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唐代女子妝容

唐代女子妝容. 前言. 唐代經濟興盛,國家與民族之間交流頻繁,其服裝與妝容成為亞洲國家仿效的對象,唐代女子也熱衷於追求流行。如同現代時而流行粗眉、時而流行咬唇妝一般,不同的時期,唐代女子的妝容也有不同變化。. 以胖為美,崇尚富麗. 唐代女子以珠圓玉潤、豐滿為美,從唐代壁畫、雕塑及各類藝術品中可以看出,唐代女子臉蛋圓潤、妝容精緻。 整體妝飾風格富麗華貴,具有強烈的時代特點。或敷有鉛粉、或抹以胭脂、或飾有花鈿等妝容臉部化妝可謂多姿多彩。加上高聳的髮髻、飄揚的披帛,充分體現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氣象。. 唐代仕女的妝容.

Download Presentation

唐代女子妝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唐代女子妝容

  2. 前言 • 唐代經濟興盛,國家與民族之間交流頻繁,其服裝與妝容成為亞洲國家仿效的對象,唐代女子也熱衷於追求流行。如同現代時而流行粗眉、時而流行咬唇妝一般,不同的時期,唐代女子的妝容也有不同變化。

  3. 以胖為美,崇尚富麗 • 唐代女子以珠圓玉潤、豐滿為美,從唐代壁畫、雕塑及各類藝術品中可以看出,唐代女子臉蛋圓潤、妝容精緻。 • 整體妝飾風格富麗華貴,具有強烈的時代特點。或敷有鉛粉、或抹以胭脂、或飾有花鈿等妝容臉部化妝可謂多姿多彩。加上高聳的髮髻、飄揚的披帛,充分體現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氣象。

  4. 唐代仕女的妝容 • 早在戰國時期,女性便開始「著粉施朱」,古代使用的妝粉多為白粉,原料為米粉、鉛粉、石膏粉或滑石粉。 • 唐朝女子十分重視臉部妝飾,面妝分為白妝與紅妝,又以塗抹了大量胭脂的紅妝較為盛行。

  5. 酒暈妝:紅妝中最濃豔,也稱醉妝。 • 桃花妝:比酒暈妝稍淺,妝色淺而豔如桃花故名。 • 飛霞妝:比桃花妝更淡雅的紅妝。

  6. 唐代仕女的化妝順序

  7. 一、敷鉛粉 • 卷疊的鉛板放入木桶,置於盛稀醋酸的磁鍋上用炭火徐徐加熱,經較長時間,鉛受醋酸蒸氣的作用。先成鹼式醋酸鉛,再逢無水碳酸而成鹼式碳酸鉛,即為鉛粉。 • 鉛粉是古代化妝時候用來做白粉使用的,有一定的增白效果,詩詞中常出現「鉛華」一詞。但長期使用會造成鉛中毒,現代已禁止在化妝品中加入金屬鉛。

  8. 二、抹胭脂 • 所謂「胭脂」,實際上是一種名叫「紅藍」的花朵,花瓣中含有紅﹑黃兩種色素,花開之時被整朵摘下放在石缽中反復杵槌,淘去黃汁後,即成鮮艷的紅色染料。婦人妝面的胭脂有兩種﹕一種是以絲綿蘸紅藍花汁製成,名為「綿燕支」;另一種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 • 有關唐代婦女飾紅妝的記載有很多,如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扇鼓風,猶不解其熱。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說的是楊貴妃,因為涂抹了脂粉的緣故,連汗水都染成了紅色。

  9. 三、畫黛眉 • 古代眉毛以黑為美,女子常以黛畫眉以討人歡心,臉上可以什麼妝飾都沒有,但一定要畫眉。徐凝在詩中描寫道﹕「一旦新妝拋舊樣,六宮爭畫黑煙眉。」到了盛唐時期,流行把眉毛畫得闊而短,形如桂葉或蛾翅。元稹詩云:「莫畫長眉畫短眉」。 • 為了使闊眉畫得不顯得呆板,婦女們又在畫眉時將眉毛邊緣處的顏色向外均勻地暈散,稱其為「暈眉」。還有一種是把眉毛畫得很細,稱為「細眉」,至今已知的眉型就超過10種!

