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 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 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评价和预测,并采用综合安全措施予以控制,使道路交通系统产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系统最佳安全状态的技术和方法。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 发现交通事故隐患;预测、分析由于交通事故隐患和人的失误可能引起的危险; 制定和选择交通安全措施、方案,进行交通安全决策;

abdul-cli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 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

  2.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3.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评价和预测,并采用综合安全措施予以控制,使道路交通系统产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系统最佳安全状态的技术和方法。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 发现交通事故隐患;预测、分析由于交通事故隐患和人的失误可能引起的危险; 制定和选择交通安全措施、方案,进行交通安全决策; 组织并实施交通安全措施、方案; 对交通安全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改进交通安全措施,以求得最佳的效果。 下一页 上一页

  4.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安全系统分析是交通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通过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概率及各种隐患表现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可以充分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和危险性。 其目的在于:找出引发事故的因素及其不同的组合形式;把握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薄弱环节所在;寻求预防事故发生的各种途径;并为安全评价和安全控制提供依据。 下一页 上一页

  5.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一、绝对指标 绝对指标 是用来反映事故总体规模和水平的绝对数量。根据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绝对指标可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前者反映某一时刻上的规模和水平。例如某一年的汽车拥有量、人口总数等;后者反映某一时间间隔的累积数量,例如某一年内或某一月份内的事故次数、事故伤亡人数等。 绝对指标是认识事故总体的起点,又是计算其他相对指标的基础,在事故统计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在交通安全管理上常采用的绝对指标有交通事故次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即交通安全四项指标。 下一页 上一页

  6.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二、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 是通过对事故总体中的有关指标进行对比而得到的。利用相对指标可深入地认识交通事故的发展变化程度、内部构成、对比情况、事故强度等。此外,还可把一些不能直接进行对比的绝对指标放在共同基础上来分析比较。 1.结构相对数 结构相对数(%)= ×100% 例如交通事故的总数为208起,其中机动车事故131起、非机动车52起、行人25起.那么它们的结构相对数分别为63%、25%和12%。 下一页 上一页

  7.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二、相对指标 2.比较相对数 比较相对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将同一总体中有联系的两个指标相对比,例如1995年美国交通事故负伤人数与死亡人数的相对比(比较相对数,常用来反映事故的严重程度)为81:1,英国为82:1,法国为21:1,德国为59:1,中国为2:1 另一种是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的指标数在不同地区间进行对比。例如通过两地区在同一时期内汽车正面相撞事故数的对比。可以比较两地此类事故的发生程度。其计算方法为: 比较相对数(%)= ×100% 例如1996年中国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为73655人、美国为41907人,二者的比较相对数是:中国是美国的1.76倍。 下一页 上一页

  8.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二、相对指标 3.强度相对数 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密切联系的绝对指标相互对比,用以表现事故总体中某一方面的严重程度。例如事故死亡人数与机动车保有量之比、事故死亡人数与车辆总运行里程之比等。事故统计分析中所用的事故率(次/万车)、伤人率(人/万车)、死亡率(人/万车)、经济损失率(千元/万车)即为强度相对数指标。强度相对数的计算方法为: 强度相对数(%)= ×100% 下一页 上一页

  9.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三、平均指标 四、动态指标 1.动态绝对数 动态绝对数包括动态绝对数列和增减量。 (1) 动态绝对数列 动态绝对数列就是将反映事故现象的某一绝对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不同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形成的数列。如表6.1中第二行和第九行中的数值。 (2) 增减量 增减量是指事故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量。由于使用的基准期不同,增减量可分为定基增减量和环比增减量。前者在每次计算时,都以计算期前的某一特定时期为固定的基准期(一般取动态绝对数列的最初时期作为固定基准期),用以表明一段时间内累积增减的数量;后者在计算时,都以计算期的前一期为基准期,用以表明单位时间内的增减量。 下一页 上一页

  10.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四、动态指标 2.动态相对数 动态相对数是同一事故现象在不同时期的两个数值之比,动态相对数指标主要有事故发展率和事故增长率。 (1) 事故发展率 事故发展率是本期数值与基期数值之比值,用以表明同类型事故统计数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程度。事故发展率又可分为定基发展率和环比发展率两种。 下一页 上一页

  11.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四、动态指标 (1) 事故发展率 ① 定基发展率 定基发展率即本期的统计数与基期统计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 100% 式中 Fc——本期统计数; FE——基期统计数。 ② 环比发展率 环比发展率即本期统计数与前期统计数的比率,即 × 100% 式中 FB——前期统计数。 下一页 上一页

