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840 Views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 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概述 第二章 WINDOWS 操作系统 第三章 WORD2000 第四章 EXCLE2000 第五章 PowerPoint2000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七章 网页 第八章 信息安全. 第一章 计算机概述. §1.1 计算机的 诞生和发展 §1.2 计算机的 组成 - 硬件
E N D
计算机 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概述 第二章 WINDOWS操作系统 第三章 WORD2000 第四章 EXCLE2000 第五章 PowerPoint2000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七章 网页 第八章 信息安全
第一章 计算机概述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1.2 计算机的组成 - 硬件 §1.3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 §1.4 计算机软件 §1.5 计算机安装与维护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一、ABOUT COMPUTER … 二、计算机的发展 三、多媒体计算机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ABOUT COMPUTER … • 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高速、自动处理信息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 自1946年2月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起了质的变化,产生了相对于人类传统文化(哲学、自然科学、数学等)的第二文化—计算机文化。 • 计算机能干什么?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ABOUT COMPUTER … 学习、办公、娱乐、设计、排版、金融、炒股、医疗、购物、通讯…… 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1. 信息处理能力倍增 2. 信息网络成为社会活动中心 3. 信息的速传使人类互相间时空“缩短” 4. 信息产业称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5. 科技人员成为重要的社会阶层,而对科技的投入相对增加
第一台计算机ENIAC • 1946年2月,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1900个电子管,重30t,占地约167m2 • 运算速度5000次/秒,只能存储20个字长为10位的十进制数,不能存储程序 • 第一台计算机不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原理特征: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B 最早的有存储功能的计算机:1946~1950 EDVAC 美国冯·诺依曼 ★1947~1949 EDSAC英国剑桥大学维尔克斯 (EDSAC是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 1946年,冯·诺依曼首次提出了电子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概念(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并提出了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存储器、计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计算机的发展D 每隔5~6年,计算机运算速度提高10倍 体积缩小10倍 成本降低10倍 每隔18个月,计算机性能提高一倍 ?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多媒体计算机 媒体(Media):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 感觉媒体—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语言、音乐、声音、图像、文字) 表示媒体—为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构造的一种媒体(各种编码) 表现媒体—感觉媒体于计算机之间的界面(键盘、摄像机、光笔、话筒、显示器、打印机) 存储媒体—用来存放表示媒体(磁盘、光盘、硬盘) 传输媒体—传送媒体的物理载体(同轴电缆、光纤)
§1.2 计算机的组成和硬件系统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一、计算机工作原理 二、计算机性能指标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输入设备 存储器 输出设备 控制器 运算器 §1.2 计算机系统 一、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冯·诺依曼计算机 CPU 中央处理器
§1.2 计算机系统一、计算机工作原理 指令:指示计算机如何工作的命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的一串二进制数码 程序:安预定意图设计的一系列的指令集合。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即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冯·诺依曼)。 总线:联接CPU、内存和外设,传递数据信息的公共通道 。 [数据、地址、控制] 工作过程:控制输入→读取→分析、执行→保存或输出→继续或结束
§1.2 计算机系统 二、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字长:计算机一次性处理二进制数据的位数,一般为字节的倍数 字(word):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运算单位,一个字含若干字节。 位(bit) :计算机二进制数的一个存储元,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 :计算机中表示存储空间大小的基本容量单位 。 1B = 8 bit (210 = 1024 ) 1KB = 210 B = 1024 B 1MB = 220 B = 1024 KB 1GB = 230 B = 1024 MB 1TB= 240 B = 1024 GB
§1.2 计算机系统 二、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主频(CPU即时时钟频率) 内存:内存储器能存储的信息量,以字节为单位 存储周期: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读或写”所需的最短 时间 运算速度(综合性能指标)MIPS 其它:兼容性、可靠性、可维护性、扩充性、性价比
