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4

释经学 简介

释经学 简介. 释经学. 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是我们信仰的基础,也是我们认识神的唯一途径。对圣经有正确的认识和解释就变得极为重要了,在今天这个大迷惑的时代里,按着正意分解神的话对于每个基督徒都是必须的。 但是许多人解释圣经得出了与真理相反的结论,得出了与神的属性相矛盾的神学理论,就是因为他们在对圣经解释上出了问题。纵观教会的历史,许多异端邪说的产生都是在对神话语理解上出现了错误和偏差,又加上自己的主观臆断,抓住一些枝节无限地发挥,愈演愈烈,离开真理越走越远,从极端渐渐变成了异端。

abbott
Download Presentation

释经学 简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释经学简介

  2. 释经学 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是我们信仰的基础,也是我们认识神的唯一途径。对圣经有正确的认识和解释就变得极为重要了,在今天这个大迷惑的时代里,按着正意分解神的话对于每个基督徒都是必须的。 但是许多人解释圣经得出了与真理相反的结论,得出了与神的属性相矛盾的神学理论,就是因为他们在对圣经解释上出了问题。纵观教会的历史,许多异端邪说的产生都是在对神话语理解上出现了错误和偏差,又加上自己的主观臆断,抓住一些枝节无限地发挥,愈演愈烈,离开真理越走越远,从极端渐渐变成了异端。 作为家庭教会的领袖,站讲台,做出口的工人们,特别要小心不能随私意强解圣经,把人带入歧途。在学习释经学的开始让我们牢记彼得后书的原则 【彼后1:20】 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 希望大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解经方法,在事奉的道路上不至于偏离真道。我们将通过一些范例来具体说明正确的解经方法是如何建立的。也会使用一些反面的例子告诉大家如何避免落入误解圣经和主观臆断的陷阱。本课程将分为七个部分

  3. 前言 • 释经学发展史简介 • 圣经的分类 • 解经的基本原则 • 查考和解释圣经一些方法 • 释经学在讲道上的应用 • 有关释经学的深度分析与思考

  4. 1。前言 我们学习世界上的学问,要下功夫学才能有收获;学习释经学也同样要在神的话语上下功夫。用祷告的心,求神开我们属灵的眼睛,也要动脑筋思考求神让我们能明白属灵的真理和奥秘。同时也应该学习一些人文科学的知识,对于解释圣经都会有帮助。尽管通过学习释经学能够学得到了一些方法,掌握了一定的规律,但是要把圣经“吃透”并在讲道中运用自如,却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和“配方”适用于每一节经文,每一个神学上的问题。 什么是释经学? 通俗地讲,释经学是神学、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说它是神学的一部分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因为它所研究的范畴就是圣经。说它是科学因为他必须用头脑去思考,用逻辑去推导,用心灵去领会,用实践去体验;说它是艺术因为没有一定的格式,如何把圣经“讲活”并且在讲道中灵活运用自如那就是一门艺术了。 释经学又好像棋谱,教给人游戏的规则和一些下棋的规律,但是仅仅熟背棋谱并不等于就棋场高手;因为在比赛时,棋盘上的变化是复杂的,要灵活使用棋谱反复练习才能凑效。要想把释经学灵活运用到事奉中去,更要不断地操练和在灵里面追求,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必定会有成效。

  5. 释经学在神学中的地位 从基础神学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认识神的途径就是圣经,圣经是神对人的启示和默示,也是信仰的唯一准则。如果不借助于圣经,人根本无法了解神,无法认识神的救恩;而在学习圣经的过程中又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因为圣经毕竟是神的话;因此,建立正确的解经原则就是释经学的重要任务了。从此可以看出释经学在学习认识神的过程中有多么重要的地位了。释经学是决定经文意义的原则,解经是按照释经学的原则,具体地解释圣经。 这些解释圣经的原则都是从过去20个世纪中许多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初代教会出现过许多异端邪说,后世的教会中也不乏此类弊病,问题就出在对于圣经的理解和解释上,许多异端的发起人,并不是不读圣经的外邦人,许多人起初是非常追求的信徒,可惜的是他们读错了圣经,违反了解释圣经的许多基本原则,把人的声音当成了神的声音,把人的意思当成了神的意思而走入了歧途,也把其他信徒带入了异端当中,可谓瞎子领瞎子都掉进了魔鬼所设的陷阱里。 释经学是要教给我们一些学习圣经的工具和方法。掌握了释经学的基本内容,就比较容易看到圣经的本意,而不会随意解释圣经了。释经学的基本任务就是确定神在圣经里面说的是什么,并且确定神所说的意义是什么。

  6. 既然要解释圣经,就要确定圣经的原意;除非我们研究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否则就要借助于不同的翻译版本,来确定神所说的话最原始的经文是什么。因此,历史上便产生了“圣经批评学”和“历史批评学”来确定圣经正典的问题。 所谓批评学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指责,而是评判圣经的真实性;确定每卷书的作者,写作时间,历史背景,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上的一致性等等。 释经学分为普通释经学和特别释经学,普通释经学是研究适用于解释整本圣经的原则,而特别释经学是研究适用于某些特别体裁的书卷的解经原则。 谁应该学习释经学 A。家庭教会的领袖、牧者和作出口的弟兄姐妹更应该认真学习释经学 B。一些经常带领查经班的信徒也应该学习释经学; C。希望在讲道方面有所长进的弟兄姐妹应该学习释经学 D。决心在大迷惑的时代中,不被异端邪说所迷惑的基督徒应该学习释经学 E。愿意为真理打那美好胜仗的基督精兵们应该学习释经学 F。任何渴慕神的话语并且力求正确理解神的话语的基督徒都应该学些释经学

  7. 学习释经学所应有的准备 一,属灵的准备 学习释经学的人应该是一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而不应该仅仅是寻求学问和知识的人。换句话说,解释圣经的人必须具有默示圣经的同一位圣灵在他的生命里面占主导地位;因为当年感动那些先知圣人们的灵,今天还照样在感动着每一个追求真理的基督徒。要从圣经中看到亮光,解释圣经的人就必须具有和当年圣经的作者们有同样的圣灵。 说到“亮光”,我们必须要和默示分别开来;默示是神自己借着圣灵把要对人说的话启示在圣经作者的心里,并且通过作者的思想、感情、意识和不同的文学体裁的发挥写出来神的话来,但是作者的这一切思想活动完全都是在圣灵的管制下完成的。神的默示是没有错误的,因此,圣经也是没有错误的。 而“亮光”则是读经者在圣灵的感动下,看到了神默示中的奇妙;他受到了圣灵的光照以后,发现了属灵的真理是自己从前所没有看到的。但是,亮光不能传递真理,只有默示才能传递真理。无论一个人看到了多么大的亮光,都不会超越圣经真理的范围;换句话说,真理早已在圣经中了,圣灵只是光照人、使人发现了真理而已。

  8. 二,对待圣经的态度 我们必须从心里清楚的认识到,我们所要解释的圣经就是神的话;当我们解释圣经时就是在替神向人传达神的意思,如果传达错了,我们要负责任。因此不能随意解释圣经。这就如同中国古代传达皇帝圣旨的大臣,必须了解皇帝的原意并且按照圣旨的原文传达;如果错了就有假借圣旨之嫌,面临灭顶之灾。 接圣旨的人要在圣旨面前跪下,表示对皇帝的敬重。虽然他们接受的是一张纸卷,但却是接受皇帝的话。他们对待圣旨的态度就是对待皇帝的态度。我们的神远大于世界上的任何皇帝,他是万王之王;我们对圣经的态度就反应了对神的态度。 三,要有谦卑和祷告的心 学习释经学需要有一颗谦卑的心,无论自己有多大的学问,多少年事奉的经验,多么熟悉圣经的原文,都需要有谦卑的心才能学习;特别是对自认为正确的传统教导和观念应该有深刻的反思,因为那些观念有可能是错误的和片面的。 祷告的心是圣灵光照的前提,也可以说是得到神启示的必要条件。查考圣经之前存着祷告的心,就是求圣灵引导自己进入圣经的真理。但是必须指出,祷告不能代替自己的学习和研读,不能代替我们学习必要的历史知识和语言文字。祷告只是求神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加添我们的智慧,使得我们的学习更有成效。例如,单凭祷告

