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671 Views
摄影基础. 徐辉 54237189 smxz@shmu.edu.cn. 摄影基础. 基本原则 :. 1 、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2 、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3 、画面必须简介,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摄影基础. 构图 :. 1 、 构图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般不要把人物放在照片的正中,可采用 “ 黄金分割 ” 定律。( 5 : 8 ≈ 0.618 ) 2 、包括画面长宽比、地平线位置、光影色调的分配、画面视觉中心的确定。. 摄影基础. 三分构图 :.
E N D
摄影基础 徐辉 54237189 smxz@shmu.edu.cn
摄影基础 基本原则: 1、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2、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3、画面必须简介,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摄影基础 构图: 1、构图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般不要把人物放在照片的正中,可采用“黄金分割”定律。(5:8 ≈ 0.618) 2、包括画面长宽比、地平线位置、光影色调的分配、画面视觉中心的确定。
摄影基础 三分构图: 是指用垂线或横线把画面等分成三份,把被摄主题放在某个分割线上,利用黄金分割点的原理使主体成为视觉中心,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而且有利于突出主题。
摄影基础 斜线(对角线)构图: 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构图,线条形成的对角关系,大大加强了画面的动感,并能表现出纵深的效果。
摄影基础 曲线构图: 通常表现优美、浪漫、优雅和变化,它比直线更具有变化性,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的拍摄。
摄影基础 A字形构图: 具有极强的稳定感、向上的冲击力和视觉引导力。适合表现向远处延伸的道理、河流或高大的建筑等。
摄影基础 三角形构图: 是一种稳定的构图形式,当画面存在不止一个视觉重点时,尽量放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构成一个三角形。
摄影基础 框式构图: 利用前景中的物体将被摄主体框起来,这样可以赋予照片纵深感,引导视觉的集中和指引。
摄影基础 光线: 顺光是光源正对着被摄体的光线,这时景物不会有阴影,反差小,其色彩、线条等都得到真实的表现,能较好的还原景物,但由于光线过于平均,使画面缺乏层次和深度,光线强烈时人眼无法睁开。
摄影基础 光线: 侧光是来自被摄物体侧面的光线,具有层次和变化,能很好的表现拍摄主体的立体感。一般可分为45度和90度侧光。45度是最常用的光源,常用作人像摄影。
摄影基础 光线: 逆光来自被摄主体的后方,这种光线能非常清晰地勾勒出被摄主体的轮廓和线条。使画面得到渲染、增强质感和冲击力。但曝光的准确性较难把握。
摄影基础 对焦和测光: 对焦: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过程就是对焦。分手动 和自动。 测光:对测光区域内的光线进行测定而获得正确曝 光。分区域测光和点测光。 拍摄照片时半按快门按钮,使相机完成对焦和测光这两个主要步骤,移动相机进行构图,最后再按下快门。
摄影基础 光圈和快门: 光圈:用来控制景深的深浅。 快门速度:用来控制曝光的时间长短。 光圈和快门是一对对应的关系,两者的参数决定了总曝光量,合理分配快门速度和光圈,可以得到更加完美的表现效果。 安全快门: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也就是安全快门速度=1/焦距。
摄影基础 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有±2-3EV左右,曝光补偿就是有意识地变更相机自动演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让照片更明亮或者更昏暗的拍摄手法(一般通过快门速度)。 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
