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646 Views
第四章. 个别资本运行. 个别资本. 在市场经济中相互独立、各自发挥职能的资本。. 每一单个资本只是社会总资本中一个独立的、可以说赋有个体生命的部分。. 马克思. 钱的用途. 你为你用你的钱,既注意节约又注意效果 你为他用你的钱,只注意节约不注意效果 你为你用他的钱,不注意节约只注意效果 你为他用他的钱,既不注意节约又不注意效果. 二十世纪谁最富有?. 从洛克菲勒王朝的兴衰 看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演进 1 洛克菲勒财团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首数洛克菲勒,盖茨排第二
E N D
第四章 个别资本运行
个别资本 在市场经济中相互独立、各自发挥职能的资本。
每一单个资本只是社会总资本中一个独立的、可以说赋有个体生命的部分。每一单个资本只是社会总资本中一个独立的、可以说赋有个体生命的部分。 马克思
钱的用途 你为你用你的钱,既注意节约又注意效果 你为他用你的钱,只注意节约不注意效果 你为你用他的钱,不注意节约只注意效果 你为他用他的钱,既不注意节约又不注意效果 二十世纪谁最富有?
从洛克菲勒王朝的兴衰 看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演进从洛克菲勒王朝的兴衰 看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演进 • 1\洛克菲勒财团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首数洛克菲勒,盖茨排第二 • 洛克菲勒的(家族)资产总额为1240亿英镑,高出比尔·盖茨的总资产554亿英镑,将其远远抛在后面。
洛克菲勒财团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自由竞争-生产集中-垄断 • 142年前(1858)合伙经营谷物牧草经纪公司 • 1863年(当地开采石油的第四年)洛出资4000美元由克拉克与化学家安德鲁斯合办精炼油公司,参与石油工业。 • 1865年,洛认为时机已成熟,以72500美元价格从克拉克手中买下了炼油公司
1870年创办股份有限公司。 • 1882年1月成立了全美第一个托拉斯(私人垄断组织)下属40多家公司,共有70万股,洛及其家族和公司的9个核心人物控制了46万。 • 1889年投资花旗银行,1891年开始控制花旗,由此向金融资本过渡。 • 1905--1911年经长达6年诉讼,托拉斯被宣判为违反《反垄断法》,(1889年美国通过了谢尔曼反垄断法)解散为38个独立公司
1929年, 洛又取得纽约大通银行的控制权 • 1934年继续向银行业扩展,先后控制了都会和公平两家保险公司和第一波士顿银行,从而洛克菲勒有了自己的一个金融网,成了典型的金融资本财团。 • 70年代成为美国实力最强的财团,资产达3305亿美元,1983年资产为7538多亿美元。
1989年,日本三菱地产公司以14亿美元的出价买下洛克菲勒大厦80%的产权。1989年,日本三菱地产公司以14亿美元的出价买下洛克菲勒大厦80%的产权。 • 1995年11月, 洛克菲勒中心被华尔街著名的金融证券公司-高盛公司以3.05亿美元从三菱房地产手买下,同时承担中心8.3亿美元的债务。 • 2001年,纽约开发商和芝加哥豪门,18.5亿美元购买了洛克菲勒中心。 • 洛氏家族仅象征性地保持着一份股份, 中心仍保留了洛克菲勒的命名。
越来越多的垄断组织,已看不出其主要归属,如70年代还属于洛克菲勒独家控制的莫比尔、埃克森石油公司都已被多家财团,如摩根、芝加哥、杜邦等共同控制。事实上,以洛为代表的八大财团已不复存在,但金融资本集团并未消失,而是以更大的垄断资本集团的形式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垄断组织,已看不出其主要归属,如70年代还属于洛克菲勒独家控制的莫比尔、埃克森石油公司都已被多家财团,如摩根、芝加哥、杜邦等共同控制。事实上,以洛为代表的八大财团已不复存在,但金融资本集团并未消失,而是以更大的垄断资本集团的形式存在着。
第一节 资本的所有制及其组织形式
所有制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个人、阶级或社会集团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而发生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诸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首先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 •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 生产资料所有制表现在法律上,是一种权 力关系
反映归属关系的最高占有权 所有权 占有权 产权 支配权 经营管理权 使用权
资 本 所有制形式 私有制 资本归私人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一种经济关系
资 本 所有制形式 私有制 公有制 资本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一种所有制关系
资 本 所有制形式 公有制 私有制 混 合 所有制 由公有资本和私有资本混合构成的所有制形式
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不能混为一谈 不能混为一谈 不能混为一谈 不能混为一谈 同一种资本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不同的资本所有制也可以采取同一种实现形式
二 资本所有制的演变原因: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 • 生产的社会化 • 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 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 产品的社会化 • 生产社会化通过社会分工和协作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日益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资本社会化: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 • 从个体生产到简单协作与工场手工业,资本增加,出现合伙制企业。 • 大机器生产导致生产集中化,要求资本集中,彼此对立的个体资本走向集中与联合,即社会化。 • 规模经济制约了个体资本的出路