  9. 很难知道希伯来书的作者是谁?也不可能了解保罗写哥林多前书时的历史背景,更不能知道为什么弟兄们要彼此亲嘴问安。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对圣经历史的研究,对犹太人文化的了解,对圣经作者写作风格的探索才能比较清楚。很难知道希伯来书的作者是谁?也不可能了解保罗写哥林多前书时的历史背景,更不能知道为什么弟兄们要彼此亲嘴问安。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对圣经历史的研究,对犹太人文化的了解,对圣经作者写作风格的探索才能比较清楚。 四,勤奋好学与教育程度 对于一些不认识神的人来说,神学是枯燥无味,空洞和无聊的。他们认为学相信耶稣不需要有什么文化知识,因为反正是信一位抽象和看不到的神。不错,一个人重生得救与其文化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耶稣的门徒也没有谁是上过学堂的;跟随耶稣的妇女中更没有文化程度很高的,就连耶稣自己也被认为是“没有读过书的”。 但是,我们现在讲的是学习释经学,培养的是解释圣经的人才,在教会中作教导别人的人;如果这些人走错了路,把圣经的真理解释错了,那就害了全教会。因此,学习释经学要有一定的知识,比如,人文科学,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希腊文,希伯来文等等。这些知识无疑对于学好释经学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客观的角度上来看,有多少人具备上面所列举的各种知识呢?如果要求每个学习释经学的基督徒都有这些知识是不现实的。各人的教育背景不同,但是只要不断地努力,这些知识都会慢慢地加增的。学习释经学不会让我们更聪明或者把迷失的知识补起来,但是可以让我们看到那里还需要学习和充实。

  10. 五,必要的参考资料 既然我们没有全部的知识,就需要有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的帮助。但是,有些敬虔的人主张不需要学习神学,因为耶稣的门徒没有一个是读过神学的;他们也不觉得有学习释经学的必要,因为圣灵可以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 这些话听起来很属灵、很动人,但是在这些属灵的说辞背后往往隐藏着骄傲和自满,有人还以为自己的某些看法和结论是从神直接领受的,因此,不需要再从任何人那里学什么。但是从客观的事实上来看,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单凭个人的能力很难比较全面的理解神在圣经中的默示。 耶稣的门徒的确没有进过学堂,也没有读过神学院;但是他们却在耶稣的教导下和实践神学的大课堂里受到了最好的神学教育。这些不觉得自己需要读书学习的人,事实上完全否定了两千年来许多敬虔的属灵先贤所呕心沥血研究的成果,却按照自己的意思,却大讲特讲违反圣经原则的“真理”,却用与神的属性相矛盾的理论却解释神的作为和历史现象。这无疑是在表明自己的无知和愚昧而已。 当然,我们也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那就是盲目地接受某个名人的著作或某些人的“经典理论”,把人的话凌驾于神的话之上,把人的话当成了真理来教导别人;自己还以为是在坚持真理。总之,要用慎思明辩的态度去学习释经学。

  11. 学习释经学要有一些参考书和工具书,但是工具书不是圣经也永远不能代替圣经。下面介绍的这些书和多媒体并非缺一不可,但却是在学习中非常有用的工具。学习释经学要有一些参考书和工具书,但是工具书不是圣经也永远不能代替圣经。下面介绍的这些书和多媒体并非缺一不可,但却是在学习中非常有用的工具。 1。中文圣经:和合本圣经,新译本圣经,新国际版研读本,新约圣经并排版等等 2。英文圣经;NIV,KingJames,Daily Study Bible,等等 3。原文词典:希腊文-英文,希伯来文-英文,目前原文对中文的辞典比较缺乏 4。原文编码:新约字典汇编,原文编码 5。原文文法:希伯来文、希腊文入门。《新约希腊文解经》这些书可以让我们了 解两希文学和写作上的文法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释圣经。 6。经文汇编:《经文字词索引》电脑软件也很好,如多媒体圣经,网上圣经等 7。参考书: 《以经解经》《经与释经》《再思解经错谬》《解经神学探讨》等 等,还有许多其它的释经学方面的书籍,但是要注意作者的背景和 观点以及他们的神学思想,不能一概接受。 8。互联网: 现代科技为我们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许多书籍已经被放在网上供 人使用。但是还要用慎思明辩的态度来看待网上下载的东西,不能 饥不择食地吃下去。 9。圣经百科:《圣经百科全书》是目前中国国内翻印的一套参考书,虽然不尽详 细,但还是可以用来了解一些历史背景和基本知识。 10。其他: 圣经人名地名,地图,考古,历史方面的影片和CD等等。

  12. 各种工具书和有关圣经原文的参考书,英文参考书和几种版本的英文圣经。 各种工具书和有关圣经原文的参考书,英文参考书和几种版本的英文圣经。  互联网和电脑多媒体圣经资料,但要审查内容的正确性

  13. 中英文参考书和解经方面的教科书等等也是有助于我们学习的资源。但要注意作者的观点和神学思想。中英文参考书和解经方面的教科书等等也是有助于我们学习的资源。但要注意作者的观点和神学思想。 中文圣经:和合本,新译本,新国际版,研读本,启导本,吕振中译本等。

  14. 中英文对照的圣经也是很好的学习工具,因为英文比中文在文法,语言,修辞方面更接近希腊文。中英文对照的圣经也是很好的学习工具,因为英文比中文在文法,语言,修辞方面更接近希腊文。 英文圣经有许多版本,但是翻译方面有较大差异。New Revised Stardard Version 并非最佳版本,可参考NIV,King James 等较传统的版本。

  15. 2。释经学发展史简介 学习释经学不应该只是学些解释圣经的方法和原则,了解释经学的发展的历史会带给我们许多益处,比如,我们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看到今天的一些解经方式是如何起源的,在释经学发展的过程中前人所犯的错误和经历的挫折,作为自己的鉴戒,也可以用比较客观的态度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对于圣经中的疑难问题有所了解,知道这些问题的难点在哪里。 从教会的发展史中看到了许多不同的阶段,从圣经正典的形成过程中看到一些重要里程碑,同样地,在释经学的发展中我们也看到了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看到许多不同的学派和他们的成败。如果从新约历史的角度来分,基本上可以分成五个阶段。它们是使徒时代,教父时代,中古时代,改革时代和后改革时代。 如果按照犹太人的传统,还要追朔到文士以斯拉的时代,因为犹太人认为最早的解经是从以斯拉开始的。但是为了缩短历史和我们的距离,聚焦在对今天解经方面有影响的一些释经学发展结果上,我们就从上面所说的五个历史时期谈起。也会穿插一些典型学派为例子作为我们的参考。

  16. 使徒时代的解经方式: 这是指第一世纪的解经方式,这个时代的特点是“拉比式解经”;犹太人的拉比们把传统中的两套律法——书写律法(妥拉Tora)和口传律法(他目勒Talmud)结合起来。他们认为口传律法也是出于摩西之口,也同样的重要。 教父时代的解经方式: 这是指第二世纪和第三世纪的解经方式,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解经学派叫做“寓意派解经”;这种学派实际上起源于希腊宗教中的遗产,希腊宗教是多神论的宗教,希腊人的“圣经”就是两个宗教家荷马(Homer)和海希尔德(Hesiod)的著作。而希腊又是一个崇尚哲学的民族,当宗教和哲学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所涉及的内容就显得非常复杂了… 希腊宗教传统中的许多东西都是空想出来的,而他们的哲学和逻辑告诉他们应该排斥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问题是希腊人又非常崇拜那两个宗教家的思想,因此便出现了许多矛盾。要让希腊人用理性去接受空想出来的宗教和用空想去拥抱充满理性的哲学与逻辑是同样的困难。如何处理这两者间的关系就成了希腊人的困扰。 后来他们发现如果不按照“字意”来解释他们的诸神宗教的诗歌,就比较容易符合他 们的逻辑与哲学思想。如果能够看到“字面”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特别的含义,那就在