§1.2 计算机系统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 A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手写板、扫描仪、磁盘、光盘、 视 频头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磁盘、光盘 存储器:内存— RAM、ROM 外存— (软、硬)磁盘、光盘 运算器:运算部件、寄存器。 控制器:实现计算机工作的自动化。取出指令、分析 指令、协调运作 • 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器、总线、时钟的集成 • 总线:联接CPU、内存和外设,传递数据信息的公共通道, 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1.2 计算机系统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B 微机硬件: 主机—主板、CPU、内存、硬盘、 显卡、声卡、软驱、光驱 显示器、键盘、鼠标 其它:调制解调器、打印机、 话筒、音箱、扫描仪、 视频头、手写板等
§1.2 计算机系统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键盘 按键盘形式—有线、无线、USB接口、多功能键盘 101键盘: 功能键—ESC+(F1~F12)+(PrintScreen、ScrollLock、 PauseBreak) [16] 主键盘区—特殊功能键(11)、字母键(26)、数字键(10)、符号键(11) [58] 光标控制区[10] 、 小键盘区 [17] 104(win95)键盘: 增加了3个WINDOWS功能键。 (“开始菜单”键和“快捷菜单”键)
§1.2 计算机系统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鼠标 键位—左键:选定、拖动 右键:菜单 型式—机械式、光电式、机电式 基本操作:单击、双击、拖动
§1.2 计算机系统二、计算机硬件系统显 示 器 型式: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式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 性能指标: 尺寸:14”、15”、17”、19”、21” 类型:球面、平直、柱面、纯平 分辨率:可在屏幕中显示的像素(发光点)数 目 [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 点距:相邻相同颜色荧光点间最小距离 扫描方式:电子束的扫描方式,逐行、隔行 刷新率:屏幕刷新速度,一般75Hz~110Hz
§1.2 计算机系统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显卡 好的显示器必须有好的显卡配置,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CGR— 彩色图形显示卡 EGA— 增强图形现示卡 CGA— 视频图形显示卡
§1.2 计算机系统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打印机 打击式— 机械式 非打击式— 激光式、喷墨式
§1.2 计算机系统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外存储器 硬盘:由硬盘驱动器、硬盘控制器和盘片组成。 容量 40G~200G;转速5400rpm、7200rpm 软盘:容量较小,读写速度慢于硬盘 光盘:CD-ROM、 CD-R、CD-RW DVD-ROM、DVD-R、DVD-RAM 光驱(CD、CD-R、CD-RW、DVD-ROM、DVD刻录机): 主要性能指标: 传输速度、 纠错性能 可移动存储器:软盘、移动硬盘、优盘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 一、数制基础 二、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三、汉字输入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一、数 制 基 础 A • 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以二进制为基础 • 计算机采用两个稳态的二值电路。以高、低电位表示0、1,这决定了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技术,它具有简、便、廉的特点。 使用二进制的好处: ①可采用二稳态的元件 ②四则运算简单 ③节省存储设备 ④便于采用逻辑代数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一、数 制 基 础 (数制转换)D ① →十进制 R 所计数之数制基数 i 位序号 [小数点后为负值,如-3位,从0起计] Ki第i位上的数字符 [0~R-1] Ri第i位上的权 m、n 最低位和最高位的位序号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一、数 制 基 础 (数制转换)D ② 十进制→二进制: 除 2取余 [由低而高,整数]; 乘 2取整 [纯小数] 十进制转为八进制、十六进制(亦可依前类推) : 一般先转为二进制,再以二进制进行相应转换 注意:十进制不一定能准确地转换为其他计数进制 ③二进制→八(十六)进制:从右到左,3位(4位)一节,计数照写 八进制(十六进制)→二进制: 对应还原
2 113 … 1 2 56 … 0 2 28 … 0 2 14 … 0 2 7 … 1 2 3 … 1 1 8 653 … 5 8 81 … 1 8 10 … 2 1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十进制转二(八)进制的计算 653D → 1215O 113D → 1110001H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直读二进制数… 2 4 8 16 32 64 128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10 • 100 • 1000 • 10000 • 100000 • 1000000 • 10000000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一、数 制 基 础(二进制的运算规则) F ①算术运算—运算方式与十进制相同, 足2进1, 不足借位 ②逻辑运算— 逻辑或 [(∨)、(+)] 0∨0=0 0∨1=1 1∨0=1 1∨1=1 [有真即真] 逻辑与 [(∧)、(·)] 0∧0=0 0∧1=0 1∧0=0 1∧1=1 [全真即真] 逻辑非 [  ̄ ] [非真即假] 逻辑异或 ⊕ 0⊕0=0 0⊕1=1 1⊕0=1 1⊕1=0[相异为真]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二、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A 1.原码、补码、反码 计算机由于采用二进制处理指令,正、负号以“0”、“1”表示,即符号数字化。 原码、反码和补码是把符号位和数值位一起编码的表示方法,而计算机引入补码是为了把减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以简化机器运算过程。