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81 Views
讲题 : 地形图的测绘 内容提要: §7.3 模拟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7.4 模拟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7.4 模拟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测地形图分为:白纸测图(模拟测图) (analog map) 与数字测图 (digital map) 一.图纸的选用 主要有: 1. 磅纸 (机械制图用的图纸) 2. 聚脂薄膜 —— 透明、不变形、可洗。坐标格网一般已绘制。. a. b. o. c. d. 二.坐标格网的绘制. 方格网的大小: 40cm 50cm 或 50cm 50cm 方格的大小: 10cm 10cm. 1. 对角线法.
E N D
讲题:地形图的测绘 内容提要: §7.3 模拟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7.4 模拟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7.4 模拟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测地形图分为:白纸测图(模拟测图)(analog map)与数字测图(digital map) 一.图纸的选用 主要有:1.磅纸(机械制图用的图纸) 2.聚脂薄膜——透明、不变形、可洗。坐标格网一般已绘制。
a b o c d 二.坐标格网的绘制 方格网的大小: 40cm50cm或50cm50cm 方格的大小:10cm10cm 1.对角线法
2.坐标格网尺法 (1)坐标格网尺的图片 ①坐标格网尺 (2)用坐标格网尺绘制方法 用坐标格网尺绘制坐标方格网的录像
3.软件绘制方法——如AutoCAD或CASS软件。 用CASS软件坐标格网的录像 4.格网的检查 要求:格网交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偏离不应大于0.2mm。每格长度误差也不应超过0.2mm。
A 4.50 B 6.45 三.控制点的展绘例:展绘控制点A(647.43, 634.52,4.50);B(913.46,748.63,6.45)。 1、确定格网线的坐标、注记。 2、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格,按比例尺展出。 3、检查:在图上量取相邻控制点间的距离。其与理论值之差图上0.3mm。 0.50.5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0
§7.5 模拟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一、视距测量(stadia measurement)原理及公式 1、视线水平时 K—取100,n —上、下丝读数之差,i—仪器高,v—中丝读数。
1.视距公式: 2.高差公式: 2.视线倾斜时 n’为水准尺与视线 垂直时的尺间隔
二、经纬仪法测图(mapping method with theodolite) (一)配置 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量角器、三棱尺、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人、立尺员2人。
(二)步骤 1、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 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
5.35 坚5 5.40 东 大 道 3、立尺:立尺员把塔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 (1) “地物”取“轮廓转折点”。 (2)地貌—取“地性线上坡度或方向变化点”。
4、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中丝读数、竖盘读数L、水平角β。4、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中丝读数、竖盘读数L、水平角β。 5、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计算出点1的水平距离D和高程H。
6、展碎部点:在图纸上,按β、D,定出点1的位置。6、展碎部点:在图纸上,按β、D,定出点1的位置。 7、绘制地形图(地物和等高线) •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 (1)首先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 • (2)再在相邻碎部点之间内插出等高线。
8.地形图的检查、拼接与整饰 (1)检查 包括:图面检查、野外巡视和设站检查(约占每幅图的10%)。 (2)拼接 一般规定每幅图的图边应测出图幅外1cm。若偏差小于容许值,可以平均分配到两幅图中。 (3)整饰:擦掉不必要的点、线、高程等。使图面整洁、规范。
三.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测量方法简介 1、工具:全站仪、棱镜、小钢尺、电子手薄、电脑。 2、方法:用全站仪采集数据——自动记录在电子手薄中——通过电脑处理,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