  10. 黛眉一詞的「黛」,指的是畫眉的材料,類似於現代的石墨,古人畫眉時喜歡剃掉原本的眉毛,重新畫上符合當時流行的眉型。黛眉一詞的「黛」,指的是畫眉的材料,類似於現代的石墨,古人畫眉時喜歡剃掉原本的眉毛,重新畫上符合當時流行的眉型。

  11. 部落客Gatita示範的唐朝眉型

  12. 四、貼花鈿 • 花鈿(din)是古時婦女臉上的一種花飾,又叫花子,媚子 。以紅色為最多,其次是黃色、綠色。 • 以金、銀製成花形,除圓形外,還有種種繁複的形狀。將剪成的花樣,貼于額前,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首飾。 • 剪花鈿的材料有金箔、紙、魚腮骨、鰣鱗、茶油花餅等多種。剪成後用魚鰾膠或呵膠粘貼。

  13. 花鈿的起源有一說出自於南朝宋皇帝之女壽陽公主,她一日倦臥在殿庭屋簷下,有一朵梅花飄落在額上印出了花瓣形狀,洗都洗不掉,宮人們競相仿效,製成花子貼面,這種花子叫「梅花妝」。花鈿的起源有一說出自於南朝宋皇帝之女壽陽公主,她一日倦臥在殿庭屋簷下,有一朵梅花飄落在額上印出了花瓣形狀,洗都洗不掉,宮人們競相仿效,製成花子貼面,這種花子叫「梅花妝」。 • 一說是唐代上官婉兒所創,她觸怒武則天,在額上留下傷痕,後來用花子掩飾。

  14. 五、點面靨 • 面靨,也稱「妝靨」,是施於面頰酒窩處的一種妝飾。據說原本是宮廷生活中的一種特殊標記,當某一后妃例假來臨,不能 接受帝王御幸又難於啟齒時,祗要在臉上點上兩個小點,女史見之,即不列其名。以後這種作法被傳到民間,逐漸變成為一種妝飾。 • 通常用胭脂點染,妝靨的具體形狀,在盛唐以前,一般均作成黃豆般的兩顆圓點。盛唐以後,面靨的範圍有所擴大,式樣也更加豐富。有的形如錢幣,稱為「錢點」;有的狀如杏桃,稱為「杏靨」。講究的在原來面靨的周圍,還飾以各種花卉,俗稱「花靨」。多用朱紅色,也有黃色、墨色。

  15. 六、描斜紅 • 斜紅是古代一種特殊的面飾,梳妝時,在女子眼角兩旁各畫一條豎起的紅色彎彎新月形。 • 唐代婦女臉上的斜紅,一般都描繪在太陽穴部位,工整者形如弦月,繁雜者狀似傷痕,為了造成殘破之感,有時還特在其下部,用胭脂暈染成血跡模樣。

  16. 相傳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宮中新添了一名宮女,叫薛夜來,文帝對她十分寵愛。一天夜裡,文帝在燈下讀書,四周圍以水晶製成的屏風,薛夜來走近文帝 ,不覺一頭撞上屏風,頓時鮮血直流,傷處如朝霞將散,癒後仍留下兩道疤痕,但文帝對她寵愛如昔。其他宮女有見及此,也模仿起薛夜來的樣子,用胭脂在臉部畫 上這種血痕,名「曉霞妝」,時間一長,便演變成一種特殊的妝式--斜紅。

  17. 七、塗唇脂 • 古代稱口紅為口脂、脣脂。口脂為朱赤色,涂在嘴脣上,可以增加口脣的鮮艷,給人健康、年輕、充滿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來就受到女性的喜愛。 • 口脂的成份主要是朱砂+動物油脂,配方中還會加入紫草和香料。因為其顏色有很強的覆蓋性,所以在一開始的敷粉步驟時,便會一併將嘴唇敷上白粉。 • 口脂化妝的方式很多,中國習慣以嘴小為美,即「櫻桃小口一點點」。

  18. 圖文來源 • http://www.onecentimetre.com/news_detail.php?nid=529 • http://lilsuika.deviantart.com/ • http://gatita.pixnet.net/blog/post/49680524-唐朝仕女仿妝 • http://www.fsxmr.com/2013/03/3835.html • http://wenku.baidu.com/view/9cedbfea102de2bd960588da.html • http://big5.gmw.cn/g2b/edu.gmw.cn/2013-09/03/content_8780525_2.htm • http://www.fsxmr.com/2013/03/3835.html • http://blog.sina.com.cn/u/1805460300 • http://www.wenwuchina.com/news/detail/201210/16/184059.shtml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