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538 Views
还 原 反 应. 第七章. Chapter 7: Reduction Reaction. 洛阳师院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 概 述. Figure 5.1.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 1 多相催化氢化. 1 多相催化氢化法 (催化剂 Ni , Pd , Pt ). ① 镍为催化剂:. RNi(Raney Ni)( 活性 Ni):.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 1 多相催化氢化. ②钯( Pd) 为催化剂.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 1 多相催化氢化. ③铂( Pt) 为催化剂. 亚当斯催化剂.
E N D
还 原 反 应 第七章 Chapter 7: Reduction Reaction 洛阳师院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
概 述 Figure 5.1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 1多相催化氢化 1 多相催化氢化法(催化剂Ni , Pd , Pt ) • ①镍为催化剂: • RNi(Raney Ni)(活性Ni):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1多相催化氢化 ②钯(Pd)为催化剂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1多相催化氢化 ③铂(Pt)为催化剂 亚当斯催化剂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1多相催化氢化 亚当斯1889年生于美国波士顿,190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柏林E·费歇尔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这一年的国外学习为他以后一生的事业奠定了基础,使他成长为美国化学界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1913年回国后,亚当斯先在哈佛大学任讲师,主要研究课题是有机合成,他合成了许多药物,如丁卡因就是由他首次合成的。还有他合成的催化剂,后来成为实验室中最常用的一种催化剂,人们将其称为亚当斯催化剂。他对具有生理特效的天然产物也一直进行研究,并取得很多成果。此外他还对有机化学理论及美国有机化学工业都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一生发表了405篇文章。 美国亚当斯化学奖 Roger Adams Award in Organic chemistry 创办时间: 1959年.世界最有成就的一些有机化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都曾获得过亚当斯奖。如196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金的美国人伍德沃德、1969年获诺贝尔奖金的英国人巴顿等。 颁奖机构: 美国化学协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通信地址:1155 Sixteenth St., N.W., Wsshington,D.C. 10036,U.S.A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1多相催化氢化 多相氢化因素: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1多相催化氢化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 一 炔、烯烃的还原 2 均相催化反应 2 均相催化反应:(Ph3P)3RhCl, TTC(氯化(三苯瞵)合铑)、(Ph3P)3RuCl 苯 EtOH 丙酮 末端双键易氧化 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二 芳烃的还原反应 1 催化氢化 1 催化氢化 (高压高湿条件下)
第二节不饱和烃的还原二 芳烃的还原反应 2 Birch反应 2 Birch反应(伯奇还原) 芳香化合物用碱金属(钠、钾或锂)在液氨与醇(乙醇、异丙醇或仲丁醇)的混合液中还原,苯环可被还原成非共轭的1,4-环己二烯化合物。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一 还原成烃的反应1 Clemmensen还原 1 Clemmensen还原(酸性条件下反应) Zn-Hg 活性>Zn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一 还原成烃的反应1 Clemmensen还原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一 还原成烃的反应2 黄鸣龙还原 2 黄鸣龙还原(碱性条件下还原)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一 还原成烃的反应2 黄鸣龙还原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一 还原成烃的反应2 黄鸣龙还原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二 还原成醇的反应1 金属复氢化合物 1 金属复氢化合物还原剂 LiAlH4 KBH4 (1)LiAlH4为还原剂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二 还原成醇的反应1 金属复氢化合物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二 还原成醇的反应1 金属复氢化合物 ( 2)KBH4 NaBH4 LiBH4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二 还原成醇的反应1 金属复氢化合物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二 还原成醇的反应 2 异丙醇铝 2 异丙醇铝为还原剂(Meerwein-Ponndorf-Verley)米尔魏因-庞多夫-韦莱
第三节 醛、酮的还原反应二 还原成醇的反应 2 异丙醇铝
第四节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 一酰氯的还原 1 Rosenmund反应 1 Rosenmund罗森蒙德反应:催化氢化选择性还原醛的反应 酰氯用受过硫-喹啉毒化的钯催化剂进行催化还原,生成相应的醛: 反应物分子中存在硝基、卤素、酯基等基团时,不受影响。
第四节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一酰氯的还原2 金属复氢化合物 2 金属复氢化合物为还原剂
第四节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二酯及酰胺的还原1 酯还原成醇 1 酯还原成醇 ①金属复氢化合物为还原剂
第四节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二酯及酰胺的还原2酰胺还原成胺 2 酰胺还原成胺 (1)LiAlH4为还原剂
第四节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 三 腈的还原 1 还原成胺 1 还原成胺 ① LiAlH4为还原剂 RCN:LiAlH4=1:0.5 ② BH3为还原剂
第四节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 三 腈的还原 1 还原成胺 ③ 催化氢化 H2/Pt Ni Pd
第五节 含氮化合物的还原 一 硝基的还原1 活泼金属为还原剂 1 活泼金属为还原剂 ① 铁为还原剂 铁为电子供体,(酸性条件)
第五节 含氮化合物的还原 一 硝基的还原1 活泼金属为还原剂 ② Zn、Sn为还原剂
第五节 含氮化合物的还原 一 硝基的还原2 含硫化合物的还原 2 含硫化合物的还原 (1)硫化物 Na2S Na2S2 (NH4)2S NaHS
第五节 含氮化合物的还原 一 硝基的还原2 含硫化合物的还原 (2)含氧的硫化物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在OH条件下
第六节 氢解反应 一 脱卤氢解 一 脱卤氢解(C-I C-Br C-Cl C-F) 催化氢化
第六节 氢解反应 一 脱卤氢解 (b)金属复氢化合物(LiAlH4)
第六节 氢解反应二 脱苄基氢解 二 脱苄基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