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90 Views
第十二章 过渡元素(一). 第二节 铜副族元素. 1 、掌握铜副族元素的通性。 2 、掌握常见铜副族元素氧化物的性质。 重点: 铜副族元素的通性,常见铜副族元素氧化物的性质 难点: 铜副族元素的通性. 本节基本要求. 铜族元素包括 铜、银、金 ,位于周期表 ⅠB 族. 铜族元素和碱金属元素的最外电子层中都只有 1 个 电子,但 ⅠB 比 ⅠA 族元素多出 10 个 d 电子,所以这两 族元素除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 Nacl 和 AgCl ,前 者易溶而后者难溶。. 一、铜副族元素的通性和单质. 1. 铜族元素通性.
E N D
第十二章 过渡元素(一) 第二节 铜副族元素
1、掌握铜副族元素的通性。 2、掌握常见铜副族元素氧化物的性质。 重点: 铜副族元素的通性,常见铜副族元素氧化物的性质 难点: 铜副族元素的通性 本节基本要求
铜族元素包括铜、银、金,位于周期表ⅠB族 铜族元素和碱金属元素的最外电子层中都只有1个 电子,但ⅠB比ⅠA族元素多出10个d电子,所以这两 族元素除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Nacl和AgCl,前 者易溶而后者难溶。
一、铜副族元素的通性和单质 1.铜族元素通性 活泼性:铜族元素次外层具有18个电子,使得铜族元素的有效核电荷大,对最外层电子中及引力较强,活泼性降低。 氧化数:铜族元素都有+1、+2和+3三种氧化数最常见的氧化数:铜为+2、银为+1、金为+3。 配合能力:有很强的配合能力,而碱金属却通常不形成配合物。 化合物:铜族元素有许多二元化合物有相当的共价性。如:AgI是共价分子。
2.金属单质 存在和冶炼 : 铜、银、金在地壳里的相对丰度很低,分别为: Cu为6.8×10-3%,Ag为8×10-6%,Au为4×10-7%。 铜主要以硫化物、氧化物和碳酸盐[Cu(OH)2CO3]形式存在。 银广泛地分布硫化物矿石中,以辉银矿Ag2S为主。 金大都以单质或碲化物,如碲金矿(AuTe2)的形式分布;海水中也含有大量的金。
辉银矿 Ag2S 孔雀石 [Cu(OH)2CO3 碲 金 矿 (AuTe2)
铜 银 金 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1)特征颜色:Cu(紫红),Ag(白),Au(黄) (2) 溶、沸点较其它过渡金属低 (3)导电性、导热性好,且Ag > Cu> Au (4)延展性好 (5) 形成合金 青铜、黄铜、白铜
化学性质 (2)与O2 反应 (3)与X2 反应 常温下反应 常温下反应较慢 只能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活泼性:Cu > Ag > Au
二、铜的化合物 Cu(Ⅰ)的化合物: Cu(Ⅰ)的化合物在固态晨稳定性高于Cu(Ⅱ),在溶液中容易被氧化为Cu(Ⅱ)。 Cu(Ⅰ)溶液为无色。几乎所有的Cu(Ⅰ)化合物都难溶于水,其溶解度顺序为:CuCl>CuBr>CuI>CuSCN>CuCN>Cu2S
Cu(Ⅱ)的化合物: Cu(Ⅱ)为d9构型,它的化合物或配合物因Cu2+可发生d-d跃迁而呈现颜色。Cu(Ⅱ)的化合物在固态或水溶液中都稳定,且易溶于水。 Cu2+和Cu+的互相转化: Cu2+是弱氧化剂,只有形成难溶的亚铜化合物或亚铜的配合物时才被还原。 例如:2Cu2+ + 4I- = 2CuI + I2 Cu + CuCl2 = 2CuCl CuCl + HCl = HCuCl2
Cu(Ⅰ)化合物: 1.Cu2O Cu2O是红色的共价化合物,不溶水,Cu2O晶粒大小各异,而呈现多种颜色:黄,桔黄,鲜红,深棕。 有毒,可作为农业上的杀虫剂。 制备: 实验室:Cu2O可由CuO热分解得到: 4 CuO 2 Cu2O ↓ + O2 ↑ 湿法制备: 2CuSO4 + 3NaSO4→Cu2O↓ +3NaSO4 +2SO2↑
2.卤化亚铜(共价化合物) 卤化亚铜都是白色的难溶化物,其溶解度依Cl、Br、I顺序减小。