  17. 宗教和哲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寓意派”便诞生了。这种解释方法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个人能力机会,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危险,因为这种解经法使人对圣经的真正意义模糊不清,而且可以把圣经解释成各种不同的教义体系,究竟谁是谁非没有人知道。宗教和哲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寓意派”便诞生了。这种解释方法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个人能力机会,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危险,因为这种解经法使人对圣经的真正意义模糊不清,而且可以把圣经解释成各种不同的教义体系,究竟谁是谁非没有人知道。 后来有些在埃及亚力山太的犹太人,因为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对于希腊的哲学思想非常倾心。他们的律法就是摩西的律法,是书写律法(妥拉Tora)和口传律法(他目勒Talmud)结合。旧约圣经是犹太人信仰的根据和中心。 虽然犹太人的信仰远比希腊人的多神宗教要真实的多,因为以色列人的祖先们都亲自经历了神的大能;但是律法中还是有许多超然的东西是无法用逻辑和希腊哲学去解释的。比如,当年神在埃及和旷野所行的神迹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可能就不那么了解和真实了,但是他们又不敢否认旧约圣经的权威性。 因此,希腊人曾经面临的问题也同样出现在犹太人面前。在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环境中,希腊人的寓意解释法无疑是很受容易被犹太人接受的。用寓意的方法解释圣经,不仅可以平衡神学和哲学间的冲突,而且使得从前枯燥不合逻辑的神学变成自然发挥的理学和哲学。

  18. 但是,当时也有一些犹太人反对这种寓意解经的方法,他们认为对于旧约的解释应该是“单一”性的,不应该无限的发挥。 旧约先知们虽然可能在异象中预先看到了 预言的应验,但不应该忽略先知时代的历史意义。这种学派后来称为安提阿学派。 在同一历史时期,还有一个学派主张圣经的字面意义才是圣经的真理,解释圣经必须百分之百地忠实于字面。这显然和寓意派形成强烈的冲突。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以便尼(Ebionite)。这时的三种学派成为后世解经学发展的三种主流形式。 初代教会时代的教父们也慢慢地接受了希腊人的寓意解经方式。有代表性的教父有革利免(Clement)俄立根(Origen)耶米柔和奥古斯丁。他们各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革利免认为每段圣经都有五层意思: 1)历史方面的意义,把旧约的圣经故事看成历史史实。 2)教义方面的意义,就是有关道德,宗教和神学方面的教导。 3)预言方面的意义,如旧约先知书的预言和预表等等。 4)哲学方面的意义,是从自然事物和历史中找出的某些哲理。 5)奥秘方面的意义,这是在旧约圣经中的人事物中所隐藏的灵意。 俄立根的主张略有不同,他比较更加偏重灵意解经的理论。他认为圣经的字面意义是初等的,如果用灵魂体三元论来比喻的话,字面意义就是圣经的“体”,而圣经的魂就是有关道德宗教方面的意义,圣经的灵就是寓意解经了。

  19. 俄立根还主张只有属灵的人才能解释属灵的事,所以解释圣经的人都必须有圣灵的同在和神的特别恩典。这样的说法就把解经者的身份提高到一个非常的高度,让人感到只有特别的人才能解释圣经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 俄立根的第三个主张就是真正的解释乃是灵意解经。根据俄立根的理论圣经是一部巨大的寓意故事,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象征的意义和属灵的成分。最后,他相信旧约是新约的预表,既然是这样,整个的新约都隐藏在旧约里面了。 解经者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隐藏的“宝藏”挖掘出来,这就是今天解经学中预表法的由来。俄立根还认为新约是旧约的应验,所以旧约已经过时了可以完全被新约所取代了。我们从今天各种解经的理论中也可以听到俄立根的声音,也能看到俄立根的身影。 耶米柔是一个伟大的圣经学者,他精通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对两希文化极为熟悉。他把次经排出在圣经正典之外因为他在希伯来文圣经中没有发现次经。在解经学方面他强调了历史和文字的意义,他和奥古斯丁都受了安提阿学派的影响;在理论上和原则上抛弃了寓意解经的方式开始尊重历史和文字方面的意义。认为寓意和字意应该一致。遗憾的是他在实际解经时,却是一个忠实的寓意解经主义者。可见一个人的行为和和理性在解经方面可以有很大的差异。这一点也体现在其他方面。

  20. 奥古斯丁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教父,他的解经理念在理论上与耶米柔相似,他有许多主张是非常倾向于历史和字意解经的。但是实际解经时却没有完全遵守自己所立的原则,虽然奥古斯丁本人并没有按照自己所规定的原则,但是却对我们现代基督徒的解经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的解经理论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奥古斯丁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教父,他的解经理念在理论上与耶米柔相似,他有许多主张是非常倾向于历史和字意解经的。但是实际解经时却没有完全遵守自己所立的原则,虽然奥古斯丁本人并没有按照自己所规定的原则,但是却对我们现代基督徒的解经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的解经理论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要了解圣经必须有真诚的基督信仰,解释圣经所需要的技巧和解经者本人的灵命成熟度有直接关系。 2)不是每一段经文都能够用寓意解经法来解释的,要充分考虑到字意和历史因素 3)当文字和历史解经引起分歧时,就应该用寓意解经,但是必须用爱心做基础 4)对于圣经中的数字都带有永恒的真理,用寓意解释可以得到许多真理 5)解经者的任务是把经文中的真正意义解释出来,而不是把外面的意义加进去。 6)对圣经的解释不能违反“正统信仰”,必须用爱心,爱心可能是一种灵性的直觉 7)不能单看一节经文而忽略上下文的意义,也必须参照其他经文和正统信仰 8)如果一段经文的意义不明确,这段经文就不能纳入正统信仰。 9)解经者应该有一定的历史,地理,音乐,科学,文学,哲学和两希文字的知识 10)教义必须建立在意思清楚的经文上,含义不清的经文不能作为教义的根据 11)经文的解释不能互相冲突,神的启示不能互相矛盾,并且要注意时代差异。奥古斯丁强调说:“分辨时代的差异,圣经就可以解释的和谐了”。

  21. 中古时代的解经方式 这是指主后600-1500年之间的解经方式。这个时代的解经方式基本上还是延用了寓意解经的传统;可见这种发自于希腊宗教,被犹太教所接纳后来又传给了基督教的寓意解经方式持续了1500多年,直到马丁路德改教时期才正式退出了主导地位 中古时代解经的方法开始有了新的发展,那就是以法国巴黎维多修道院维多利派的芴哥(Hugh)为代表的新寓意解经法。他开始使用直译来解经。虽然芴哥还是离不开寓意解经的束缚,但已经开始把直译解经的概念引入了释经学的发展史中。 中古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芴哥的学生安德烈把芴哥的直译解经推向另一个高峰。人们开始注意到这种新的解经方式。但是,安德烈并没有完全脱离寓意解经的模式,自己的直译意义观点使得他把希伯来经文的解释分成基督徒和犹太人两种版本。这就满足了犹太人和基督徒对于圣经解释上的要求。 这个时期有一个著名的主教朗顿(Longton)把圣经分成了现有的章次。这是他突出的贡献。他在解经学方面也有一定的创见,就是主张圣经的所有解释都不能与信仰相冲突,这种看法和芴哥的直译解经法无疑是在原来的自由式寓意解经基础上迈出了一步。 但是这个时期更有代表性解经家是阿奎那,他认为对于圣经的解释和神学基础必须