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二、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B • 原码:符号数字化表示的二进制数值码 • 反码:对一个数求反。正数的反码即为其本身;负数的反码位对其绝对值各位求反。 • 补码:正数的补码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为其反码(最低位)加1。 补码的引入可使计算机内的减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实现了数据处理统一用加法。 即, X—Y=X+(Y补)=X+(Y反+1) 符号位:把最高位定义位符号位,0为正,1为负。运算时对于正数用原码,负数用补码。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二、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C 2.定点数和浮点数 定点表示法—把小数点固定于树脂部分的最高位前,或把小数点固定在数数值部分的最后。 [表现之数值范围和精度有限,只能通过增多字节解决] 浮点表示法— 数值的表示中,小数点的位置时浮动的。定点机—使用不便;简单、造价低(多为小型机采用) 浮点机—示数范围大,使用方便,运算快;复杂、成本高 N=2E·M [E—的阶码; M—N的位数或数码] • MS —符号位 • 引入补码以简化运算,使用浮点数扩大数的表示范围。 MS │ E │ M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二、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D 3.计算机中字符的表示 键盘输入━┳━ ASCⅡ码 ┓ ┣━ 汉字编码 ╋━ 机器码 ┗━ 其他编码 ┛ ASCⅡ码—西文机内码(128字符,32控制码): 7位码标准码128个字符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二、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D 汉字编码 →国际码→中文机内码(GB1803—2000) 国际码 汉字机器码: 区、位最高位为1 汉字编码 (区、位) 汉字 区位国际码机内码 文 463601001110 0100010011001110 11000100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二、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E • 汉字信息的存储 把汉字库放在磁盘上,使用专门的软件来完成从汉字机内码转变为相应的汉字字模点阵码的地址码,找到相应的字型,称为“软字库”。 把汉字字模点阵固化在集成芯片上(现多用于打印机等设备),成为“硬字库”。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二、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 图像、声音、视频等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图像 A. 图像-取样图像、点阵图像、位图图像;图形-矢量图像 B. 图像的数字化:取样、分色、量化 C.图像的压缩编码-有损压缩、无损压缩 (2)声音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声音信息的数字化(采样频率、量化精度);声音的压缩编码 (3)视屏 视屏信号数字化、数字视屏的压缩编码、计算机动画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三、汉字输入 • 国际码就是国家标准的汉字编码。 • 机内码是计算机系统中用来表示中文或西文信息的代码 • 汉字输入码(如区位码、拼音码)是直接从键盘输入的汉字输入编码,它经国际码转换为汉字机内码才最终为计算机识别。其中的转换过程由计算机通过相关软件自动完成。 汉字输入码 → 国际码→汉字机内码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三、汉字输入 • 汉字必须通过专门的输入码或特定输入设备输入(手写板、扫描等)。 • 1.汉字输入方式:键盘—五笔、拼音、区位;非键盘—音、笔、扫描 • 2.汉字输入码:数字码、拼音码、字形码、音形码 • 3.常用汉字输入法: • 智能ABC、微软拼音、陈桥五笔、王码五笔、智能狂拼、清华紫光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三、汉字输入 候选字(词)窗口 • 4. 汉字输入法中的术语 • 码长、词组输入、重码、提示行 • 全角、 • 半角 字符输入窗口 输入法状态条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三、汉字输入 5. 选用输入法 ① 单击“输入法指示器” →单击所选输入法 ②Ctrl+Shift 6. 输入法状态条 中英文切换钮、全角/半角、中西文标点切换、软键盘 7. 输入法帮助 右击输入法状态条→“帮助” →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三、汉字输入 8. 状态切换 ①中英文切换: Ctrl+空格、Ctrl+Shift、输入法指示器、 中英文切换钮(输入法状态条) ②输入法切换:Ctrl+Shift、输入法指示器 ③全角/半角切换: Shift+空格键、全角/半角切换钮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三、汉字输入 汉字输入法: • 1.拼音输入:全拼、双拼 • 2.五笔输入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三、汉字输入 五笔输入法 • 字根助记词 (1~3) ( 11)王旁青头戋(兼)五一;(12)土士二干十寸雨; (13)大犬三(羊)古石厂; (14)木丁西; (15)工戈草头右框七 (21)目具上止卜虎皮;(22)日早两竖与虫依 (23)口与川,字根稀(24)田甲方框四车力; (25)山由贝,下框几 (31)禾竹一撇双人立,反文条头共三一; (32)白手看头三二斤 (33)月彡(衫)乃用家衣底; (34)人和八,三四里 (35)金勺缺点无尾鱼,犬旁留儿一点夕,氏无七(妻)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三、汉字输入 五笔输入法 字根助记词 (4~5): (41)言文方广在四一,高头一捺谁人去 (42)立辛两点六门疒 )(43)水旁兴头小倒立 (44)火业头,四点米 (45)之字军盖道建底,摘礻(示)衤(衣) (51)已半巳满不出己,左框折尸心和羽 (52)子耳了也框向上 (53)女刀九臼山朝西 (54)又巴马,丢矢矣 (55)慈母无心弓和匕,幼无力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三、汉字输入 五笔输入法 五笔键位:
§1.3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四、常用汉字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 特点:拼音、造词、词频、词组、记忆 1. 单字输入 逐个输入拼音码, 通过输入标示数字 或鼠标左击选定字; 可用“—”和“=”或鼠标 点击翻页符(▼▲) 于重码区查找。 ① 标准(全拼)、 ② 双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