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363 Views
实验二 质粒 DNA 电泳鉴定. 主讲教师:刘永梅 刘永平. 生物技术制药实验. 武汉大学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生物技术实验室. 实验目的. 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 DNA 的原理; 学习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及背景知识简介. 电泳是分离和纯化 DNA 片段的最常用技术。如 DNA 制备、浓度测定、目的 DNA 片段分离,重组子的酶切鉴定等均需要电泳完成。 根据分离的 DNA 大小及类型的不同, DNA 电泳主要分两类:
E N D
实验二 质粒DNA电泳鉴定 主讲教师:刘永梅 刘永平 生物技术制药实验 武汉大学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生物技术实验室
实验目的 • 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的原理; • 学习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及背景知识简介 • 电泳是分离和纯化DNA片段的最常用技术。如DNA制备、浓度测定、目的DNA片段分离,重组子的酶切鉴定等均需要电泳完成。 • 根据分离的DNA大小及类型的不同,DNA电泳主要分两类: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适合分离1kb以下的片段,最高分辨率可达1bp,也用于分离寡核苷酸,在引物的纯化中也常用此中凝胶进行纯化,也称PAGE纯化。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分离的DNA片段大小因胶浓度的不同而异,胶浓度为0.5~0.6%的凝胶可以分离的DNA片段范围为20bp~50kb。电泳结果用溴化乙锭(EB)染色后可直接在紫外下观察,并且可观察的DNA条带浓度为纳克级,而且整个过程一般1小时即可完成。由于该方法操作的简便和快速,在基因工程中较常用。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琼脂糖是一种线性多糖聚合物。 • 浓度越高,孔隙越小,其分辨能力就越强。
分离原理 • DNA分子在碱性环境中带负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向正极泳动 • 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与分子筛效应。不同的DNA,分子量大小及构型不同,电泳时的泳动率就不同,从而分出不同的区带 •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DNA,是利用分子筛效应,迁移速度与分子量的对数值成反比关系 • 可依据DNA分子的大小使其分离
电泳原理 DNA分子在高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在一定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成反比。
DNA电泳影响因素(一) • DNA分子大小DNA分子越大在胶中的摩擦阻力就越大,泳动也越慢,迁移速率与线状DNA分子质量的对数值成反比。 • DNA分子构型构型不同,电泳时受到的阻力不同,导致泳动速率的不同。常规电泳中质粒DNA分子的3种构型泳动速率:超螺旋最快、线状分子次之,开环分子最慢。 • 胶浓度对于同种DNA分子胶浓度越高,电泳速率越慢。浓度较稀的胶线性范围较宽,而浓的胶对小分子DNA片段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所以常规实验中对于小片段DNA分子的分离采用高浓度的胶分离(有时甚至用2%的凝胶),而对于分离大片段则用低浓度的凝胶。
DNA电泳影响因素(二) • 电场强度一般约为5V/cm。分辨率不高。在精确测定DNA分子大小时,应降低电压至1V/cm。电场强度偏高,分离的线性范围变窄,也会大量产热导致DNA片段的降解。选择合适电压,如对于大片段DNA的分离可选择较低电压进行(在Southern杂交中的DNA电泳),避免托尾现象的产生;而对于小分子DNA,由于其在凝胶中的快速扩散会导致条带模糊,可选用相对较高的电压以缩短电泳时间。 • 溴化乙锭EB,具有扁平结构,能嵌入到DNA碱基对间,对线状分子与开环分子影响较小而对超螺旋态的分子影响较大。当DNA分子中嵌入的EB分子逐渐增多时,原来为负超螺旋状态的分子开始向共价闭合环状转变,电泳迁移速度由快变慢;当嵌入的EB分子进一步增加时,DNA分子由共价闭合环状向正超螺旋状态转变,这时电泳迁移速率又由慢变快。这个临界点的游离EB质量浓度为0.1g/ml~0.5g/ml,即电泳时所加的浓度。对于特殊电泳,消除此因素影响可采用电泳后染色。