干燥的CuCl在空气中比较稳定,但湿的CuCl在空气中易发生水解和氧化:干燥的CuCl在空气中比较稳定,但湿的CuCl在空气中易发生水解和氧化: 4CuCl + O2+ 4H2O == 3CuO · CuCl2 · 3H2O + 2HCl 8CuCl + O2== Cu2O + 4Cu2+ + 8Cl– CuCl易溶于盐酸,由于形成配离子,溶解度随盐酸浓度增加而增大。 用水稀释氧化亚铜的浓盐酸溶液则又析出CuCl沉淀: 冲稀 CuCl32–+ CuCl2– 2CuCl↓+ 3Cl– 浓HCl
Cu(Ⅱ)化合物: 1.CuO 黑色,偏碱性,难溶于水,易溶于酸能溶于氨水,形成配合物。 CuO + 2H+ → Cu2+ + H2O 制备:利用废铜,先制成硫酸铜,再由金属还原得到 Cu+2H2SO4 →CuSO4+SO2+2H2O CuSO4+Fe→FeSO4+Cu 2Cu+O2 →2CuO
80~90 Cu(OH)2 CuO + H2O C 2. Cu(OH)2 Cu(OH)2为浅蓝色,难溶于水 受热易脱水: 两性:以碱性为主 Cu(OH)2 + 2H+ →Cu2+ +2H2O (浅兰色) Cu(OH)2 + 2OH-→[Cu(OH)4]2-(亮兰色) 溶于氨水: Cu(OH)2+4NH3→[Cu(NH3)4]2+ + 2OH-
531K 375K CuSO4 ·5H2O CuSO4 · 3H2O+2H2O 386K CuSO4 · 3H2O CuSO4 · H2O+2H2O CuSO4 · H2O CuSO4+H2O 3.CuSO4 CuSO4 · 5H2O俗称蓝矾或胆矾。 CuSO4 · 5H2O在不同温度下可逐步失水。 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不溶于乙醇和乙醚,吸水性很强,吸水后呈蓝色,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中的微量水,并可作干燥剂。
△ CuCl2 · 2H2O Cu(OH)2 · CuCl2+2HCl+2H2O 4.CuCl2 在潮湿的空气中潮解,干燥的空气中易风化,为黄色共价化合物,不但溶于水,而且溶于乙醇和丙酮。 在很浓的溶液中呈绿色,在稀溶液中显蓝色。 所以制备无水CuCl2时,要在HCl气流中加热脱水,无水CuCl2进一步受热分解为CuCl和Cl2 。
5.Cu2(OH)2CO3 又名孔雀石,是种名贵的矿物宝石。又称铜锈(铜绿)。 在空气中加热会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铜绿 (铜锈)也是碱式碳酸铜。铜在空气中与O2,CO2,H2O 反应生锈产生铜绿Cu2(OH)2CO3。加热可生成CuO, CO2,H2O。化学方程式: Cu2(OH)2CO3══2CuO+CO2↑+H2O △ 不溶于水,溶于氨水和热而浓的碳酸氢钠溶液而成蓝色, 在300℃时分解。碱式碳酸铜可用来制造信号弹、烟火、 油漆颜料、杀虫剂和解毒剂,也用于电镀等方面。
三、银的化合物 银的化合物中,只有硝酸银意溶于水,其它均难溶。 银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光性AgNO3,AgCl,AgBr等见光变黑,因此银盐通常保存在棕色瓶中 银易与许多物质形成配合物,如 Cl–、NH3、CN–、S2O32–等形成稳定性不同的配离子
1.硝酸银 AgNO3见光分解 ,痕量有机物促进其分解,因此把AgNO3保存在棕色瓶中。 AgNO3是一种氧化剂,即使室温下,许多有机物都能将它还原成黑色的银粉。 AgNO3和某些试剂反应,得到难溶的化合物,如:白色Ag2CO3、黄色Ag3PO4、浅黄色Ag4Fe(CN)6、桔黄色Ag3Fe(CN)6、砖红色Ag2CrO4。
2Ag++2OH– △ 放电 Ag2O+H2O AgO+Zn+H2O Ag+Zn(OH)2 充电 Ag+O2 2.氧化银和氢氧化银 在温度低于–45oC ,用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硝酸银的90%酒精溶液作用,则可能得到白色的AgOH沉淀。 Ag2O是构成银锌蓄电池的重要材料,充放电反应为: Ag2O和MnO2、Cr2O3、CuO等的混合物能在室温下将CO迅速氧化成CO2,因此可用于防毒面具中。
3.卤化银 Ag++X–→AgX↓ (X=Cl、Br、I) Ag2O+2HF →2AgF+H2O↓ (蒸发,可制得AgF) AgX的某些性质 AgCl、AgBr、AgI都有感光分解的性质,可作感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