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likes | 854 Views
103 學年度大學多元 入學方案家長說明會. 秀峰高中輔導處詹麗錦 102.9.13( 五 ). 說明會講綱. 認識大學多元入學方案 多元入學方案因應策略 選擇校系與親子溝通. 高三學生必須面對的四項統一考試 ( 一 ) 英聽測驗 (10/19 、 12/14) ( 二 ) 學科能力測驗 (1/18~1/19) ( 三 ) 術科考試 : 美術 (1/22~1/23) 年前 體育 (1/25~1/27) 年前 音樂 (2/6~2/10) 年後 ( 三 ) 指定科目考試 (7.1~7.3).
E N D
103學年度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家長說明會 秀峰高中輔導處詹麗錦 102.9.13(五)
說明會講綱 認識大學多元入學方案 多元入學方案因應策略 選擇校系與親子溝通
高三學生必須面對的四項統一考試 (一)英聽測驗(10/19、12/14) (二)學科能力測驗(1/18~1/19) (三)術科考試:美術(1/22~1/23) 年前 體育(1/25~1/27)年前 音樂(2/6~2/10)年後 (三)指定科目考試(7.1~7.3)
大學多元入學精神 考試/招生分離 多元選才
103年大學多元入學時程表 考試分發入學 繁星推薦(1校) 個人申請(6系) 學科能力測驗(1/18~1/19) 術科考試(美術、音樂、體育) 報名 (3/3~3/5) 報名 (3/12~3/14) 第一階段篩選結果 (3/21) 公告錄取名單(3/11) 指定科目考試(7/1~7/3) (大學校系採計3~6科,含術科) 大學指定項目甄試 (3/28~4/27之週五、六、日) 考生登記填寫志願 (7/24~7/28) 錄取生填志願(5/5-5/6) 聯合分發放榜(8/6) 公佈分發結果(5/12)
三項統一考試 指考 學測 術科
學科能力測驗~何謂十五級分 到考考生前1﹪的平均分數,除以15為一級距 範例說明:國文科前1﹪考生平均分數為90.00分 90.00÷15=6 (級距為6) 因此 1-6分=1級分 43-48分=8級分 7-12分=2級分 49-54分=9級分 13-18分=3級分 55-60分=10級分 19-24分=4級分 61-66分=11級分 25-30分=5級分 67-72分=12級分 31-36分=6級分 73-78分=13級分 39-42分=7級分 78-84分=14級分
何謂五標 學測、指考及術科皆有五種檢定標準 「頂標」、「前標」、「均標」、「後標」、「底標」。 頂標:該科成績位於第88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前標:該科成績位於第7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均標:該科成績位於第50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後標:該科成績位於第2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底標:該科成績位於第12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類別 考試項目 美術 1/22-1/23 含素描、創意表現、美術鑑賞、彩繪技法、水墨書畫等五項(可自由選考) 音樂 2/06-2/10 分為主修、副修、樂理、視唱、聽寫等五項(主、副修含理論與作曲、聲樂、鋼琴、絃樂、管樂、擊樂、傳統樂器等任選兩項應考) 體育 1/25-1/27 60公尺立姿快跑、20秒反覆側步、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立定連續三次跳、1600公尺跑走 聯合術科考試
103學年度音樂術科考試內容修正 弦樂主修,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或「低音提琴」之考試內容均刪除「練習曲一首」 ,指定「巴赫(J. S. Bach)無伴奏鳴曲或無伴奏組曲中任選一個樂章」 理論作曲不分主副修,均明訂考試占分比為筆試40%、面試60%
大學術科考試委員會聯合會→術科考試相關訊息大學術科考試委員會聯合會→術科考試相關訊息
招生三大管道 考試分發 甄選入學 • 繁星推薦 • 個人申請 • (科大申請) 獨立招生 • 軍校、警大申請 • 警專獨招 • 北藝大獨招 • 運動績優 • 進修學士班 • 身心障礙考試 • ……
待繁星推薦放榜後進行報名,每人可選擇1至6個志願待繁星推薦放榜後進行報名,每人可選擇1至6個志願 收到學測成績單後報名,約三月初 錄取生不得報名參加個人申請及科大申請,放棄錄取資格後可參加考試入學分發!