  22. 建立在直译的基础上;他并不否认圣经中也有寓意的成分因为天上的事物只能用预表来解释,并且神已经把新约放在以色列人旧约的历史当中了。可以说阿奎那是直译解经的先驱之一,他看到了直译解经才是解释圣经的正确方法。建立在直译的基础上;他并不否认圣经中也有寓意的成分因为天上的事物只能用预表来解释,并且神已经把新约放在以色列人旧约的历史当中了。可以说阿奎那是直译解经的先驱之一,他看到了直译解经才是解释圣经的正确方法。 与此同时还有一位犹太信徒叫尼可拉斯,更是主张直译解经才是解释圣经唯一的正确方法。这些直译解经的先驱们为后来为马丁路德的改教奠定解经学方面的基础… 改教时代的解经方式 这是指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的解经方式。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学者们对解经学的认识开始渐渐回到原文。寓意解经的主导地位渐渐消失,前面提到的安提阿学派的字义和历史解经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不仅是因为有些寓意解经已经走到了几乎荒唐的地步,更是因为字义和历史解经为人们提供了更加有说服力的解释。 安提阿学派对于圣经原意那种谨慎的态度让人们看到了字义和历史解经的重要性。并且对于改教时代出现的释经学的改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就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一批以回到圣经原文为理念的改革家。路德的解经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23. 1)信心和圣灵的感动是解经者所必备的条件,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不可靠自己卑微的理性来批评和论断圣经,而是要殷勤的以祷告和默想来寻求圣经的意义。”这是路德的基本态度。1)信心和圣灵的感动是解经者所必备的条件,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不可靠自己卑微的理性来批评和论断圣经,而是要殷勤的以祷告和默想来寻求圣经的意义。”这是路德的基本态度。 2)圣经在信仰上有绝对的权威并且是最终的权威,这种权威不能被任何教会或人或人的著作所取代;这显然是对当时天主教的集权制度在解经方面对人们造成的束缚提出的挑战。因为天主教认为只有教会才有解释圣经的权利,任何天主教徒都要服从教会的解释。 3)字义解经是路德的根据和重要原则,他赞成解经者多多学习希腊文和希伯来文,因为他说:“一个不能读圣经原文的传道人也许可以传讲基督来造就别人,但是在解释圣经,用圣经抵挡异端的时候,若不是精通原文就办不到了。”除了字义以外,解经者还要注意历史和原文法的因素在解经学中的地位。必须注意时代背景,当时环境和条件,作者所使用的文法和圣经的上下文。 4)一个敬虔并且有能力的解经者不需要天主教的官方解释就可以通过祷告和反思理解其中的意义。路德认为每一个基督徒都是祭司,因此都能明白圣经并且应该是以经解经,用意思清楚的经文解释那些不清楚的经文;这种方法也被称为“信仰类比”。他强调了圣经在机体上和神学的统一性。

  24. 5)解释圣经的目的就是要与耶稣基督连起来,圣经的各卷的解释都应该以耶稣基督为中心,因为圣经是为耶稣基督作见证的。换句话说路德是在用基督论来解经的。圣经论也是为基督所写的,他提出了圣经无误的明确论点,虽然至今有许多人在圣经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上继续做文章,但是纯正信仰已经确立了自己对圣经无误的立场。这是不容置疑的。5)解释圣经的目的就是要与耶稣基督连起来,圣经的各卷的解释都应该以耶稣基督为中心,因为圣经是为耶稣基督作见证的。换句话说路德是在用基督论来解经的。圣经论也是为基督所写的,他提出了圣经无误的明确论点,虽然至今有许多人在圣经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上继续做文章,但是纯正信仰已经确立了自己对圣经无误的立场。这是不容置疑的。 6)路德主张解经时应该把旧约和福音分别开来,因为天主教认为福音是旧约律法的延伸。他们称福音为新律法。与路德同期的另一个伟人加尔文更是在路德的解经学理论上有所发展;他认为圣灵的光照是正确和成功解经的根本,他坚决反对寓意解经,甚至称之为“撒旦的工具”。因为这种方法使人完全偏离了圣经真理。 加尔文非常注重文法,语言学在解经中的重要性,必须注意其他经文和上下文的比较才能够真正了解经文的真实意义。 路德和加尔文的解经方法无疑推动了解经学的进步,但是,由于天主教和顽固的寓意解经派的抵挡,他们的理论并没有完全被当代人接受,而且路德和加尔文也多少带有寓意解经教育的背景。尽管如此,他们却为后来的解经学发展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今天的寓意解经被称为灵意解经,它和加尔文路德倡导的直意解经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是与释经学的发展历史有关的。

  25. 后改教时代的解经方式 这是指十七世纪以后的解经方式。改革后的更正教就成了正统信仰的代表。更正教的释经学理论建立在路德和加尔文解经理论上。从那时到如今,如果要找出一个最有代表性的解经家,恐怕并不容易,但是要找出一批按照圣经原意,尊重字义和历史的解经学者却不难。因为这个名单把绝大部分著名的解经家都包括进去了。 中世纪改教以后是神学上的一个混乱阶段,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异端邪派。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出现两个运动,敬虔运动和理性主义运动。这两个运动可以作为当时的代表。敬虔主义重视个人悔改的经历和各种敬虔的行为。他们的解经目的主要是在于提高自己的灵性。强调的是个人的灵修和敬虔生活。理性主义则企图把信仰和理性结合起来,强调理性在信仰中的重要性。 这时候在解经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奇谈怪论,例如:自由派解经者认为解经应该结合当代的看法和潮流,把进化论的观念应用在以色列人的宗教中。还有所谓的新正统派,不相信圣经无误论,解释圣经的原则是按照他们所得到启示来进行的。到了十九世纪,更多的新派神学,新派解经纷纷出笼… 随着主再来的脚步越来越近,魔鬼要更加变本加厉地在对圣经的解释上大做文章,因此我们必须学习正统的解经原则,在这个大迷惑的时代中站稳立场抵挡异端。

  26. 3。圣经各卷分类 圣经共有六十六卷书,旧约有三十九卷,新约有二十七卷。 目前已经被翻译成1600多种文字。圣经的作者的背景大不相同,其中有君王,祭司,牧羊人,学者,医生,渔夫,先知等等;整个涵盖了1000多年的历史。许多作者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却写出了同样的主题,而且没有错误,没有矛盾,经久不衰。因此就证明是圣灵的工作,这位圣灵启示这些作者写出了神的话语。 旧约圣经传说是文士以斯拉在主前400多年左右汇编而成的,因此以斯拉被认为是第一位解经家。新约圣经是在主后100年内有使徒们写成的,并且在主后397年的迦太基会议,认定为是正典。圣经用创世纪记载了世界的起源和结束,又在启示录中告诉人们新天新地的创造。 解释圣经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注意所研读的那卷书的体裁和表达形式。因为体裁和一段话的表达形式代表了作者写那卷书时,圣灵对他的感动。为要表达神对人的启示和心意。了解圣经各卷的体裁,有助于我们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看那卷书或经文;求当年感动作者的圣灵感动我们,通过作者的笔墨看到神的原意。 比如诗篇8:3说到:“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 这段经文

  27. 属于诗歌的体裁,经文真正的意义是作者在用拟人的手法赞美神的伟大和创造;但是如果只是按照表面的字义来解释,那就变成神也像人一样有“指头”了。诗人用了“指头”来形容神与被造的世界之间的关系。表示天地万物都是神亲自做成的意思。属于诗歌的体裁,经文真正的意义是作者在用拟人的手法赞美神的伟大和创造;但是如果只是按照表面的字义来解释,那就变成神也像人一样有“指头”了。诗人用了“指头”来形容神与被造的世界之间的关系。表示天地万物都是神亲自做成的意思。 同样,神向以色列人所颁布的律法,也是用“指头”写在石板上的。解释也相仿: 【申9:10】 耶和华把那两块石版交给我,是神用指头写的… “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同样是一种表达方式。诗人用“陈设”来形容神的创造是智慧的设计和精心安排的结果。上面所说的两个例子并不是“寓意解经”或者“灵意解经”而是正意解经,也就是透过文字的表面意思看到后面的真正含义,而不是解经者用自己的想象力“挖掘”出什么超然的属灵意义来并加以发挥。 总之,如果在诗人的角度去体会神对人的启示。就能按照正义分解真理的道了。 圣经中各卷都有不同的文学体裁,其中有历史,传记,诗歌,比喻,寓言,格言,预言,书信,律法,启示等等,内容极为丰富。难怪就连许多不信主的学者都非常尊重圣经。他们认为圣经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但是对于基督徒来说,圣经是我们认识神的唯一途径,也是我们信仰的唯一根据。圣经就是神的话,是绝对无误的,是有绝对权威的。

