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16 Views
第三章 应收和预付款项. 第一节 应收票据 第二节 应收账款 第三节 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第一节 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概述 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票 —— 即期票据 应收票据: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 商业汇票 承兑人 银行承兑汇票. 不带息商业汇票 票据到期值 = 票据面值 商业汇票 是否计息 带息商业汇票
E N D
第三章 应收和预付款项 第一节 应收票据 第二节 应收账款 第三节 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第一节 应收票据 • 一、应收票据概述 • 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票——即期票据 应收票据: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 • 商业汇票 承兑人 银行承兑汇票
不带息商业汇票 票据到期值=票据面值 • 商业汇票 是否计息 带息商业汇票 票据到期值 =票据面值+票据利息
商业汇票期限较短、利息较小,故应收票据一般按其面值计价。商业汇票期限较短、利息较小,故应收票据一般按其面值计价。 • 对于带息应收票据,应于期末(半年末和年末)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应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 设置“应收票据”科目,反映企业应收票据的取得、票款收回等情况。 • (一)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借:应收票据 (面值)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收到应收票据以抵偿应收账款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三)带息应收票据期末计息 票据利息=票据面值×票面利率×期限 借:应收票据 贷:财务费用
(四)应收票据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 • 不带息应收票据转让 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面值) (银行存款)
带息应收票据转让 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面值或+已提利息) 财务费用 (未提利息) (银行存款)
(五)应收票据贴现 • 应收票据贴现:持票人因急需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贴现企业的业务活动。 ——企业融通资金的形式 • 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期=票据期限-持有票据期限
不带息应收票据贴现 借:银行存款 (贴现所得) 财务费用 (贴现利息) 贷:应收票据 (面值) • 带息应收票据贴现 借:银行存款 (贴现所得) (财务费用) 贷:应收票据 (面值或+已提利息) (财务费用)
[例]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急需资金,于6月7日将一张5月8日签发、120天期限、票面价值100000元的不带息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年贴现率为10%。则:[例]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急需资金,于6月7日将一张5月8日签发、120天期限、票面价值100000元的不带息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年贴现率为10%。则: 到期值100000元; 票据到期日9月5日(5月份24天,6月份30天,7月份31天,8月份31天,9月份4天); 票据持有天数30天(5月份24天,6月份6天); 贴现期=120-30=90天; 贴现利息=100000×10%×90÷360=2500元; 贴现所得=100000-2500=97500元。
有关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97500 财务费用 2500 贷:应收票据 100000
[例]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急需资金,于4月15日将一张1月20日签发、4个月期限、票面价值50000元、票面利率6%的带息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年贴现率为7%。则:[例]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因急需资金,于4月15日将一张1月20日签发、4个月期限、票面价值50000元、票面利率6%的带息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年贴现率为7%。则: 票据到期日5月20日; 贴现期35天(4月份16天,5月份19天); 到期值=50000×(1+6%×4÷12)=51000元; 贴现利息=51000×7%×35÷360=347.08元; 贴现所得=51000-347.08=50652.92元。
有关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50652.92 贷:应收票据 50000 财务费用 652.92
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如承兑人的银行账户不足支付,银行即将已贴现票据退回贴现企业,同时从贴现企业的账户中将票据款划回。此时,贴现企业按票据本息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如承兑人的银行账户不足支付,银行即将已贴现票据退回贴现企业,同时从贴现企业的账户中将票据款划回。此时,贴现企业按票据本息 借:应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 如贴现企业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不足,银行作逾期贷款处理时,贴现企业按贷款本息 借:应收账款 贷:短期借款
(六)应收票据到期 • 1.收回应收票据 • 不带息应收票据收回,按票据面值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 带息应收票据收回 借:银行存款 (票据本息) 贷:应收票据 (面值或+已提利息) 财务费用 (未提利息)
2.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拒付或无力支付票款,按应收票据账面余额2.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拒付或无力支付票款,按应收票据账面余额 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到期不能收回的带息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后,期末不再计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关备查账簿中进行登记,待实际收到时再冲减收到当期的财务费用。
第二节 应收账款 • 一、应收账款概述 • (一)应收账款的确认 • 应收账款: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 应收账款应于收入实现时确认。
(二)应收账款的计价 • 应收账款应按实际发生额记账,其入账价值包括: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价款、增值税,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运杂费。 • 在确定应收账款入账价值时,还应考虑有关折扣因素。
1.商业折扣 • 商业折扣:企业为促进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 • 商业折扣一般在交易发生时即已确定,它仅仅是确定实际销售价格的一种手段,不需在买卖双方任何一方的账上反映,对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没有实质性影响。因此,在存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入账金额应按扣除商业折扣以后的实际售价确定。
2.现金折扣 • 现金折扣: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 表现形式——“折扣∕付款期限” • 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入账价值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1)总价法——将未减去现金折扣前的金额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对于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而获得的现金折扣,销售方将其视为融资的理财费用,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2)净价法——将扣减最大现金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对于客户超过折扣期付款而丧失的现金折扣,销售方将其视为提供信贷获得的收入,冲减当期财务费用。(2)净价法——将扣减最大现金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对于客户超过折扣期付款而丧失的现金折扣,销售方将其视为提供信贷获得的收入,冲减当期财务费用。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应按总价法确定。
二、应收账款的核算 • 设置“应收账款”科目,并在其下按不同的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设置明细科目。 • 1.发生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收回应收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2.代购货单位垫付运杂费 借:应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回代垫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 3.应收账款改用商业汇票结算 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三、坏账及其核算 •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 (一)坏账损失的确认 • 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
一般来讲,符合下列条件时,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确认为坏账:一般来讲,符合下列条件时,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确认为坏账: ①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②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③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明确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明确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某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消、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除有确凿证据表明某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消、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二)坏账损失的核算 • 企业发生的应收款项坏账损失,应当采用备抵法进行核算。 • 备抵法: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当某项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确认为坏账时,按确认的坏账损失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款项。
设置“坏账准备”科目核算。 1.资产负债表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转销应收款项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
3.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3.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 借: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 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按期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1.余额百分比法 余额百分比法:根据会计期末应收款项的余额和估计的坏账率,估计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 2.账龄分析法 账龄分析法: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账龄——顾客所欠账款的时间) 3.销货百分比法 销货百分比法: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第三节 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 一、预付账款 • 预付账款: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 预付账款的核算,一般应单独设置“预付账款”科目。预付款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货款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不设置“预付账款”科目。
1.预付货款 借:预付账款 (预付金额) 贷:银行存款 2.收到所购物资 借: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应付金额) 3.补付款项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退回多付款项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其他应收款 • 其他应收款: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 其他应收款的主要内容: 1.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 2.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 3.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4.备用金; 5.存出保证金; 6.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设置“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1.发生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等 2.收回各种款项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贷:其他应收款 3.坏账的核算同应收账款
第四节 长期应收款 • 长期应收款:企业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采用递延方式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产生的应收款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