资本社会化 • 资本占有形式的多元化 • 资本来源的多元化 • 资本运作的社会化 • 资本管理过程的社会化 • 利润分配的社会化
体现资本社会化的当代垄断资本: • 垄断资本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 生产集中与规模经济的要求 • 垄断资本的形成过程:资本集合 • 合并、兼并、收购等实现资本集中 • 资本构成走向多元化、社会化 • 各种机构资本在垄断资本中举足轻重,而不是某一个或几个家族。
基本格局 • 私人垄断资本、非垄断中小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的地位 • 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趋势 • 竞争→垄断,垄断→竞争 • 垄断在不同行业和不同时期的变化 • 非垄断中小企业地位的变化 • “财富500强”与中小企业 • 国家垄断资本:国有化和私有化
三、从业主制到股份公司看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演变三、从业主制到股份公司看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演变
(一)业主制 业主制企业亦称独资企业,是指一个人出资经营、由个人所有和控制并独享经营成果的企业。
企业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 经营所得 全部 归业主所有 1、业主制企业的优点 企业的建立和解散程序简单 所有权与经营 权高度统一
2、业主制企业 的缺陷 企 业 生命力 有 限 难 以 形 成 规模经营 企业所有者 对企业全部债务 负无限责任
(二)合伙制 两个或两个以上资本所有者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并共同享有经营所得的企业。
1、合伙制企业的 优点 • 筹资能力比较强 • 便于实现资才合作 • 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
2、合伙制企业的局限性 • 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 • 企业寿命一般较短 • 相互牵扯较大、事权比较分散
3、合伙制的 特点: • 自然人财产与企业财产合一 • 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不需要外部激励与约束所增加的成本 • 企业家精神淋漓尽致的发挥 • 自然人身份限制生产要素的流动与规模扩大。
(三)公司制 依法集资联合组成的、有独立的注册资产,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 其典型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又称有限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股东出资组成,每个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行为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
特征: 1、不得发行股票 4、 股东一般直接 参加公司管理 2、股份一般 不得任意转让 5、经营状况和 财务不必公开 3、股东数量较少
股份有限公司 又称股份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经营的企业。
股票stock certificate 给予股东(stockholder)作为入股和领取股息的一种书面凭证: • 股票是企业资本的构成部分; • 股票是所有权证书,从而拥有股东的权益(stockholder’s equity)和责任
1、股东对公司、公司对其债 务负有限责任 2、资本须分为均等股份,股 票可公开发行并自由转让 特征 3、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 权是分离的 4、公司的财务必须公开
作用: 实现大规模生产的 有力杠杆 有力杠杆 有力杠杆 有力杠杆 有力杠杆 利凡特公司
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作用: 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有力杠杆 有利于打破不同所有制之间的 界限,促进 横向经济联合 横向经济联合 横向经济联合 横向经济联合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作用: 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有力杠杆 有利于打破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界限,促进横向经济联合 它是实现“两权分离”和专业化 有效形式 有效形式 有效形式 有效形式 管理的
所有者 股东大会 所有权 代 表 董 事 会 监事会 监督权 代 表 经营权 代 表 总 经 理
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在股份公司中的解决: • 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投资不是单个投资者所能供给,须向公众融资; • 社会化大生产不仅要有集中统一的决策和经营,而且要明晰、完整、稳定的产权,不允许个别投资者干扰经营活动或撤资。
“自然人”(持股者)跟“法人”(企业)区别开来“自然人”(持股者)跟“法人”(企业)区别开来 • 股权跟企业产权区别开来 • 一般持股人既不能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也不得从企业撤资,只能在资本市场上出售股票。 • “自然人”虽持有股权,却不能染指企业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