  28. 一,摩西五经 这五经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 作者摩西从神的创造谈起,讲到了人类的被造以及犯罪堕落的过程。同时也讲到了神的大爱,透过亚伯拉罕和以色列民族来彰显他的救恩计划,最后以神对人的律法结束。摩西五经也被称为律法书,原因是神的律法都清楚地写明出来,并且涉及到行为、道德、信仰等各个领域。摩西五经是在主前十四和十三世纪写成的。解释律法书是要把神的原话和原意解出来,而不要把自己的话和意思加进去。 二。历史书 历史书包括约书亚到以斯帖记的十二卷书。这里面主要记载了以色列这个民族的兴亡史。其中包括了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在旷野漂流的每一幕、包括了他们与迦南七族的战争史。这十二卷书还详细记载了以色列人建国以后的兴衰,在信仰上的败坏,在政治上的动荡,在道德上的堕落,在经济上的萧条,在领土上的变迁,在宗教上的改革,以及在民族兴亡的变迁中的动荡等等。历史书所涵盖的时间大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 在解经时应该依照字面的意思和历史背景解释,如果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比较清楚,就不容易偏离经文的原意了。而且可以从以色列人民族的兴衰中吸取教训。

  29. 三。诗歌和智慧书 这是指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和雅歌书。这些书的体裁都是诗歌的体裁。除了这些书以外,旧约圣经中还有一些作者也适用了诗歌的体裁,如耶利米哀歌书中的经文。还有的作者的在话语中带有诗歌的意义,例如:“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这显然是用拟人和抒情的写法来述说神是无所不在的。  对诗歌这种特殊的体裁和修辞不够理解,往往会导致解经方面的错误;特别是当人像用圣经上的话来支持自己的一些作法时,更容易走向极端。例如:诗人说到: 【诗150:4】 击鼓跳舞赞美他,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他。 显然这是表示作者赞美神的那种喜乐的心情,至于其中赞美的方式和所用的乐器,是抒发感情的途径而已,但是如果把这段经文里面的细节当成真理来教导信徒,并且要求每次聚会赞美神都必须击鼓跳舞,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大声响的跋,角声还要鼓色弹琴赞美神,那就有些偏激了。 另外,大卫的作品中,更是充满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情节来描述他的感情。  【诗6:6】 我因唉哼而困乏。我每夜流泪,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湿透。 我们很难想象大卫王每夜眼泪流成河,真的把床榻漂起...

  30. 因此,对于诗歌的解释不能“钻”到字面里去而忽略了诗人的主要意思。或者借题发挥扯开主题。对于这类经文要站在作者的立场去体验他们写诗的意境。因此,对于诗歌的解释不能“钻”到字面里去而忽略了诗人的主要意思。或者借题发挥扯开主题。对于这类经文要站在作者的立场去体验他们写诗的意境。 另外,学习解经学的同时如果能够了解希伯来和希腊文学的风格,特别是诗歌的特点就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文。中文诗词非常讲究押韵和平仄的原则,虽然也讲究一些对称的原则,但是除非是写对联的时候,否则就不是特别明显了。 但是,希伯来诗词却非常注重诗句的对偶,而对于是否押韵并不那么讲究。常见的对偶形式有下面几种: A。类比的对偶句: 【诗19:1】 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 【箴16:18】 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诗8:3】 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 【箴25:15】 恒常忍耐,可以劝动君王。柔和的舌头,能折断骨头。 【箴3:19】 耶和华以智慧立地。以聪明定天。 这些句子都是比较典型的类比对偶句,上半句定出主题,下半句重复上半句为的是加强整句的意思。这种类比的对偶句不仅在诗篇中出现,在其他地方也可能出现,解经时可以注意观察。

  31. B。反义对偶句: 【箴15:2】 智慧人的舌,善发知识。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 【箴12:15】 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正直。惟智慧人,肯听人的劝教。 【箴27:12】 通达人见祸藏躲。愚蒙人前往受害。 这种对偶是用反义词相对,听起来好像是完全相反的两件事,但是却从反面表达了上半句的意思,也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 C。补充对偶句 【诗119:9】 少年人用什么洁净他的行为呢?是要遵行你的话。 【伯14:4】 谁能使洁净之物出于污秽之中呢?无论谁也不能。 这是用下半句补充上半句或者回答上半句的问题,诗歌智慧书中还有很多;另外,在新约圣经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可能是犹太人受两希文化的影响所致。 【罗8:35】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 显然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下面的句子回答了上面的问题。

  32. 总之,在诗歌体裁的对偶型经文中要特别注意抓住中心意思。不要钻到诗词的某些字眼里面去,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文学体裁,以后会做详细描述。总之,在诗歌体裁的对偶型经文中要特别注意抓住中心意思。不要钻到诗词的某些字眼里面去,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文学体裁,以后会做详细描述。 还有要注意诗歌体裁和两希语言文化的特殊性,圣经中有些修辞是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在解经的时候应该注意。比如: 【罗8:34】 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神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 【西3:1】 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 在古老的西方文化里,Right (右)是正确,权力的意思。例如英文中“right hand man”是得利助手的意思。而 Left (左)代表错误,不灵活,无用的,甚至是邪恶的意思。中文里的成语“旁门左道”也体现了这种负面的意思。 圣经里用“右边”代表权柄,能力,荣耀,尊贵和地位;就是说有耶稣能力,站在荣耀尊贵的地位上为我们代祷。但是,如果按照字面理解的话就错了,因为按照人的想法,有右边一定会有左边。耶稣在神的右边,谁在神的左边呢? 同样的道理,诗篇中常常有类似的修辞方法;解经时也应当注意字的用法。 【诗16:11】 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17:7】 求你显出你奇妙的慈爱来。你是那用右手拯救投靠你的,脱离起来攻击他们的人。

  33. 圣经中的智慧书,例如箴言和传道书,就是所罗门时代智慧文学的代表作。当时以色列国的国太民安,文学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以所罗门的思想为代表的智慧文学也由此诞生。智慧文学与其他体裁不同,因为她强调的是人生的哲理,处世艺术,人生之道的体验。表现方式常常以格言的形式出现。比如所熟悉的所罗门格言:圣经中的智慧书,例如箴言和传道书,就是所罗门时代智慧文学的代表作。当时以色列国的国太民安,文学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以所罗门的思想为代表的智慧文学也由此诞生。智慧文学与其他体裁不同,因为她强调的是人生的哲理,处世艺术,人生之道的体验。表现方式常常以格言的形式出现。比如所熟悉的所罗门格言: 【传4:13】 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 【传1:9】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智慧书中讲到的智慧不仅仅是教导人一些人生哲理或者知识,而是讲到与基督徒全面的属灵素质有关,特别是基督徒处世为人的方法和艺术。与人间的智慧不同点在于智慧书是从神的观点看智慧,是圣灵把神的心意通过格言的体裁表达出来。 智慧书的中心和对我们的启示是说真正的智慧来自于神,因此,一个真正的智慧人一定是渴慕神话语的人,要得到真智慧必须敬畏神。 四。先知书 先知书包括了从以赛亚到玛拉基共17卷书。占旧约圣经的43.5%;先知书又分为大先知书和小先知书,这并不是因为先知有等级之分,而是根据先知书的长短来划分的。从以赛亚书到但以理书称为大先知书,其余的十二卷书都称为小先知书。这十七卷书的作者大不相同,有的是大有智慧的宫廷高官,有的是牧羊的平民或渔夫

  34. 先知书是神对以色列人的特别启示并且借着预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先知都是神的代言人,“先知”原文的意思就是被神呼召出来替神讲话的人。既然是神的代言人,当然是神的仆人,当然有从神来的某些特殊能力行神迹,如以利亚,以利沙等等。他们的言行并不一定会重现在今天的时代里。先知书是神对以色列人的特别启示并且借着预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先知都是神的代言人,“先知”原文的意思就是被神呼召出来替神讲话的人。既然是神的代言人,当然是神的仆人,当然有从神来的某些特殊能力行神迹,如以利亚,以利沙等等。他们的言行并不一定会重现在今天的时代里。 先知也是神和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他们不仅替神讲话,同时也替人讲话就是为以色列人代求,做以色列家守望的人。先知书有很多地方采用了诗歌的体裁,前面所讲的诗歌解经原则也同样适用。同时也记载了许多历史事实;在解释先知书的的历史时,要遵循字面解经的原则;灵意解经就很容易使人偏离先知书的原意。 先知书有许多预言。如何解释预言呢?解释的不正确往往会走到错谬中去。解释预言以前应该分清预言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基本上旧约的预言可以分成三类:1)有关以色列国的预言,2)有关外邦人的预言,3)有关弥赛亚的预言 对于已经应验的预言,除了证明圣经的真实性以外,基本上就是历史的见证了。比如:犹大国的兴亡,以色列人被掳,耶稣降生的预言,以色列荒凉的预言,以色列复国的预言等等。对于这些经文的解释基本上要遵循历史书的解经方法。按照字面的意思解释,可以看到神的计划不随时代而改变。神的信实和慈爱永远长存。 对于尚未应验的预言,解经时要特别小心,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和猜测,在没有明确的圣经根据情况下盲目地加以解释。许多异端就是从错误地解释预言开始的