多元入學重大變革~1103年個人申請全面「線上書審」多元入學重大變革~1103年個人申請全面「線上書審」 計畫目標 • 近期: • 一、減輕考生印製、寄送書面備審資料的作業時間與金錢負擔 • 二、減少紙張用量,以助環保 • 三、簡化大學行政作業程序及資料傳遞時間 • 長期: • 一、減輕考生備審資料準備--透過未來規劃之各高中學生成績 • 資料庫、學習檔案資料庫等建置 • 二、大學全面採行線上書審及評分作業 預期效益 透過個人申請招生管道審查資料電子化,一方面減輕學生印製及寄送審查資料之繁複手續並節省時間與經費;另一方面則冀望透過審查資料電子化節省大學端書面資料傳遞時間及作業程序,減輕行政作業負擔。 16
審查資料項目統計 17
考生端使用功能 從系統可得知各校系要求之證明文件及上傳期限,並按步驟一系一系上傳,避免遺漏 一、顯示基本資料及上傳審查資料項目 1.登入系統 2.選擇校系 3.顯示基本資料 4.上傳審查資料項目 5.選擇另一校系,再執行步驟3、4 隨時登入即可查詢上傳狀態,資訊回饋即時 二、查詢已上傳/未上傳校系 1.登入系統 2.查詢已上傳/未上傳校系 19
審查資料上傳操作流程 步驟一: 輸入與報名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相同之證號,首次登入系統之「書審上傳密碼」則輸入與報名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相同之出生年月日;輸入完畢,執行「同意」登入系統。 20
步驟二: 首次登入系統後,須先重新設定「書審上傳密碼」,設定完成後,爾後再登入系統,即輸入自行設定之「書審上傳密碼」。 輸入電子信箱,如忘記密碼時,可利用「忘記密碼」功能,系統會寄出一組全新之密碼至此信箱。 21
步驟三: 登入後,系統會顯示考生基本資料、所有通過的第一階段篩選校系與第二階段審查資料繳交方式,請詳細檢查是否正確。點選欲上傳之校系以進行上傳作業。 22
步驟四: 選擇好欲上傳之校系後,依審查資料項目將事先準備好之PDF檔案,分別執行「瀏覽」以逐一上傳檔案。 上傳完畢,系統會顯示該檔案之大小、最後上傳時間等資訊並提供引用、刪除、檢視合併檔案等功能。 若該系所有審查資料項目不再上傳,須執行「確認」;一經確認或逾繳交截止日,系統皆不再允許考生上傳。 23
步驟五: 審查資料上傳作業確認完成後,上傳系統會立即將該系所有審查資料項目整合為一個PDF檔案,考生可自行將上傳之檔案(PDF)留存。 24
注意事項Ⅰ 1.審查資料上傳須依各校系要求之項目,分項製作成PDF格式檔案後再逐一上傳,單一項目之檔案大小以5MB為限,每一校系所有審查資料項目之上傳檔案總容量以10MB為限。 2.考生需先於個人電腦內完成編輯並將資料檔案轉成PDF格式檔後,再行至上傳系統內執行上傳動作。 3.考生須於繳交資料上傳截止日前,完成審查資料上傳作業並完成確認,若逾上傳截止日,審查資料上傳系統即關閉上傳功能。 4.上傳之審查資料於確認前皆可重複上傳,亦即考生若欲修改資料內容時,可將修改後之檔案重新上傳。惟上傳之審查資料一經確認後,一律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修改,請考生務必審慎檢視上傳之資料後再行確認。 25
注意事項Ⅱ 5.考生完成確認後,審查資料上傳系統會主動於各審查項目前加入書籤(封面),並將所有審查項目整合為一個PDF檔再轉交給大學。 6.有關各校系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報名、繳費等相關資訊,仍須詳閱簡章「貳、分則」各校系規定,並依其規定向該大學完成報名、繳費等相關作業。 7.考生僅上傳審查資料而未確認時,甄選委員會逕於繳交截止日後,將已上傳之審查資料整合為一個PDF檔並轉送各大學。考生得否參加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依各大學規定辦理,考生不得異議。 26
注意事項Ⅲ 8.甄選委員會於本會網站上提供有操作影音教學檔及各式相關教學說明,請轉知考生多加利用。 27
在校成績證明上傳規劃 • 103學年度:由高中學校產生有教務處章戳的在校成績證明檔(PDF格式)給學生,再由學生自行至甄選委員會審查資料上傳系統進行上傳動作。 • 104學年度:規劃由高中學校統一上傳至甄選委員會。 28
在校成績證明檔(PDF)格式: • 1.紙張大小:A4。 • 2.檔案大小:每一檔案儘量不超過200KB。 • 3.頁數規定:每一檔案儘量不超過2頁。 • 4.檔案解析度:若使用影印機或掃瞄器掃瞄為PDF檔時,建議格式請設定200dpi解晰度,以確保檔案之品質。 • 5.PDF版本:Acrobat 6.X 以上。 • 6.檔案不得設定保全及其他特殊功能。 7.如由系統產生PDF檔,因應104年上傳規劃,建議將檔名設定為考生身分證號碼。(惟需謹慎處理檔案儲存與交付學生流程,以符合個資法要求。) 29
英聽簡章重要事項 報名資格:高級中等學校之三年級在學學生、畢業生或具同等學力者 報名方式:集體報名(報名費350元)、個別報名(報名費380元) 測驗:一年二試,可擇次考試;或二次皆考,自行擇成績優者使用 成績證明:可依需要申請中文版、英文版之成績證明 成績使用年限:可跨年度使用,依各大學科系招生簡章規定
成績報告書 成績以等級制表示: 「A」 「B」 「C」 「F」 標準參照
因應英聽考試學生可做的準備 • 鼓勵學生參加,原因: • 102及103學年度大學自訂是否將英聽測驗成績納為甄選入學審查資料 • 一年二試,可擇次考試;或二次皆考,自行擇成績優者使用 • 就算大學校系不納入審查資料中,若考的好也可放入,當作對自己的能力的展現!
