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281 Views
刘禹锡. 主讲:佛山市惠景中学 谢定华. 陋室铭. 马诺: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 陋室铭 》 写作背景 :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县时,当地的知县半年内三次强迫他搬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柳公权刻碑立在门前。 陋室 ,简陋的屋子。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座右铭、墓志铭。. 铭文文体特征. 为了广泛传诵、牢记于心,铭文具有音韵之美。. 篇幅短小、语言精练 讲究押韵 讲究对偶. 一、诵读课文,感受音韵之美.
E N D
刘禹锡 主讲:佛山市惠景中学 谢定华 陋室铭
马诺: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马诺: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陋室铭》 写作背景: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县时,当地的知县半年内三次强迫他搬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柳公权刻碑立在门前。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座右铭、墓志铭。
铭文文体特征 为了广泛传诵、牢记于心,铭文具有音韵之美。 篇幅短小、语言精练 讲究押韵 讲究对偶
一、诵读课文,感受音韵之美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注意韵脚,感受回环往复之美。 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1、注意把握节奏、停顿,感受节奏韵律之美。
根据课下注释,理解翻译课文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交往的人 •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 使……扰乱 使……劳累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出名 有灵气
参考译文 山不在于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多深,有龙(居住)的地方就成为灵异的(水) 这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谈谈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交往的没有没有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这里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韵译课文,感受音韵之美 “信、达、雅” 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 韵译:翻译时尽可能地传递出原文的味道。尽量让上下句的字数相等,结构基本一致,同时注意押韵。
二、韵译课文,感受音韵之美 举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韵译: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 水不在于有多深,有神龙(潜藏)则显灵。
参考韵译 山不在于高, 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水不在于深, 有神龙(潜藏)则可降福显灵。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 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 谈笑的是博学的人, 交往的没有无学问的庸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 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如果刘禹锡还活着,你觉得他是赞同“坐在宝马车里哭”还是“坐在自行车上笑”?说说理由,你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如果刘禹锡还活着,你觉得他是赞同“坐在宝马车里哭”还是“坐在自行车上笑”?说说理由,你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三、细读文本,体会情操之美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从中体现作者什么样生活态度? “陋室不陋”体现在哪些方面? 德馨,则陋室不陋 室外环境:清幽宁静 安贫乐道 不慕名利 交往人物:博学之人 生活追求:高雅闲适
三、细读文本,体会情操之美 有人说刘禹锡是在自我安慰,他消极处世。你认同他的观点吗?
何陋之有 出处∶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第九》)
儒家提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兼济天下: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独善其身:指在污浊的环境中能不受干扰地坚持自己的美好品格。
总结归纳 回想一下,在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