  35. 许多预言是封住的,时候还没有到我们无法解释就安静等候,这是一个重要原则。圣经中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解释预言的所有资料,神把预言放在圣经中,是为了告诉我们神是历史的主,神也是未来的主。这是预言的重要信息和主题。许多预言是封住的,时候还没有到我们无法解释就安静等候,这是一个重要原则。圣经中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解释预言的所有资料,神把预言放在圣经中,是为了告诉我们神是历史的主,神也是未来的主。这是预言的重要信息和主题。 有些新派神学的解经家们,在预言上面大做文章,利用人们对于未来的好奇心,把世界上发生的一些政治事件牵强地和圣经中某处的记载拉在一起。甚至使用一些所谓科学的方法论证其理论的可信性,就离开了“神是历史的主”这个主题,使人感觉他们变成了“历史的主”,他们已经有了“历史发展的蓝图”,再加上有些搞灵恩运动的人,假借圣灵的名义为自己的理论涂脂抹粉,就把人领入了歧途。 因此,在解释预言的时候,如果遇到没有把握的经文,不能强解这是很要紧的。 【彼后1:20】 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 比如,有的解经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第一次攻打伊拉克的前夕,硬把那场战争解释为圣经上所说的哈密吉多顿之战。当萨达姆向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时,以色列作出了强烈的反应,阿拉伯世界也出现了似乎要参战的局面。这些解经家们非常得意,好像他们的运气不错,猜准了这就是圣经上说的哈战。结果局势的发展完全不是那样,美国很快收兵战争结束了。 还有许多人解释说耶稣在某年某月某时要再来,结果败坏了许多人的信心。

  36. 解释旧约预言的时候要注意预言的渐进性。这是圣经预言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就是说圣经的预言有一个先知说了,后来又有其他的先知再说,而且,事情的发展也慢慢证实了前面先知所说的预言。后来的先知先前的先知讲的更为详细。而且事情也是按照所预言的逐步应验了,这就是渐进性。这不仅说明先知的预言确实是从神来的,同时也见证了神的计划没有改变。只是没到时候,事情还不明显也不会成就。解释旧约预言的时候要注意预言的渐进性。这是圣经预言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就是说圣经的预言有一个先知说了,后来又有其他的先知再说,而且,事情的发展也慢慢证实了前面先知所说的预言。后来的先知先前的先知讲的更为详细。而且事情也是按照所预言的逐步应验了,这就是渐进性。这不仅说明先知的预言确实是从神来的,同时也见证了神的计划没有改变。只是没到时候,事情还不明显也不会成就。 比如:有关弥赛亚的预言,圣经在创世记只是提到了“女人的后裔要伤蛇的头”,摩西写创世记的时候并不知道是哪个女人,此人出自何方,何时会有此事发生等等。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看到了神对诺亚后裔闪的分别和对亚伯拉罕的呼召,以及对犹大支派的特别拣选。到了撒母耳记下讲到神和大卫立约时,才指出弥赛亚要出自大卫的子孙当中。 到了先知以赛亚的时代,才非常具体地预言了弥赛亚的诞生,使命,遭遇,受害,复活等等,从创世记到弥赛亚预言经历了700多年的历史。但是,不到时候没有人能知道,这是神所隐藏的奥秘。在以赛亚没有预言之前,虽然人们不知道有关弥赛亚更加具体预言,但以色列人却早就知道弥赛亚要来,这是神给以色列人的盼望。 今天也是一样,虽然我们不知道耶稣基督什么时候再来;但是却很明确地知道耶稣再来之前的预兆,圣经上告诉我们许多耶稣再来的现象,主要目的不是让我们用这些计算或猜测耶稣是哪一天来到,最主要的目的是让我们儆醒,预备自己,等候主

  37. 来。解释有关主再来的预言时,要特别注意这个主题信息。要发现一个预言的渐进性,就要把有关那个预言的所有经文在圣经中不同的地方找出来,加以比较分析。不应该只用一节或一章来解释。因为这样就无法看到预言的渐进和发展了。来。解释有关主再来的预言时,要特别注意这个主题信息。要发现一个预言的渐进性,就要把有关那个预言的所有经文在圣经中不同的地方找出来,加以比较分析。不应该只用一节或一章来解释。因为这样就无法看到预言的渐进和发展了。 除了预言的渐进性,圣经中有些预言是有条件性的预言,就是说如果人悔改了,神可以不让所说的预言临到。比如,以色列王亚哈听从妻子耶洗别的话,害死了无辜的拿伯夺了他的葡萄园;因此,先知以利亚来见他并且预言了亚哈家的下场。 【王上21:24】 凡属亚哈的人,死在城中的必被狗吃,死在田野的必被空中的鸟吃。 【王上21:27】 亚哈听见这话,就撕裂衣服,禁食,身穿麻布,睡卧也穿着麻布,并且缓缓而行。 【王上21:29】 亚哈在我面前这样自卑,你看见了吗?因他在我面前自卑,他还在世的时候,我不降这祸。到他儿子的时候,我必降这祸与他的家。 但是由于亚哈悔改在神面前自卑,所以神没有在亚哈活着的时候降灾于他。圣经中这类的例子很多,例如尼尼微人听了约拿的话,便从上到下全国悔改,神就不把所说的灾祸降给他们了。 先知书的主题: 除了预言以外,先知书的主题是围绕着两个约而写的;一个约就指神在西奈山给以色列人的律法,另一个约是指神与大卫家所立的约,也被称为应许和恩典之约。

  38. 西奈山的律法是严厉的,规范了以色列人的道德和宗教方面的行为。这些律法也是后来神审判以色列人的依据。当神把他们交给敌人掳掠的时候,神因为他们离弃了神,惹神发怒,就按照律法审判他们。西奈山的律法是严厉的,规范了以色列人的道德和宗教方面的行为。这些律法也是后来神审判以色列人的依据。当神把他们交给敌人掳掠的时候,神因为他们离弃了神,惹神发怒,就按照律法审判他们。 【王下22:17】 因为他们离弃我,向别神烧香,用他们手所作的惹我发怒,所以我的忿怒必向这地发作,总不止息。 【代下12:8】 然而他们必作示撒的仆人,好叫他们知道,服事我与服事外邦人有何分别。 与大卫家所立的约是满有恩典的,尽管以色列人犯罪得罪神,但是神并没有因为他们子孙犯的罪就废弃了与他们祖先所立的约。 【赛37:35】 因我为自己的缘故,又为我仆人大卫的缘故,必保护拯救这城。 【王下8:19】 耶和华却因他仆人大卫的缘故,仍不肯灭绝犹大,照他所应许大卫的话,永远赐灯光与他的子孙。 神信实和慈爱的属性就体现在这里,他与大卫立约的时候早就知道以色列人会犯罪背离神,神既然拣选了大卫,也就拣选了大卫的子孙;神会管教、惩罚和审判那些悖逆的人,但是不会因为大卫子孙中那些悖逆之子,就废弃与大卫所立的应许和恩典之约。就如神应许将来以色列人要全家得救,但是后来许多以色列人都死在自己的罪恶当中,然而,神的应许不会因为那些恶人犯罪而有所改变。