  12.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Back 四、动态指标 (2)事故增长率。表明事故统计数以基期或前期为基础净增长的比率。增长率分为定基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 ① 定基增长率 定基增长率即定基增减量与基期统计数的比率,即 × 100% ② 环比增长率 环比增长率即环比增减量与前期统计数的比率,即 × 100% 下一页 上一页

  13.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14. Ⅱ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5. Ⅱ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一、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依据能够客观反映事实的数据资料(例如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伤人、损失、原因、地点、时间、道路、车辆、驾驶员、行人等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推理、判断,从而将包含在数据中的规律揭示出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用于交通安全分析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表现在如下几点: ① 要求大样本量。 ② 要求样本有很好的分布规律。 ③ 计划工作量大。 ④ 可能出现量化结果与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

  16. Ⅱ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一、统计分析法 1.斯密德(SMEED R.J.)公式 英国伦敦大学斯密德教授于1949年根据他对欧洲20个国家的10余年交通事故调查结果,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交通死亡人数的非线性回归公式。 D=0.0003 (NP2)1/3 (6-11) 式中 D——当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N——当年汽车拥有量; P——当年人口数。 该预测模型以一个国家的汽车保有量、人口数作为影响因素。Andreassen认为Smeed公式仅仅分析了20个国家一年的数据,不能用来对任何国家、任何年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进行预测。该模型现在已经为客观事实所否定,因为该模型未能预测人类对维护交通安全、防止事故而采取的措施。

  17. Ⅱ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一、统计分析法 7.定量研究成果英国伦敦大学斯密德教授于1949年根据他对对华盛顿州10900处弯道建立了交通量、事故数量、几何构造等特性的数据库。并得出在弯道处预测事故发生的模型。 A=(1.552LV+0.014DV-0.12SV)0.978W-30 式中 A——5年间该弯道发生的事故总数; L——曲线长,mile; V——5年间弯道的交通量,百万辆; D——曲率; S——有无缓和曲线,无S=0,有S=1; W——弯道处路宽,等于车道+路肩宽,ft。

  18.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二、因果分析图法 碰撞事故因果分析图 翻车事故因果分析图 三、事故树分析法 碰撞事故树分析图 翻车事故树分析图

  19.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驾驶员 照明不良 视力较差 雨雪雾天气影响 车速过快 不按规定让行 精神不集中 过度疲劳 违章占道行驶 过度疲劳 精神不集中 身体有病 睡眠不足 长时间行驶 生活环境不良 车内温度湿度不当 视线不良 思想麻痹 生活环境不良 车内温度湿度不当 睡眠不足 长时间行驶 身体有病 酒后驾车 技术不熟练 酒后驾车 思想麻痹 情绪不佳 判断错误 情绪不佳 碰撞事故 操作错误 制动性能不足 路面狭窄 车轮与轮胎原因 路滑 制动距离过长 制动失灵 跑偏 侧滑 路面塌陷 轮胎自动分离 轮胎严重磨损 轮胎气压不足 轮胎爆裂 雨雪天气影响 路面设计不良 操纵性能不良 视距不够 转向沉重 整车设计缺陷 行驶偏向 混合式道路设计没有中央分离带 车辆 道路环境 图6.1 碰撞事故因果分析图

  20.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图6.2 翻车事故因果分析图

  21.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Back

  22.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图6.5 翻车事故树

  23.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四、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为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中碰撞事故的主要潜在危险,识别碰撞事故与驾驶员、车辆、道路和环境因素的关系,在对碰撞事故进行事故树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碰撞事故的各因素分析,识别危险因素及其转变为事故状态的触发条件,形成事故的原因事件和导致事故的后果。

  24.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25.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26.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五、统计图表分析法 1.基本概念 把统计调查所得的数字资料,汇总整理,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内,这种表格就叫统计表。统计图是指用点的位置、线的转向、面积的大小等来表达统计结果的图形,它可以形象、直观地研究事故现象的规模、速度、结构和相互关系。 统计图表分析法就是利用过去的、现在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推断未来,并用图表表示的一种分析方法。

  27.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五、统计图表分析法 2.统计图表的种类 (1)比重图 1998年各种道路类型的事故死亡人数构成情况示意图

  28.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2)趋势图 近年来淮安市区交通事故四项指标一览表

  29.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3)主次图 下表列出了某年因车辆各种机械故障所造成的交通事故起数,据此可绘出反映当年不同机械故障所引起事故情况的主次图。 不同机械故障造成交通事故次数及其比重表

  30.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3)主次图 我国道路交通机械故障事故分析主次图

  31.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4)直方图 直方图是交通安全分析中较为常用的统计图表。它是由建立在直角坐标系上的一系列高度不等的柱状图形组成,因而也被称为柱状图。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市区交通事故致死率变化趋势

