡都不容易判斷,但珊瑚卻是個例外,原因在於珊瑚會因應環境、季節的變化,累積形成較疏鬆或較緊密的骨骼。如果進一步將骨骼切成薄片,便能運用X光攝影發現它具有一明一暗的年輪,就像樹木年輪一般;科學家們便可由此推算出珊瑚的年紀了。
認識珊瑚蟲 • 珊瑚蟲,牠們是一種腔腸動物,通常成圓管狀,頂端有一個開口,食物和消化後的廢物都由這個開口進出,口的周圍有觸手,含有刺絲胞,可以捕捉食物。 • 珊瑚蟲形體大小,隨著種類不同,差別也很大。細小的珊瑚蟲直徑大約在一至二公釐之間;大的珊瑚蟲直徑可到數十公分,甚至一公尺以上。
圓管星珊瑚(巨觀) 圓管星珊瑚(微觀)
珊瑚是靠什麼過活? • 珊瑚蟲(最小的生活單位)由許多細胞組成,牠會利用擺動的觸手,捕抓海水中的小型浮游動物來當作食物;此外,大部分的造礁珊瑚細胞內又具有可行光合作用的共生藻,這些單細胞的共生藻在進行光合作用的同時,會把許多養分傳送給珊瑚(宿主),而提供珊瑚另一個生存能量的來源。
珊瑚的貢獻 • 珊瑚礁由很多不同的珊瑚群體聚集成各式各樣的珊瑚林,形成複雜的立體空間,讓牠的生物朋友們有舒適的居住環境、豐富的食物來源及繁殖後代的地方;所形成的礁體具有抗浪作用,保護陸地。
珊瑚的生存危機 一、 海水溫度的升高:全球氣候變遷及核能三廠出水口的溫排水,會造成珊瑚白化。 二、 沉積物污染:土地的開發,造成雨水把大量泥沙帶進海裡,覆蓋珊瑚,導致窒息死亡。 三、 有機廢水的污染:來自家庭、旅館、餐廳的廢水,含有豐富的營養鹽,造成水質的優氧化,使藻類大量生長覆蓋珊瑚。
四、非法漁業的破壞:炸魚、毒魚、電魚和礁生物死亡。四、非法漁業的破壞:炸魚、毒魚、電魚和礁生物死亡。 五、海洋遊憩活動的破壞:水上摩托車的油污、潛水及游泳者踐踏珊瑚、採集珊瑚和貝類,以及船隻在珊瑚礁上拋錨,都會對珊瑚礁生態系造成傷害。
參考資料 • 珊瑚──記錄大自然的光碟片 http://www.nsc.gov.tw/_newfiles/popular_science.asp?add_year=2003&popsc_aid=278&page=8 • 珊瑚的世界──世界100多種常見珊瑚http://www.ktnp.gov.tw/coral/02/02_5.htm • 海洋生物之旅 ──珊瑚生態http://www.ttes.tn.edu.tw/%BE%C7%A5%CD%A7@%AB~/summer2002/st4/P4.htm • 珊瑚生與死http://vm.nthu.edu.tw/science/shows/nuclear/coral/them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