考試分發 甄選入學 繁星推薦 個人申請 (科大申請) 獨立招生 北藝大 軍校 警大 警專 進修學士班 運動績優 其他
繁星推薦重要概念~學群 • 大學依學系之性質分學群招生,由高中向大學依學群推薦符合推薦條件之應屆畢業學生
繁星推薦簡章重要規定 • 每一名考生僅能被推薦至1校1學群,選填志願數依大學之規定 • 高中對大學每個學群至多推薦2名 • 如高中對同一大學推薦超過1名學生時,必須排定其學生推薦順序,甄選入學委員會分發時即依高中排定的推薦順序分發 • 因第一輪分發各高中以錄取一名為限。
繁星推薦重要流程 填志願 1、可選填志願數 2、學測檢定標準 校排百分比 (20~50%) 選學群 (1~3,4~8) 第一輪分發 1、分發比序項目 2、依推薦序分發,各高中以錄取一名為限。 第二輪分發 有缺額校系二輪分發
選科系 第一學群共有22個科系 第二學群共有17個科系 第三學群共有20個科系
若學測檢定標準未通過,填了也是白費!因此可選填志願數與檢定標準要同時考量!若學測檢定標準未通過,填了也是白費!因此可選填志願數與檢定標準要同時考量!
分發比序 第1比序為在校學業成績全校排名百分比 第2~8比序為學測各單科級分或總級分,或各單科學業總平均成績全校排名百分比 單科為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音樂、美術、舞蹈、體育等14科 音樂、美術、舞蹈、體育專業成績僅供第四~第七學群之校系擇一使用
兩輪分發 第一輪分發,各大學對同一高中非藝才班、非體育班之學生,以錄取一名為限 對同一高中各藝才班及體育班之學生,其對應之學群亦各以錄取一名為限 大學校系經第一輪分發後仍有缺額者,依該校系之分發比序項目進行第二輪分發
錄取生限制 錄取生不得報名該學年度「個人申請」 亦不得參加該學年度科技校院日間部四年制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篩選 未錄取仍可以參加個人申請、指考 未於規定期限內放棄錄取資格者,不得報名該學年度大學考試入學招生 錄取生是否轉系,詳見簡章規定,各校不同。
對於繁星推薦的建議 繁星推薦是多一個機會,主要的思考點:如果錄取了,會不會想去念? 在校成績與學測成績需合併考量。因好學校熱門科系競爭仍激烈!且繁星推薦錄取分數仍不穩定。 挑選自己想念的學校,將繁星推薦視為多一個管道。 口碑不錯的私立學校也可試看看
繳費(3/11~3/14)、報名(3/12~3/14) • 公告第一階段篩選結果(3/21) • 寄發指定項目甄試通知、繳交甄試費用(大學自訂) • 指定項目甄試(3/28~4/27期間之週五、六、日) • 寄發網路登記就讀志願序通行碼(4/16) • 大學公告錄取名單並寄發甄選總成績單(5/2前) • 正備取生向甄選委員會登記就讀志願序(5/5~5/6) • 公告統一分發結果(5/12) • 錄取生放棄入學資格截止(5/14)
每人申請六所校系 參加個人申請之每一考生,申請校系數以六校系(含)為限。 大學得限制考生可申請該校之學系(組)數,違者取消考生報名該大學所有校系(組)之申請,請參閱個人申請招生簡章首頁「招生學校暨個人申請選填學系(組)限制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