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03 Views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管理.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第四节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征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及其外在效果.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征.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1. 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与政府 2. 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3. 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实施的保证与依据是相应社会立法.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征. (二)社会保障的特征 1 .保证性 2 .普遍性 3 .公平性 4 .鼓励性 5 .储存性.
E N D
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管理 •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 •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第四节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 •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征 •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及其外在效果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征 •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与政府 • 2.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 3.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实施的保证与依据是相应社会立法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征 • (二)社会保障的特征 • 1.保证性 • 2.普遍性 • 3.公平性 • 4.鼓励性 • 5.储存性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及其外在效果 • (一)社会保障的功能 • 1.补偿功能 • 2.稳定功能 • 3.调节功能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及其外在效果 • (二)社会保障功能的外在效果 • 1.保证社会安定,减少社会动荡 • 2.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发展 • 3.增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 一、社会保障的目标及责任主体 •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保障的目标及责任主体 • 1、社会保障制度目标——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 2、责任主体:国家与政府
二、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 (一)社会保险 • (二)社会救助 • (三)社会福利
第三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构成 • 二、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 三、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 • 四、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类型 • 五、社会保障管理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趋势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构成 • 1、统一决策管理与分工实施管理 • 2、中央集中管理与地方分级管理 • 3、社会管理与单位管理 • 4、专业化管理与群众管理
二、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 1、一体化原则 • 2、社会化原则 • 3、法制化原则 • 4、科学化原则
三、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 • 1、决策协调机构 • 2、业务执行机构 • 3、资金运作机构 • 4、监察监督机构
四、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类型 • 1、集中统一型 • 2、统分结合型 • 3、分头自治型 • 4、市场运作型
五、社会保障管理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趋势 • (一)实行社会化的组织管理 • (二)构建系统化的管理体制
第四节 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 • 一、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二、建立新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 三、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措施
一、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1、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中国家直接管理的内容过多,社会化成分不足 • 2、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缺乏有效的法律管理和监督 • 3、社会保障管理行政和事业不分
二、建立新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 1、国家承担责任与社会承担责任相结合,以社会承担责任为主 • 2、社会化管理与单位管理相结合,以社会化管理为主 • 3、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相结合,以内部控制为主
三、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措施 • (一)加强政府的统一管理 • (二)加强社会化管理服务 • (三)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建设,依法实施管理 • (四)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社会保障管理中的作用 • (五)加强财政在社会保障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