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774 Views
第三章 “ 诗仙 ” 李白.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的天才詩人 。 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太白醉酒图 (清 · 苏六朋). 本章要目. 一、李白的生平與創 作 二、李白的思想與人格 三、李白的樂府與歌行 四、李白 的 絕句 五、李白詩歌的藝術個性 六、李白的地位與影響. 一、李白的生平 与创作. 李白生平 ( 701-762 ) 先世谪居碎叶(吉尔吉斯斯坦内) 大约五岁,随家迁居蜀之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县). 四川江油李白故里. ⑴ 蜀中居家讀書時期( 705 - 726 ).
E N D
第三章“诗仙”李白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的天才詩人。 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太白醉酒图(清·苏六朋) 本章要目 一、李白的生平與創作 二、李白的思想與人格 三、李白的樂府與歌行 四、李白的絕句 五、李白詩歌的藝術個性 六、李白的地位與影響
一、李白的生平与创作 • 李白生平(701-762) • 先世谪居碎叶(吉尔吉斯斯坦内) • 大约五岁,随家迁居蜀之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县) 四川江油李白故里
⑴蜀中居家讀書時期(705-726) “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 “十歲觀奇書,作賦淩相如”(《贈張相鎬》)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興》五) “結髮未識事,所交盡豪雄……托身白刃裏, 殺人紅塵中”(《贈從兄襄陽少府皓》) 《峨眉山月歌》X392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李白纪念馆(四川 · 江油)
⑵以安陸為中心的漫遊干謁時期(726-742) 開元十四年(726)春东出夔门 “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開元十五年, “酒隱安陸,蹉跎十年” 干謁:上書安州裴長史、韓朝宗 。 西入長安求仕,大失所望 《古風》其二十四x399 《蜀道難》《梁甫吟》《行路難》等 舉家遷居山東任城(濟寧)
⑶長安供奉翰林時期(742-744) 清 · 苏六朋 作 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置于金鸾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应诏作《泛白莲池序》《宫中行乐词》《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晓拂露华浓
杜甫《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烟花落井水底眠……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中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烟花落井水底眠……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中酒中仙……
天寶三載春,以“非廊庙器”“賜金放還”。高吟:“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天寶三載春,以“非廊庙器”“賜金放還”。高吟:“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 《鞠歌行》 玉不自言如桃李,魚目笑之卞和恥。 楚國青蠅何太多?連城白璧遭讒毀。 荊山長號泣血人,忠臣死為刖足鬼。 《玉壺吟》 “君王雖愛蛾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
⑷以東魯、梁園為中心漫遊(744-755)⑸流落江南與被流放時期(756-762)⑷以東魯、梁園為中心漫遊(744-755)⑸流落江南與被流放時期(756-762) 玄宗子永王璘奉詔率兵由江陵東下。 璘败亡,李白以“附逆作乱”罪入狱,长流夜郎。 至德二年春,行至奉节 遇赦返江陵 上元二年想從軍報國 宝应元年(762)卒, 有《临终歌》 安徽采石矶李白衣冠冢
二、李白的思想與人格 1.李白的思想,以道家為主,雜糅儒俠縱橫家 • ⑴接受儒家“兼济天下”思想,想要“濟蒼生”、“安社稷”。 • ⑵接受神仙道教、特別是莊子遺世獨立思想,追求絕對精神自由,仕途失意時進一步走向道教。道教信仰給了他一種自我解脫能力。 • ⑶深受遊俠思想的影響。 2.李白的人格,独立不羈,不受任何约束,這是魏晉時人的覺醒發展至巔峰的產物,是盛唐精神高度昇華的產物,在李白身上充分體現。
三、李白的樂府與歌行 1.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 李白《古風》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詩道革新,表現兩方面: • ①借古題寫時事——具有鮮明時代精神,表達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寄託。 • ②用古題抒寫自己情懷, 偏重主觀抒情。更體現 李白創作發興無端、 氣勢壯大的特色。 明清版
《蜀道難》寓有功業難成之意 豐富的想像、大膽的誇張、精妙的比喻 雄放的語言、窮極變化的句式和韻律 把“蜀道難”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 詩分三部分: Ⅰ.概括寫蜀道難(開闢之難),突出“高”“險” Ⅱ.正面寫蜀道難(攀登之難),山勢的高危 Ⅲ.寫蜀地形勢險要、環境險惡(居留之難,戰亂割據之地,人為之險),深化主題‘蜀道之難’。 句式和語言特點:
《将进酒 》题解 樂府舊題——勸酒歌《將進酒》,有飲酒放歌之意。李白“填之以申己意”,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登高宴饮。 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淋漓尽致的抒发 開頭兩組排比以聲氣奪人:
《将 进 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亚貘尊 妇好方尊 爵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曹植“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
把借酒銷愁寫得激情澎湃,具有大河奔流的氣勢和力量把借酒銷愁寫得激情澎湃,具有大河奔流的氣勢和力量 把原曲的主題發揮得淋漓盡致,還充分展示出詩人狂放自信的人格與風采 严羽《评点李集》:一往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情,才是谪仙人面目。
《行路難》 樂府舊題,多寫世事艱辛與離別悲恨 李白被排擠出長安,友人餞別時作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這類樂府詩,雖說是擬古,卻處處有“我”在,呈現出他人無法摹擬的個性特色。從語調到氣勢,都是李白式的,完全打破了傳統樂府用賦體敍事的寫法。李白把浪漫氣質带进樂府,使古題樂府獲得新生命,把樂府詩創作推向無與倫比的高峰。
2.行雲流水式的抒情方式 • 李白將自己的個性氣質融入樂府創作,形成行雲流水式的抒情方式,有一種奔騰迴旋的動感。字句音节上表現為句式的參差錯落和韻律的跌宕舒展。 • 李白雜言體樂府完成了從漢魏古體到唐體的根本性轉變。 • 李白歌行抒情意味更濃厚,想像飛騰,虛實相生,筆勢大開大合,所有的激情都從胸中直接奔湧而出。 嚴羽“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鬱。太白《夢遊天姥吟》《遠別離》等,子美不能道。”