摄影基础 曝光补偿: 1、逆光摄影:如果你拍摄的主体背对着明亮的太阳,即通常说的逆光条件下,那么,为了准确表现拍摄主体细节,就必须进行曝光补偿,否则,你拍下的不是一个剪影,就是—个层次不清的灰朦朦的图像. 2、拍摄主体本身反射率过高或过低:比如你对大面积的雪地对焦,由于白色易反光,机器会以为被摄体很亮,会减少曝光而得到较暗的成像效果。 总起来讲,是白加黑减,白的环境下,测光有偏低的状况,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F/4.5 1/1600 ISO400 EV 0 F/4.5 1/1000 ISO400 EV 0.7
摄影基础 拍摄模式: 不同的相机一般包含有多种预设的拍摄模式,初级用户通过这些模式来进行相应的拍摄,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人像 风景 运动 夜景 微距 Auto P Tv(S) Av(A) M 全自动 程序自动 手动 快门优先 光圈优先
摄影基础 人像模式: 人像模式下,相机会设定大光圈以达到虚化背景、突出人物的效果。一些单反相机在此模式下还设置为连拍。 尽量不要使用广角端带拍摄人像,因为广角变形比较严重。如果照片要放大到12寸以上的话,建议使用三脚架,避免相机抖动而产生的模糊。
摄影基础 人像模式: 反光板是人像摄影中必备的工具。当被摄者低头,或逆光的情况下,起到补光的作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对焦时应对准人的眼睛聚焦。 普通数码相机一般很难虚化背景,这是由于相机感光元件的裁切作用使景深较大。
摄影基础 人像模式: • 虚化背景的主要方法: • 使用大光圈 • 使用长焦端 • 靠近被摄体 • 选择离人物较远的背景
摄影基础 人像模式: 室外拍摄最理想的天气是“薄云遮日”,因为会产生漫反射效果,不管人物面朝哪里,光照都是平衡的。 拍摄角度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一般让镜头和人物的眼睛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仰拍可体现人物的高大、威严。俯拍会使人物头大身小。
摄影基础 人像模式: 室内拍摄,由于色温不够,会产生偏色。传统相机可加滤色镜或足够的光线补偿,数码相机可调整白平衡或后期处理。 大会场等场所拍摄时(集体照),一般不使用闪光灯,因为闪光灯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要使用三脚架。
摄影基础 风景模式: 风景模式下,相机一般设定小光圈以达到大景深的目的,如使用广角端拍摄,将进一步增加照片的深度和广度。 广角镜头是常用的,如逆光拍摄,可加一个遮光罩。一般不需要上闪光灯,ISO用100就够了,低感光度能保证画面的质量。最好使用区域测光。
摄影基础 风景模式: 构图时,需协调好前、中、后景的关系。 适当增加前景,可增加画面的纵深感。中景一般是照片的主体(不宜放在正中的位置)。远景用来烘托气氛,加强纵深感和感染力。
摄影基础 运动模式: 运动模式下,相机一般用最短的曝光时间来捕捉拍摄主体的瞬间动作。拍摄运动题材时建议使用长焦镜头。
摄影基础 运动物体摄影: 快门速度过快会没有运动的感觉,可使用慢快门。 数码相机一般最小光圈只有F11,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情况下用慢快门会曝光过度,可配中灰滤镜来减光。
摄影基础 夜景人像模式: 夜景人像模式下,相机会开启慢速闪光同步功能,闪光灯照亮人物主体,慢速快门使画面背景获得自然效果的曝光。
摄影基础 夜景摄影: • 进行夜景摄影时,为了获得大景深,不能使用大光圈拍摄。 • 快门速度不会很快,三角架是必不可少的。还可配备快门线。 • 如提高感光度(ISO),还需进行降噪处理。 • 点测光的应用。
摄影基础 微距模式: 使用此模式拍摄近距离的花草、动物时,要尽可能缩短拍摄距离,以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对拍摄主体进行对焦。 为获得主体更突出、虚化效果更明显的照片,应使用镜头的长焦端进行拍摄。
摄影基础 程序自动(P)模式: 和全自动区别在于可对感光度、曝光补偿、白平衡等进行设定。是较常用的模式,能应付大多数的题材和光线环境的拍摄。
摄影基础 快门优先(Tv、S)模式: 在相机允许的范围内设定快门速度,相机自动选择合适的光圈进行拍摄,此模式多用于体育摄影、流水、变焦摄影、夜景等。
摄影基础 光圈优先(Av、A)模式: 在相机允许的范围内设定光圈大小,相机自动选择合适的速度进行拍摄,此模式主要用于控制景深。 一般的光学镜头在最大光圈的基础上缩小一到二档时,拥有最好的光学和画面表现。
摄影基础 手动(M)模式: 可对光圈、快门及所有拍摄参数进行设置,一般需配置测光表。适用于光线复杂的环境、专业的摄影棚、闪电及烟火摄影等。
摄影基础 旅游摄影: 一般景深要大一点,使人物和背景都清楚。 照片要能体现景点的主要特征,让人能看出是哪个风景名胜。 拍摄时可抓拍人物的自然神情、自然状态。
摄影基础 旅游摄影: 如需把人物拍的较大,应避免过于遮挡景物,或和人物重叠。如景物较大,人物也不能拍的太小。如拍高大的景物时,可用仰角拍摄。 拍人的半身像时,一般距离在2米左右,全身像时,一般在3-4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