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教育的性质与教育投入

公共管理学院 王国华. 教育的性质与教育投入. 一、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教育 二、公共性程度不同的各级各类教育 三、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投入 四、关于高等教育的资源投入与收费问题. 一、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教育. 1 、为什么有的产品和服务完全由个人掏钱,有的产品和服务要政府买单?. 个人付钱:面包、可乐、时装、住房、汽车、项链、订婚戒指等; 政府买单:国防安全、公共治安、消防、 SARS 治疗防治、退休养老等. 由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决定:私人品、公共品、准公共品?. 2 、 如何判断一项产品或服务该由个人,还是该由政府,或者由个人和政府共同支付 ?.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育的性质与教育投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公共管理学院 王国华 教育的性质与教育投入

  2. 一、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教育 二、公共性程度不同的各级各类教育 三、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投入 四、关于高等教育的资源投入与收费问题

  3. 一、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教育

  4. 1、为什么有的产品和服务完全由个人掏钱,有的产品和服务要政府买单?1、为什么有的产品和服务完全由个人掏钱,有的产品和服务要政府买单?

  5. 个人付钱:面包、可乐、时装、住房、汽车、项链、订婚戒指等;个人付钱:面包、可乐、时装、住房、汽车、项链、订婚戒指等; 政府买单:国防安全、公共治安、消防、 SARS治疗防治、退休养老等

  6. 由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决定:私人品、公共品、准公共品?由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决定:私人品、公共品、准公共品? 2、如何判断一项产品或服务该由个人,还是该由政府,或者由个人和政府共同支付?

  7. 收益是否可以分割? 消费是否具有竞争性(对抗性)? 是否可以实现排他? 3、关于私人品、公共品及准公共产品的划分与判断。

  8. 教育是具有正外部效应(外部收益)的 准公共产品 教育收益一定程度的可分割性,消费具 有一定的竞争性、容易实现排他 不同类型教育的公共性程度不同 4、教育是典型的准公共产品

  9. 二、公共性程度不同的各级各类教育

  10. 基础教育(小学教育+初等教育)(9年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小学教育+初等教育)(9年义务教育) 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教育(公民公德教育) 中等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 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

  11. 三、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投入

  12. 为什么教育既不能全额收费、也不能完全免费?为什么教育既不能全额收费、也不能完全免费? 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资源最佳配置的实现 资源配置和教育投入的公平问题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历史传统决定不同的教育公平观。

  13. 四、关于高等教育的资源投入与收费问题

  14. 人力资本与高等教育投入:1999年,高等教育生均成本16400元/年,生均财政拨款11400元/年,差额=5000元/年=学生个人缴费/年。人力资本与高等教育投入:1999年,高等教育生均成本16400元/年,生均财政拨款11400元/年,差额=5000元/年=学生个人缴费/年。 教育的收益率: 基于一项2001年《个人收益状况调查》,基本结论是: 就总体平均而言,个人收入水平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不同教育层次的年平均收入存在明显的差距(以毕业后平均工作35年计算)。

  15. 表4-1:中国不同教育程度的35年年平均收入差距(元)表4-1:中国不同教育程度的35年年平均收入差距(元)

  16. 高中生与本科生的收入差距明显并具有终身性。收入差距在毕业工作的第5-10年达到峰值,差额为12000-15000元/年。以后收入差距缩小。高中生与本科生的收入差距明显并具有终身性。收入差距在毕业工作的第5-10年达到峰值,差额为12000-15000元/年。以后收入差距缩小。 不同教育程度的个人收入差距在东部、中部、西部呈现梯度递减,东部差距最大,西部差距最小。按照30年平均,东部为13908元/年,中部为7464元/年,西部为4113元/年。

  17. 大学教育的总投资额=大学学习期间的机会成本+大学期间的学杂费(不包括生活费)大学教育的总投资额=大学学习期间的机会成本+大学期间的学杂费(不包括生活费) 以本科生与高中生的收入差距为例,假设: 大学4年每年学费为1万元,大学—高中收入差距为1.24万元,机会成本为1.5万元/年,平均贴现率为5%,则 大学本科教育投资总额=(1.5+1)*4=10万元,根据计算,投资大学本科教育的回收期为10年; 3 、教育投资的回收期

  18. 大学4年每年学费为1.6万元,大学—高中收入差距为1.24万元,机会成本为1.5万元/年,平均贴现率为5%,则大学4年每年学费为1.6万元,大学—高中收入差距为1.24万元,机会成本为1.5万元/年,平均贴现率为5%,则 大学本科教育投资总额=(1.5+1.6)*4=12.4万元,根据计算,投资大学本科教育的回收期为13年.

  19. 如果按照建议计算法(不计算机会成本),则学费为1万元和1.6万元时的投资回收期发表为6年和8年。如果按照建议计算法(不计算机会成本),则学费为1万元和1.6万元时的投资回收期发表为6年和8年。 以上都是按照最低收入差距和最高机会成本计算的,实际平均回收期可能更短。

  20. 结论:投资大学本科教育的回收期最短为6-8年,最长为10-13年。结论:投资大学本科教育的回收期最短为6-8年,最长为10-13年。 (根据相同的资料计算,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收入差距比本科生与高中生的差距更大,投资回收期更短。)

  21. 根据上面的论述和计算,高等教育应该而且可以实行收费。问题是按照什么标准收费?根据上面的论述和计算,高等教育应该而且可以实行收费。问题是按照什么标准收费? 如果按照完全成本收费,那么高等教育就完全是一项市场活动,后果是其正外部性得不到合理补偿,导致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消费不足,造成效率损失。直接表现是许多优秀的低收入家庭子女无法上大学; 如果完全由国家财政承担,一方面财政承担不起,另外一方面回造成低效率和巨大的浪费,无法实行; 4、 高等教育收费的计算与确定

  22. 可行的办法:鉴于高等教育仍然具有较大的外部效应,国家财政应该而且必须对高等教育进行补偿,所以个人交纳的学费应该是部分成本,以城市家庭平均收入水平而言。大学本科收费标准在5000元左右为宜。这时国家承担约70%,个人承担约30%。可行的办法:鉴于高等教育仍然具有较大的外部效应,国家财政应该而且必须对高等教育进行补偿,所以个人交纳的学费应该是部分成本,以城市家庭平均收入水平而言。大学本科收费标准在5000元左右为宜。这时国家承担约70%,个人承担约30%。 同时,由于5000元/年的学费对于相当部分低收入家庭仍然是过高的负担,为了避免将许多优秀学子挡在大学门之外,应该加强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工作,各级政府和学校都有责任做好这项工作。

  23.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与需求相比,大学教育的资源投入和经费总嫌不足,单靠政府财政拨款无法承担,不可持久;完全按照市场成本收费会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并且非常不利于社会公平。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与需求相比,大学教育的资源投入和经费总嫌不足,单靠政府财政拨款无法承担,不可持久;完全按照市场成本收费会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并且非常不利于社会公平。 因此,应该多方面筹集教育经费,政府拨款、社会捐助、收取学费、科研服务、学校经营等都应该成为经费来源,政府、社会和个人都要对高等教育投入资源。 美国等情况;以色列的情况。 5、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与高等教育经费筹集

  24.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