DNA电泳影响因素(三) • 电泳缓冲液目前有3种缓冲液适用于天然双链DNA的电泳:TAE、TBE和TPE,其组成及特点见表2.2。一般常用的DNA电泳选用TAE较多,其电泳时间较快,而且成本比较低,但是其缓冲容量较低,需经常更换电泳液。
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常用的缓冲液 • Tris-硼酸(TBE)Tris-乙酸(TAE) Tris-磷酸(TPE)
电泳指示剂溴酚兰在碱性液体中呈紫兰色,一般与蔗糖、甘油或聚蔗糖400组成上样缓冲液。电泳指示剂溴酚兰在碱性液体中呈紫兰色,一般与蔗糖、甘油或聚蔗糖400组成上样缓冲液。 作用: ①增加样品比重,以确保DNA均匀沉入加样孔内。 ②形成肉眼可见的指示带,预测核酸电泳的速度和位置。 ③使样品呈色,使加样操作更方便。 • 上样缓冲液
溴化乙锭(EB) 是一种荧光染料,EB分子可嵌入核酸双链的碱基对之间,在紫外线激发下,发出红色荧光。其荧光强度与DNA的含量成正比。据此可粗略估计样品DNA浓度。 琼脂糖凝胶EB染色,肉眼可见核酸电泳带,其DNA量一般>5ng。 核酸染色剂 • 注意事项: • EB是致癌物质,切勿用手接触,更不要污染环境。
实验材料及器材 • 提取的大肠杆菌质粒DNA • 电泳仪,水平凝胶电泳槽和梳子及其制胶模块,电子天平,凝胶成像系统,移液器,枪头,三角瓶,点样板,微波炉等 • 琼脂糖,TAE电泳缓冲液, 载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EB存储液,电泳级琼脂糖粉,DNA分子量标准
实验仪器 微波炉 ——溶胶用
实验准备工作 • 配制TAE电泳缓冲液(50储存液,pH约8.5:Tris碱 242g,57.1ml冰乙酸,37.2g Na2EDTA.2H2O,dd water 定容至1L) • 1000溴化乙锭储存液(0.5mg/ml:50mg溴化乙锭溶于100mL dd water,4C避光储存) • 10加样缓冲液(20% Ficoll 400,0.1mol/L Na2EDTA pH8.0,1.0% SDS,0.25%溴酚蓝); • 1.5ml离心管、移液器吸头灭菌。
实验步骤——(一)制胶 • (1)称取0.5g琼脂糖粉,放入三角瓶,加入50ml TAE电泳缓冲液(1),微波1min煮沸。50ml 制备两块小胶。(注意观察烧瓶中的琼脂糖粉末,待完全熔化后停止微波炉) • (2)平衡凝胶槽,放好两侧挡板,调节好梳子与底板的距离(一般高出底板0.5~1mm)。 • (3)铺板:在溶解好的凝胶中加入终浓度为0.5ug/ml 的溴化乙锭水溶液,轻轻混匀,待冷至50℃左右倒入凝胶槽,胶厚一般为5~8mm。静置10-20min。 • (4)待胶彻底凝固后,去掉两侧挡板,将凝胶放入盛有电泳液的槽中(加样孔朝向负极端,DNA由负极向正极移动),使液面高出凝胶2~3mm,小心拔出梳子。
实验步骤——(二)点样 • (5)剪1片光面纸(或封口膜),将DNA样品与6×加样缓冲液5:1混合。若样品浓度较高,可加蒸馏水稀释。如3l蒸馏水、1l 10加样缓冲液,再加入2l质粒DNA溶液制成6l DNA样品。 • (6)将混合好的样品3-5 l加入凝胶的凹孔中,同时加入1.5-3l DNA分子量标准物。加样时持移液器的手以肘部固定在桌上,用另一只手扶住这只手的手腕,以减少移液器的抖动。看到蓝色的样品吸管尖头伸进加样孔后(不能伸得太深,以免穿破凝胶的底部)缓缓将蓝色的样品压入加样孔中。切不可使蓝色样品流到孔外。
实验步骤——(三)电泳分离及结果观察 • (7)根据电泳槽的长度把电泳仪的电压调至170V(10V/cm),注意正负电极的位置连接正确。 • (8)打开电源开关,样品将形成一条蓝色的横带向前移动。电泳将进行约30min。 • (9)据指示染料移动的位置,确定电泳是否终止。当蓝色的溴酚蓝迁移到距凝胶边缘1cm时,关闭电源。 • (10)将凝胶放紫外灯下观察并拍照,时间不宜太长。
样品电泳结果 DNA电泳图谱 常用DNA分子量标准物
注意事项 1 倒胶时把握好胶的温度,不要高于60℃ ,否则温度太高会使制板变形;倾倒速度不能过快,避免气泡的产生。 2 胶一定要凝固好才能拔梳子,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不要弄坏点样孔 3 点样时枪头下伸,点样孔内不能有气泡,缓冲液不要太多 4 EB有毒,操作时需带手套,切勿用手直接接触,更不能污染环 境,用过的胶勿乱扔 5 紫外线照射不要太久
思 考 • 影响本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 画出电泳图谱,分析观察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