《夢遊天姥吟留別》一作《別東魯諸公》x387 Ⅰ.以誇張映襯手法總說天姥山。 Ⅱ.夢遊經過。 • ⅰ.夢飛天姥山,明麗秀美、清靜幽雅、壯觀奇異 • ⅱ.夢中游山,想像誇張各種險怪奇異之景 Ⅲ.夢醒。忽魂悸以魄動…… 思想內容:通過夢境,刻畫出想像中的天姥山奇麗明媚的景象,抒發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對自由的渴求;夢醒後好景不在,复歸現實,隱喻政治抱負不能實現以及懷才不遇的悲憤和執著追求理想的願望。同時表達了獨立不羈、蔑視權貴,決不摧眉折腰的人格。
藝術特色:浪漫色彩 • ①突破一般留別詩傷離惜別的常調,構思奇特,別具匠心,結構上按入夢、夢遊、夢後展開。 • ②豐富的想像和大膽的誇張表現出雄放飄逸的浪漫風格,藝術形象輝煌流麗、繽紛多彩。 • ③語言酣暢淋漓,感情色彩強烈。全詩以七言為主,隨著感情的起伏,雜以長短不齊的句式,造成疾緩相間的節奏。不同的節奏與不同的內容相統一,極盡和諧之妙。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x391
3.李白歌行的价值 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變,達到了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呈现出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 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及其非凡的气魄和生命激情,在他的歌行中全都展露出来,充分體現了盛唐詩歌气来、情来、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文宗“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三者都是盛唐艺术追求浪漫个性的典型代表。
四、李白的絕句 胡應麟“太白五七言絕,字字神境,篇篇神物” 沈德潛:“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使人神遠。太白有焉。” 李白性格爽朗,風神飄逸,絕句有語言秀麗、音節美妙、清新明快的情思韻味。寫景言情,有一氣流貫的風神情韻。 《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佳作,多是李白感情世界的瞬間呈現,興到神會、一揮而就,自然天成,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
早发白帝城 乾元二年三月,李白长流夜郎,三峡过尽,到了白帝城。喜从天降,遇赦获得自由。放舟东归…… 上三峡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乾元元年冬末长流夜郎途中作于三峡)
《詩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少伯深厚有餘,優柔不迫,怨而不怒,麗而不淫。”“李詞氣飛揚,不若王之自在…王句格舒緩,不若李之自然。”《詩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少伯深厚有餘,優柔不迫,怨而不怒,麗而不淫。”“李詞氣飛揚,不若王之自在…王句格舒緩,不若李之自然。”
五、李白詩歌的藝術個性 太白行吟图(宋·梁楷) 杜甫《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①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具体细致的描述。①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具体细致的描述。 李白曾说自己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 要入京求官,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政治失意了,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要控诉冤曲,就说“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他想念长安,就是“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登上太白峰,就让“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他要饮酒,就有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悼念宣城善酿纪叟,就问“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以氣為主,以自然為宗”。 體現自信與進取志向和傲世獨立的人格力量。
②想像奇特: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②想像奇特: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猿聲催白髮,長短盡成絲”(《秋浦歌十七首》其四)“ 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跳躍極大,意象的銜接組合也是大跨度的。
③壯美、優美風格兼具:白詩頗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鵬長鯨巨鱼、大江大河、滄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歡吟詠的對象,③壯美、優美風格兼具:白詩頗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鵬長鯨巨鱼、大江大河、滄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歡吟詠的對象, • 《廬山謠》“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聲,白波九道流雪山。” 《渡荊門送別》中二联: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清新明麗的優美。如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 “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十三)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 • 色彩字 “白” • 月的形象
《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 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 三春三月憶三巴。 ④語言清新明麗
六、李白的地位與影響 李白是時代的驕子,一出現就震驚詩壇;時人任華 “新詩傳在宮人口,佳句不離明主心”。唐韓愈、义山等都對他推崇不已;宋以後,論詩者皆李杜並稱。 李白對後世的影響,首先是他詩歌中所表現的人格力量和個性魅力。“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非凡自信, •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浩然正氣, • “戲萬乘若僚友,視同列如草芥”的凜然風骨, •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的曠達心態。 李白以才氣寫詩,豪放飄逸的風格、變幻莫測的想像、清水芙蓉的美,對後來的詩人有巨大的吸引力。他的詩是無法學習摹擬的。
參考書: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1977 袁行霈《李白詩歌與盛唐文化》//《文學遺產》1986年1期。 周勳初《李白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郁贤皓《论李白乐府的特质》,《李白学刊》(1),三联,1989 思考題: 1、李白樂府歌行體的藝術特徵。 2、举例说李白詩歌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