  32. I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Ⅱ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33.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引言 1. 事故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2.道路上发生的事故按其空间分布特性可分为分散型分布和密集型分市两类 下一页 上一页

  34.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一、事故多发点的概念 通常是指:在较长的统计周期内(1~3年),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或特征与其他正常位置相比明显突出的道路位置(路段、区域或点),国外称为Accident-prone Locations,Hazardous Locations或称Black-spots。 事故多发点的定义有几个重要的内涵: 首先,严格地讲,这里的“点”可以是一个点、一个路段、整个一条道路或一个区域。 其次,事故多发点对评价的时间段有要求,即“较长一段时间”。 再次,定义中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可以指事故的绝对次数,也可以指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各种事故率、死亡率、事故损失等不同指标。 最后,定义中的“正常”和“突出”是事故多发点分析的关键点,也是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 下一页 上一页

  35.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事故多发地段 工贸到南桥头下行段,五车道合为二车道,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下一页 上一页

  36.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事故多发地段 下一页 上一页

  37.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事故多发地段 下一页 上一页

  38.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下一页 上一页

  39.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二、事故多发点鉴别的目的和意义 1.事故黑点集中了较大比例的交通事故数量,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2.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集中在某一事故黑点发生的事故类型常有一定的特征。这些事故的发生与道路线形设计、交叉口布置、横断面形式、道路养护状况和特定的天气气候和地理条件有较强的相关性。这与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养护有密切联系,也是从事上述工作的各部门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3.由于事故黑点的交通事故一般具有比较明显的类型特征,比较可能寻找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对道路加以改善,在技术上有可行性。 4.占公路总长较少的事故黑点集中了较大比例的交通事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因此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可以较明显的改善道路的安全状况,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获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通过在确定的事故黑点上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并分析其安全改善效果,可以为今后的道路安全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下一页 上一页

  40.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三、事故多发点的鉴别内容 1.资料收集与数据库 2.事故多发点的鉴别方法 3.事故原因分析 4.改善措施 5.后评估 下一页 上一页

  41.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四、事故多发点的鉴别方法 事故频数法、事故率法、质量控制法、当量总事故次数法、临界率法、基于统计推导的鉴别法、累计频率曲线法、横断面安全系数法、全系数法及道路事故鉴别专家系统法等 下一页 上一页

  42.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1.事故频数法 例如英国对事故黑点的定义是:长100m路段内3年发生12起以上含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称为道路事故黑点;在国内,北京交通工程研究所定义:5年内发生50起以上含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称为道路事故黑点。 下一页 上一页

  43.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2.事故率法 按事故率的大小进行评定。当事故率大于某个设定的临界值时,即认为该段属于危险路段。对于道路路段,常以每年亿车公里或百万车公里的事故次数作为评价标准;对于交叉口,常以百万辆车的事故次数作为评价标准。 下一页 上一页

  44.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2.矩阵法(事故数-事故率法) 下一页 上一页

  45.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4.当量总事故次数法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事故多发点,鉴别时应考虑事故的严重性,因此,根据死亡、受伤等对社会危害性的大小赋予不同的权值,提出当量事故次数。 式中 AEQ——当量事故数(起); A ——实际事故起数(起); D ——死亡人数(人); W ——受伤人数(人); k1、k2 ——与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相关的权值。 下一页 上一页

  46.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5.质量控制法 R——临界事故率,R+为上限值,R-下限值; K——统计常数,一般取1.96(95%置信度) 下一页 上一页

  47.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5.质量控制法 [例] 某条道路的多数路段,年平均事故率为38次/亿辆,其中某一路段每年有30次事故,交通量为50000辆/日,试评定该路段的安全状况。 解:由题意可知 P0 = 38次/亿辆, K =1.96 (取95%置信度) 下一页 上一页

  48.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5.质量控制法 该路段事故率RT>R+,可以确定该路段交通安全状况很差,属危险路段。 下一页 上一页

  49.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6.速度比判断法 车辆从路段L1驶入路段L2,L1能保证的车速为V1,L2能保证的车速为V2,则有: R=V2/V1 式中 R——相邻两路段的车速比。 当R》0.8时,路段L2为安全路段;当R=0.5~0.8时,L2为稍有危险路段;当R<0.5时,L2为危险路段。 下一页 上一页

  50. Ⅲ 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 Back 7.累计频率曲线法 依据: 首先我国公路交通事故研究尚未能提出成熟的安全指标的“标准值”,因此无法使用简单的绝对值进行事故黑点的鉴别; 其次,我国不同地区技术经济发展相差较大,用于公路养护、管理和安全性改善资金各地区有很大差异,制订统一的指标难以照顾到不同发展水平 。 下一页 上一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