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创建节水学校 提升办学品位 —— 创建 “常州市节水型学校”汇报

创建节水学校 提升办学品位 —— 创建 “常州市节水型学校”汇报. 溧阳市别桥中学 二零一四年六月.

acac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创建节水学校 提升办学品位 —— 创建 “常州市节水型学校”汇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创建节水学校 提升办学品位 ——创建 “常州市节水型学校”汇报 溧阳市别桥中学 二零一四年六月

  2. 我校创办于1958年,座落于美丽富饶的长荡湖西畔别桥古镇,占地41703平方米,校舍面积13669平方米,绿化面积19918平方米。有14个教学班,全校师生近500人。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拥有图书馆、微机房、广播室、多媒体教室、电视演播室、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教育设施。近年来,学校始终秉承“为师生发展精诚服务,为生命精彩夯实基础” 的办学理念,坚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的办学目标,造就了良好的集体,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三年来,学校曾荣获江苏省平安校园、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常州市绿色学校、常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称号。2003年下半年创建为江苏省示范初中,2012年11月顺利通过江苏省优质学校复评。

  3. 布局合理 环境优美

  4. 学校部分荣誉

  5. 我校根据市教育局、水务局关于开展“节水型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积极开展了以节约水资源为重点的节水型学校的建设活动。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后勤总务处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改进了节水设施设备,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全体师生节约用水的意识明显增强,为创建节水型学校和节约型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根据市教育局、水务局关于开展“节水型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积极开展了以节约水资源为重点的节水型学校的建设活动。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后勤总务处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改进了节水设施设备,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全体师生节约用水的意识明显增强,为创建节水型学校和节约型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6.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落实节水管理责任 1、领导重视,建立健全节水网络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节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节水工作的具体组织和落实,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和检查学校节水工作情况.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宣传活动的计划、安排、组织和实施。学校聘任各班班主任为本班的节水辅导员,各科任教师共同参与整个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开展工作。

  7. 教师创建推进会 行政会部署创建工作

  8. 创建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分工

  9. 创建实施方案

  10.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节水管理制度 我校在日常节水工作过程中,十分注重制度建设。在建立科学完整的组织领导机构的基础上,明确各岗位职责,健全各项节水管理制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11.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改造和节水管 理,杜绝水资源浪费 1、2012年下半年投入约3万元改造部分自来水主管道,2013年上半年投入约1万元改造部分自来水支管道,从而杜绝地下漏水现象。2014年2月投入约0.5万元加装了3只自来水二级表(原有两只二级表),把约80只螺旋式水龙头全部更换为直开式节水型水龙头,(厕所水箱为手拉式节水型水箱)从用水器具上更好的保障了节约用水。

  12. 安装二级水表 更换节水型水龙头 节水型冲水箱

  13. 2、进一步加强了对取水用水器具的管理。在公共用水地点悬挂和张贴醒目的节水标志,提高对节约用水的认识,号召师生员工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节水习惯。安排节水管理员每天对厕所、食堂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器具损坏而导致漏水的情况并及时修理,及时制止滴、漏现象,不断挖掘节约潜力。 3、为把节水工作推上新台阶,我校针对用水检查和维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加强了维修队伍建设,对管道安装和维修人员进行了资源整合,处理滴、漏水现象更加快捷。其次,学校在对各部门实行计划供水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对节约用水的进行监督检查。总务处建立了水电报修箱、报修热线,确保在接到报修的第一时间内处理水管水龙头故障和损坏的问题。 4、在细微之处重视节约用水。校园绿化的浇灌采用的是河水浇灌,校园内的一片河道为实现雨水利用提供了方便。

  14. 三、积极开展宣传工作,着实推进创建工作 为切实做好学校节水工作、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根据学校的创建方案,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约用水宣传活动,采取了诸如主题班会、手抄报、黑板报竞赛、印发节水倡议书、节水知识讲座、、国旗下讲话、电子显示屏标语、橱窗图片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节水校园创建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宣传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法规、节水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15. 1、总务处和团委联合发出了学生节约用水倡议书和家庭节约用水倡议书,号召全体师生员工积极行动起来,处处节约用水、时时节约用水,在校内外、在工作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感染周围的人,共同营造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 动员大会 学生节水倡议书 家庭节水倡议书

  16. 2、教导处每学期安排使用节水校本教材。将节约用水教育纳入必备教育,在学生中进行节水等内容的课程教育,介绍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形势及节约潜力,使广大学生了解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观念。 节水教育校本教材

  17. 3、团委每学期组织班级开展安排主题班会课,丰富多彩的创建节水校园主题班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增强节水观念,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4、积极开展手抄报、黑板报和节约用水征文等竞赛,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宣讲为主动的参与实践,以此激发全体学生节约用水的主人翁意识。 5、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节约能源、节约用水的意义和方法,学会了很多节水窍门,逐步形成了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18. 节水手抄报 节水黑板报 节水征文

  19. 6、各学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科特点渗透节约用水的教育,以实现覆盖教育教学所有环节的节水教育目标。围绕学校的年度目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教育重点关注诚信教育、节水教育,将此两项教育内容贯通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部环节,为完善诚信教育体系、为创建节水型先进学校做出应有的贡献。 7、在所有用水设施、器具旁都张贴节约用水的宣传图片和标语,时刻提醒师生员工节约用水,打造全员节水的浓烈氛围。

  20. 宣传图片 宣传横幅 宣传标语

  21. 四、创建活动使节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经过不断努力,特别是在发动创建节水型学校活动以来,我校的节水工作取得了不断进步和显著成效。全体师生节水意识不断加强,养成了良好节水习惯。二建水表安装率为100%,节水型器具使用率为100%,用水管网静态漏损率为0,水平衡测试中用水设施综合漏损率在1.20%以下。每年的用水总量和生均日用水量明显下降:2012年用水总量和生均日用水量分别为7220吨和45.9升,2013年用水总量和生均日用水量分别为4270吨和42.75升,2014年1-4月份用水总量和生均日用水量分别为820吨和30.84升。

  22. 五、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1、进一步强化日常节水管理,建立系统的节水管理资料台账,更科学地规范节水行为。 2、学校食堂用水量较大,加强对员工节约用水管理考核,并尽量做到自来水的二次利用,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23. 结束语 通过此次节水型学校创建活动,在我校师生员工中形成一种“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节能环保,利国利民”的良好风尚。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建设节水型学校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决不应该只停留在形式上,要真抓实干、常抓不懈,真正把各项工作要落到实处。因此,我校将以这次创建活动为起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统筹、进一步健全各项节约用水长效管理机制,持之以恒地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全方位强化师生节水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真正把节水工作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为创建节约型社会作出不懈努力。

  24. 汇报完毕 谢谢大家 2014.6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