  39. 解经时要抓住先知书的主题和对预言渐进性,条件性,预言类别和预言未知性就抓住了先知书的原意。解释起来就不会偏离圣经的真理。解经时要抓住先知书的主题和对预言渐进性,条件性,预言类别和预言未知性就抓住了先知书的原意。解释起来就不会偏离圣经的真理。 另外,具体解释某一卷书的时候;应该知道该卷书的主题信息是什么,历史背景,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对象,许多翻译版本都把这些内容写在每一卷书的前面,例如: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启导本圣经,灵修版圣经等等。为了确定主题内容的准确性,最好参照两三个版本的内容,就不容易受作者个人见解的影响。 五。福音书和使徒行传 这五卷书是新约的开始,有些学者喜欢把这五卷书和摩西五经相比;认为这是新约的历史书,因为前四卷记载了耶稣基督的一生和他的事奉,使徒行传是教会的发展史,这五卷书中的基本体裁是历史和叙述性的,因此,解释这些书的方法也应该按照历史书的解经原则,本着字面的意思加以解释。 但是遇到了耶稣所用的比喻,如十个童女,好撒玛利亚人,撒种的人,活水,葡萄树,好牧人,生命的粮等等,当然就不能完全照字面去解释了。解经者的责任就要把耶稣讲话的原意主题解释清楚,但要小心不要掉到灵意解经的陷阱里去。 例如:马太福音二十五章,耶稣讲到十个童女的比喻;这是继二十四章讲完了末世的各种预兆和基督徒应该有所准备的信息之后所讲的比喻,这个比喻和马太福音

  40. 24章44节有很强的联带关系。把两段经文的结论对照起来看,就比较明显了。24章44节有很强的联带关系。把两段经文的结论对照起来看,就比较明显了。 【太24:43】 家主若知道几更天有贼来,就必儆醒,不容人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 【太24:44】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 【太25:10】 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 【太25:13】 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 很明显,十个童女的比喻是前面24章中,要儆醒和预备等候主来这个主题的延伸。用比喻的方法使人更加了解如何预备自己等候主来的意义。这是解经时所要抓住的重点和关键。另外,不要忘记这个比喻是耶稣用来比喻天国的… 【太25:1】 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 解经者应该先把天国的定义弄清楚再来解释。这是讲到末世时的(新郎回来的时候)天国和神审判世界时的情景,教导我们如何警醒等候,预备自己,迎接主来。 但是,有些解经家们,钻到了具体的字里面去,然后加上自己的想象,让人听起来好像“有理”,把这个比喻讲出许多不同的版本,背离了圣经的原意和中心思想。使人对这段圣经的真正意义模糊不清。比如:有人把灯比作生命,油比作圣灵,新郎来时,灯还发光表示有信徒好行为等等,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纷争。 总之,要正确地解释圣经中的比喻,要看一个比喻的上下文以便决定比喻的中心意思,同时也要看一个比喻对当时的影响和当时的环境。

  41. 使徒行传的主题是讲初代教会发展的历史,其中记载了许多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的特殊历史事件。因此解经的原则应该按照历史书的原则去解释,就是要按照字面上的意义解释。至于初代教会中发生的那些特别神迹奇事,完全是为了当时要尽快把福音传出耶路撒冷而发生的事情。使徒行传的主题是讲初代教会发展的历史,其中记载了许多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的特殊历史事件。因此解经的原则应该按照历史书的原则去解释,就是要按照字面上的意义解释。至于初代教会中发生的那些特别神迹奇事,完全是为了当时要尽快把福音传出耶路撒冷而发生的事情。 比如他们可以不经过学习突然讲起别国的话来,信徒凡物公用,把房屋田地都卖掉等。这些都只是教会初期发生的一次性历史事件。因为后来的新约圣经中并没有再次出现那种场面,圣经中也没有教导我们照着初代教会的做法去行。 而且,那种大家庭的生活的方式也是不现实的。后来出现了许多问题也妨碍了福音的传播,说明那并不是神的心意,更不是教会应该走的发展道路。因此,神借着司提反的殉道和逼迫把他们“赶出”了耶路撒冷,福音从此便传开了,外邦人的教会纷纷建立起来…教会的发展才开始走上了正轨。 在解释历史性的经文时除了按照字面把当时发生的事情解释清楚,还要应该记住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够把某些一次性事件当成“真理”去教导人。如果当成真理教导信徒,那就会出现不顾历史和现代社会背景的照搬照抄弊端。 有些人不顾解经的原则,抓住某些一次性历史事件,硬凭自己的主观意思解经,教导信徒们只要迫切地求神,一味地坚持当年发生在初代教会的神迹奇事也一定会发生在今天,听起来很属灵,但却完全偏离了圣经的原意,这是很危险的。

  42. 圣经不仅记载人的成功,同时也记载人的失败。既然是教会的历史,就真实地反映了初代教会所走过的每一步,使后代教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看到神对教会的心意是要把福音传遍地极,而不是让我们成为与世隔绝的“圣人团体”,这才是经文的原意也是中心。圣经不仅记载人的成功,同时也记载人的失败。既然是教会的历史,就真实地反映了初代教会所走过的每一步,使后代教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看到神对教会的心意是要把福音传遍地极,而不是让我们成为与世隔绝的“圣人团体”,这才是经文的原意也是中心。 另外一个例子也是一次性的记载,就是犹大死了以后,彼得建议选出一位信徒填补犹大的空缺代替犹大并且和他们一起做耶稣复活的见证。这个建议的动机是好的,而且也被当时的教会采纳了。他们用抽签的方法选出了两个人就是约瑟和马提亚。 【徒1:23】 于是选举两个人,就是那叫作巴撒巴又称呼犹士都的约瑟,和马提亚。 【徒1:26】 于是众人为他们摇签,摇出马提亚来。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 但是,从新约圣经的记载来看,再没有提到马提亚做了什么。马提亚很可能是一位敬虔的基督徒,也许很爱主。但他是否应该成为十二个使徒之一,那就不是用人的方法,用抽签的手段所能决定的事了。神并没有让彼得和当时的教会“抽出”一个人来充使徒的数,这完全是人的意思。 其实,从整个新约历史的发展和大量的新约书卷中,人们已经看到了神所呼召第十二位使徒的身影——保罗。每一位使徒都是耶稣亲自召来做使徒的,而不是用人的方法“抽”出来的;保罗作使徒当然也不例外,他也是蒙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

  43. 六。保罗书信 保罗书信共有十三封。这些书信都是分别写给某个教会和个人的,有的是为了讲明真理,有的是为了解决教会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是为了阐明教义,有的是讲基督徒的道德情操和生活准则等等。其中提摩太前后书和提多书被称为教牧书信。圣经中只有保罗写的书信最多,在信息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上充分体现了保罗的神学思想。 保罗书信的体裁基本上是叙述性或论述性的,在解释保罗书信之前应该对保罗本人的经历,性格,神学思想,丰富细腻的感情等等有所了解。就不会解释出前后矛盾的神学理论和教导来。保罗是一个理性非常强的人,他的讲论非常重视哲理,我们解释保罗书信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保罗一贯的神学思想和教导。 比如,保罗一贯强调因信称义的真理,人必须真正从心里相信才能得救。并且认为真正的割礼是心里的割礼,真正的洗礼也是心里的洗礼,而不是外表上的形式。但是,哥林多十五章中保罗却提到了“为死人受洗”的事情,单从字面上来看,好像保罗赞成为死人受洗似的… 【林前15:29】 不然那些为死人受洗的,将来怎样呢?若死人总不复活,因何为他们受洗呢? 其实,这并不是保罗的意思。保罗之所以提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哥林多教会中有为死人或替死人受洗的情形发生。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还是盼望自己的死人能够

