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30 Views
宽城中考化学 问题与策略的思考 宽城教研室 任子儒. 问题分析 应对策略. 一、学校课程 二、师资队伍 三、学生基础. 1 、 30 岁以下教师占 32.7% , 46 岁以上教师占 16.1% 。 2 、任教化学 3 年以下占 16.1% 3 、原始学历中师以下 49.05% 。. 09 年中考抽样分析:. 参考: 优秀:;优秀率:及格:及格率 49.77 ; 平均分:. 1 、基础不实 28 . 2009 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E N D
问题分析应对策略 • 一、学校课程 • 二、师资队伍 • 三、学生基础
1、30岁以下教师占32.7%, 46岁以上教师占16.1%。 2、任教化学3年以下占16.1% 3、原始学历中师以下49.05%。
09年中考抽样分析: 参考: 优秀:;优秀率:及格:及格率49.77 ; 平均分:
1、基础不实 28.2009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1)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填物态变化)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 0.60 (2)施用磷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磷矿粉是常用的磷肥,其主要成分磷酸钙〔Ca3(PO4)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0.53 (3)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 1.00
2、能力不强 31.图14所示的是有关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F是单质,丙是一种有毒气体,G的溶液呈黄色,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甲起的是作用; 0.71 (2)乙可能是(写一种即可); 0.26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0.26 (4)反应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 0.26
3、运用不活 36.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0.68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0.76 (2)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0.22 (3)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方法是。0.66 (4)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0.28
38题:……【拓展探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设计作了进一步研究。38题:……【拓展探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设计作了进一步研究。 为了验证甲、乙、丙、丁4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③把乙放入丁的盐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盐溶液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请说明理由________0.30
4、应答不准 29.学习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1)洗洁精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功能,使油滴分散为细小液滴被水冲洗掉。浮化 (2)由于稀有气体,因此常用作保护气。 (3)铵态氮肥不能与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36、(2)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0.22 第38题:该题4 分的得分率为12%。
学生——会学 • 记忆——有方法 • 总结——抓要点 • 理解——寻规律 • 运用——讲灵活 • 解题——求准确
教师——教好 • 深入研究谋方法 • 不断总结找经验 • 多方配合有合力 • 把握方向寻规律 • 不断提高求突破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31.市场上有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缺氧症状的便携式制氧器,利用过碳酸钠固体(化学式为2Na2CO3·3H202)和黑色固体B(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反应制得氧气,某同学对A、B两种物质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图所示:31.市场上有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缺氧症状的便携式制氧器,利用过碳酸钠固体(化学式为2Na2CO3·3H202)和黑色固体B(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反应制得氧气,某同学对A、B两种物质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图所示: 另做实验发现,B在①、③反应前后质量均不变,且可重复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第②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_________。 ⑵B在①、③反应可能起_________作用。 ⑶写出D、E两种物质的化学式:D _________ ;E _______。
教学——策略 手段多样,激发兴趣; 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注重实验,实施探究; 强化训练,规范应答;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抓住考点,把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