  44. 复活得救。问题是在哥林多教会中有人传说没有死人复活,保罗说既然没有死人复活,那些为死人受洗的,岂不是白费工夫吗?哥林多人在这件事上是自相矛盾的,保罗就是利用他们自相矛盾的言行说明就是那些不相信死人复活的人,心里还是相信死人会复活的。复活得救。问题是在哥林多教会中有人传说没有死人复活,保罗说既然没有死人复活,那些为死人受洗的,岂不是白费工夫吗?哥林多人在这件事上是自相矛盾的,保罗就是利用他们自相矛盾的言行说明就是那些不相信死人复活的人,心里还是相信死人会复活的。 如果有人单单根据那一节经文就说保罗赞成为死人受洗,又借用保罗的名义建立一种为死人受洗的神学理论,那就完全错了。因为他们所建立的神学理论与保罗的一贯教导和神学思想是矛盾的,与耶稣的教导也是有矛盾的。 【约3:36】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原文作不得见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可见信子的人只能在人活着的时候决定信,不信子的人也是在活着的时候决定不信的,人死了以后他的结局已经定了。如果一个人生前没有信主,为他受洗或者替他受洗又有什么用处呢? 另外在解释保罗书信的时候,要注意既然是书信就是为了某些事写给某个教会的,因此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解经时不能脱离该教会的特点和时代背景以及社会背景,从“灵意”的角度上理解保罗的话,那就偏离了经文的原意。 这并不是说保罗所讲的只能适用于那个教会和那个时代,对我们今天毫无任何意义;而是说在引出经文的“属灵的意义”之前不要忽略保罗的原意。

  45. 解经者应该先搞清楚几个问题,然后再开始解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解经者应该先搞清楚几个问题,然后再开始解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 保罗是针对哪里的教会讲的? • 这个教会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如何? • 这个教会在外邦教会中的地位如何? • 此教会当时的背景如何?(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信仰背景,文化背景等) • 保罗讲了什么问题? • 保罗讲这个问题是针对全教会讲的还是教会中某些人讲的? • 保罗为什么要对他们讲某个问题? • 保罗的原话是怎么说的?他的原意或中心思想是什么? • 保罗要达到什么目的? • 其中属灵的真理是什么? • 对今天的教会或个人的属灵生命有哪些帮助? • 这些问题虽然并非适用于每个主题,但对于正确解释保罗书信原意有一定的帮助,

  46. 至于教牧书信,其中的内容主要是写给提摩太和提多的个人书信。保罗在教牧书信中明确地从教义、行为、教会组织的立场上来阐明传道人的使命。解释教牧书信要了解保罗写信的背景和受信人的背景,写信的中心目的,当时的各种背景,保罗的原话和原意,属灵的真理等等。至于教牧书信,其中的内容主要是写给提摩太和提多的个人书信。保罗在教牧书信中明确地从教义、行为、教会组织的立场上来阐明传道人的使命。解释教牧书信要了解保罗写信的背景和受信人的背景,写信的中心目的,当时的各种背景,保罗的原话和原意,属灵的真理等等。 为了学习应用前面所讲的,让我们做一个练习;主题就是查考一下保罗论“女人讲道”的问题。有些教会认为保罗不许女人讲道,因此,姊妹在教会中是不能讲道的。经文的根据是提摩太前书二章十二节。 【提前2:12】 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她辖管男人,只要沉静。 你能否根据圣经的上下文,把这个问题解释一下;到底姊妹能不能讲道?为什么? 为了便于研读和解经,让我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这是哪一类的问题(基要真理?信徒德行?教会秩序?夫妻关系?抵挡异端? 2)受信人的背景,信仰背景,社会地位,在教会中的角色, 3)受信人与保罗的关系如何? 4)保罗写信的中心目的是什么? 5)保罗的原话和原意 6)这段经文与上下文的关系如何? 7)你的解释是否符合保罗一贯的神学思想?

  47. 七。普通书信(一般书信) 除了保罗书信以外,新约圣经中还有八卷被称为普通书信。这些书卷没有明确地针对某个教会或某个人,而是写给一般信徒而且带有较强的普遍性。这些书卷包括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后书,约翰一,二,三书和犹大书。 对于这些书的解经原则要根据作者的整体神学思想和上下文连贯起来看,如果遇到某些经文的内容与其他经文有“矛盾”,就应该从圣经中神的启示中宏观地去看问题才不会出现偏差。

  48. 比如,雅各书强调人的行为,没有行为信心是死的,而且非常明确地指出,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单是因信。比如,雅各书强调人的行为,没有行为信心是死的,而且非常明确地指出,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单是因信。 【雅2:24】 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 但是,罗马书却明确指出人靠行为不能称义,只有因信才能称义;显然这两卷书的内容有些冲突,问题出在哪里呢,如何解释这两卷书中有关信心和行为的问题呢? 这时候就要回到神的救恩计划上来从整体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已经确信圣经肯定是没有矛盾的,因此,对圣经的解释也不应该有矛盾。人犯了罪必定要受到神的审判,这是神正义的属性所决定的。但是人不能凭自己的好行为自救,没有十字架的宝血,人的罪肯定不能被赦免。因此,因信称义的原则是不可动摇的。 当我们仔细看雅各书的时候,就会发现罗马书和雅各书所讲的对象是不同的。罗马书中因信称义的真理是针对还没有信主的人讲的,清楚地告诉人因信称义是得救唯一的道路。而雅各书是针对已经信主的人所讲的,指出真正的信心是有行为表现的;信心与行为是并行的。如果没有行为,信心是死的。 罗马书是信的基础,雅各书是信的表现和发展,两卷书是递进性的!因此,两卷书不但没有任何矛盾,而且是在讲基督徒灵命成长所必需有的过程。解经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神启示认识的过程,平时查经的时候应该注意这样的问题。

  49. 八。启示录 启示录可以说是圣经中最难解释的一卷书,原因就是有很多异象和有关未来的预言是封住的。解经家们写了许多解经方面的书,但是有关启示录的解经书却是不多。 启示录是用当时犹太教的启示文学体裁写成的。启示文学是以神未来的审判为主题借用异象和梦境中的形象来描述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圣经中用启示文学体裁写成的书卷还有但以理,以西结书等,虽然这些书也属于先知书的范畴,但是也属于启示文学。 启示文学的一些特点: 1。作者会在书中提到一些旧约的伟人的名字,如摩西,诺亚,以斯拉等等。 2。启示文学是在以色列人受外强统治压迫时期所产生的,作者的基本信念就是敌 人一定要失败,神一定要得胜。反映了当时受压抑的民族的心声。 3。作者对世界的发展基本上报悲观的态度,他们相信世界将越来越坏,以至于神 的审判临到世界把整个世界毁灭,然后重建一个新天新地。 4。作者使用的语言大多是象征性的,用一些异象表达真实的心声。 5。启示文学认为宇宙间只有两种相对的势力:在魔鬼和神的较量中,在善于恶光明与黑暗的斗争中魔鬼终必失败。神的子民现今受苦,将来必要得拯救得荣耀。

  50. 6。启示文学的作者是借着这样的体裁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并非描述真实发生的事件。因此作品中常常带有很强的预言性。6。启示文学的作者是借着这样的体裁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并非描述真实发生的事件。因此作品中常常带有很强的预言性。 对于启示录的解释方法一直是比较引人瞩目的问题。比较正统的解释原则是用慎重的态度、以经解经的原则来解释启示录中的经文。总起来说,启示录的前三章是写给当时的亚细亚的七个教会的书信,传达了神对于那七个教会的心意。这是事实不是预表,不应该用灵意解经。 由于那七个教会的光景很有代表性,这不仅是历史上的七个教会,而且今天的教会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比如,老底嘉教会那种不冷不热的属灵光景,很像今天许多基督徒的属灵光景等等。 启示录后面所讲的内容就要非常慎重的解释了。对于异象的解释应该把有关类似的预表经文从旧约到新约串起来统筹查考。但以理书,撒迦利亚书,帖撒罗尼加书,马太福音都是非常重要的书卷。预言的渐进性就显得很重要了,我们能从历史的发展中看到预言的渐进性,又根据渐渐应验的预言慎重地解释启示录中的预言。 【但9:24】 为你本国之民和你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要止住罪过,除净罪恶,赎尽罪孽,引进(或作彰显)永义,封住异象和预言,并膏至圣者, 你当知道,当明白,从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时候,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正在艰难的时候,耶路撒冷城连街带濠都必重新建造。过了六十二个七,那受膏者(那或作有)必被剪除,一无所有。必有一王的民来毁灭这城和圣所,至终必如洪水冲没。必有争战,一直到底,荒凉的事已经定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